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白》~ 卷二 (2)
卷二 (2)
1. 似瘧
直待汗多,方是表邪表散之徵。故曰無汗惡寒,表症也,欲其有汗,散表為先。有汗潮熱,里症也,欲其無汗,清裡為急。如初起胸前飽悶,惡寒發熱,不思飲食,此胃家有滯。直待胸前寬適,飲食能進,方有愈期。若胃強能食,發熱不止,此陽明有熱,必減其飲食,則穀氣不助熱邪而熱自減,故云日暮微煩,減谷即愈。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一日一發,先寒後熱,如瘧狀,若其人不嘔,清便,則里無邪,當自可。若一日二三度發,則是邪散,變輕而無准期,脈又見微緩,則為自愈。若仍見惡寒表症而脈微,當知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若見面熱赤色,此其表邪未解,未得小汗出,身必發癢,仍當發汗,冬月北方用麻桂各半湯。南方三時用羌活,防風湯。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服桂枝湯汗大出,病不解,脈反洪大,又與桂枝湯。又見形如瘧,若一日兩發,此是表邪欲解之象。因桂枝止治風邪,寒邪終不得散,故加麻黃一半,以散寒邪,則汗出而必解。可見太陽似瘧,皆主散表,不比陽明似瘧有汗下兩條者。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虛浮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太陽如瘧,皆表邪。今日晡發熱,此陽明似瘧之症。故分脈沉而實,宜下之以大承氣。脈若不實而浮,尚是太陽似瘧,而以桂枝發汗也。
少陽篇曰: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此條專言女科熱入血室似瘧症。小柴胡湯兼治少陽、厥陰,再加引入血分之味。
小柴胡湯,見寒熱頭眩二門。
按似瘧症,若發寅卯二時,又見弦數之脈,以此方主治。若惡寒身痛,加羌活;無汗,加防風;胸前飽悶,加枳殼、厚朴、草果、白豆蔻;口渴,加知母、石膏、乾葛;嘔惡,加竹茹,倍半夏。
加減羌活湯,見惡寒。
似瘧發於午前,見惡寒身痛,伸欠拘禁,為太陽症,故以此方發表。
升麻乾葛湯
升麻,乾葛,白芍藥,甘草
此治陽明經有汗惡寒之瘧。若無汗,去白芍藥,加防風,惡寒身痛,加羌活;嘔惡,加半夏、厚朴;口渴消水,加乾葛、石膏;胸前飽悶,加草果、白豆蔻。
白虎加桂枝湯
白話文:
通常要等到大量出汗,才是表邪散去的徵兆。所以說,沒有汗又怕冷,是表症,想要發汗,應該以發散表邪為優先。有汗又發潮熱,是裡症,想要不出汗,應該以清除裡熱為首要。如果剛開始感到胸口悶脹,怕冷發熱,沒有食慾,這是胃裡有東西積滯。要等到胸口感到寬鬆舒適,能吃得下東西,才會有好轉的跡象。如果胃口很好能吃,但發熱不止,這是陽明經有熱,一定要減少飲食,那麼穀物之氣就不會助長熱邪,熱就會自然消退,所以說,傍晚感到有些煩躁,減少飲食就會好。
太陽病,發病七八天,症狀像瘧疾,發熱多於怕冷,但不嘔吐,大便正常或自己想大便。如果一天發作兩三次,脈搏微弱而緩和,這是快要痊癒的跡象。如果脈搏微弱又怕冷,這是陰陽兩虛,不可以再用發汗、瀉下或催吐的方法治療。如果臉色反而發紅,表示病還沒好,因為沒有微微出汗,身體一定會發癢,應該用桂枝麻黃各半湯來治療。
太陽病,發病七八天,一天發作一次,先怕冷後發熱,症狀像瘧疾,如果沒有嘔吐,大便正常,表示體內沒有邪氣,應該會自己好。如果一天發作兩三次,表示邪氣在消散,病情轉輕且發作沒有固定時間,脈象又出現微弱緩和,這是快要痊癒。如果仍然感到怕冷的表症而且脈搏微弱,應該知道是陰陽兩虛,不可以再用發汗、瀉下或催吐的方法治療。如果臉色發紅,表示表邪還沒解除,沒有微微出汗,身體一定會發癢,仍然要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冬天北方地區用麻黃桂枝各半湯,南方地區其他季節用羌活防風湯。
服用桂枝湯後,大汗淋漓,脈搏洪大,再次服用桂枝湯,方法和之前一樣。如果症狀像瘧疾,一天發作兩次,出汗就一定會好,應該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服用桂枝湯大汗淋漓,病沒有好,脈搏反而洪大,再次服用桂枝湯。又出現像瘧疾的症狀,如果一天發作兩次,這是表邪快要解除的跡象。因為桂枝只治療風邪,寒邪始終無法散去,所以加入一半的麻黃,來驅散寒邪,這樣出汗就會好轉。由此可見,太陽病像瘧疾,都是主要用發散表邪的方法治療,不像陽明病像瘧疾那樣,有發汗和瀉下兩種治療途徑。
病人感到煩躁發熱,出汗就會好轉,又像瘧疾一樣,在傍晚發熱,這屬於陽明病。脈搏強實,應該用瀉下的方法治療;脈搏虛浮,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瀉下,用大承氣湯;發汗,用桂枝湯。
太陽病像瘧疾,都是表邪。如果在傍晚發熱,這是陽明病像瘧疾的症狀。所以要分辨脈搏是沉實還是浮,如果是沉實,應該用大承氣湯來瀉下;如果脈搏不實而是浮,仍然是太陽病像瘧疾,應該用桂枝湯來發汗。
少陽篇說:婦女中風,七八天後持續出現時冷時熱,發作有規律,月經剛停,這是熱邪進入血室,導致血液凝結,所以像瘧疾一樣,發作有時,可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這條主要說明婦女熱邪進入血室引起的類似瘧疾的症狀。小柴胡湯兼治少陽和厥陰,再加入引導藥物進入血液。
小柴胡湯,在寒熱頭暈兩篇中可以看到。
按:類似瘧疾的症狀,如果發作在凌晨三點到七點之間,而且脈象呈現弦數,可以用這個方子來治療。如果怕冷身體疼痛,可以加羌活;沒有汗,可以加防風;胸口悶脹,可以加枳殼、厚朴、草果、白豆蔻;口渴,可以加知母、石膏、葛根;噁心嘔吐,可以加竹茹,加倍半夏。
加減羌活湯,在怕冷篇中可以看到。
類似瘧疾的症狀在上午發作,感到怕冷身體疼痛,伸懶腰打呵欠,四肢拘攣,這是太陽病,所以用這個方子來發散表邪。
升麻葛根湯
升麻、葛根、白芍藥、甘草
這個方子治療陽明經有汗又怕冷的瘧疾。如果沒有汗,去掉白芍藥,加防風;如果怕冷身體疼痛,加羌活;如果噁心嘔吐,加半夏、厚朴;如果口渴想喝水,加葛根、石膏;如果胸口悶脹,加草果、白豆蔻。
白虎加桂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