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白》~ 卷二 (28)
卷二 (28)
1. 口渴
三黃巨勝湯
黃芩,黃連,大黃,石膏
中有積熱,身熱多汗,二便赤閉,目赤唇焦,譫妄作渴飲水,則用此方。
涼膈散,見發狂。
肺胃有熱,多發渴。此方雖用大黃,不用枳殼,與桔梗同用,則涼上而不下行矣。
乾葛石膏湯,見寒熱。
陽明裡熱作渴,用白虎湯;陽明表裡皆熱,亦用此方。
石膏清燥湯,見喘逆。
熱在氣分,口多渴;燥熱為病,口多渴。清燥湯氣分藥也,清氣分之燥熱,則渴自止。
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黃連,甘草
口渴皆系內熱,瀉心下之火則熱退渴止。
枳實梔子豆豉湯,見懊憹。
食滯中焦,每不作口渴。然蒸釀日久,亦能作渴,故不用清熱治渴,而以腐谷消滯則渴自止。
茵陳蒿湯
茵陳,梔子,大黃
發黃口渴,全憑濕熱上起見,故去熱退渴,推此方為當。
升麻清胃湯
同一陽明症,以渴而消水,熱在氣分,用乾葛清胃湯。渴不消水,熱在血分,用升麻清胃湯。治膏粱積熱,亦用升麻清胃湯。以血肉之物,善傷血分耳。若以陽明邪熱之口渴,妄用膩膈之味,則邪熱凝滯,食氣痰飲,膠結胸前,蒸釀發熱,其渴愈甚。另有三陰下利陰寒之症,亦有假作渴者,然渴不消水,小便清白為異耳。
白話文:
口渴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這樣理解:
三黃巨勝湯:如果體內有積熱,導致身體發熱、多汗,大小便呈現紅色且不暢通,眼睛紅腫、嘴唇乾裂,甚至胡言亂語、一直想喝水,就可以使用這個方子。
涼膈散:如果口渴嚴重到出現精神錯亂的狀況,可以參考這個方子。
肺和胃有熱也會引起口渴。雖然這個方子裡有大黃,但沒有搭配枳殼,而是與桔梗一起使用,這樣可以清降上部的熱,而不會過於向下排泄。
乾葛石膏湯:這個方子適用於同時有發冷發熱症狀的口渴。
陽明經的裡熱引起的口渴,可以用白虎湯;如果陽明經表裡都有熱,也可以用白虎湯。
石膏清燥湯:這個方子適用於口渴且伴隨喘氣逆行的情況。
熱在氣分,通常會感到口渴;燥熱引起的疾病也會感到口渴。清燥湯是治療氣分的藥,清除氣分的燥熱,口渴自然就會停止。
大黃黃連瀉心湯:口渴多半是體內有熱,用瀉心湯來清除體內的火氣,熱退了,口渴自然會停止。
枳實梔子豆豉湯:這個方子適用於感到煩躁不安的情況。
食物積滯在中焦,通常不會引起口渴。但如果積滯的時間久了,也會產生口渴。因此不用清熱的方式來治療口渴,而是用消除積食的方式來解決口渴。
茵陳蒿湯:出現黃疸且口渴,通常是因為體內的濕熱向上蔓延所致,所以用清熱的方式來退熱止渴,這個方子就比較適合。
升麻清胃湯:同樣是陽明經的病症,如果口渴卻能喝水,代表熱在氣分,可以用乾葛清胃湯。如果口渴卻不想喝水,代表熱在血分,可以用升麻清胃湯。這個方子也適用於治療因經常吃肥甘厚味導致的積熱,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傷害血分。如果因為陽明經邪熱引起的口渴,卻誤用油膩厚重的藥物,反而會使邪熱停滯,形成痰飲,積在胸前,導致發熱,口渴也會更嚴重。另外,三陰經出現下利的寒症,有時也會出現假性口渴,但這類口渴通常不想喝水,且小便清澈,可以與熱症引起的口渴區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