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楨

《傷寒大白》~ 卷三 (2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2)

1. 脅滿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症不得利。今反利,知誤以丸藥下之。先以小柴胡湯以解表,後加芒硝湯主之。

十三日胸脅滿而嘔,日晡潮熱微利。此本柴胡症,未應利而利,必誤下而然。故先解表,後用芒硝治潮熱。

傳經熱邪,脅滿乾嘔,大柴胡湯主之。

傳經熱邪,當用攻裡。今因脅滿乾嘔,尚非承氣湯症,故用大柴胡湯。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十棗湯主之。

太陽症表解,漐漐汗出,發作有時,形容里症可攻。心下痞硬,脅下痛,汗出不惡寒的,是無寒熱短氣之實症。即其頭痛,亦是懸飲上攻頭痛,故用十棗湯。夫小青龍湯,治冬月太陽表症,乾嘔脅痛也;小柴胡湯,治少陽寒熱乾嘔脅痛也;十棗湯治表邪已解,痰飲內結,乾嘔脅痛也。

陽明病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小柴胡湯主之。

潮熱,陽明裡症,法當清下。今以大便溏,小便自可,則里無結熱,且見胸脅滿。尚是柴胡湯症也。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小柴胡湯主之。

脅下硬滿,不大便,理宜下矣。然嘔而見舌上白苔,尚是小柴胡湯症。

脅滿乾嘔,往來寒熱者,屬少陽。

脅滿,少陽也;乾嘔,少陽也;往來寒熱,少陽也。言屬少陽,小柴胡湯也。

羌活柴胡湯

羌活,柴胡,防風,枳殼,青皮,甘草

脅痛無汗,脈浮,惡寒身熱,為太陽、少陽,故用此湯。家秘用蘇梗、木通,取通則不痛也。

小柴胡湯,見寒熱。

此方治少陽脅痛。若見太陽表邪,加羌活;陽明表邪,加葛根,痛即汗出火也,多加山梔、青皮、木通、蘇梗。熱痰膠結合小陷胸湯。

小陷胸湯,見結胸。

敗毒散,見發熱。

防風瀉白散

防風,桑白皮,地骨皮,甘草

此方本治肺風痰喘,故脅痛若見咳嗽氣逆,用此方。

黃芩瀉白散

黃芩,桑白皮,地骨皮,甘草

前方瀉白散加防風,開示肺冒風邪脅痛;此方去防風加黃芩,開示肺中伏火脅痛。

梔連枳桔湯

山梔,黃連,桔梗,甘草,青皮,木通,蘇梗

胸脅作痛,氣道壅滯者,多以梔連;加入氣分藥中,則火痛可除。然此方治裡熱作痛者,若外有表邪,仍加散表之藥。

芒硝湯

芒硝,枳殼,厚朴

脅痛上焦病,無下行法。今以誤下症後復見下,不得已而用之。

大柴胡湯,見潮熱。

前方柴胡、芒硝各用,此先表後攻之法。此方柴胡、大黃合用,此雙解表裡之法。前方用芒硝,重在下穢腐;此方用大黃,重在清裡熱。

十棗湯,見痞氣。

三陽表邪盡解,脅下仍見硬痛,此懸飲結聚,故以十棗湯下痰飲水積。

白話文:

傷寒病經過十三天沒有好轉,出現胸脅脹滿、想吐,下午的時候會發潮熱,之後又稍微拉肚子。這本來是屬於柴胡湯證的病,不應該拉肚子。現在反而拉肚子,就知道是誤用了瀉下的藥丸。應該先用小柴胡湯來解除表證,之後再用芒硝湯來治療。

經過十三天,出現胸脅脹滿、想吐,下午發潮熱且稍微拉肚子。這本來是柴胡湯證,不該拉肚子卻拉了,一定是誤用了瀉下的藥物。所以先解除表證,再用芒硝來治療潮熱。

熱邪從表傳入身體內部,導致胸脅脹滿、乾嘔,應該用大柴胡湯來治療。

熱邪傳入內部,應該用攻下的方法。現在因為胸脅脹滿、乾嘔,還不是用承氣湯的時候,所以用大柴胡湯。

太陽中風,出現拉肚子、想吐,等表證解除了,才可以攻下。如果病人不停地微微出汗,發作的時間不固定,頭痛,心下痞硬脹滿,牽引到脅肋下方疼痛,乾嘔、呼吸急促,出汗但不怕冷,應該用十棗湯治療。

太陽病的表證解除了,病人微微出汗,發作時間不固定,這表示可以攻下裡證。心下痞硬,脅肋下方疼痛,出汗但不怕冷,是沒有寒熱的實證。即使頭痛,也是懸飲往上影響頭部引起的頭痛,所以用十棗湯。小青龍湯治療冬天太陽表證,出現乾嘔、脅肋痛;小柴胡湯治療少陽的寒熱往來、乾嘔、脅肋痛;十棗湯治療表證解除後,痰飲阻滯在體內,引起的乾嘔、脅肋痛。

陽明病出現潮熱,大便稀溏,小便正常,胸脅脹滿,應該用小柴胡湯治療。

潮熱屬於陽明裡的病證,應該用清熱攻下的方法。現在因為大便稀溏,小便正常,表示體內沒有結熱,而且出現胸脅脹滿,仍然屬於柴胡湯證。

陽明病,脅肋下方硬滿,沒有大便卻想吐,舌苔白膩,應該用小柴胡湯治療。

脅肋下方硬滿,沒有大便,照理說應該用攻下的方法。但是因為病人想吐,且舌苔白膩,仍然屬於小柴胡湯證。

胸脅脹滿、乾嘔,有時發冷有時發熱,屬於少陽病。

胸脅脹滿,是少陽病的症狀;乾嘔,是少陽病的症狀;寒熱往來,也是少陽病的症狀。這些都表示是少陽病,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羌活柴胡湯

組成:羌活、柴胡、防風、枳殼、青皮、甘草

脅肋疼痛沒有汗,脈象浮,怕冷發熱,屬於太陽和少陽病,所以用這個方子。家傳秘方會加入蘇梗和木通,取其通暢則不痛的道理。

小柴胡湯,適用於有寒熱往來的情況。

這個方子治療少陽脅痛。如果出現太陽表邪,加入羌活;陽明表邪,加入葛根。如果疼痛嚴重且出汗,表示有熱,可以多加山梔、青皮、木通、蘇梗。如果是熱痰膠著在一起,可以使用小陷胸湯。

小陷胸湯,適用於結胸的情況。

敗毒散,適用於發熱的情況。

防風瀉白散

組成:防風、桑白皮、地骨皮、甘草

這個方子本來是治療肺風痰喘,所以脅肋痛如果伴隨咳嗽、氣喘,就用這個方子。

黃芩瀉白散

組成:黃芩、桑白皮、地骨皮、甘草

前一個瀉白散加了防風,表示肺受到風邪引起的脅痛;這個方子去掉了防風,加入了黃芩,表示肺有內火引起的脅痛。

梔連枳桔湯

組成:山梔、黃連、桔梗、甘草、青皮、木通、蘇梗

胸脅疼痛,氣機壅塞不暢的,多用山梔和黃連;加入理氣藥,可以解除火熱引起的疼痛。這個方子治療裡熱引起的疼痛,如果外有表邪,仍然要加入解表的藥。

芒硝湯

組成:芒硝、枳殼、厚朴

脅痛屬於上焦的疾病,不應該用瀉下的方法。現在因為誤用瀉藥後又出現拉肚子,不得已才用這個方子。

大柴胡湯,適用於潮熱的情況。

前一個方子柴胡和芒硝分開使用,是先解表後攻下的方法。這個方子柴胡和大黃一起使用,是同時解除表裡的方法。前一個方子用芒硝,重點在於瀉下穢濁腐敗之物;這個方子用大黃,重點在於清除裡熱。

十棗湯,適用於胸腹痞塞的情況。

三陽的表邪都解除了,脅肋下方仍然硬痛,這是因為懸飲結聚,所以用十棗湯來攻下痰飲水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