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白》~ 卷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5)

1. 惡寒

芍藥甘草附子湯

白芍藥,甘草,附子

未發汗而發熱惡寒,宜發汗。既發汗而表症仍在者,尚宜再汗。今因發汗後反惡寒,此因汗而亡陽惡寒也。然亡氣中之陽,用四逆湯;亡血中之陽,用芍藥甘草附子湯。

附子湯

附子,白朮,白芍藥,人參,茯苓

此方即真武湯加人參,仲景治少陰背惡寒,口中和者。因此悟得仲景用八味腎氣丸,補水中之火,補天一生水。用真武湯,補土中之火,補地二成之也。

白話文:

惡寒

芍藥甘草附子湯
成分:白芍藥、甘草、附子

症狀與治療:

  • 若未發汗且出現發熱惡寒,應予以發汗治療。
  • 若已發汗但表症仍存,可考慮再次發汗。
  • 但若發汗後反而惡寒加重,此為汗出過多導致陽氣損傷(亡陽)而引發的惡寒。
  • 若陽氣損傷在氣分,則使用「四逆湯」。
  • 若陽氣損傷在血分,則使用「芍藥甘草附子湯」。

附子湯
成分:附子、白朮、白芍藥、人參、茯苓

說明:
此方為「真武湯」加入人參而成。張仲景用此方治療少陰病(腎陽虛)所致的背部惡寒,且口中無異常感覺者。
由此可理解仲景的用藥思路:

  • 「八味腎氣丸」用以補腎中之火(溫補腎陽,助水液代謝)。
  • 「真武湯」則補脾土之陽(溫補脾陽,助運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