秦之楨
傷寒大白
《傷寒大白》是清代醫學家高世栻所著的一本醫學巨著,其以深厚的醫學知識闡述了傷寒病的理論、症狀辨析及治療方法,旨在全面解讀《傷寒論》的核心理念,並進一步完善傷寒治療的理論與實踐。
一、傷寒與熱病的辨析
高世栻在《傷寒大白》中強調,傷寒與熱病是一脈相承的疾病類型,但其病機複雜多樣。傷寒主要因寒邪入侵而發病,其初始症狀多見於三陽經絡,若處理不當,寒邪可傳至三陰,形成內外兼病的危重症候。本書對傷寒的傳經路徑、陰陽分別及其轉化機制進行了深入解析,為後世醫者提供了清晰的病機圖譜。
二、診斷技術的提升
書中提出了通過舌苔、口唇、二便、脈象等診斷手段來判斷病情輕重的具體方法。例如:
- 舌苔辨病:白苔表示病在半表半裡,黑苔則提示裡熱極盛或寒邪內侵。
- 口唇辨病:唇焦干渴多為裡熱,唇色紅潤則無內熱。
- 二便與脈象:大便秘結或小便黃赤表示內熱;脈浮為表邪,脈沉為裡邪,遲則為寒,數則為熱。
這些診斷技術的提升,不僅提高了臨床辨證的準確性,還能有效指導治療方案。
三、六經辨證的實踐應用
書中基於《傷寒論》提出的六經辨證理論,對不同病程中的表裡陰陽進行了具體分解:
- 三陽經病:表邪在外,宜發汗解表,如太陽病用麻黃湯,陽明病用葛根湯。
- 三陰經病:多為寒邪入裡,需溫經散寒,如少陰病用四逆湯。
- 陰陽混雜症:提出了陰症似陽、陽症似陰的特殊辨證,避免臨床誤判。
四、治療原則與用藥細節
高世栻重視治療原則的靈活運用,強調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並針對南北方的地理差異提出用藥調整:
- 宜發表:邪在表者用辛溫或辛涼解表,根據季節與地理區域選用麻黃湯或羌活沖和湯。
- 宜清裡:裡熱極盛時,採用承氣湯或白虎湯清熱瀉火。
- 宜溫經:寒邪直中三陰者,主張以四逆湯等溫經救裡。
- 宜和解:半表半裡症用小柴胡湯調和,避免過於偏頗的治療。
- 宜消導:針對外感兼有食滯的症狀,創新性加入消導治法,補充《傷寒論》的不足。
此外,對於忌發表、忌清裡、忌溫經等禁忌情況,也提出了詳細的對應指導,避免誤治。
五、強調醫學仁術與道德
高世栻在序言中多次提到醫學是“仁術”,醫者的使命是挽救生命,絕不容許以試探心態濫用藥物。本書的編纂初衷正是為了糾正時人對傷寒治療的誤解,使仲景之學得以復興,造福世人。
總結
《傷寒大白》以精湛的醫學理論為基礎,糅合了理法方藥的實踐經驗,對傷寒病的診治理論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闡釋。其對傷寒病辨證分型、治療方法及用藥原則的深入分析,不僅彌補了《傷寒論》部分內容的不足,更為後世中醫提供了一份寶貴的臨床指導手冊。
序 (1)
序 (2)
序 (3)
總論 (1)
總論 (2)
總論 (3)
總論 (4)
總論 (5)
總論 (6)
卷一 (1)
卷一 (2)
卷一 (3)
卷一 (4)
卷一 (5)
卷一 (6)
卷二 (1)
卷二 (2)
卷二 (3)
卷二 (4)
卷二 (5)
卷二 (6)
卷二 (7)
卷二 (8)
卷二 (9)
卷二 (10)
卷二 (11)
卷二 (12)
卷二 (13)
卷三 (1)
卷三 (2)
卷三 (3)
卷三 (4)
卷三 (5)
卷三 (6)
卷三 (7)
卷三 (8)
卷三 (9)
卷三 (10)
卷三 (11)
卷三 (12)
卷三 (13)
卷三 (14)
卷四 (1)
卷四 (2)
卷四 (3)
卷四 (4)
卷四 (5)
卷四 (6)
卷四 (7)
卷四 (8)
卷四 (9)
卷四 (10)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