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白》~ 卷二 (13)
卷二 (13)
1. 發狂
經云:邪入於陽則狂。又云:重陽為狂。《傷寒書》以熱毒入胃,併入於心,遂使狂言妄語,大渴引飲,然此指熱甚一條而言也。夫發狂症,內傷有痰熱、挾食、驚氣、蓄血、血虛、失精、神不守舍七者之分,今外感以表邪壅閉,裡熱內結、血蓄、癍毒、挾痰、食滯、陰躁七者之別,未可概以火熱治之,而犯誤下寒涼抑遏之弊也。表邪壅閉者,其人素有積熱,外冒表邪,不得發泄,內擾神明,遂使志識昏迷,但見狂妄。
即有表邪,因內有積熱,不宜辛溫發散。無汗,脈浮數,先以羌活沖和湯散表,後以雙解散和解表裡。邪熱內結者,六脈沉數,唇焦口渴,手足多汗,狂亂譫語,二便閉澀,當以黃連解毒湯、涼膈散、導赤各半湯清利裡熱。若大便不通,有下症者,承氣湯下之。蓄血發狂者,如狂喜忘,漱水在口,不能不咽,寸脈見芤者,血蓄上焦也,當歸桃仁湯主之。小腹硬滿,小便自利,尺脈見芤者,血蓄下焦也,桃仁承氣湯;甚者抵當湯。
癍毒發狂者,內伏癍毒,外被風寒所束,或食生冷抑遏,或因食滯中焦,癍毒不得發越,內擾神明,左脈或浮或躁者,羌活敗毒散。生冷抑遏,食滯中焦,右脈滑大者,保和散、平胃散。時氣發狂者,四時之疫氣沿門患之,當察時令所屬,應發表者,羌活敗毒散;應和解者,雙解散;應清涼者,涼膈散、黃連解毒湯。
另有挾食發狂者,外感時令,內傷飲食,滯於中焦,則多譫語,症似陽狂,但脈大不數,口不消水為異,亦宜平胃保和散等煎湯服之。又有挾痰發狂者,中脘有痰,胸膈痞滿,迷塞包絡,口出無倫語,症似陽狂,但唇不焦,口不渴,舌有滑苔,痰在上焦,寸脈滑大,法先吐之,鹽豉湯探吐。痰在中焦,關脈洪滑,二陳湯加竹瀝、膽星;有結痰痰積者,加海石、瓦稜子。
脅肋脹滿作痛,有實候者,先以導痰湯服之。有下症者,以滾痰丸下之。陰躁發狂,另具陰症門。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下,當先解外。外已解,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氣湯。
太陽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小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經淤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小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症諦也,抵當湯主之。
三條詳註蓄血。
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庵然如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並,脈緊則愈。
此條詳註身痛。
羌活沖和湯,見發熱。
發狂不用表藥,今以表邪未解,故先散表邪,然後或清熱,或消食,或消痰。
白話文:
發狂
古籍記載,邪氣入侵陽氣則會導致發狂。重陽之邪也會導致發狂。《傷寒論》中提到,熱毒入侵胃部,進而侵犯心臟,導致狂言妄語、口渴引飲,但這只是指熱邪過盛的一種情況。
實際上,發狂症的病因複雜,內傷方面可分為痰熱、食積、驚嚇、瘀血、血虛、遺精、神志失守七種;外感方面則有表邪壅塞、裡熱內結、瘀血、斑毒、痰飲、食滯、陰虛七種。不可一概而論,皆以瀉火清熱之法治療,以免誤用寒涼藥物,造成病情抑制加重。
若為表邪壅塞,病人本身就積有內熱,外受表邪侵襲,邪氣不得發散,內擾神明,導致神志昏迷,表現出狂妄之症。即使有表邪,因內有積熱,也不宜使用辛溫發散的藥物。若無汗、脈浮數,則先用羌活沖和湯疏散表邪,之後再用雙解散調和表裡。
若為邪熱內結,六脈沉數,口唇乾燥、口渴,手足多汗,狂亂譫語,大小便閉塞,則應使用黃連解毒湯、涼膈散、導赤散等藥物清利裡熱。若大便不通,有裡實證候,則用承氣湯瀉下。
若為瘀血導致發狂,表現為狂喜忘形,口中含漱口水卻無法吞嚥,寸脈芤大,這是瘀血在上焦,應使用當歸桃仁湯。若小腹硬滿,小便自利,尺脈芤大,這是瘀血在下焦,應使用桃仁承氣湯;病情嚴重者,使用抵當湯。
若為斑毒導致發狂,是體內潛伏斑毒,外受風寒束縛,或因飲食生冷抑遏,或食滯中焦,斑毒不得透發,內擾神明,左脈浮或躁動,則用羌活敗毒散。若因生冷抑遏,食滯中焦,右脈滑大,則用保和散、平胃散。
若為時疫導致發狂,是因四時疫氣入侵所致,需根據時令及病情,選擇發表藥物如羌活敗毒散;或和解藥物如雙解散;或清涼藥物如涼膈散、黃連解毒湯。
此外,還有食積導致發狂,外感時令之邪,內傷飲食,停滯中焦,多見譫語,症狀類似陽性發狂,但脈大不數,口不欲飲水,這與一般的陽性發狂不同,宜用平胃散、保和散等藥物。還有痰飲導致發狂,中脘有痰,胸膈痞滿,氣機阻滯,胡言亂語,症狀類似陽性發狂,但口唇不焦,口不渴,舌苔滑膩,若痰在上焦,寸脈滑大,應先將痰吐出,使用鹽豉湯;若痰在中焦,關脈洪滑,使用二陳湯加竹瀝、膽星;若有痰結痰積,則加海石、瓦楞子。
脅肋脹滿疼痛,有實證者,先用導痰湯;有裡實證候,則用滾痰丸。陰虛導致發狂,另詳見陰虛章節。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病人如狂,便血則病愈。若表邪未解,不可妄自攻下,應先解表。表邪已解,但小腹仍急結,則可攻下,宜用桃仁承氣湯。
太陽病,六七天,表症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病人發狂,這是熱邪在下焦,小腹應當硬滿,小便自利,下血則病愈。這是因為太陽經淤熱在裡。抵當湯主治。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小腹硬滿,小便不利,這是無血症。小便自利,病人如狂,這是瘀血症,抵當湯主治。
以上三條詳述瘀血導致發狂。
陽明病,初起想吃東西,但小便不利,大便通暢,病人骨節疼痛,渾身發熱,神志恍惚如狂,自汗而解,這是水谷不化,與汗液一同排出,脈緊則病愈。
此條詳述身痛。
羌活沖和湯,見發熱章節。
發狂不用發表藥物,現在因為表邪未解,所以先散表邪,然後再根據情況清熱、消食或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