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楨

《傷寒大白》~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

1. 譫語

譫語者,語言狂妄也。陽明熱極,上乘心肺,則神志不清。輕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語。經云:譫語、獨語、語言不休,與夫狂言言亂等症,由其病之輕重而立名也。今分別表熱譫語,心熱譫語,胃熱譫語,肺熱譫語,食滯譫語,燥屎譫語,痰熱譫語,蓄血譫語,八條分別,表熱譫語者,身雖大熱,兩足獨冷,或癍痧內伏,或風濕相搏,一身盡痛,邪不外泄,內攻譫妄。病在太陽,羌活湯;病在陽明,升麻葛根湯,在少陽,柴胡湯。

白話文:

譫語,就是說話狂妄無邊的意思。陽明之氣過於熱烈,上攻心肺,就會神志不清。輕微的會在睡夢中喃喃自語,嚴重的即使不睡也胡言亂語。古籍記載:譫語、獨語、說話不停,以及狂言亂語等症狀,都是根據病情的輕重而命名的。

現在我們分門別類地說明熱性譫語、心熱譫語、胃熱譫語、肺熱譫語、食滯譫語、燥屎譫語、痰熱譫語、蓄血譫語等八種類型。

熱性譫語: 身雖發高熱,但兩足卻很冷,可能是熱邪內伏,或風濕相併,導致肌肉關節疼痛,邪氣無法宣洩而出,轉而內攻心神,引起譫妄。此病屬於太陽經病,可服用羌活湯;屬於陽明經病,可服用升麻葛根湯;屬於少陽經病,可服用柴胡湯。

心熱譫語者,動則狂驚,靜則自笑,舌苔黑刺,時時昏沉,無一刻清爽,左寸脈數,導赤各半湯。胃熱譫語者,時或狂妄,時而清爽,唇焦口渴,舌生黃苔,右關脈數,清胃湯、三黃巨勝湯。手足多汗,表邪未解,下症急者,大柴胡、大幹葛湯選用。肺熱譫語者,肺主藏魄,肺受火傷,則魂魄不寧,時或悲泣,時或咳嚏,涼膈散主之。

白話文:

心熱導致神志不清: 患者會出現躁動不安、神志不清的狀態,靜下來的時候會自己發笑,舌頭上有黑色的刺狀突起,經常昏昏沉沉,沒有清醒的時候。左手寸口的脈搏跳動得很快,可以使用「導赤各半湯」治療。

胃熱導致神志不清: 患者有時會出現狂妄行為,有時又會清醒,嘴脣乾裂、口渴,舌頭上有黃色的苔,右手關口的脈搏跳動得很快。可以用「清胃湯」或「三黃巨勝湯」治療。

手腳多汗,邪氣未除,病情較急: 可以使用「大柴胡湯」或「大幹葛湯」治療。

肺熱導致神志不清: 肺主導魄,肺部受熱損傷,會導致魂魄不安。患者會時而悲傷哭泣,時而咳嗽打噴嚏。可以使用「涼膈散」治療。

食滯譫語者,外冒風寒,內傷飲食,邪食膠固,則發譫語。惟以唇不焦,舌不幹,渴不消水,與裡熱譫語為異。治宜保和散,倍加枳實、石菖蒲、山楂、萊菔子。食滯初起,須用探吐之法,隨用消化之藥。若早用寒涼凝滯,則譫語益甚。若下早,則胸前結聚,而成結胸。即有便閉脹痛應下之症,亦止宜用芒硝玄明粉,以硝消堅,行而不滯,切忌用大黃重濁凝滯之味。

白話文:

如果飲食積滯引發胡言亂語,可能是因為外感風寒,內傷飲食,導致食物渣滓粘結,引起胡言亂語症狀。不同於熱症引起的胡言亂語,這種症狀表現為嘴脣不焦,舌頭不幹,口渴但不喝水。治療宜用保和散,加倍量枳實、石菖蒲、山楂和萊菔子。飲食積滯初期,需先用探指催吐法,再服用消食藥。切勿早用寒涼藥,這樣會加重積滯和胡言亂語。如果過早瀉下,則胸前會形成積塊,變成結胸。即使有便祕脹痛的應瀉症狀,也宜只用芒硝、玄明粉,以硝藥化堅散結,使腸道通暢,切忌使用大黃等味重且會加重積滯的藥物。

燥屎譫語者,胸中有邪熱,腹中有燥屎,熱結在裡,下不得泄,上熏心肺,唇焦口燥,臍腹脹滿,大便不通,手足時時多汗,此下症譫語也。三承氣湯選用。痰熱譫語者,心胃有痰火,攻衝胞絡,則君主不寧,而多譫語。此症口亦不渴,舌上滑苔,若服寒涼,則譫語愈甚,宜導痰湯。

白話文:

燥屎譫語

  • **症狀:**胸中有熱氣,腹中有乾燥的大便,熱氣鬱結在體內無法排出,向上燻蒸心肺,導致嘴脣發乾,口渴,臍部和腹部脹滿,大便不通,手腳經常出汗。
  • **治療:**使用三承氣湯。

痰熱譫語

  • **症狀:**心胃有痰火,侵襲胞絡,導致神志不清,胡言亂語。這種情況下,患者口不渴,舌苔滑膩。如果服用寒涼藥物,譫語會加劇。
  • **治療:**使用導痰湯。

大便結者,指迷丸。吳氏以竹瀝一盞,生栝蔞根,打爛絞汁一盞溫服,滌痰清熱,下順大便,不比寒凝食滯不語之症,忌用寒涼清潤之藥。蓄血譫語者,漱水在口,不得下咽,身目發黃,言語若狂,此上焦血也;小腹脹滿,小便反利,下焦血也。在上者,犀角地黃湯,加紅花、當歸;在下者,桃仁承氣湯。

白話文:

對於大便不通的人來說,推薦使用「指迷丸」。吳氏使用一碗竹瀝,加上打碎榨汁生栝蔞根一碗,溫熱服用。這個方法可以化痰清熱,促進大便通暢。與因寒凝食物停滯而導致的失語症不同,不宜使用寒涼清潤的藥物。

對於蓄血導致譫妄的人,會有漱水在口中無法下嚥、身體和眼睛發黃、言語不清的症狀。這種情況是上焦的蓄血所致。如果小腹脹滿、小便反而頻繁,則是下焦的蓄血所致。

對於上焦的蓄血,可服用犀角地黃湯,並加入紅花、當歸。對於下焦的蓄血,可服用桃仁承氣湯。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一盞,腹中轉矢氣者,更服一盞。若不轉矢氣者,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氣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

詳註潮熱條。自此以下四章,詳別譫語,用承氣法。

白話文:

陽明病(指熱邪侵犯陽明經)時出現胡言亂語、潮熱、脈搏滑快而急促的症狀,可以用小承氣湯治療。病人服下一劑小承氣湯後,如果腹中排出大量氣體,再服一劑。如果沒有排出氣體,就不要再服了。第二天仍未大便,脈搏變得很微弱而且有些澀滯的,表示腸胃氣虛,病情難治,不能再服用小承氣湯。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得了陽明病,說胡話且伴有潮熱,但吃不下東西,這是因為胃中蓄積了五、六枚乾燥的糞便所致。如果還能吃一點東西,但腸中糞便很硬,建議服用大承氣湯。

詳註潮熱條。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勿更服。

詳註自汗條。

白話文:

陽明病,病人多汗,因為體內的津液外洩,導致胃中乾燥,大便必定會變硬,大便硬結就會出現胡言亂語的症狀,治療應使用小承氣湯。如果服用一次後胡言亂語的症狀停止,就不要再繼續服用了。

自汗的情況。

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之,必過經乃可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里熱故也。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出汗且神志不清時,可能是由於胃中有乾燥的大便,這屬於風證,必須用瀉藥,但要等脈搏平穩後再用。如果太早用瀉藥,可能會導致語言錯亂,因為這是由於表虛裏熱所致。用瀉藥後就會好轉,建議使用大承氣湯。

此章以表虛里熱三句在須下之下者,千古錯解。詳註自汗條,須互相查考。

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重語也。

實邪譫語,狂妄不一;正氣不足,只將一語反復言之也。

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直視譫語,惡候也,又見喘滿,其死必矣。若見下利,亦必死。

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和者,則不死。

陽實譫語,邪亂神明,尚為可治;亡陽譫說,神魂無主,故脈短者死;脈和者尚可不死。

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裡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裡虛實,久則譫語。

脈沉為邪在裡,今反發其汗,則津液越出,腸胃乾涸,大便為難。仲景雖不立方,然微和胃氣,躍然言內。

白話文:

「本章中關於表現為虛、熱、虛熱並存的情況,長期被誤解,詳細的註解請參照自汗條目,需相互參考。

實證時會出現狂妄或異常的語言(譫語),虛證則表現為聲音微弱或斷續(鄭聲)。鄭聲指的是聲音沈重、斷續。

實證的病人表現為語言狂妄,行為失常,變化莫測;虛證的病人則是因正氣不足,只能不斷重複同一句話。

出現狂妄的語言且伴有喘息、胸脹的情況,預示著病情危重,死亡的可能性極高。如果再出現下利(腹瀉)的情況,死亡的可能性也很大。

大量出汗後,再次過度發汗,會導致陽氣耗損,出現狂妄的語言,脈搏變短,這情況下的病患會死亡;如果脈搏平和,則還有存活的可能。

傷寒病程四到五天,脈象沈而伴有喘息、胸脹的情況。脈象沈表示病邪在裡部,但卻過度發汗,導致津液流失,大便困難,表裡都出現虛實不均的情況,進而導致狂妄的語言。

脈象沈表示病邪在裡部,現在卻過度發汗,使得津液流失,腸胃乾涸,大便困難。張仲景雖未開立方藥,但暗含了要輕微調理胃氣的意思。」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

白話文:

傷寒病人如果嘔吐或腹瀉後仍未痊癒,五六天沒有大便,最多十幾天才大便,每天下午發作潮熱,不畏寒,胡言亂語,好像見到了鬼。如果病情嚴重的話,發作時不認識人,沿著衣服摸索著牀,坐立不安,輕微喘氣,目光直視,脈搏弦滑的會生還,脈搏澀滯的會死亡。病情較輕的,只發燒說胡話,可以用大承氣湯來治療。如果服用一劑有效,大便後就停止服藥。

吐下後不解,又不大便,獨語如見鬼狀,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尚有生理,脈澀者死。若脈微,但發熱譫語,無以上惡候,可與承氣湯。若一服而大便利,即不可再服。

白話文:

嘔吐和腹瀉後仍然無法緩解,也沒有大便,自言自語狀似見鬼,發病時不認識人,沿著衣服尋找牀鋪,坐立不安,微喘直視,脈搏弦細仍有生機,脈搏澀緩者會死亡。如果脈搏細微,只有發熱說胡話的症狀,沒有上述惡劣的表現,可以服用承氣湯。如果一劑藥之後大便通暢,就不要再服用了。

羌活湯,升麻葛根湯,柴胡湯,三方見惡寒。

導赤各半湯

白話文:

羌活湯、升麻葛根湯、柴胡湯,這三種方劑都適用於見惡寒的患者。

川連,甘草,生地,木通,知母,滑石,麥冬,山梔,黃芩,犀角

白話文:

川連:味苦,性寒,歸肺、肝經。有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的功效。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藥性的功效。 生地:味甘,性寒,歸肝、腎經。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的功效。 木通:味苦,性寒,歸膀胱經。有清熱利尿、通淋排石的功效。 知母:味苦,性寒,歸肺、胃經。有清熱潤肺、滋陰降火的功效。 滑石:味甘,性寒,歸肺、胃、膀胱經。有清熱利尿、化痰止咳的功效。 麥冬:味甘,性寒,歸心、肺、胃經。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山梔:味苦,性寒,歸肺、肝經。有清熱涼血、瀉火除煩的功效。 黃芩:味苦,性寒,歸心、肺、膀胱經。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犀角:味鹹,性寒,歸心、肝經。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心熱譫語,宜清心經之熱。欲清心熱,莫如先利小便。

清胃湯

川連,升麻,生地,山梔,甘草

譫語清心熱,一法也。亦有胃熱譫語宜先清胃者,故先立導赤各半湯,又立清胃湯也。

三黃巨勝湯

黃芩,黃連,大黃,山梔,石膏

此因三陽經皆熱,故以三黃湯兼清三陽,加石膏、山梔,則功力巨大。

大幹葛湯,見頭痛。

白話文:

心火旺盛導致神志不清,需要清心經的熱氣。想要清心熱,最好先利尿排毒。

清胃湯:川連、升麻、生地、山梔、甘草。

神志不清是因為心火旺盛,這是其中一種方法。也可能因為胃火旺盛導致神志不清,需要先清胃,因此有導赤各半湯和清胃湯。

三黃巨勝湯:黃芩、黃連、大黃、山梔、石膏。

這是因為三陽經都熱,所以用三黃湯清三陽,再加入石膏和山梔,功效更強。

大幹葛湯用於治療頭痛。

譫語有下症者,理宜承氣湯。若尚帶陽明表邪,家秘以乾葛、石膏,加大黃、枳殼,雙解陽明表裡。此從大柴胡雙解少陽表裡法中化立此方。要知清胃湯,清足陽明胃熱者,大幹葛湯,清手陽明大腸熱者。

涼膈散

白話文:

對於有胡言亂語症狀的患者,通常使用承氣湯治療。如果患者還有陽明經表邪熱,家傳祕方會加入乾葛和石膏,再加大黃和枳殼,雙重去除陽明經表裡邪熱。這個方劑是從大柴胡湯中化裁而來的,大柴胡湯可以同時去除少陽經表裡邪熱。需要明白清胃湯清熱的是足陽明胃經,而大幹葛湯清熱的是手陽明大腸經。

桔梗,黃芩,山梔,連翹,玄參,天花粉,薄荷,甘草,黃連,玄明粉

白話文:

桔梗:清熱化痰、宣肺利咽 黃芩:清熱降火、抗菌消炎 山梔:清熱涼血、消炎止痛 連翹:清熱解毒、消腫化膿 玄參:清熱潤肺、利咽消腫 天花粉:清熱涼血、滋陰生津 薄荷: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 黃連:清熱解毒、燥濕殺蟲 玄明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

心熱胃熱譫語,人所知之;至於肺熱,人多不知。上焦熱甚,則神魂迷蕩,故涼膈清神,持治譫妄。

枳石平胃散

白話文:

心火旺盛和胃火旺盛會導致胡言亂語,這是人們所瞭解的;但對於肺熱,大多數人卻不瞭解。上焦部位如果熱度過高,就會使得精神混亂,因此需要清熱降火,以治療胡言亂語的症狀。

枳石平胃散

熱蒼朮,厚朴,廣皮,甘草,枳實,石菖蒲,山楂肉,萊菔子

白話文:

  • 熱製蒼朮
  • 厚朴
  • 廣藿香
  • 甘草
  • 枳實
  • 石菖蒲
  • 山楂肉
  • 萊菔子(萊菔籽)

食滯胃家,外冒表邪,寒凝抑遏,皆發譫語,故立平胃保和散,倍加枳實、菖蒲、萊菔子。

導痰湯

白話文:

當食物滯留在胃裡,外邪侵入身體,寒冷凝結在體內,都會導致胡言亂語。因此,制定「平胃保和散」,加倍加入枳實、菖蒲、萊菔子。

半夏,南星,枳實,赤茯苓,橘紅,石菖蒲,甘草,海石

白話文:

半夏、南星、枳實、赤茯苓、橘紅、石菖蒲、甘草、海石。

有熱加黃連。

食滯譫語,用平胃消導;若痰結中脘,又當消痰。

指迷丸

半夏,陳皮,甘草,白茯苓,枳實,玄明粉

痰結胃家,用導痰方法;熱痰下結大腸,當用指迷丸。

犀角地黃湯,見身痛、衄血。

譫語如狂,亦有血症諦者,以此方出入加減。

桃仁承氣湯,見蓄血。

大承氣湯,見便結。

白話文:

如果體內有熱,就用黃連來治療。

如果飲食停滯導致神志不清,就要用平胃消導來治療;如果痰液阻塞中脘,就要用消痰的藥物。

指迷丸的藥方如下:半夏、陳皮、甘草、白茯苓、枳實、玄明粉。

如果痰液阻塞胃部,就要用導痰的方法來治療;如果熱痰下沉到結腸,就要用指迷丸來治療。

犀角地黃湯用於治療身體疼痛、鼻出血。

神志不清如同狂躁,也可能是血症,可以根據病症的情況調整犀角地黃湯的藥方。

桃仁承氣湯用於治療積血。

大承氣湯用於治療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