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白》~ 卷二 (14)
卷二 (14)
1. 發狂
雙解散
羌活,葛根,柴胡,防風,荊芥,石膏,黃芩,滑石,山梔,連翹,知母,甘草,桔梗
表邪發狂,止須解表;裡熱發狂,止須清裡;若表裡俱見之症,以此方雙解表裡。
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芩,黃柏,山梔,石膏
發狂之症,外無表邪,里無痰食,則以此方清裡熱。
涼膈散
桔梗,天花粉,連翹,薄荷,黃芩,大黃,芒硝,山梔
心藏神,肺藏魄,心肺為邪熱所冒,則神識昏迷,狂言譫語,故以此方清上焦心肺之熱。
承氣湯,見大便結。
狂亂系熱結在裡,故大便不通而狂亂者,宜用此方。
導赤各半湯
木通,生地,甘草,黃連,知母,滑石,麥冬,山梔,黃芩,犀角
心為熱冒,則發譫狂,故以導赤散合瀉心湯;上清心經之火,加滑石,導心火;下通小便而出,加知母、山梔、黃芩兼清上焦肺火。以利小便,莫如清肺,清肺熱又莫如利二便也。
當歸桃仁湯
當歸,桃仁,紅花,丹皮,山楂,澤蘭葉
如狂喜忘之症,血結者多,故以此方治之。不應,再加枳殼、大黃,直達大腸。
桃仁承氣湯,見蓄血。
血停上焦,用上方,兼化兼行;血蓄下焦,用此方。
抵蓄湯,見蓄血。
此方行血至重,然淤血沉結,非此不可。
羌活敗毒散,見發熱。
疫毒必從毛竅口鼻感入,故疫症發狂見表症者,宜先散疫毒。
保和丸
山楂,麥芽,萊菔子,熟半夏,連翹,香附,枳殼
熱甚加梔、連;濕鬱痞滿,合平胃散、石菖蒲。
發狂症,皆以陽火主治。亦有食滯中焦,生冷抑遏,故特補此消導法門。
二陳竹瀝膽星湯
熟半夏,白茯苓,陳皮,甘草,膽星,竹瀝
寒涼凝結,加生薑;內有積熱,加梔連;濕鬱,合平胃散;氣結,加枳殼、香附、石菖蒲。
滾痰丸
礞石,黃芩,大黃,黃柏,沉香
胃實食重,熱結大腸,用承氣湯下之。表邪下早,內陷心胸,用陷胸湯下之。今熱痰膠固腸胃,以此方下之。
白話文:
【發狂】
雙解散
羌活、葛根、柴胡、防風、荊芥、石膏、黃芩、滑石、山梔、連翹、知母、甘草、桔梗。
若因外邪引起的發狂,只需解表散邪;若因體內熱盛而發狂,只需清熱降火;若同時有表邪和裡熱的症狀,用此方同時解表清裡。
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芩、黃柏、山梔、石膏。
若發狂無表邪或痰食積滯,僅因內熱所致,用此方清熱。
涼膈散
桔梗、天花粉、連翹、薄荷、黃芩、大黃、芒硝、山梔。
心藏神,肺藏魄,若心肺被熱邪侵擾,會導致神志昏亂、胡言亂語,用此方清除上焦心肺之熱。
承氣湯(見「大便結」條目)
狂亂是由於熱結在腸,大便不通所致,宜用此方通便瀉熱。
導赤各半湯
木通、生地、甘草、黃連、知母、滑石、麥冬、山梔、黃芩、犀角。
心受熱邪影響會導致譫妄發狂,此方結合導赤散與瀉心湯,既清心火,又加滑石引熱從小便排出;再加入知母、山梔、黃芩以清肺熱。清肺熱有助通利小便,而通利二便又能助清肺熱。
當歸桃仁湯
當歸、桃仁、紅花、丹皮、山楂、澤蘭葉。
狂躁善忘多因瘀血內結,用此方活血化瘀。若無效,可加枳殼、大黃直通大腸。
桃仁承氣湯(見「蓄血」條目)
上焦瘀血用上方活血化瘀;下焦蓄血則用此方。
抵蓄湯(見「蓄血」條目)
此方活血破瘀效果強,適合瘀血嚴重停滯者。
羌活敗毒散(見「發熱」條目)
疫毒多從體表或口鼻入侵,若發狂伴隨表症,應先散解疫毒。
保和丸
山楂、麥芽、萊菔子、熟半夏、連翹、香附、枳殼。
熱重加山梔、黃連;濕鬱氣滯合併平胃散、石菖蒲。
發狂多因陽熱亢盛,但亦有因食積或寒涼抑遏所致,此方為消食導滯之法。
二陳竹瀝膽星湯
熟半夏、白茯苓、陳皮、甘草、膽星、竹瀝。
寒凝加生薑;內熱加山梔、黃連;濕鬱合併平胃散;氣滯加枳殼、香附、石菖蒲。
滾痰丸
礞石、黃芩、大黃、黃柏、沈香。
若因飲食積滯、熱結大腸,用承氣湯通便;表邪過早攻下內陷心胸,用陷胸湯瀉下;若因熱痰膠結腸胃,則用此方攻逐痰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