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白》~ 卷三 (30)
卷三 (30)
1. 咳逆
但欲辛散心下內伏水飲,作汗發出皮毛,內散水飲,外解表邪,不欲其陽液陰津,亦從麻、桂、細辛而出。夫大青龍湯,行周天之雲雨;小青龍,地下之蛟龍。初起但發山中內伏之水而外出,若不用幹薑、半夏先散水飲,徒用麻、桂散表,則伏內之水飲不散。若用十棗湯等下水飲,太陽之表邪,乘虛內陷。
小柴胡湯,見寒熱。
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根湯
同一少陽病,有嘔吐,加半夏;有煩渴,去半夏,易以栝蔞根。
荊防飲
荊芥,防風,桔梗,甘草,桑白皮,杏仁
此方治傷風咳嗽,用桔梗開肺竅,桑白皮、杏仁瀉肺氣,加荊芥、防風將肺中之風輕輕瀉出。
黃芩瀉白散
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黃芩
三拗湯,治肺受寒邪而嗽者,荊防飲,治肺受風邪而嗽者;此方治肺火嗽者。廣而推之,燥火加知母、石膏;風熱加防風、石膏;風濕加防風、蒼朮;痰多者加栝蔞、海石。
白話文:
咳逆
若要驅散積聚在心下的水飲,使其化為汗液從毛孔排出,既能內消水飲,又能外解表邪,避免體內的陽液陰津隨麻黃、桂枝、細辛等藥物過度耗散。大青龍湯如同掌控天象的雲雨,調節全身氣機;小青龍湯則如潛伏地底的蛟龍,專門調動體內深層的水飲。若初期治療只想驅散體內潛伏的水飲,卻不用乾薑、半夏先行化解水飲,單用麻黃、桂枝解表,則體內積聚的水飲無法消除。若貿然使用十棗湯等峻下逐水之劑,太陽表邪可能趁虛內陷,加重病情。
小柴胡湯(適用於寒熱往來的症狀)。
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根湯
同樣是少陽病,若伴隨嘔吐,可加半夏;若出現煩渴,則去半夏,改用栝蔞根清熱生津。
荊防飲
成分:荊芥、防風、桔梗、甘草、桑白皮、杏仁。
此方主治傷風咳嗽,以桔梗宣通肺氣,桑白皮、杏仁降肺氣,再配合荊芥、防風輕柔疏散肺中風邪。
黃芩瀉白散
成分: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黃芩。
三拗湯治療寒邪犯肺的咳嗽,荊防飲治療風邪犯肺的咳嗽,此方則主治肺熱咳嗽。依此類推:燥熱加知母、石膏;風熱加防風、石膏;風濕加防風、蒼朮;痰多者加栝蔞、海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