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白》~ 卷一 (20)
卷一 (20)
1. 項強
今以傷寒項強,參以痙病項強,則明項強症亦有陽明裡邪主治,而有承氣下行法門。考之雜症門,頸項強痛,不能回顧,右脈數大,有用二陳湯加羌活、黃芩而治者。今余推廣項強而兼胸滿口噤、介齒不語等症,亦有痰凝食滯,脈滑有力,可用二陳導痰湯、平胃保和散而治者。以口噤介齒,中焦凝滯,寒涼抑遏者不少。
再考《內經》分十二經俞穴,立刺法主治,則知各經皆有項強之症,原非太陽陽明表邪裡熱二條可盡者。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
曰太陽,不曰陽明,然加葛根,兼陽明不待言矣。不曰風傷衛,然用桂枝葛根湯,則風傷衛之症明矣。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寒者,麻黃加葛根湯。
不曰寒傷營,然用麻黃葛根湯,其為寒傷營亦明矣。
服桂枝湯後,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頭項強痛,翕翕發熱,服桂枝湯,當汗出熱減。今仍頭項強痛,發熱無汗,心下滿痛,小便不利,乃是水飲內結,故以此方治之。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頭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
傷寒四五日,少陽時也。身熱項強,脅下滿,少陽症也。手足溫而渴,故以此方清少陽之表裡。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之狀。下之則和,大陷胸丸。
言結胸者,項亦強,是結胸又兼項強等症。言如柔痙之狀,則有汗出而無表邪,故用大陷胸丸。
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弦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不可汗,汗則譫語。脈弦五六日,譫語不止,刺期門。
頭項強痛,太陽症也。眩冒如結胸,心下痞硬,少陽支結症也,故曰太陽與少陽並病。刺肺俞,則泄太陽之病;刺肝俞,則泄少陽之邪。
太陽少陽並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慎不可下之。
上條少陽症多,故刺肺俞、肝俞;此條太陽症多,故但刺肺俞,以泄太陽。上條少陽症多,故禁汗;此條太陽症多,故禁下。
麻黃加葛根湯
葛根,麻黃,桂枝,甘草,芍藥,生薑,大棗
此仲景治太陽症,項背強𠘧𠘧,無汗之方。加葛根者,以頸項三陽交會,陽明亦所主者。然辛溫太過,三時熱令,化立辛涼解表方法。
桂枝加葛根湯
桂枝,葛根,芍藥,甘草,生薑,大棗
此仲景治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有汗之方。按二方俱加葛根,則項背強,太陽與陽明症矣。若熱令南方,用羌、防易桂枝。
防風羌活湯
羌活,防風,荊芥,柴胡,乾葛,甘草
陶氏以此方,代仲景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寒之麻黃乾葛湯者,冬令,加生薑;夏令,加石膏、里有積熱,加川連,胸前飽悶,加枳殼、厚朴。
白話文:
項強
傷寒或痙病引起的項強症狀,除了太陽表證與陽明裡熱之外,還有其他病因。例如:
- 雜病中的頸項強痛、無法轉動,若右脈數大,可用二陳湯加羌活、黃芩治療。
- 若項強伴隨胸悶、牙關緊閉不語等症狀,可能是痰濕或食滯引起,脈滑有力時,可用二陳導痰湯或平胃保和散治療。因這類症狀多因中焦氣機壅滯,或寒涼藥物過度抑制所致。
《內經》記載十二經絡俞穴的針刺療法,說明項強未必僅限於太陽、陽明的表裡熱證,各經絡病變均可能引發此症。
相關條文與方劑
- 太陽病,項背強硬,伴汗出惡風
- 用桂枝加葛根湯(雖列於太陽病,但加葛根已兼顧陽明經)。
- 太陽病,項背強硬,無汗惡寒
- 用麻黃加葛根湯(屬寒邪傷營,故用麻黃發汗)。
- 服桂枝湯或誤下後,仍頭項強痛、發熱無汗、心下脹滿、小便不利
- 為水飲內停,用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頭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口渴
- 屬少陽病,用小柴胡湯和解表裡。
- 結胸證伴項強(狀如柔痙)
- 用大陷胸丸攻下痰熱。
- 太陽與少陽併病(頭項強痛、眩暈、心下痞硬)
- 針刺大椎、肺俞、肝俞,禁用汗法(恐引發譫語)。若譫語持續,刺期門。
- 太陽少陽併病,心下硬、頸項強伴眩暈
- 針刺大椎、肺俞,禁用下法。
方劑組成
- 麻黃加葛根湯
- 葛根、麻黃、桂枝、甘草、芍藥、生薑、大棗
- 治太陽病項背強硬無汗,加葛根因頸項為三陽經交會,陽明亦主此處。
- 桂枝加葛根湯
- 桂枝、葛根、芍藥、甘草、生薑、大棗
- 治太陽病項背強硬有汗。
- 防風羌活湯(替代麻黃加葛根湯的變通方)
- 羌活、防風、荊芥、柴胡、葛根、甘草
- 冬季加生薑,夏季加石膏;若內熱加黃連,胸悶加枳殼、厚朴。
(方劑藥物比例省略,因未提及具體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