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白》~ 卷三 (19)
卷三 (19)
1. 胸滿
胸滿在心之上,故多表症。蓋表邪傳裡。必先胸至脅,然後入里者也。胸滿症必內有痰涎,外邪傳裡,互相交結致是。故胸滿胸痹之症,多用栝蔞等豁痰,或用瓜蒂散吐法。傷寒胸滿心煩發熱者,柴胡陷胸湯。胸滿連脅,加青皮、枳桔。若尚帶太陽表症,加散表藥。寒熱胸滿而嘔苦,通用小柴胡湯加枳、桔。
未效,合小陷胸湯。故胸滿症,栝蔞、枳、桔為必用之藥。惟嘔多者用半夏,不用栝蔞。若夾食胸滿,見噯氣飽悶,用保和平胃散消導法。有表邪者,兼散表;有裡熱者,兼清熱;有痰飲,導痰湯等。另有不發熱,口不渴,唇不焦,二便清利,六脈沉遲,此陰寒胸滿,另用溫散。
太陽病,下之,脈促,胸滿,微惡寒,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太陽表症誤下,則變脈促胸滿,因尚有微惡寒表症,故用桂枝。去芍藥者,因胸滿症,忌血藥凝滯耳。
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不可下,宜麻黃湯。
三陽合病而喘,表邪未伸,故不可下,而用麻黃湯。
若發汗,若下之,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豆豉湯。
汗後煩熱,不可再汗,下後煩熱;不可再下。汗下後煩熱胸中窒者,即煩悶懊憹,故用梔子豆豉湯。未汗下者,表症胸滿,吐法不中用也。
病如桂枝症,但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衝咽喉不得息,此胸中有寒也,當吐之。
如桂枝症,但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非桂枝症。胸中痞硬,氣衝咽喉不得息,此胸中有寒飲,故吐之,非言裡氣虛寒用此法。
少陽中風,耳無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若吐下之,則悸而驚。救逆,小柴胡去黃芩,加茯苓。
少陽中風,言有汗發熱少陽症。少陽之脈,起目銳眥,入耳中;其支者,貫胸膈。故少陽症則目赤耳聾,胸中滿而煩,若以吐下除煩,則悸而驚,故以小柴胡去黃芩,加茯苓定悸安神。
陽明潮熱,大便溏,小便可,胸脅滿,屬陽明。
陽明潮熱,大便硬,小便不利,乃是里症。今大便溏,小便又利,且胸脅滿,屬陽明表症。
太陰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中結硬。
太陰之脈,絡胃統腹,故腹滿吐食自利,時腹自痛。本非下症,若誤下之必胸中結硬。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此熱邪傳入少陰,故以豬膚潤燥滋陰。
厥陰病,手足厥冷,脈乍緊,邪結胸中,滿而煩,飢不能食,病在胸中,當吐,瓜蒂散。厥陰病,手足厥冷,脈本沉遲。今乍緊急,此陽邪傳入厥陰之病,病在胸中,故用瓜蒂散吐之。
瓜蒂散
苦瓜蒂一兩,為細末吹鼻。
黃水蓄於中焦,此方吹鼻得嚏,則目出淚,鼻出水矣。然內有黃水者可用。
柴胡陷胸湯
柴胡,栝蔞,半夏,黃連,甘草,青皮,枳殼
白話文:
胸滿是指胸部滿悶不適,多為表邪入裡所致。表邪先侵犯胸部和脅肋,然後深入臟腑。胸滿常伴有痰涎內積,與外邪互相交結而引起。因此治療胸滿、胸痹,常用栝蔞等藥物豁痰,或用瓜蒂散等方法催吐。若傷寒引起胸滿、心煩、發熱,則用柴胡陷胸湯。若胸滿並連及脅肋,可加青皮、枳實。若還有太陽表證,則需加用散表藥物。寒熱交加伴胸滿、嘔吐、苦味者,可用小柴胡湯加枳實、桔梗。療效不佳,可再合用小陷胸湯。所以,治療胸滿,栝蔞、枳實、桔梗是必用的藥物。但嘔吐嚴重者,用半夏,不用栝蔞。若因飲食積滯導致胸滿,並出現噯氣、飽脹等症狀,則用保和丸等消導藥物。若伴有表邪,則需兼顧散表;若有裡熱,則需兼顧清熱;若有痰飲,則需使用導痰藥物等。若不發熱、口不渴、唇不幹、二便通暢、脈象沉遲,則屬陰寒性胸滿,需用溫散之法治療。
太陽病後服用瀉下藥物,脈象快速,胸部滿悶,輕微惡寒,則用桂枝去芍藥湯。太陽表證誤用瀉下藥,則會出現脈象快速、胸滿等症狀,因仍有輕微惡寒的表證,故仍用桂枝湯,去除芍藥是因為胸滿忌用凝滯血液的藥物。
太陽陽明合病,喘息並胸滿,不可用瀉下藥,宜用麻黃湯。三陽合病而喘息,表邪尚未消退,故不可用瀉下藥,而用麻黃湯。
若發汗或瀉下後,胸中煩熱、阻塞不通,則用梔子豉湯。汗後或瀉下後煩熱,不可再次發汗或瀉下。汗下後胸中煩熱、阻塞不通,即煩悶懊惱,故用梔子豉湯。未發汗或瀉下之前,若有表證和胸滿,催吐方法則不適用。
病情類似桂枝湯的主治症狀,但頭痛、項強不出現,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衝咽喉,呼吸困難,這是胸中有寒邪,應當催吐。
病情類似桂枝湯的主治症狀,但頭痛、項強不出現,寸脈微浮,並非桂枝湯的主治範圍。胸中痞硬,氣衝咽喉,呼吸困難,這是胸中有寒飲,故應當催吐,並非指裡氣虛寒才用此法。
少陽中風,耳聾、目赤、胸中滿悶煩躁,若用吐瀉法治療,則會導致心悸驚恐。治療宜用救逆法,用小柴胡湯去黃芩,加茯苓。少陽中風,指有汗、發熱的少陽證。少陽經脈循行經過目銳眥,入耳中,其支脈貫穿胸膈。所以少陽病症則出現目赤耳聾,胸中滿悶煩躁,若用吐瀉法去除煩躁,則會導致心悸驚恐,故用小柴胡湯去黃芩,加茯苓以安定心神。
陽明病,潮熱,大便溏瀉,小便正常,胸脅滿悶,屬陽明表證。陽明病,潮熱,大便乾燥,小便不利,這是裡證。現在大便溏瀉,小便通暢,且胸脅滿悶,屬於陽明表證。
太陰病,腹部脹滿,嘔吐食物,大便溏瀉,病情自行好轉,有時腹部自發疼痛。若使用瀉下藥,則會導致胸中結硬。太陰經脈絡屬胃腑,貫通腹部,所以出現腹部脹滿、嘔吐食物、大便溏瀉,有時腹部自發疼痛。本不屬於瀉下治療的範圍,若誤用瀉下藥,則會導致胸中結硬。
少陰病,大便溏瀉,咽喉疼痛,胸滿心煩,用豬膚湯治療。這是熱邪侵入少陰經,故用豬膚湯潤燥滋陰。
厥陰病,手足厥冷,脈象時而緊緊的,邪氣結聚於胸中,胸滿煩躁,飢餓卻不能進食,病在胸中,應當催吐,用瓜蒂散。厥陰病,手足厥冷,脈象本應沉遲。現在脈象時緊時慢,這是陽邪侵入厥陰經的病症,病在胸中,故用瓜蒂散催吐。
瓜蒂散:苦瓜蒂一兩,研成細末,吹入鼻中。
黃水停積於中焦,此方吹入鼻中誘發噴嚏,則會流淚、流涕。只有內有黃水者才可以使用。
柴胡陷胸湯:柴胡、栝蔞、半夏、黃連、甘草、青皮、枳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