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白》~ 卷三 (31)
卷三 (31)
1. 呃逆
《傷寒論》有噦無呃。按《靈樞》治噦篇,以草刺鼻作嚏,嚏已無息,疾迎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已。推之即今外治呃逆之法。方書以乾嘔與噦,妄擬咳逆。夫咳逆者,以咳嗽氣逆立名。呃者,胃氣不和,上衝作聲,聽聲命名,故曰呃逆。呃逆之症,若身發寒熱,嘔逆作呃,此表邪傳少陽也。
若見左脈浮緊,身熱無汗,羌活柴胡湯主之。若有汗,脈數,小柴胡合清膽湯。若內熱口渴,呃聲作止,時時汗出,唇焦便結,右脈沉數,此陽明裡熱上衝也,乾葛竹茹湯,竹茹清胃湯。若裡熱便閉,六脈數大者,用瀉心湯,涼膈散。有下症者,承氣湯。若胃熱兼虛者,人參橘皮竹茹湯。
若中脘多痰,右脈滑大者,二陳竹茹加枳桔。有痰有火,脈沉而數者,梔連二陳湯加葛根、竹茹,或導痰湯下之。若食滯中焦,氣口脈滑者,平胃保和散。若誤服寒涼,六脈沉遲,中焦凝滯者,宜大順飲溫中保和散。若陰火上衝而呃逆者。知柏四物湯。另有初起不發熱,口不渴,二便清利,六脈沉遲而見呃逆,此陰症寒呃也,輕則理中湯,重則四逆湯,丁香柿蒂湯主治。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症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
陽明病,脈弦,少陽也。脈浮大,太陽也,腹滿脅下及心痛,少陽症也。鼻乾不得汗,嗜臥,面目悉黃,有潮熱,時時噦者,陽明症也。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則用小柴胡湯,引陽明之邪,從少陽而出。脈但浮無餘症者,則以麻黃湯。引陽明之邪,從少陽而出,如法治之。若原不尿,腹滿反加噦者,不治。
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故攻熱必噦。陽明不能食,有寒熱二條:胃熱不能食,攻其熱則愈:胃寒不能食,攻其熱必噦呃。下文申明二條。
又云:脈浮而遲者,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水飲則噦。
言陽明裡寒不能食,不但寒涼而噦,即飲水亦噦。
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言陽明胃實,噦而腹滿,當視前後何竅不利,以利之。
羌活柴胡湯
羌活,柴胡,防風,黃芩,廣皮,半夏,甘草
寒熱嘔苦,耳聾脅痛而呃,當治少陽。見惡寒頭痛,即為少陽太陽,故以此方兼治太陽。
小柴胡湯,見寒熱。
少陽太陽呃逆,以前方發散。若無太陽表邪,竟以此方加竹茹、厚朴,即合清膽湯。
承氣湯,見大便結。
白話文:
呃逆
《傷寒論》提到噦(音hè,一種呃逆)但沒有單獨論述呃逆。參考《靈樞》的治療噦的方法,用草刺激鼻子打噴嚏,噴嚏停止後,呼吸就恢復了。受驚嚇導致的噦,也可以用此法治療。這些方法可以推知古代治療呃逆的外治法。方書中將乾嘔和噦錯誤地與呃逆混為一談。其實,咳逆是指咳嗽氣逆而得名;而呃逆是胃氣不和,氣體上衝發出聲音,根據聲音命名,所以叫作呃逆。
呃逆的症狀,如果伴隨身體發冷發熱、嘔吐和呃逆,這是表邪傳入少陽經。
如果左脈浮緊,身體發熱無汗,用羌活柴胡湯治療。如果有汗,脈搏頻數,用小柴胡湯加清膽湯。如果內熱口渴,呃逆聲時斷時續,經常出汗,嘴唇乾裂,大便乾燥,右脈沉而數,這是陽明經裡熱上衝,用乾葛竹茹湯或竹茹清胃湯。如果裡熱便秘,六脈都數而有力,用瀉心湯或涼膈散。有下利症狀的,用承氣湯。如果胃熱兼虛,用人參橘皮竹茹湯。
如果胃脘部痰多,右脈滑而有力,用二陳竹茹湯加枳實、桔梗。如果既有痰又有火,脈沉而數,用梔子連翹二陳湯加葛根、竹茹,或者用導痰湯。如果食物停滯中焦,氣口脈滑,用平胃保和散。如果誤服寒涼藥物,六脈沉遲,中焦氣滯,宜用大順飲溫中保和散。如果陰火上衝導致呃逆,用知柏四物湯。另外,如果呃逆初期不發熱,不口渴,大小便通暢,六脈沉遲,這是陰寒證導致的呃逆,輕者用理中湯,重者用四逆湯或丁香柿蒂湯。
陽明經中風,脈弦而有力,呼吸短促,腹部脹滿,脅肋下及心痛,按壓很久氣體不通,鼻乾,不出汗,嗜睡,全身及面部都發黃,小便困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脹,針刺後略微好轉,但外治無效。病程超過十天,脈搏持續浮大,用小柴胡湯。脈搏只是浮大而無其他症狀,用麻黃湯。如果小便不通,腹部脹滿並且噦加重,則不予治療。
陽明病,脈弦,屬少陽;脈浮大,屬太陽;腹部脹滿,脅肋下及心痛,屬少陽;鼻乾不出汗,嗜睡,面目發黃,有潮熱,時時噦,屬陽明;耳前後腫脹,針刺後略微好轉,外治無效,病程超過十天,脈搏持續浮大,則用小柴胡湯,引導陽明經的邪氣從少陽經排出。脈搏只是浮大而無其他症狀,則用麻黃湯,引導陽明經的邪氣從少陽經排出,依照此法治療。如果本來就小便不通,腹部脹滿且噦加重,則不予治療。
陽明病,不能吃東西,攻其熱則必噦。這是因為胃中虛寒的緣故。因為病人本身虛弱,所以攻其熱就會導致噦。陽明經不能吃東西,有兩種情況:胃熱不能吃東西,攻其熱則會痊癒;胃寒不能吃東西,攻其熱則必噦呃。下文將詳細說明這兩種情況。
還說:脈搏浮大而遲,是表熱裡寒,大便下利清穀,用四逆湯治療。如果胃中虛寒不能吃東西,喝水也會噦。
說明陽明經裡寒不能吃東西,不僅寒涼會導致噦,即使喝水也會噦。
傷寒導致噦且腹部脹滿,觀察其前後,知道哪個部位不通暢,疏通它就能痊癒。
說明陽明經胃實,噦且腹部脹滿,應該觀察前後哪個竅不通暢,疏通它。
羌活柴胡湯:
羌活、柴胡、防風、黃芩、廣皮、半夏、甘草。
寒熱、嘔吐、口苦、耳聾、脅肋痛伴呃逆,應該治療少陽經。如果出現惡寒頭痛,就是少陽和太陽經病,所以這個方子兼治太陽經。
小柴胡湯:見寒熱。
少陽和太陽經的呃逆,用前面的方子發散治療。如果沒有太陽經的表邪,就用這個方子加竹茹、厚朴,就是清膽湯。
承氣湯:見大便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