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白》~ 卷四 (1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4)

1. 熱入血室

熱入血室,《傷寒論》分四條。首條陽明病下血譫語,總論男女均有此病,故曰下血,不曰經水,但頭汗出,刺期門。少陽三條,則專言婦人矣。第一言經水適來,七八日熱除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言渾似太陽誤下,身不發熱,表邪乘虛入里,結胸症。但彼以誤下,邪熱傳入陽明腸胃,故成結胸。

此以熱邪自傳厥陰血室,故刺期門。第二條言經水適斷,發作有時而寒熱,渾似少陽似瘧症,但彼以邪入少陽心胸之間,而成似瘧,此以邪熱入厥陰血室之所,而成熱入血室。二者病不同,而同用小柴胡湯,以其寒熱發作,如瘧狀相同,肝膽同治,故以小柴胡湯同和解。第三言雖有傷寒發熱之表症,譫語見鬼之裡症,然不用汗吐下等法,以犯胃氣,惟用刺期門,以泄裡熱,服小柴胡湯和解表裡。大凡發熱有氣血之分。

日間發熱為氣熱,夜間發熱為血熱。故晝安靜,夜發熱,名熱入血室。然血熱之症,又有虛實不同。血虛發熱,營血不足,如陰虛內熱之症,故脈必細數,治以補血涼血,如海藏四物湯,倍加柴胡,黃芩,以定寒熱。血實發熱,邪熱入血,即熱入血室等症,故脈必數大,治宜涼血,不必補血,歸芍柴胡湯、導赤各半湯,倍加柴胡、芍藥、生地、黃芩、丹皮,引入血分。

然其症狀,各有分別,血虛者,其人陰血素虛,漸漸夜間發熱,日間仍能舉動,其熱也緩,其脈細數無神;血實者,素無不足,偶因外有感冒,內有積熱,表邪未散,裡熱未清,或因早食厚味,或因早服補藥,每夜發熱,其熱也甚,其脈數大有力。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熱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

此條詳註頭汗下血門,宜互看。陽明表邪,傳少陽內舍厥陰,不得外泄,上薰頭汗出,刺期門肝穴,經絡宣通,濈然汗出而愈。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中風發熱惡寒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當自愈矣。今反見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因經水適來,血海正開,熱邪乘虛入於厥陰藏血之室,肝主魂,熱邪內亂神明,是以脅滿譫語,故刺期門厥陰所注之腧,瀉其實熱外泄。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上條言身涼脈遲,不用發表,但刺期門;此條言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血室未閉,熱入血結如瘧狀,宜用小柴胡湯。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白話文:

熱入血室

《傷寒論》中關於「熱入血室」的論述共有四條。第一條提到陽明病出現下血、譫語的症狀,說明此病男女皆可能發生,因此用「下血」而非「經水」來描述。若只有頭部出汗,可針刺期門穴治療。其餘三條則專論婦女的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月經剛來時,七八天後熱退身涼,但胸脅下脹滿,類似結胸症狀。這與太陽病誤下後表邪乘虛入裡形成的結胸症相似,但結胸是因邪熱傳入陽明腸胃所致,而此處則是熱邪自行傳入厥陰血室,因此針刺期門穴治療。

第二種情況是月經剛結束,出現定時寒熱發作,類似少陽病的瘧疾症狀。少陽病是因邪入心胸之間而形成瘧狀,而此處則是邪熱進入厥陰血室,形成「熱入血室」。兩者病因不同,但皆可用小柴胡湯治療,因其寒熱發作如瘧狀相似,且肝膽同治,故以小柴胡湯和解表裡。

第三種情況是雖有傷寒發熱的表症和譫語見鬼的裡症,但不使用汗、吐、下等法,以免損傷胃氣,僅針刺期門穴以瀉裡熱,並服小柴胡湯和解表裡。

發熱可分為氣熱與血熱:白天發熱屬氣熱,夜間發熱屬血熱。若白天安靜,夜間發熱,即為「熱入血室」。血熱又分虛實兩類:

  • 血虛發熱:因營血不足,如陰虛內熱,脈象細數無力,治療以補血涼血為主,如海藏四物湯加柴胡、黃芩調理寒熱。
  • 血實發熱:因邪熱入血,如熱入血室,脈象數大有力,治療以涼血為主,不需補血,可用歸芍柴胡湯、導赤各半湯加柴胡、芍藥、生地、黃芩、丹皮引藥入血分。

症狀區別:

  • 血虛者陰血素虛,夜間漸熱,白天尚能活動,熱勢較緩,脈細數無力。
  • 血實者體質不虛,因外感或內熱未清,夜間熱勢劇烈,脈數大有力。

陽明病下血譫語:此為熱入血室。若僅頭汗出,針刺期門穴瀉熱,汗出則癒。此因陽明表邪傳至少陽,內入厥陰,熱邪不得外洩而上薰頭部,針刺期門可疏通經絡,使熱隨汗解。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時月經來潮,七八天後熱退脈遲身涼,但胸脅脹滿如結胸、譫語,此為熱入血室,針刺期門瀉實熱。因月經來時血海空虛,熱邪乘虛入厥陰血室,擾亂肝魂,故出現脅滿譫語。

婦人中風七八日後寒熱定時發作:月經剛結束,熱邪入血室使血結,寒熱如瘧,宜用小柴胡湯治療。此與前條身涼脈遲僅刺期門不同,因血室未閉,熱結如瘧,故需藥物和解。

婦人傷寒發熱時月經來潮:白天神志清醒,夜晚譫語如見鬼,此為熱入血室,勿傷胃氣及上二焦,可自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