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白》~ 卷四 (9)
卷四 (9)
1. 陰厥陽厥
按厥逆、厥冷、四逆,一也。陰陽二病,皆能發厥。然陰厥易明。惟陽厥有陽邪內傳陰經,脈數沉細,誤認陰寒者。有陽邪內傳陽經,冷汗時出,誤認陰寒者。有表邪內伏,身冷無汗,脈伏不出,誤認陰寒者。不知陰寒起病,身不發熱,口不作渴,二便清利,神氣清爽,手足厥冷,不能舉動,六脈沉遲不數,此陰經寒厥之症。《傷寒論》以四逆湯、乾薑甘草湯、吳茱萸湯等,治氣分火虛厥冷。
白話文:
「厥逆」、「厥冷」、「四逆」,都是一種病症。陰氣和陽氣的失調都會引起厥症。不過,陰性的厥症比較容易辨認。只有陽性的厥症才會出現陽邪傳入陰經、脈搏細數的情況,這時容易誤認為是陰寒。也有陽邪傳入陽經、冷汗時出的情況,這時也容易誤認為是陰寒。還有表邪內伏、身體發冷不出汗、脈搏隱伏不顯的情況,這時也容易誤認為是陰寒。要注意,陰寒引起的厥症起病時,身體不會發熱,口不渴,小便和大便清澈通暢,精神氣色清爽,但手腳厥冷,不能活動,六脈微弱緩慢,這是陰經受寒的厥症。在《傷寒論》中,以四逆湯、乾薑甘草湯、吳茱萸湯等藥方,來治療氣分火虛導致的厥冷病症。
於惡寒門,有當歸四逆湯,治血分冒寒。又立芍藥甘草附子湯,治血分惡寒。類於厥冷,即可推此以治彼。以上治陰經陰厥之法也。若初起發熱惡寒,熱久不涼,漸至手足皆冷,又或熱片時,神昏不語,或獨語譫妄,身雖厥冷,手足仍能舉動,大便或閉或瀉,小便赤澀,甚至自遺不覺,其脈沉細而數,此陽熱傳入三陰,乃陰經陽厥之症,用寒藥則礙厥冷,用熱藥則礙陽邪,故仲景用四逆散疏通胃陽,陽氣外達,待厥愈足溫,再清其熱。
白話文:
在治療怕冷的範疇內,有「當歸四逆湯」,是用來治療血液受寒的。又制定了「芍藥甘草附子湯」,是用來治療血液受寒嚴重的。這些原理跟治療四肢冰冷的症狀相似,可以根據這些原理來治療四肢冰冷。以上都是治療陰經陰厥的方法。如果一開始發熱怕冷,熱的時間很長都不退,逐漸到手腳都發冷,或者有時發熱,神智昏迷說不出話,或者說胡話,身體雖然冰冷,但手腳還能活動,大便有時便祕有時拉肚子,小便顏色深而且澀痛,甚至大小便失禁不自覺,脈象細弱而快,這是陽熱傳到三陰(脾胃腎),屬於陰經陽厥的證型,用寒藥會阻礙陰厥的治療,用熱藥會阻礙陽邪的治療,因此仲景用「四逆散」疏通胃陽,讓陽氣往外擴散,等到四肢冰冷的症狀好轉後,再清熱。
若初起發熱,自汗煩躁,至八九日忽然四肢厥冷,口燥唇焦,煩渴引飲,神昏不語,揚手擲足,身雖厥冷不欲衣被,冷汗常出,脈大沉數,或數時一止,此陽邪傳入三陽,乃陽經陽厥之症,宜河間涼膈散、白虎湯、黃連解毒湯。清內伏之熱外發,則手足溫暖。然後看里有結熱者,再清之。
白話文:
如果一開始發燒,自發出汗,煩躁不安,到了七八天之後突然四肢冰冷,口乾脣破,口渴想喝水,神志模糊,說不出話,揮舞手腳,身體雖然冰冷卻不想蓋被子,常常出冷汗,脈搏強大而跳動頻繁,或一段時間後才跳一下,這是陽邪進入三陽經,屬於陽經陽厥的症狀,應該使用河間涼膈散、白虎湯、黃連解毒湯。清除體內隱藏的熱邪,讓熱邪發出體外,手腳就會溫暖。然後觀察體內是否有積聚的熱邪,再進行清除。
有下症者,二承氣湯選用。若初起惡寒發熱,六脈或浮大,或沉伏,煩躁呻吟,忽爾手足皆冷,此表汗不出,表邪內伏之厥冷,宜升陽散火湯、羌獨敗毒散發散表邪,則汗出厥愈。以上三條治陽厥之法也。另有夾痰、夾食、夾食氣,填塞中脘,升降不通,胃陽不得四布,亦令人手足厥冷,宜用消導痰食,導痰湯、保和散再加開豁之藥。
升陽散火湯
白話文:
出現以下症狀,可以使用二承氣湯。如果症狀剛開始出現,伴有惡寒發熱,脈搏有時浮大,有時沉伏,煩躁不安,呻吟不止,突然手腳冰冷,這是表汗不出,表邪內伏於體內的寒厥狀態。此時應使用升陽散火湯、羌獨敗毒散,發散表邪,使汗出,寒厥自然好轉。以上三種方法都是治療陽厥的方法。另外,還有寒厥兼有痰、食、食氣,堵塞中焦,升降失常,胃陽不能四散,也會導致手腳寒厥,應使用消導痰食的導痰湯、保和散,再搭配開豁氣滯的藥物。
升麻,葛根,羌活,獨活,柴胡,白芍藥,防風,甘草
白話文:
升麻:具有升提陽氣,開竅醒神,清熱解毒的作用。 葛根:具有解熱生津,透疹透熱,解肌退熱的作用。 羌活:具有祛風濕,散寒止痛,解熱透疹的作用。 獨活:具有祛風濕,散寒止痛,溫經通絡的作用。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解毒,升提陽氣的作用。 白芍藥:具有養血柔肝,平肝止痛,斂陰斂汗的作用。 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散寒透疹,清熱解毒的作用。 甘草:具有補中益氣,調和諸藥,緩急止痛的作用。
裡熱見厥,用涼膈散等。表邪內伏厥冷,以此方升散。
羌獨敗毒散
三陽表邪內伏,用升陽散火湯。太陽表邪內伏,則用此方。
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芩,黃柏,山梔
熱在上焦而厥,用涼膈散。熱在中焦,用白虎湯。若三焦皆熱,則用此方。
大承氣湯,見大便秘結。
甘草乾薑湯
甘草,乾薑
白話文:
如果內熱導致昏厥,可以用涼膈散等藥物。如果表邪入侵卻潛伏在內部,導致寒厥,也可以用這個藥方來升散寒邪。三陽經的表邪潛伏在內部,可以用升陽散的火湯來治療。太陽經的表邪潛伏在內部,可以用這個藥方來治療。黃連、黃芩、黃柏、山梔,可以治療上焦熱盛導致的昏厥。中焦熱盛可以用白虎湯治療。如果三焦都熱,則可以用這個藥方。大承氣湯用於治療大便秘結。甘草乾薑湯則是用甘草和乾薑組成的藥方。
此條本是陽症,因表虛脈浮,衛虛自汗,又誤汗復亡其陽,故使厥。誤下復竭其陰,故咽中干,煩躁。若用溫復陽,則礙咽乾煩躁。用寒,則礙厥冷。故此方以乾薑暖中。甘草緩急,待其胃陽敷布,厥愈足溫,然後作芍藥甘草湯,調和陰血。
白話文:
這個病症本來是陽氣不足的證狀,因為外表的抵抗力弱,脈象浮動,身體的衛氣不足,自動出汗,又誤用發汗的方法,導致陽氣消耗殆盡,所以出現肢體冰冷。誤用瀉下的方法,會耗盡身體的陰氣,所以會感到喉嚨乾燥,心煩意亂。如果使用溫補的方法來恢復陽氣,會加重喉嚨乾燥、煩躁的症狀。如果使用寒涼的方法,會加重肢體冰冷的症狀。所以這個方子使用乾薑溫暖身體的中央部位。甘草可以緩解急迫的症狀,等到胃中的陽氣發揮作用,肢體冰冷的症狀減輕,體溫上升,再使用芍藥甘草湯調和陰血。
芍藥甘草湯
芍藥,甘草,石膏,荊芥
白話文:
芍藥和甘草,加上石膏和荊芥。
此方妙法,妙在石膏、荊芥辛涼上焦,潤其咽乾煩躁;又藉其辛涼入血,助芍藥、甘草下緩肝急,使其腳伸;脫去乾薑辛熱,以防胃熱譫語,微露下文用調胃承氣湯,復清胃熱。
調胃承氣湯
白話文:
這個偏方巧妙的地方在於:
- 石膏和荊芥的辛涼之性,可以涼潤上焦,緩解咽喉乾渴、煩躁。
- 荊芥的辛涼之性可以入血,幫助芍藥和甘草緩解肝氣過盛,讓患者的腳能伸展。
- 去掉乾薑的辛熱之性,可以防止胃熱引起的胡言亂語。
- 接下來使用調胃承氣湯,可以清熱利胃。
大黃,枳殼,厚朴,甘草
白話文:
大黃:具有瀉下通便的作用。 枳殼:具有行氣導滯的作用。 厚朴: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 甘草:具有調和藥性、緩和脾胃的作用。
復陽太過,不耐辛溫,胃熱譫語,暫用此方。
四逆散
柴胡,白芍藥,枳實,甘草
白話文:
如果陽氣回復過旺,不能耐受辛辣溫熱的食物,出現胃熱而胡言亂語的情況,暫時可以使用這個處方。
四逆散
柴胡,白芍藥,枳實,甘草
三陽表邪內伏,四肢厥冷,升陽散火湯等發之。熱邪內傳,四肢厥冷,涼膈散等清之。三陰臟寒而厥冷,以四逆湯等溫之。今本是陽症,因熱邪內傳陰經而厥冷,故以柴胡、白芍藥疏通肝膽,伸陽氣外達,則肝主四末而四肢自暖。又以枳實、甘草疏通陽明裡氣,伸胃陽外布,則胃主手足而手足自溫。此方分治陰經陽厥,與陽經陽厥不同者。
白話文:
當表邪侵襲陽經而內伏於體內時,出現四肢冰冷的症狀,可用升陽散火湯等藥方發散祛邪。當熱邪傳入體內而出現四肢冰冷時,可用涼膈散等藥方清熱解毒。當臟腑虛寒而出現四肢冰冷時,可用四逆湯等藥方溫暖補氣。
目前這種情況屬於陽症,由於熱邪傳入陰經而導致四肢冰冷。因此,使用柴胡和白芍藥疏通肝膽,讓陽氣外達;肝臟主管四肢,所以四肢便會自動溫暖。另外,使用枳實和甘草疏通胃腸道的陽氣,讓胃陽外布;胃臟主管手足,所以手足便會自動溫暖。這個方劑是針對陰經陽厥(因熱邪導致四肢冰冷)而設計,與陽經陽厥(因表邪導致四肢冰冷)不同。
涼膈散,見發狂。
白虎湯,見潮熱。
吳茱萸湯,見惡寒。
白通豬膽湯
白話文:
涼膈散,用於治療出現狂躁症狀的情況。
白虎湯,適用於有潮熱現象的病症。
吳茱萸湯,適用於感到畏寒的情況。
白通豬膽湯。
厥冷有脈,用四逆湯。脈伏,加蔥白以通陽氣。陰極發躁,加膽汁以監製。家秘恐凝濁,易川連少許,宗連理湯法。
當歸四逆湯
白話文:
寒厥伴有脈象,使用四逆湯。脈象隱伏,加入蔥白以疏通陽氣。陰氣極盛導致煩躁,加入膽汁以剋制。家傳祕方擔心血氣凝滯,稍加川連,沿用宗連理湯的處方。
當歸,白芍藥,桂枝,細辛,通草,甘草,大棗
白話文:
當歸:補血活血 白芍藥:養血柔肝 桂枝:溫經散寒 細辛:散寒通竅 通草:利咽潤肺 甘草:補脾益氣 大棗:補氣養血
此治血虛冒邪,不能發汗外出。例如氣虛冒邪,而用人參敗毒散、參蘇飲。
白話文:
這段文字講述了治療血虛邪氣外襲的情況,不能發汗散邪。就像氣虛邪氣外襲的情況,使用人參敗毒散、參蘇飲。
麻黃升麻湯,麻黃,升麻,知母,石膏,當歸,芍藥,黃芩,甘草
白話文:
麻黃升麻湯
組成:
- 麻黃
- 升麻
- 知母
- 石膏
- 當歸
- 芍藥
- 黃芩
- 甘草
功效: 用於治療外感風熱表證,症狀包括:
- 發熱、怕冷
- 頭痛、肌肉痠痛
- 脈浮緊
此治誤下邪伏,故用升散法從表發出。以知母、石膏、黃芩清裡熱,以歸、芍引入血分至深之處。家秘加羌活,去麻黃,以其咽喉不利吐膿血耳。
白話文:
這段古文描述了治療誤服毒藥而導致邪氣內伏的方法,因此運用升散法從體表宣發邪氣。使用知母、石膏、黃芩清除體內的熱氣,並用歸、芍將藥力引導至血液深處。家傳祕方中加入羌活,去除麻黃,因為麻黃可能會導致咽喉疼痛並吐出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