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白》~ 卷一 (17)
卷一 (17)
1. 頭痛
陽明表裡之症,當用乾葛石膏湯。今因煩渴引飲,頭痛如破,此火熱上衝猛烈,故用竹葉石膏湯。
陽明頭痛,不惡寒反惡熱,大便實,宜調胃承氣湯。
不惡寒反惡熱,大便實,陽明裡熱症也。不用大承氣者,微示頭痛症不可大下也。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不可發汗,汗之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不和則煩而悸。
頭痛發熱,是太陽症,今脈弦而細,屬少陽之脈,故不可用麻黃湯誤汗。
厥陰頭痛,乾嘔吐涎沫,吳茱萸湯主之。
此厥陰經陰症頭痛也。
麻黃湯,見惡寒。
羌活沖和湯,見發熱。
桂枝湯,見惡寒。
加減防風湯,見身痛。
川芎湯
川芎,蒼朮,羌活,防風,荊芥,甘草
此治太陽經風濕頭痛方也。兼寒者,加細辛;陽明見症,加白芷;少陽見症,加柴胡;有火者,加黃芩,即合選奇湯。
柴胡防風湯,即小柴胡湯加防風。
此治少陽風邪頭痛之方。
小柴胡湯,加減詳寒熱門。
二白乾葛湯
蔥白,白芷,乾葛,升麻
此陽明表邪頭痛之方。症兼太陽者,加羌活、防風、川芎。症兼少陽者,加柴胡、川芎;胸前嘔惡,合二陳平胃散;有火者,加梔連。
白虎葛根湯
知母,石膏,葛根,白芷
此陽明裡熱頭痛之方。若帶太陽表邪,加羌活、防風,症兼少陽,加柴胡、川芎,小便黃赤,加木通、滑石;大便不通,有下症者,加酒煮大黃。
大葛根湯
乾葛,石膏,枳殼,大黃,廣皮,甘草,知母
此治陽明表邪未盡,大便秘結,積熱上衝頭痛之方。若帶惡寒表熱,症兼太陽者,即不可用。
芎蘇瀉白散
川芎,紫蘇,防風,桑白皮,地骨皮,荊芥,甘草
此治風傷肺氣,咳嗽寒熱頭痛之方。若症兼太陽,加羌活,兼陽明,加乾葛、白芷,兼少陽,加柴胡。
防風散
防風,桔梗,厚朴,甘草,石膏,乾葛
此治肺胃二經,風熱上衝頭痛之方。防風散風,石膏清熱,與桔梗同用,清肺也;與乾葛同用,清胃也。厚朴、甘草和胃氣以升降浮沉也。兼少陽者,加柴胡、川芎、薄荷、荊芥。
防風神術湯
防風,蒼朮,甘草,石膏
此治風濕熱三氣頭痛之方。風氣勝者,倍防風加羌活,濕氣勝者,倍蒼朮加白芷,熱氣勝者,倍石膏加黃柏;太陽見症,加藁本;陽明見症,加升麻;少陽見症,加柴胡。通加川芎少許,上行頭角。
羌活選奇湯
羌活,防風,黃芩,甘草
此治太陽風熱頭痛之方。若少陽見症,加柴胡、川芎;陽明見症,加升麻、白芷。風熱甚,加薄荷、荊芥、藁本;里有積熱,加梔、連;若時常痛發,俗名頭風痛者,加蔓荊子、藁本;冒寒即痛,加細辛、川芎。
星石二陳湯,即二陳湯加膽星石菖蒲。
白話文:
陽明經的表裡症狀,應該使用乾葛石膏湯。現在因為煩躁口渴,一直喝水,頭痛像要裂開一樣,這是火熱向上衝擊太過猛烈,所以改用竹葉石膏湯。
陽明經的頭痛,不是怕冷反而是怕熱,大便乾硬,應該使用調胃承氣湯。
不怕冷反而怕熱,大便乾硬,這是陽明經裡面的熱症。沒有用大承氣湯的原因,是因為有頭痛的症狀,不適合用太強的瀉藥。
傷寒,脈象是弦細的,頭痛發燒,屬於少陽經的症狀,不能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如果發汗會說胡話。這個病屬於胃的問題,胃氣調和就會好,不調和就會煩躁心悸。
頭痛發燒,是太陽經的症狀,現在脈象是弦細的,屬於少陽經的脈象,所以不能用麻黃湯來發汗,會造成誤治。
厥陰經的頭痛,會想吐,吐出清稀的唾液,要用吳茱萸湯來治療。
這是屬於厥陰經陰症的頭痛。
使用麻黃湯的症狀,是會怕冷。
使用羌活沖和湯的症狀,是會發燒。
使用桂枝湯的症狀,是會怕冷。
使用加減防風湯的症狀,是會身體疼痛。
川芎湯的組成是:川芎、蒼朮、羌活、防風、荊芥、甘草。
這個方子是治療太陽經風濕引起的頭痛。如果同時有寒象,要加細辛;如果同時有陽明經的症狀,要加白芷;如果同時有少陽經的症狀,要加柴胡;如果體內有火氣,要加黃芩,這些加起來就成了合選奇湯。
柴胡防風湯,就是小柴胡湯加上防風。
這個方子是治療少陽經受到風邪引起的頭痛。
小柴胡湯的加減變化,詳細記載在寒熱的章節。
二白乾葛湯的組成是:蔥白、白芷、乾葛、升麻。
這個方子是治療陽明經表邪引起的頭痛。如果同時有太陽經的症狀,要加羌活、防風、川芎。如果同時有少陽經的症狀,要加柴胡、川芎;如果胸口噁心想吐,要加二陳平胃散;如果體內有火氣,要加梔子、黃連。
白虎葛根湯的組成是:知母、石膏、葛根、白芷。
這個方子是治療陽明經裡熱引起的頭痛。如果同時有太陽經的表邪,要加羌活、防風;如果同時有少陽經的症狀,要加柴胡、川芎;如果小便顏色黃赤,要加木通、滑石;如果大便不通,有可以攻下的症狀,要加酒煮過的大黃。
大葛根湯的組成是:乾葛、石膏、枳殼、大黃、廣陳皮、甘草、知母。
這個方子是治療陽明經表邪還沒完全解除,大便秘結,積熱向上衝擊引起的頭痛。如果同時有怕冷和表熱的症狀,又屬於太陽經的症狀,就不能使用這個方子。
芎蘇瀉白散的組成是:川芎、紫蘇、防風、桑白皮、地骨皮、荊芥、甘草。
這個方子是治療風邪傷到肺氣,引起咳嗽、發冷發熱的頭痛。如果同時有太陽經的症狀,要加羌活;如果同時有陽明經的症狀,要加乾葛、白芷;如果同時有少陽經的症狀,要加柴胡。
防風散的組成是:防風、桔梗、厚朴、甘草、石膏、乾葛。
這個方子是治療肺和胃兩條經脈,風熱向上衝擊引起的頭痛。防風可以散風,石膏可以清熱,與桔梗一起使用可以清肺;與乾葛一起使用可以清胃。厚朴、甘草可以調和胃氣,使氣機升降正常。如果同時有少陽經的症狀,要加柴胡、川芎、薄荷、荊芥。
防風神術湯的組成是:防風、蒼朮、甘草、石膏。
這個方子是治療風、濕、熱三種邪氣引起的頭痛。風邪比較強盛的,要加倍使用防風,再加羌活;濕邪比較強盛的,要加倍使用蒼朮,再加白芷;熱邪比較強盛的,要加倍使用石膏,再加黃柏。如果同時有太陽經的症狀,要加藁本;如果同時有陽明經的症狀,要加升麻;如果同時有少陽經的症狀,要加柴胡。所有情況都可以加少許的川芎,來引藥上行到頭部。
羌活選奇湯的組成是:羌活、防風、黃芩、甘草。
這個方子是治療太陽經風熱引起的頭痛。如果同時有少陽經的症狀,要加柴胡、川芎;如果同時有陽明經的症狀,要加升麻、白芷。如果風熱很盛,要加薄荷、荊芥、藁本;如果體內有積熱,要加梔子、黃連;如果是經常發作的頭痛,俗稱「頭風」的,要加蔓荊子、藁本;如果受寒就會痛的,要加細辛、川芎。
星石二陳湯,就是二陳湯加上膽星和石菖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