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白》~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潮熱

陽明病,脈遲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矣。手足汗出者,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若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如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

陽明病脈不浮大,而遲緩汗出不惡寒,且腹滿潮熱,手足汗出,大便已硬,可攻裡矣。若尚見發熱惡寒,又無潮熱里症,未可用承氣湯。即令腹大滿,大便不通,只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下。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糞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大承氣湯主之。

此以不能食,別有燥屎。以能食,別無燥屎。言陽明熱本能食,今反不能食,此腸胃中填實,無餘地納穀,即大實大滿互詞,故斷其必有燥屎五六枚,宜大承氣湯主之。若能食者,但硬大便,未必有乾結燥屎,未可用大承氣湯。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與湯一升,腹中轉矢氣者,更服一升。不轉矢氣,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氣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陽明病,譫語潮熱,脈沉數,方是下脈。今脈滑疾,尚是浮動表邪之脈,且以小承氣湯服之,察其若轉矢氣,仍以小承氣湯更服一劑。若不轉矢氣,勿更服。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則裡氣已虛,不可更投承氣湯,故曰難治。

二陽並病,太陽症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大承氣湯主之。

太陽症罷,但發潮熱,已無表證矣。汗出大便難而譫語,皆下症,故用大承氣湯。

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陽明病中,復申脈浮而緊,即潮熱發作有時者,亦不可早下,仍用太陽施治。發作有時,非發作定期,乃言發作時,必現太陽時候。例如辰巳潮熱,屬太陽之時;上半日潮熱,屬表邪之時。即脈但浮不緊,表邪輕者,亦見盜汗出,尚是柴胡症也。此示人不拘脈與症,但見表邪起影,即當從表治之。

柴胡防風湯

柴胡,防風,乾葛,甘草

此散少陽陽明表邪之方。若惡寒身痛,加羌活。飽悶,加枳殼、厚朴;嘔吐,加半夏、厚朴。

小柴胡湯

柴胡,黃芩,廣皮,甘草,半夏,人參

此方和解少陽。若見惡寒身痛,仍加羌活,防風;口渴,去半夏,加天花粉;飽悶,去人參,加枳殼、厚朴;小便不利,加木通。

大柴胡湯

柴胡,黃芩,廣皮,甘草,半夏,大黃

少陽表症未解,里症又急,用此方雙解表裡。口燥渴,去半夏;腹中脹,加枳殼;小便澀,加木通。

柴胡飲子

此即小柴胡湯加大黃,大柴胡湯加人參,家秘治潮熱便閉,本元虛者。去半夏,加當歸、白芍,治血虛潮熱,大便閉結。

白話文:

潮熱

陽明病症狀
若患者脈搏緩慢、出汗但不惡寒,身體感到沈重,呼吸短促、腹部脹滿且氣喘,並出現潮熱,表示外邪將解,可以調理內在問題。若手腳出汗,代表大便已變硬,適合使用「大承氣湯」。如果仍有輕微發熱及怕冷,代表外邪未解;若無潮熱,則不宜使用「承氣湯」。若只是腹部極度脹滿不通,可用「小承氣湯」溫和調理胃氣,避免嚴重腹瀉。

患者若脈不浮大而是遲緩、出汗不惡寒,腹部脹滿潮熱,手腳出汗且大便已硬,即可調理內在問題。若仍有發熱惡寒卻無潮熱,則不可用「承氣湯」。即使腹部脹滿、大便不通,也只適合使用「小承氣湯」緩和胃氣,避免大瀉。

若患者胡言亂語且有潮熱,卻無法進食,代表胃腸中有乾燥糞塊(約五六枚),適合用「大承氣湯」;若還能進食,僅是大便硬結,未必有乾燥糞塊,不需使用「大承氣湯」。

潮熱與脈象判斷
若患者胡言亂語、有潮熱且脈搏滑數快速,可先服「小承氣湯」一升,觀察是否有排氣(矢氣),若有則再服一升;若無則不追加。隔日若仍未排便且脈搏微弱澀滯,表示內氣虛弱,難以治療,不可再用「承氣湯」。

一般潮熱且脈搏沈實有力才適合調理內在;若脈搏滑速浮動,代表尚有表邪未解,宜先用「小承氣湯」試探。

太陽與陽明病症轉化
若太陽病症已消退,僅剩潮熱、手腳微汗、排便困難及胡言亂語,代表適合用「大承氣湯」調理。

脈象與盜汗關係
陽明病患者脈浮而緊,潮熱會有特定發作時間;若脈僅浮而不緊,則可能出現盜汗,仍需以調理表邪為主(如柴胡類方劑)。


相關方劑

柴胡防風湯
組成:柴胡、防風、葛根、甘草
功用:散少陽陽明表邪
加減:

  • 惡寒身痛:加羌活
  • 腹脹悶:加枳殼、厚朴
  • 嘔吐:加半夏、厚朴

小柴胡湯
組成:柴胡、黃芩、陳皮、甘草、半夏、人參
功用:和解少陽
加減:

  • 惡寒身痛:加羌活、防風
  • 口渴:去半夏,加天花粉
  • 腹脹:去人參,加枳殼、厚朴
  • 小便不利:加木通

大柴胡湯
組成:柴胡、黃芩、陳皮、甘草、半夏、大黃
功用:表裡雙解(適用於少陽表症未解兼裡症嚴重)
加減:

  • 口乾渴:去半夏
  • 腹脹:加枳殼
  • 小便不順:加木通

柴胡飲子
由「小柴胡湯」加大黃或「大柴胡湯」加人參組成,適用於體虛潮熱且便秘者。若血虛潮熱便秘,可去半夏並加當歸、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