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楨

《傷寒大白》~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卷二

2. 似瘧

似瘧者,發作有時而准也。按似瘧與潮熱,皆不失時候。但熱不寒者,名潮熱;先寒後熱者,名似瘧。故曰似瘧,表症也。發於晝,邪在陽分氣分者輕;發於夜,邪在陰分血分者重。若發於寅卯二時,少陽症也,柴胡湯主之。寒多者,加羌活、防風;熱多者,加黃芩、山梔。

若發於辰巳午三時,或一日一發者,太陽症也,加減羌活湯主之。寒多,倍加羌活、防風;熱多,加黃芩、山梔。發於未申二時,或間日一發者,陽明症也,乾葛湯主之。若寅卯先見煩躁煩熱,至未申而熱甚者,陽明而兼少陽也,重加柴胡黃芩。若發時寒多,加羌活、防風;熱多,加知母、石膏。

此以時候分各經主治之法也。又有一日一發,惡寒頭痛,脈浮而數,為太陽經,即以前方羌活湯。若間日發作,熱多寒少,脈長而大,煩渴消水者,為陽明經,即以前方乾葛湯加減主之。若寒熱口苦,脈弦而數者,為少陽經,即以前方小柴胡湯加減服之。此又據症據脈,分各經主治之法也。

寒熱發在午前者,表症也,宜發表。寒熱發在午後者,邪在半表半裡,一半散表,一半清裡。若但熱不寒,發在午後者,癉陽症,宜清裡為急。大凡似瘧,發作不愆其期者,則非虛熱,不論日數,悉作邪治。有表邪惡寒,失散表邪,內伏變症。有里邪,失治,里邪病必不愈。

若發時手足皆冷,甚至麻木,此積熱從內發外,風寒束其外,裡熱不得發越,是以手足反冷,宜先散表邪,後清積熱。積熱先感,伏於內,未曾發病。風寒後感,束於外,其病乃發。後感之風,寒在外而近,故先寒。先感之積熱,在內而遠,故後熱。積熱本病,表寒標病,近者先治,故凡病先散表,後清裡也。

若發時胸前或滿,或嘔,或熱,或嘈,或痛,或噁心,此痰飲內伏,故嘔吐也,宜以二陳導痰湯。熱令有火,加山梔、川連、沖竹瀝熱服。若胸前飽悶,嘔吐不食,此食滯胃家,宜以平胃保和散、青皮檳榔散、草果飲,加白豆蔻、川連。若內有積熱,忌辛燥者,沖蘿蔔汁。

以似瘧症必夾痰食而起者,故曰瘧家中脘,多蓄黃水,腸胃有痰飲積食,至其時則發作上潮,宜先用吐法,隨用導痰湯、草果飲、保和散消盡痰積,重加檳榔、楂肉,則無瘧母癖塊之患。大凡痰飲食積似瘧症,若在熱令發作,雖忌辛溫燥味,又忌生冷抑遏,以此症最易變重。

夫瘧疾間日而發,發後清爽,仍能行走飲食。若一日一發,發後身雖涼,不能起身飲食,乃太陽經先寒後熱之寒熱病,非真瘧也。初起先寒後熱,宛似瘧症,失忌風寒飲食,一熱不涼矣。此症如發熱汗多,表邪不解,久病不愈。直待汗少,方是熱減可愈之機。若一起從來無汗,或汗向少,尚有惡寒表症。

白話文:

似瘧症狀發作時間規律性較強。似瘧和潮熱都有一定發作時間,但潮熱只有發熱沒有發冷,而似瘧則先冷後熱。所以說似瘧是表證。白天發作,邪氣在陽分氣分,較輕;晚上發作,邪氣在陰分血分,較重。

寅卯時(凌晨3-7點)發作,屬少陽症,用柴胡湯主治。寒重者加羌活、防風;熱重者加黃芩、山梔。

辰巳午時(上午7-13點)發作,或一日一發,屬太陽症,用加減羌活湯主治。寒重者加倍羌活、防風;熱重者加黃芩、山梔。未申時(下午15-19點)發作,或間日一發,屬陽明症,用乾葛湯主治。如果寅卯時先有煩躁煩熱,到未申時熱更甚,則屬陽明兼少陽,需加重柴胡、黃芩的用量。寒重者加羌活、防風;熱重者加知母、石膏。

以上是根據發病時間判斷經絡歸屬和用藥方法。此外,一日一發,惡寒頭痛,脈浮數,屬太陽經,用羌活湯;間日發作,熱多寒少,脈長大,煩渴多飲,屬陽明經,用加減乾葛湯;寒熱交替、口苦、脈弦數,屬少陽經,用加減小柴胡湯。這是根據症狀和脈象判斷經絡歸屬和用藥方法。

午前發作的寒熱,是表證,需發表;午後發作的寒熱,邪氣在半表半裡,需一部分散表,一部分清裡。如果午後只熱不寒,屬陽明症,需著重清裡。一般來說,似瘧發作時間規律,就說明不是虛熱,無論病程長短,都應當按邪氣治療。表邪惡寒未得到疏散,可能導致內伏變證;里邪未治好,疾病必然難愈。

如果發作時手足冰冷,甚至麻木,這是裡面的積熱外發,風寒阻於體表,裡熱無法宣洩,所以手足反而冰冷,應該先疏散表邪,然後再清裡熱。積熱先入侵,潛伏體內,尚未發病;風寒後入侵,阻於體表,疾病才發作。後感的風寒在體表較近,所以先冷;先感的積熱在體內較深,所以後熱。積熱是本病,表寒是標病,近者先治,所以一切疾病都應該先散表後清裡。

如果發作時胸悶,或嘔吐,或發熱,或嘈雜,或疼痛,或噁心,這是痰飲內伏,所以嘔吐,應該用二陳湯化痰。熱盛者加山梔、川連,沖服竹瀝。如果胸悶飽脹,嘔吐不食,這是飲食停滯胃中,應該用平胃保和散、青皮檳榔散、草果飲,加白豆蔻、川連。如果體內有積熱,忌辛燥,可以服用蘿蔔汁。

似瘧常常夾雜痰飲食積,所以說瘧疾中脘常有積聚的黃水,腸胃有痰飲積食,到一定時間就會發作上潮,應該先用吐法,然後用化痰湯、草果飲、保和散等消盡痰積,重加檳榔、山楂肉,就能避免瘧疾的癖塊。凡是痰飲食積引起的似瘧,在熱盛時發作,雖然忌辛溫燥熱的食物,但也要忌生冷,因為這種病最容易加重。

瘧疾間日發作,發作後清爽,還能行走飲食。如果一日一發,發作後雖然身體涼了,但不能起床飲食,這是太陽經先寒後熱的寒熱病,不是真正的瘧疾。初期先寒後熱,像瘧疾,但如果不忌諱風寒飲食,熱退後就不涼快了。這種病如果發熱出汗多,表邪不解,久病不愈。等到出汗減少,才是熱退可愈的徵兆。如果從一開始就無汗,或汗很少,仍有惡寒表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