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楨
《傷寒大白》~ 卷二 (6)
卷二 (6)
1. 潮熱
羌活沖和湯,見發熱。
導赤各半湯,見腹痛。
白虎湯,見口渴。
用此方,第一要分別有汗無汗,消水不消水,唇口焦與不焦,乃下手要訣也。
大幹葛湯
此從大柴胡湯雙解少陽表裡法中,化立此湯,雙解陽明表邪未解,又見陽明裡熱有下症者。
三乙承氣湯
枳殼,厚朴,大黃,芒硝,甘草
潮熱,里症也。故一見下症,即用下法。
大陷胸湯,此方詳註結胸症。
白話文:
羌活沖和湯,用於發熱的情況。
導赤各半湯,用於腹痛的情況。
白虎湯,用於口渴的情況。
使用這些方子的首要關鍵,是要分辨病人是否有汗、是否水腫、以及嘴唇是否乾燥,這是診斷下藥的要領。
大葛根湯
此方是從大柴胡湯的同時解除少陽表裡之邪的方法變化而來,可用於同時解除陽明經的表邪未解,又見陽明經裡熱且有便秘等症狀的情況。
三乙承氣湯
包含枳殼、厚朴、大黃、芒硝、甘草這些藥材。
潮熱是屬於裡症,所以一旦出現便秘等裡症,就要使用瀉下的方法。
大陷胸湯,此方的詳細用法請參考結胸症的相關說明。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