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楨

《傷寒大白》~ 卷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四 (6)

1. 小便不利

此條詳註發黃。言表汗未透,熱瘀於內,故發黃。而小便不利,腹微滿,用茵陳湯去濕熱則黃退便利,腹滿亦減。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糞也,宜大承氣湯。

此症有結糞微熱,加以小便不利,故下大便,則小便利。詳註不得臥。

五苓散

澤瀉,豬苓,茯苓,白朮,桂枝

陽明小便不利,用豬苓湯。太陽之邪熱,內結膀胱,而小便不利,用此方。但白朮凝滯,桂枝辛熱,必得里無鬱熱者,可用。

羌活木通湯,見發熱。

桂枝五苓散,外解太陽表邪,內利膀胱小便,但南方熱令不用,家秘化立。羌活解太陽之表,木通利膀胱之裡。

豬苓湯

豬苓,白茯苓,澤瀉,滑石,阿膠,木通

陽明熱結,小便不利,不用五苓而用此方,家秘以黃芩易阿膠最效。

六一木通湯,即木通湯調下六一散。

前條以羌活木通湯,雙解太陽;此條又以滑石、木通,分利陽明。

通苓湯

木通,豬苓,茯苓,車前子,淡竹葉,甘草,麥門冬

此方通利小便,家秘加川連,清心胃之熱;加桔梗、黃芩、石膏清肺胃之熱;加生地、黃柏、知母,清腎火以滋真陰;氣化不及,加人參以助肺氣。

羌活勝濕湯

羌活,防風,蒼朮,黃柏,澤瀉,茯苓,廣皮,甘草

此方散表勝濕,兼用澤瀉、黃柏清利下焦,極得表裡分消之妙。

八正散

車前子,瞿麥,萹蓄,滑石,山梔,甘草稍,木通,大黃

前後熱結,二便不利者,用此方。家秘加通草、枳殼,其力更專。

導赤各半湯,見發熱。

導赤散,治血熱小便不利者。今合瀉心湯則氣血兼清,且木通、川連同用,引心火下通小便;生地、川連同用,涼心血而心火自清。人但知川連涼心火,而不知心主血,同生地其功乃全。

清肺飲

桔梗,黃芩,山梔,連翹,花粉,玄參,薄荷,甘草

利小便莫如清肺,此方不用利小便藥,然深得利小便法。

平胃四苓湯,即平胃散合四苓散。

利小便忌燥藥,今因中焦水飲痞塞混濁,故用辛散,亦利水一法也。

生脈補中湯,即生脈散合補中益氣湯。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此方以生脈潤津液,補中助氣化。家秘加車前子,其效更速。

生脈建中湯

人參,麥門冬,五味子,白芍藥,桂枝,甘草

上方以生脈散與補中湯同用,此方又與建中湯同用,一以益氣,一以滋血,開二大法門。

白虎湯,見口渴。

陽明燥熱,則肺受火制。此方清上焦燥火,則小便自利。

清燥湯

桑葉,石膏,甘草,人參,阿膠,杏仁,麻仁,麥冬,枇杷葉

此方詳註喘逆門。石膏與杏仁同用,清肺火,佐以阿膠、麥門冬潤肺燥;火傷氣旺;益以人參、甘草;肺燥大腸亦燥,佐以麻仁,則下焦火泄,小便自利。

白話文:

小便不利

這條主要在說明黃疸。這是因為表面的汗沒有發透,熱邪鬱積在體內,所以會出現黃疸。同時小便不順暢,腹部稍微脹滿,使用茵陳湯來去除濕熱,黃疸就會消退,小便也會順暢,腹脹的感覺也會減輕。

病人小便不順暢,大便時而困難時而容易,有時會發低燒,氣喘而無法躺臥,這是因為腸道有乾燥的糞便積滯,應該使用大承氣湯來疏通。

這種情況是因腸道有糞便積滯並發低燒,加上小便不順暢,所以只要排出大便,小便就會通暢。要注意的是患者無法躺臥。

五苓散

藥材包含:澤瀉、豬苓、茯苓、白朮、桂枝

陽明經(身體正面)的小便不順暢,使用豬苓湯。太陽經(身體背部)的邪熱積聚在膀胱,導致小便不順暢,也可以使用這個方子。但白朮容易使氣滯,桂枝性溫熱,必須是體內沒有鬱熱的情況才能使用。

羌活木通湯,請參閱發熱篇。

桂枝五苓散可以從外解太陽經的表邪,從內利膀胱小便,但南方氣候炎熱不宜使用,這是祖傳的秘方。羌活可以解除太陽經的表邪,木通可以疏通膀胱。

豬苓湯

藥材包含:豬苓、白茯苓、澤瀉、滑石、阿膠、木通

陽明經有熱邪積滯,導致小便不順暢,不用五苓散而用這個方子。祖傳秘方將阿膠換成黃芩,效果最好。

六一木通湯,就是木通湯搭配六一散一起服用。

前面提到用羌活木通湯來同時解決太陽經的問題;這裡又用滑石、木通來分開疏通陽明經。

通苓湯

藥材包含:木通、豬苓、茯苓、車前子、淡竹葉、甘草、麥門冬

這個方子可以疏通小便,祖傳秘方會加上川連來清除心胃的熱;加上桔梗、黃芩、石膏來清除肺胃的熱;加上生地、黃柏、知母來清除腎火並滋養真陰;如果氣化不足,會加上人參來幫助肺氣。

羌活勝濕湯

藥材包含:羌活、防風、蒼朮、黃柏、澤瀉、茯苓、廣皮、甘草

這個方子可以散表邪、去除濕氣,同時使用澤瀉、黃柏來清利下焦,非常巧妙地兼顧了表裡。

八正散

藥材包含:車前子、瞿麥、萹蓄、滑石、山梔、甘草梢、木通、大黃

身體前後都有熱邪積聚,導致大小便都不順暢,可以使用這個方子。祖傳秘方會加上通草、枳殼,效果會更專一。

導赤各半湯,請參閱發熱篇。

導赤散是用來治療血熱導致小便不順暢的情況。現在將它與瀉心湯合用,可以同時清除氣和血的熱,而且木通、川連一起使用,可以引導心火向下疏通小便;生地、川連一起使用,可以清涼心血,心火自然就會消退。大家只知道川連可以清心火,卻不知道心主血,和生地一起使用,效果才完整。

清肺飲

藥材包含:桔梗、黃芩、山梔、連翹、花粉、玄參、薄荷、甘草

要讓小便順暢,沒有比清肺更好的方法了,這個方子沒有使用利小便的藥,卻深刻理解了利小便的道理。

平胃四苓湯,就是平胃散搭配四苓散。

利小便要避免使用燥熱的藥,現在因為中焦有水飲阻滯而混濁,所以使用辛散的藥,這也是利水的一種方法。

生脈補中湯,就是生脈散搭配補中益氣湯。

膀胱是負責儲存津液的器官,氣化正常才能排出小便。這個方子用生脈散來滋潤津液,用補中益氣湯來幫助氣化。祖傳秘方會加上車前子,效果會更快。

生脈建中湯

藥材包含:人參、麥門冬、五味子、白芍藥、桂枝、甘草

上面提到用生脈散與補中湯合用,這個方子則是與建中湯合用,一個是為了補氣,一個是為了滋血,開啟了兩大重要途徑。

白虎湯,請參閱口渴篇。

陽明經燥熱,會使肺受到火邪的抑制。這個方子可以清除上焦的燥火,小便自然就會順暢。

清燥湯

藥材包含:桑葉、石膏、甘草、人參、阿膠、杏仁、麻仁、麥冬、枇杷葉

這個方子請參閱喘逆篇。石膏和杏仁一起使用可以清肺火,搭配阿膠、麥門冬來滋潤肺燥;火邪傷及氣,所以用人參、甘草來補氣;肺燥也會導致大腸乾燥,所以用麻仁來潤腸,使下焦火氣排出,小便自然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