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白》~ 卷二 (3)
卷二 (3)
1. 似瘧
似瘧症,表有寒邪,忌白虎,里有積熱,忌桂枝。今以石膏之清涼同桂枝,亦能散表。桂枝辛熱同石膏,亦化清涼。桂枝治先惡寒;石膏治後發熱。
二陳導痰湯
半夏,南星,枳實,赤茯苓,橘紅,甘草,石菖蒲
胸前飽悶,又見寒熱似瘧,此因痰成瘧,故立此方。外感表邪,加羌活、柴胡、乾葛。里有積熱,加山梔、黃連、白豆蔻、厚朴。
平胃散,見譫語。
腸胃濕熱,恆發似瘧。若發時胸前飽悶,悉以食積主治。兼冒寒邪,加羌活、柴胡、葛根、防風;內兼積熱,加山梔、黃連、枳殼,食積重者,加楂肉一兩,青皮三錢,嘔吐,加竹茹、半夏、白豆蔻。
草果飲
草果仁,青皮,白芷,甘草,紫蘇,白豆蔻,山楂,萊菔子
人冒外邪,但發寒熱,不成瘧症。若腸胃先有食積痰涎,後又外感風寒,則發似瘧,故家秘以此消痰積。若發時惡寒身痛,此後感之表邪急也,加羌活、柴胡、升麻;口渴唇焦,先感之積熱重也,加梔、連。
不思飲食,似瘧不愈,消其飲食,不助熱邪,而熱自除。能食而似瘧不愈,禁其飲食,不助邪熱,而熱自減。以似瘧之症,皆因內有痰飲積熱故耳。
家秘截瘧飲
羌活,柴胡,升麻,半夏,厚朴,檳榔,青皮,枳殼,木通,楂肉
白話文:
看起來像瘧疾的症狀,如果身體表面有寒邪,就不要用白虎湯;如果體內有積熱,就不要用桂枝湯。現在把石膏的清涼特性和桂枝的溫熱特性一起用,也能夠達到散發體表寒邪的效果。桂枝的辛溫和石膏的清涼特性結合在一起,也能夠轉化為清涼。桂枝主要治療先出現的怕冷症狀;石膏主要治療後出現的發熱症狀。
二陳導痰湯
半夏、南星、枳實、赤茯苓、橘紅、甘草、石菖蒲
如果胸口感到飽悶,又出現像瘧疾一樣忽冷忽熱的症狀,這是因為痰阻引起的類瘧症,所以開這個方子。如果同時有外感風邪,就加入羌活、柴胡、葛根。如果體內有積熱,就加入山梔、黃連、白豆蔻、厚朴。
平胃散,用在出現胡言亂語的情況。
腸胃濕熱,常常會引起類似瘧疾的症狀。如果發作時胸口感到飽悶,通常是因為食物積滯造成的。如果同時有感受寒邪,就加入羌活、柴胡、葛根、防風;如果體內同時有積熱,就加入山梔、黃連、枳殼。如果食物積滯嚴重,就加入山楂肉一兩、青皮三錢。如果出現嘔吐,就加入竹茹、半夏、白豆蔻。
草果飲
草果仁、青皮、白芷、甘草、紫蘇、白豆蔻、山楂、萊菔子
如果人感受外邪,只是出現忽冷忽熱,但不是真正的瘧疾。如果腸胃本來就有食物積滯和痰液,後來又感受了風寒,就會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所以這個家傳秘方用來消除痰液和食物積滯。如果發作時怕冷、身體疼痛,表示是後來感受的表邪很急迫,可以加入羌活、柴胡、升麻;如果口渴、嘴唇乾燥,表示是先前就有的積熱比較嚴重,可以加入梔子、黃連。
如果食慾不振,類似瘧疾的症狀一直不好,就要先消除食物積滯,不要助長熱邪,熱就會自己消退。如果能吃東西,但類似瘧疾的症狀一直不好,就要控制飲食,不要助長邪熱,熱就會自己減退。這些類似瘧疾的症狀,都是因為體內有痰液、積滯和熱引起的。
家傳截瘧飲
羌活、柴胡、升麻、半夏、厚朴、檳榔、青皮、枳殼、木通、山楂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