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白》~ 卷三 (9)
卷三 (9)
1. 頭汗
太陽中風,陽邪也,以火劫之,血氣沸騰,灼其身發黃。火傷陽分,上衝作衄;火傷陰分,小便遂難。陰陽俱傷,身枯燥,但頭汗。火傷脾肺,則腹滿而喘,口乾咽爛,大便不行。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擾亂。此時惟賴小便利者,津液尚存,尚可救。
太陽病,脈浮動數,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此條詳註結胸。
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小便不利,渴飲水漿,此為淤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湯主之。又云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小便不利,必發黃。
此二條反復明頭汗身無汗,濕熱不得內外分消,必發黃而小便不利。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者,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梔子豉湯。
此言陽明病下後,外有熱,手足溫,則表邪尚未內陷,當解表。今因心中懊憹,但頭汗,故用梔子,去煩滌熱,豆豉宣散,胃陽敷布,作汗外解。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泄之,濈然汗出而愈。
陽明有熱,深入藏血藏魂之所,火擾神明,則下血譫語,如見鬼狀。熱邪閉而不宣,故但頭汗。刺期門,則營衛得通,遍身汗出而愈。可見小柴胡湯,治熱入血室,不從少陽起見,乃清解厥陰邪熱。小柴胡湯治往來寒熱,不從厥陰起見,清解少陽邪熱也。
小柴胡湯,見惡寒頭眩。
梔子豆豉湯,見懊憹。
乾葛神術湯
乾葛,蒼朮,防風,石膏
陽明濕熱,閉郁中焦,胃陽不能敷布,但頭汗周身無汗,故以此方宣發胃氣。
羌活勝濕湯,見身重。
陽明頭汗,用前乾葛神術湯。太陽頭汗,當用此方。
半夏茯苓湯
熟半夏,白茯苓
中焦閉塞,則周身不能敷布,但頭有汗,逐胃家水飲,則胃氣清和,而濈濈汗出。
紅花桃仁湯
血瘀上焦,常有發黃頭汗者,此方瘀血散則汗出而邪散。
桃仁承氣湯,見蓄血。
血瘀上部,前方紅花桃仁湯。若血瘀下部,頭汗而臍腹硬滿者,當用此方。
歸芍柴胡湯
柴胡,黃芩,廣皮,甘草,當歸,白芍藥,牡丹皮,地骨皮
熱入血室,但頭汗出,仲景以小柴胡湯治之。家秘重加當歸、白芍藥,則功力愈專;加二皮,則身熱易退。
大柴胡湯,見潮熱。
大陷胸湯,見結胸。
茵陳湯,見發黃。
發黃頭汗症,皆系濕熱,治分發表清裡二條。前方乾葛神術湯發表之法,此方清裡之法也。
白話文:
頭汗
太陽中風:這是陽邪入侵,應該用火攻的方式來驅除它。但如果誤用火攻,會導致血氣沸騰,灼燒身體,出現皮膚發黃的現象。火邪如果傷到身體的陽氣部分,會導致氣血上衝,引起流鼻血;如果傷到身體的陰氣部分,會導致小便困難。陰陽兩方面都受傷,身體會變得乾燥枯槁,只在頭部出汗。如果火邪傷到脾肺,會導致腹部脹滿、喘氣、口乾咽痛、大便不通暢。時間久了,可能會胡言亂語,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打嗝、手腳躁動不安的情況。這時候如果能夠順利小便,代表體內還有津液,還有救治的希望。
太陽病:如果脈搏浮動且快速,出現頭痛發熱,微微盜汗,反而怕冷,這表示病邪還在體表沒有解除。如果醫生反而用瀉下的方式治療,脈搏會由快轉慢,胸膈內會出現拒按的疼痛,胃裡空虛。外來的邪氣會侵擾胸膈,導致呼吸短促、煩躁不安、心中懊惱。陽氣內陷,心下會變得硬結,這就形成了結胸,可以使用大陷胸湯來治療。如果沒有形成結胸,只是頭部出汗,身體其他地方沒有汗,汗只到脖子就停了,同時小便不順暢,身體一定會發黃。這個情況是為了詳細說明結胸的症狀。
陽明病:發熱且全身出汗,這種情況是因為熱邪能夠向外發散,所以不會導致身體發黃。但如果只是頭部出汗,身體其他地方沒有汗,小便不順暢,口渴想喝水,這表示有淤積的熱邪在體內,身體一定會發黃,可以使用茵陳湯來治療。還有一種情況是,陽明病如果被火邪所侵襲,額頭微微出汗,小便不順暢,也一定會發黃。
這兩條說明,頭部出汗而身體沒有汗,表示體內的濕熱無法內外分散,一定會導致身體發黃,而且小便不順暢。陽明病如果用瀉下的方式治療,但體外仍然有熱,手腳溫暖,表示病邪沒有內陷,不會形成結胸,只是心中懊惱,肚子餓卻吃不下,只有頭部出汗,可以使用梔子豉湯來治療。
這段話是說,陽明病用瀉下的方式治療後,如果體外仍然有熱,手腳溫暖,表示表邪還沒有內陷,應該要解除表邪。現在因為心中懊惱,只有頭部出汗,所以用梔子來去除煩躁和熱邪,用豆豉來宣散,使胃部的陽氣能夠散佈開來,通過出汗來解除表邪。
陽明病:如果出現便血和胡言亂語的情況,表示熱邪侵入血室。如果只有頭部出汗,可以用針刺期門穴,根據實際情況來泄熱,等到大量出汗就會痊癒。
陽明病有熱邪深入到藏血藏魂的地方,熱邪擾亂神明,所以會出現便血和胡言亂語,好像看到鬼一樣。熱邪閉塞而無法宣洩,所以只有頭部出汗。針刺期門穴,可以使營衛之氣通暢,全身出汗就會痊癒。由此可見,小柴胡湯治療熱邪侵入血室,不是從少陽的症狀來判斷,而是清解厥陰的邪熱。小柴胡湯治療寒熱往來,也不是從厥陰的症狀來判斷,而是清解少陽的邪熱。
小柴胡湯:症狀是怕冷和頭暈。
梔子豆豉湯:症狀是心中懊惱。
乾葛神術湯:成分有乾葛、蒼朮、防風、石膏。
陽明病的濕熱閉塞在中焦,導致胃部的陽氣無法散佈,只有頭部出汗而身體沒有汗,所以用這個方子來宣發胃氣。
羌活勝濕湯:症狀是身體沉重。
陽明病出現頭汗,可以使用前面的乾葛神術湯。太陽病出現頭汗,應該使用羌活勝濕湯。
半夏茯苓湯:成分有熟半夏、白茯苓。
如果中焦閉塞,導致全身無法得到滋養,只有頭部出汗,應該驅逐胃裡的水飲,使胃氣清和,然後就會大量出汗。
紅花桃仁湯:如果上焦有血瘀,常常會有發黃和頭部出汗的情況,用這個方子來散瘀血,出汗後病邪就會散去。
桃仁承氣湯:症狀是蓄血。
如果上部有血瘀,可以使用前面的紅花桃仁湯。如果下部有血瘀,頭部出汗且肚臍腹部硬滿,應該使用桃仁承氣湯。
歸芍柴胡湯:成分有柴胡、黃芩、廣皮、甘草、當歸、白芍藥、牡丹皮、地骨皮。
熱邪侵入血室,只有頭部出汗,張仲景用小柴胡湯來治療。家傳秘方中增加當歸和白芍藥,療效會更加專一;增加牡丹皮和地骨皮,則身體發熱容易消退。
大柴胡湯:症狀是潮熱。
大陷胸湯:症狀是結胸。
茵陳湯:症狀是發黃。
發黃和頭部出汗的症狀,都是由於濕熱引起的,治療方法分為發表和清裡兩個方面。前面的乾葛神術湯是發表的方法,茵陳湯是清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