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白》~ 卷三 (6)
卷三 (6)
1. 自汗
陽明病,其人多汗,汗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更莫復服。
較上章多譫語大便硬二症,故用小承氣湯,但清胃熱,譫語一止,莫再服。不服恐熱氣不清,多服恐無燥糞。
汗出譫語者,以有燥糞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之。過經乃可下,若下之太早,語言必亂。以表虛里實故也,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上章多汗亡津,腸中乾結,內熱譫語,未必燥屎,故用小承氣湯。此章汗出譫語,且有燥屎在腸胃之中,乃是陽明風熱,消津結硬,蒸其胃汁,外騰陰血陽津有立盡之勢,則須下之。以表虛無邪,裡實有熱,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然立大下之法,又恐後人下早,故先戒曰:過經表散,乃可下之。
若下之太早,則表邪內攻,語言必亂而死矣。前四句,立大下法門;中三句,關防下早變症;末三句,繳前應下方法。失下恐津液立盡,早下恐變症不測。仲景豈以未過經而下早,變出內亂神明危惡之症,反輕言下之則愈,復立大承氣大下危法於後。
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言陽明病,則無太陽少陽表症。言汗多,則陽明表邪盡解。仍發熱,乃是裡熱,蒸汗盡出,故用急下。前條言濈濈蒸蒸汗出,初入陽明裡症,用調胃承氣,清胃熱;中條言汗多,津液竭,大便硬,可用小承氣微下;後條言譫語,有燥屎,當用大承氣大下;此條總結上文,發熱汗多,表解譫語,大便硬,有燥屎,已過經下症,當用急下、大下之法。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桂枝葛根湯。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寒,當用麻黃湯。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當用桂枝湯。今用桂枝葛根湯,必汗出惡風,又兼見陽明症。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三陽合病,脈浮,大表脈也。上關上,少陽也。肝膽主目,合目則汗,盜汗也。雖不立方、然宜用小柴胡症。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屎。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前條三陽合病,發明脈浮大,上關上,目合則汗,以示少陽和解主治。此條三陽合病,發明腹滿身重,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屎之裡症,以示陽明清裡主治。非表症,故發汗則譫語。非下症,故下之則額生汗。因手足冷,復戒之曰:自汗出者,可用白虎湯。
桂枝湯,見惡寒。
羌活防風湯,見項強。
涼膈散,見發狂。
三黃石膏湯
黃連,黃芩,黃柏,石膏
上焦肺胃有熱,蒸汗外出,用前方涼膈散。若二焦皆熱,則用此方,兼治三焦。
導赤各半湯,見腹滿痛。
敗毒散,見發狂。
白話文:
自汗
陽明病,患者常常流很多汗,汗液流出體外,導致胃裡乾燥,大便一定會變硬,大便硬就會出現胡言亂語的現象,可以使用小承氣湯來治療。如果服用一次藥後,胡言亂語的現象停止了,就不要再繼續服用。
這一條比上一條多出了胡言亂語和大便硬這兩種症狀,所以用小承氣湯,主要是清除胃裡的熱,當胡言亂語停止後,就不要再服藥。不服藥恐怕熱氣無法清除,多服藥又恐怕沒有乾燥的大便可以排。
如果流汗又胡言亂語,是因為胃裡有乾燥的大便,這是一種風邪引起的症狀,必須要用藥把大便排出來。但要等疾病過了表症階段才能用藥,如果太早用藥,可能會導致語言混亂。這是因為身體表面虛弱,裡面卻很實熱的緣故,用藥把大便排出後就會好轉,應該用大承氣湯。
上一條說的是多汗導致體液流失,腸道乾燥,體內有熱而出現胡言亂語,但不一定是真的有乾燥的糞便,所以使用小承氣湯。這一條說的是流汗又胡言亂語,而且腸胃中有乾燥的糞便,這是陽明經的風熱引起的,它會消耗體液,使大便變硬,並蒸發胃液,導致體內陰血陽津迅速耗盡,所以必須用藥把大便排出。這是因為身體表面虛弱,沒有邪氣,裡面卻很實熱,用藥把大便排出就會好轉,應該使用大承氣湯。但是,如果直接用強力的瀉下藥,又怕後人太早用藥,所以先提醒說:要等表症消退,才能用瀉下藥。
如果太早用瀉下藥,會讓表面的邪氣進入體內,導致語言錯亂,甚至死亡。前面四句話是確立使用瀉下藥的原則;中間三句話是防止太早用藥導致病情變化;最後三句話是說明應該如何使用瀉下藥。如果不及時用瀉下藥,恐怕體液會迅速耗盡;如果太早用瀉下藥,恐怕會產生難以預料的病情變化。難道張仲景會在沒有過表症的情況下太早用藥,導致神志不清等危險的症狀,反而輕率地說用藥後就會好轉,又在後面提出用大承氣湯這種強力的瀉下藥嗎?
陽明病,如果發燒又流很多汗,要趕快用瀉下藥治療,應該用大承氣湯。
說到陽明病,就表示沒有太陽病和少陽病的表症。說到汗多,就表示陽明病的表邪已經解除。如果仍然發燒,那就是體內的熱導致汗液不斷流出,所以要趕快用瀉下藥治療。前面說的是持續不斷地流汗,剛進入陽明病的裡症,可以用調胃承氣湯來清除胃熱;中間說的是汗多、體液耗竭、大便硬,可以用小承氣湯稍微瀉下;後面說的是胡言亂語,有乾燥的糞便,應該用大承氣湯強烈瀉下;這一條是總結前面的內容,發燒又流很多汗,表示表症已經解除,同時有胡言亂語、大便硬、有乾燥的糞便,說明已經過了表症,應該用趕快瀉下、強烈瀉下的方法治療。
太陽病,如果脖子和背部僵硬,反而流汗又怕風,應該用桂枝葛根湯。
太陽病,脖子和背部僵硬,沒有汗又怕冷,應該用麻黃湯。太陽病,脖子和背部僵硬,反而流汗又怕風,應該用桂枝湯。現在用桂枝葛根湯,一定是因為患者不僅流汗怕風,還兼有陽明病的症狀。
三陽合病,脈搏浮大,摸到關脈部位的脈象也顯得強盛,只想睡覺,閉上眼睛就會流汗。
三陽合病,脈搏浮大,說明是表面的脈象。摸到關脈部位的脈象也顯得強盛,說明是少陽病的症狀。肝膽主導眼睛,閉上眼睛就流汗,是盜汗。雖然沒有明確開出藥方,但應該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三陽合病,肚子脹滿、身體沉重,難以翻身,嘴唇麻木、臉色污垢,胡言亂語而且會失禁拉屎。如果用發汗的方法,會導致胡言亂語;如果用瀉下的方法,額頭會冒汗,手腳會冰冷。如果出現自己流汗的情況,就可以用白虎湯來治療。
前面一條三陽合病,說明脈象浮大,摸到關脈部位的脈象也顯得強盛,閉上眼睛就流汗,是為了說明應該用小柴胡湯來調和。這一條三陽合病,說明肚子脹滿、身體沉重、嘴唇麻木、臉色污垢、胡言亂語和失禁拉屎等裡症,是為了說明應該用清熱瀉下的方法來治療陽明病。因為不是表症,所以用發汗的方法反而會導致胡言亂語。因為不是下症,所以用瀉下的方法額頭反而會冒汗。由於患者手腳冰冷,所以告誡說:如果出現自己流汗的情況,就可以用白虎湯來治療。
桂枝湯:用於治療惡寒的症狀。
羌活防風湯:用於治療脖子僵硬的症狀。
涼膈散:用於治療發狂的症狀。
三黃石膏湯:由黃連、黃芩、黃柏、石膏組成。
上焦(肺和胃)有熱,導致蒸汗外出,可以用前面的涼膈散治療。如果上、中、下三焦都有熱,就用這個方子,可以同時治療三焦的熱。
導赤各半湯:用於治療肚子脹滿疼痛的症狀。
敗毒散:用於治療發狂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