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身熱」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身熱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症狀,是指人體體溫升高,超過正常範圍。身熱的病因有很多,包括外感熱邪、內生熱邪、陰虛火旺等。外感熱邪是指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侵襲人體所致;內生熱邪是指人體臟腑功能失調,導致陰陽失衡,內生熱邪;陰虛火旺是指人體陰液不足,虛火內生所致。

身熱的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口渴、汗出、煩躁、口乾舌燥、尿黃、大便乾結等。根據發熱的時間、程度、性質、伴隨症狀的不同,可分為很多種類,如:

  • 傷寒:發熱持續3天以上,反覆發作,伴有惡寒、頭痛、身痛、無汗等症狀。
  • 溫病:發熱持續7天以上,反覆發作,伴有高熱、頭痛、身痛、出汗、口渴等症狀。
  • 熱病:發熱持續14天以上,反覆發作,伴有高熱、煩躁、口渴、大便乾結等症狀。
  • 溫瘧:發熱持續3天,每隔3天發作一次,伴有寒熱交替、頭痛、身痛、無汗等症狀。
  • 暑熱:發熱持續3天以上,伴有高熱、煩躁、口渴、大汗淋漓等症狀。
  • 陰虛火旺:發熱持續不定,伴有口乾舌燥、心煩失眠、腰膝酸軟等症狀。

身熱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症狀,根據發熱的時間、程度、性質、伴隨症狀的不同,可分為很多種類。在治療上,應根據不同的證候辨證施治,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神門

神門

  • 1.《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神門,為俞土。在掌後兌骨端。治瘧惡寒發熱,咽乾身熱,狂言,胸滿腹痛,減食,心驚,少氣喘嗽,唾紅吐血,遺尿,手臂難舉,五癇之疾。
  • 2.《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 3.《針灸大成》:「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 4.《金針秘傳》:「3.神門:二穴土也,一名兌沖,在掌後銳骨之端陷中。手少陰脈之所注也,為腧。治瘧心煩,心煩甚欲得飲冷,惡寒則欲處溫中,咽乾,不嗜食,心痛,數噫,恐悸,少氣不足,手臂寒,喘逆,身熱,狂悲哭,嘔血,上氣,遺溺,大小人五癇。可灸七壯,炷如小麥大,針入三分,留七呼。
  • 5.《神應經》:「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 6.《普濟方·針灸》:「治瘧心煩甚。欲得飲冷。惡寒則欲處溫中。咽乾不嗜食。心痛。數噫。恐悸。少氣不足。手臂寒。喘逆。身熱。狂悲哭。嘔血遺溺(資生經)。穴神門

太白

太白

  • 1.《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太白,為輸土。在大趾內側,核骨下陷中。治熱病無汗,脾胃虛弱,腹腸鳴,嘔吐,瀉泄,霍亂,不思飲食,身熱,腿疼,手足冷,腰尻痛,大便難。
  • 2.《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 3.《針灸大成》:「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 4.《子午流注針經》:「太白脾俞骨下分,身熱腹脹血便膿,
  • 5.《神應經》:「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 6.《針灸資生經》:「賁豚上下。目青而嘔。霍亂泄利。腹堅硬。大喘不得臥。脅下積氣。上脘、治霍亂吐利。身熱汗不出。隱白、治吐泄。(見腹脹。)中脘、治霍亂出泄不自知。支溝、天樞、治嘔吐霍亂。(見臍痛。)太白、治氣逆霍亂腹痛。又吐泄膿血。(見腹脹。)陰郄、治心痛霍亂。胸滿。
  • 7.《針灸資生經》:「虛熱。舌黃身熱。頭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浮白、治發寒熱。腎俞、治頭重身熱。(見勞瘵。)顱囟、治身熱頭重。脅痛不得轉側。太白、陽綱、治身熱。(並見腹脹。)曲差、治身體煩熱。腦空、治勞疾羸瘦體熱。肺俞、治寒熱喘滿。(見勞瘵。)天池、治寒熱胸鬲滿。
  • 8.《普濟方·針灸》:「脾。太白脾俞骨下分。身熱腹脹血便膿。吐逆霍亂心中痛。下針一刺得安寧。
  • 9.《普濟方·針灸》:「_太白二穴_,土也。在足內側核骨下陷中。灸三壯。針三分。千金云。足大指內側。銅人經云。足太陰脈之所注也。為腧。治身熱煩滿。腹脹食不化。氣脹腹鳴嘔吐泄有膿血腰痛大便難氣逆霍亂腹中切痛西方子云。主頭痛寒熱。汗出不惡寒。胸脅滿脹痛。腰痛不可俯仰。熱病頭重。項痛煩悶。身熱熱爭。

曲澤

曲澤

  • 1.《針灸聚英》:「曲澤,肘內廉下陷中。屈肘得之。心包絡脈所入為合。水。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留七呼。主心痛善驚。身熱煩渴。口乾。逆氣嘔涎血。心下澹澹。身熱。風胗。臂肘手腕善搖動。頭清汗出不過肩。傷寒逆氣嘔吐。
  • 2.《針灸資生經》:「支正、少海、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身熱項強。振寒寒熱。甲云、主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行疣痂。(千)曲澤、主傷寒溫病。身熱煩心口乾。甲云、主心澹善驚。身熱煩心。口乾手清。逆氣嘔唾。肘瘈。善搖頭顏青。汗出不過肩。三間、主氣熱身熱喘。
  • 3.《普濟方·針灸》:「治身熱。煩渴口乾。穴曲澤
  • 4.《普濟方·針灸》:「治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哭罵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大用數。此為可治。春當刺中衝。夏刺勞宮。季夏刺大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百壯。
  • 5.《針灸問答》:「答:曲澤肘內尋動脈,大筋內側橫紋得,三壯三分主何災,心痛氣逆肘臂掣。注:曲澤穴,在肘內廉陷中,大筋內側橫紋中,有動脈,包絡合水穴也。三壯,三分。主治心痛善驚,身熱煩渴,口乾,逆氣,嘔吐涎沫,身熱,風疹,臂肘手腕不時動搖等症。

上廉

上廉

  • 1.《針灸聚英》:「懸顱,曲周上。顳顬上廉。手足少陽、陽明三脈之會。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留三呼。明堂。針二分。素注。針七分。留七呼。刺深。令人耳無所聞。主頭痛。牙齒痛。面膚赤腫。熱病煩滿。汗不出。頭偏痛引目外眥赤。身熱。鼻洞濁下不止。傳為鼽。目昏瞢瞑目。
  • 2.《針灸資生經》:「譩譆、治溫瘧寒瘧。(明)下云、療瘧久不愈。腰俞、中管、治溫瘧痎瘧。鬲俞、(見痰。)命門、(見頭疼。)大溪、(見咳逆。)療痎瘧。陰蹺、治暴瘧。上廉、治寒瘧。三間、治瘧寒熱。唇口乾。身熱喘。目急痛。至陰、治瘧發寒熱。頭重煩心。(下)液門、合谷、陷谷、天池、治寒熱痎瘧。

懸顱

懸顱

  • 1.《針灸聚英》:「懸顱,曲周上。顳顬上廉。手足少陽、陽明三脈之會。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留三呼。明堂。針二分。素注。針七分。留七呼。刺深。令人耳無所聞。主頭痛。牙齒痛。面膚赤腫。熱病煩滿。汗不出。頭偏痛引目外眥赤。身熱。鼻洞濁下不止。傳為鼽。目昏瞢瞑目。
  • 2.《金針秘傳》:「2.懸顱:二穴在曲周上,顳顬中,足少陽脈氣所發。治熱病煩滿汗不出,頭偏痛,引目外眥赤,身熱齒痛,面膚赤痛。針入三分,留三呼,可灸三壯。忌如前。
  • 3.《普濟方·針灸》:「治熱病頭痛。身熱引目外眥而急。煩滿汗不出。引頷齒而赤皮痛。穴懸顱
  • 4.《針灸問答》:「答:懸顱正在顳顬端,三壯三分主治同,頭面耳牙皆腫痛,身熱鼻濁鼽瞢從。(注:懸顱穴,在顳顬端。三壯,三分。主治頭痛,牙齒齲,牙齒痛,而膚赤腫,熱病煩滿,汗不出,偏頭痛、引目外眥赤,身熱,鼻洞濁下之不止,傳為鼽瞢,暝目等症。)
  • 5.《針方六集》:「懸顱二穴,禁深刺。主偏頭風痛,目外眥赤,齒痛身熱,面膚赤腫,鼻洞濁不止,傳為鼽衄,瞑目,熱病煩滿,汗不出。

丘墟

丘墟

  • 1.《針灸聚英》:「假令得弦脈。病人善潔。(膽為清淨之府故耳)面青善怒。此膽病也。若心下滿當刺竅陰。(井)身熱當刺俠谿。(滎)體重節痛刺臨泣。(俞)喘咳寒熱刺陽輔。(經)逆氣而泄刺陽陵泉。(合)又總取丘墟。(原)
  • 2.《針灸大成》:「**假令得弦脈,病人善潔**膽為清淨之府故耳。**,面青善怒,此膽病也。若心下滿,當刺竅陰**井。**,身熱當刺俠谿**滎。**,體重節痛刺臨泣**俞。**,喘嗽寒熱刺陽輔**經。**,逆氣而泄刺陽陵泉**合。**,又總刺丘墟**原。**。**

陽陵泉

陽陵泉

  • 1.《針灸聚英》:「假令得弦脈。病人善潔。(膽為清淨之府故耳)面青善怒。此膽病也。若心下滿當刺竅陰。(井)身熱當刺俠谿。(滎)體重節痛刺臨泣。(俞)喘咳寒熱刺陽輔。(經)逆氣而泄刺陽陵泉。(合)又總取丘墟。(原)
  • 2.《針灸大成》:「**假令得弦脈,病人善潔**膽為清淨之府故耳。**,面青善怒,此膽病也。若心下滿,當刺竅陰**井。**,身熱當刺俠谿**滎。**,體重節痛刺臨泣**俞。**,喘嗽寒熱刺陽輔**經。**,逆氣而泄刺陽陵泉**合。**,又總刺丘墟**原。**。**

陽輔

陽輔

  • 1.《針灸聚英》:「假令得弦脈。病人善潔。(膽為清淨之府故耳)面青善怒。此膽病也。若心下滿當刺竅陰。(井)身熱當刺俠谿。(滎)體重節痛刺臨泣。(俞)喘咳寒熱刺陽輔。(經)逆氣而泄刺陽陵泉。(合)又總取丘墟。(原)
  • 2.《針灸大成》:「**假令得弦脈,病人善潔**膽為清淨之府故耳。**,面青善怒,此膽病也。若心下滿,當刺竅陰**井。**,身熱當刺俠谿**滎。**,體重節痛刺臨泣**俞。**,喘嗽寒熱刺陽輔**經。**,逆氣而泄刺陽陵泉**合。**,又總刺丘墟**原。**。**

二間

二間

  • 1.《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大陵

大陵

  • 1.《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 2.《針灸大成》:「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 3.《金針秘傳》:「3.大陵:二穴土也,在掌後兩筋間陷中。手厥陰脈之所注也,為腧。治熱病汗不出,臂攣腋腫,善笑不休,心懸如飢,喜悲泣、驚恐,目赤,小便如血,嘔逆,狂言不樂,喉痹,口乾,身熱,頭痛,短氣,胸脅痛。針入五分,可灸三壯。
  • 4.《神應經》:「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 5.《普濟方·針灸》:「治喉痹。口乾身熱。頭痛短氣。胸脅痛。穴大陵
  • 6.《普濟方·針灸》:「治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哭罵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大用數。此為可治。春當刺中衝。夏刺勞宮。季夏刺大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百壯。

中渚

中渚

  • 1.《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 2.《針灸大成》:「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 3.《神應經》:「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公孫

公孫

  • 1.《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 2.《針灸資生經》:「凡溫病身熱五日以上。汗不出。刺太泉留針一時取針。若未滿五日者。禁針。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喜嘔。嘔已乃衰。即取公孫及井俞。實則腸中切痛厥。頭面腫起。煩心狂。多飲。不嗜臥。虛則鼓脹。腹中氣大滿熱痛。不嗜食。霍亂。公孫主之。凡熱病煩心。

少海

少海

  • 1.《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 2.《針灸聚英》:「腦風而疼治少海。頭腫身熱是腎俞。眉稜痛兮肝俞穴。毛髮焦燥治下廉。面浮腫兮厲兌穴。面腫若灸水分痊。頭目眩疼反腫者。兼生白屑灸囟會。
  • 3.《針灸資生經》:「支正、少海、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身熱項強。振寒寒熱。甲云、主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行疣痂。(千)曲澤、主傷寒溫病。身熱煩心口乾。甲云、主心澹善驚。身熱煩心。口乾手清。逆氣嘔唾。肘瘈。善搖頭顏青。汗出不過肩。三間、主氣熱身熱喘。
  • 4.《普濟方·針灸》:「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身熱。項強。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生疣痂。穴少海,支正

少衝

少衝

  • 1.《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少澤

少澤

  • 1.《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 2.《針灸大成》:「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 3.《神應經》:「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合谷

合谷

  • 1.《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 2.《針灸大成》:「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 3.《神應經》:「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 4.《針灸資生經》:「譩譆、治溫瘧寒瘧。(明)下云、療瘧久不愈。腰俞、中管、治溫瘧痎瘧。鬲俞、(見痰。)命門、(見頭疼。)大溪、(見咳逆。)療痎瘧。陰蹺、治暴瘧。上廉、治寒瘧。三間、治瘧寒熱。唇口乾。身熱喘。目急痛。至陰、治瘧發寒熱。頭重煩心。(下)液門、合谷、陷谷、天池、治寒熱痎瘧。

委中

委中

  • 1.《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 2.《針灸大成》:「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 3.《針灸逢源》:「中暑。身熱小便不利。百勞,中脘,氣海,陰谷,陰陵泉,委中
  • 4.《神應經》:「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 5.《針灸集成》:「鶴膝風膝如大瓢而膝之上下皆細、身熱痛、中腕委中風池並針、神效。
  • 6.《勉學堂針灸集成》:「_鶴膝風_,膝如大瓢而膝之上下皆細,身熱痛,中脘、委中、風池並針,神效。

風池

風池

  • 1.《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 2.《針灸甲乙經》:「癲疾大瘦,腦空主之。癲疾僵仆,瘧,完骨及風池主之。癲疾互引,天柱主之。癲疾,怒欲殺人(《千金》又云:瘛瘲身熱狂走譫語見鬼),身柱主之。狂走癲疾,脊急強,目轉上插,筋俞主之。癲疾發如狂走者,面赤厚敦敦不治,虛則頭重,洞泄淋癃,大小便難,腰尻重,難起居,長強主之。
  • 3.《針灸集成》:「鶴膝風膝如大瓢而膝之上下皆細、身熱痛、中腕委中風池並針、神效。
  • 4.《勉學堂針灸集成》:「_鶴膝風_,膝如大瓢而膝之上下皆細,身熱痛,中脘、委中、風池並針,神效。

液門

液門

  • 1.《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 2.《針灸大成》:「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 3.《神應經》:「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 4.《針灸資生經》:「譩譆、治溫瘧寒瘧。(明)下云、療瘧久不愈。腰俞、中管、治溫瘧痎瘧。鬲俞、(見痰。)命門、(見頭疼。)大溪、(見咳逆。)療痎瘧。陰蹺、治暴瘧。上廉、治寒瘧。三間、治瘧寒熱。唇口乾。身熱喘。目急痛。至陰、治瘧發寒熱。頭重煩心。(下)液門、合谷、陷谷、天池、治寒熱痎瘧。

陷谷

陷谷

  • 1.《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 2.《針灸資生經》:「譩譆、治溫瘧寒瘧。(明)下云、療瘧久不愈。腰俞、中管、治溫瘧痎瘧。鬲俞、(見痰。)命門、(見頭疼。)大溪、(見咳逆。)療痎瘧。陰蹺、治暴瘧。上廉、治寒瘧。三間、治瘧寒熱。唇口乾。身熱喘。目急痛。至陰、治瘧發寒熱。頭重煩心。(下)液門、合谷、陷谷、天池、治寒熱痎瘧。

魚際

魚際

  • 1.《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 2.《針灸大成》:「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 3.《針經節要》:「○魚際二穴火也在手大指本節後內側,散脈中,手太陰脈之所流也,為滎,治酒病,惡風寒,虛熱,舌上黃,身熱,頭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目眩,煩心,少氣,腹痛,不下食,肘攣,肢滿,喉中乾燥,寒慄,鼓頷,咳引尻痛,溺出,嘔血,心痹,悲恐,針入二分,留三呼。
  • 4.《金針秘傳》:「2.魚際:二穴火也,在手大指本節後內側散脈中。手太陰脈之所流也,為滎。治灑淅惡風寒。虛熱,舌上黃,身熱,頭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目眩,煩心,少氣,腹痛,不下食,肘攣,支滿,喉中乾燥,寒慄鼓頷,咳引尻痛溺出,嘔血,心痹悲恐。針入二分。留三呼。
  • 5.《神應經》:「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 6.《針灸資生經》:「)靈墟、巨闕、率谷、神藏、主嘔吐胸滿。胃俞、腎俞、石門、中庭等、(見反胃。)少商、勞宮、主嘔吐。隱白、主鬲中嘔吐不欲食。魂門、陽關、主嘔吐不住。多涎。巨闕、胸堂、主吐食。鬲俞、主吐食。又灸章門。胃管、魚際、療膈虛食飲嘔。身熱汗出、唾嘔。吐血唾血。
  • 7.《針灸資生經》:「中衝、治舌強。(銅見心痛。)陰谷、治舌縱涎下。煩逆。溺難。小腹急。引陰痛。股內廉痛。天突、治舌下急。(見唾血。)然谷、治舌縱。(千作瘲。)解谿、主口痛齧舌。(千)天突、主俠舌縫脈青。魚際、主舌上黃。身熱。魚際、治舌上黃。(銅見寒熱。)竅陰、治舌強。
  • 8.《針灸資生經》:「目黃脅痛。強間、治腦旋目運。頭痛不可忍。煩心。嘔吐涎沫。發無時。項強不可顧。崑崙、治頭痛。肩背急。風府、治頭痛頸項急。不得顧。目眩。曲差、治頭項痛。顱息、療身熱頭痛。不可反側。(明)魚際、療頭痛甚。汗不出。腦戶、(見面腫。)療頭痛。百會、通理、療頭目眩痛。
  • 9.《針灸資生經》:「脊強汗不出。(明同。)膽俞、治振寒汗不出。(見頭痛。)命門、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上脘、治身熱汗不出。(見霍亂。)至陰、(見頭痛。)魚際、(見寒熱。)曲泉、(見疝。)俠谿、(見胸脅滿。)中膂俞、治汗不出。(見消渴。)偏歷、治風汗不出。
  • 10.《普濟方·針灸》:「治灑淅惡風寒。虛熱。舌黃身熱。頭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穴魚際
  • 11.《普濟方·針灸》:「治舌上黃身熱。穴魚際
  • 12.《普濟方·針灸》:「治膈虛食欲嘔。身熱汗出。唾嘔吐血唾血。穴胃管,魚際

復溜

復溜

  • 1.《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 2.《針灸資生經》:「商丘、治腹脹腸鳴不便。脾虛令人不樂。身寒善太息。心悲氣逆。復溜、治腹雷鳴。(見鼓脹。)督俞、療腹痛雷鳴。(明見腹痛。)承滿、療腸鳴腹脹。上喘氣逆。(下)陽綱、療食飲不下。腹中雷鳴。腹滿䐜脹。大便泄。消渴。身熱面目黃。不嗜食。怠惰。(下)千云、主腸鳴。

湧泉

湧泉

  • 1.《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 2.《黃帝明堂灸經》:「_湧泉_,二穴,在腳心底宛宛中,白肉際,屈足卷趾得之。灸三壯。主心痛,不嗜食,婦人無子,咳嗽氣短,喉閉身熱,胸脅滿悶,頭痛目眩,男子如蠱,女子如妊孕,足趾盡疼,不得踐地也。

經渠

經渠

  • 1.《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攢竹

攢竹

  • 1.《針灸聚英》:「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灑淅惡寒慄鼓頷。治之宜在魚際端。身熱陷谷針呂細。三里復溜兼湧泉。公孫太白委中穴。兼治俠谿病自安。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衝合谷在。復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魚際二間兼經渠。
  • 2.《針灸大成》:「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 3.《神應經》:「身熱頭疼:攢竹,大陵,神門,合谷,魚際,中渚,液門,少澤,委中,太白

下廉

下廉

  • 1.《針灸聚英》:「腦風而疼治少海。頭腫身熱是腎俞。眉稜痛兮肝俞穴。毛髮焦燥治下廉。面浮腫兮厲兌穴。面腫若灸水分痊。頭目眩疼反腫者。兼生白屑灸囟會。

水分

水分

  • 1.《針灸聚英》:「腦風而疼治少海。頭腫身熱是腎俞。眉稜痛兮肝俞穴。毛髮焦燥治下廉。面浮腫兮厲兌穴。面腫若灸水分痊。頭目眩疼反腫者。兼生白屑灸囟會。

囟會

囟會

  • 1.《針灸聚英》:「腦風而疼治少海。頭腫身熱是腎俞。眉稜痛兮肝俞穴。毛髮焦燥治下廉。面浮腫兮厲兌穴。面腫若灸水分痊。頭目眩疼反腫者。兼生白屑灸囟會。

肝俞

肝俞

  • 1.《針灸聚英》:「腦風而疼治少海。頭腫身熱是腎俞。眉稜痛兮肝俞穴。毛髮焦燥治下廉。面浮腫兮厲兌穴。面腫若灸水分痊。頭目眩疼反腫者。兼生白屑灸囟會。
  • 2.《針灸大成》:「**◎吐衄血:身熱是血虛,血溫身熱者,死不治。**針隱白脾俞肝俞上脘。

腎俞

腎俞

  • 1.《針灸聚英》:「腦風而疼治少海。頭腫身熱是腎俞。眉稜痛兮肝俞穴。毛髮焦燥治下廉。面浮腫兮厲兌穴。面腫若灸水分痊。頭目眩疼反腫者。兼生白屑灸囟會。
  • 2.《針灸資生經》:「)靈墟、巨闕、率谷、神藏、主嘔吐胸滿。胃俞、腎俞、石門、中庭等、(見反胃。)少商、勞宮、主嘔吐。隱白、主鬲中嘔吐不欲食。魂門、陽關、主嘔吐不住。多涎。巨闕、胸堂、主吐食。鬲俞、主吐食。又灸章門。胃管、魚際、療膈虛食飲嘔。身熱汗出、唾嘔。吐血唾血。
  • 3.《針灸資生經》:「虛熱。舌黃身熱。頭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浮白、治發寒熱。腎俞、治頭重身熱。(見勞瘵。)顱囟、治身熱頭重。脅痛不得轉側。太白、陽綱、治身熱。(並見腹脹。)曲差、治身體煩熱。腦空、治勞疾羸瘦體熱。肺俞、治寒熱喘滿。(見勞瘵。)天池、治寒熱胸鬲滿。

厲兌

厲兌

  • 1.《針灸聚英》:「腦風而疼治少海。頭腫身熱是腎俞。眉稜痛兮肝俞穴。毛髮焦燥治下廉。面浮腫兮厲兌穴。面腫若灸水分痊。頭目眩疼反腫者。兼生白屑灸囟會。
  • 2.《針灸資生經》:「(見賁豚。)明下云、屍厥不知人。大敦、治屍厥狀如死。僕參、治屍厥如中惡狀。霍亂癲癇。狂言見鬼。厲兌、治屍厥。口噤氣絕。狀如中惡。心腹脹滿。明云、屍厥如死。不知人。金門、治癲癇、屍厥、暴疲。委陽、治腋腫膨膨。失志身熱。飛屍、遁注。痿厥不仁。魂門、療屍厥走疰。

上脘

上脘

  • 1.《針灸大成》:「**◎吐衄血:身熱是血虛,血溫身熱者,死不治。**針隱白脾俞肝俞上脘。
  • 2.《針灸逢源》:「上脘,在巨闕下。一寸半臍上五寸。(針八分灸二七壯)治腹中痛雷鳴心痛驚悸。身熱黃疸奔豚伏梁。
  • 3.《針灸資生經》:「賁豚上下。目青而嘔。霍亂泄利。腹堅硬。大喘不得臥。脅下積氣。上脘、治霍亂吐利。身熱汗不出。隱白、治吐泄。(見腹脹。)中脘、治霍亂出泄不自知。支溝、天樞、治嘔吐霍亂。(見臍痛。)太白、治氣逆霍亂腹痛。又吐泄膿血。(見腹脹。)陰郄、治心痛霍亂。胸滿。
  • 4.《針灸資生經》:「脊強汗不出。(明同。)膽俞、治振寒汗不出。(見頭痛。)命門、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上脘、治身熱汗不出。(見霍亂。)至陰、(見頭痛。)魚際、(見寒熱。)曲泉、(見疝。)俠谿、(見胸脅滿。)中膂俞、治汗不出。(見消渴。)偏歷、治風汗不出。
  • 5.《普濟方·針灸》:「治霍亂吐痢。身熱。汗不出。穴上脘

脾俞

脾俞

  • 1.《針灸大成》:「**◎吐衄血:身熱是血虛,血溫身熱者,死不治。**針隱白脾俞肝俞上脘。
  • 2.《子午流注針經》:「太白脾俞骨下分,身熱腹脹血便膿,
  • 3.《普濟方·針灸》:「脾。太白脾俞骨下分。身熱腹脹血便膿。吐逆霍亂心中痛。下針一刺得安寧。

隱白

隱白

  • 1.《針灸大成》:「**◎吐衄血:身熱是血虛,血溫身熱者,死不治。**針隱白脾俞肝俞上脘。
  • 2.《針灸資生經》:「商丘、主煩中渴。(千)意舍、主消渴。身熱面目黃。(明同。)承漿、(明下云飲水不休。)意舍、關衝、然谷、主消渴嗜飲。隱白、主飲渴。勞宮、主苦渴食不下。曲池、主寒熱渴。行間、太衝、主嗌乾善渴。(並千。)意舍、(見腹脹。)中膂俞、治腎虛消渴。汗不出。
  • 3.《針灸資生經》:「賁豚上下。目青而嘔。霍亂泄利。腹堅硬。大喘不得臥。脅下積氣。上脘、治霍亂吐利。身熱汗不出。隱白、治吐泄。(見腹脹。)中脘、治霍亂出泄不自知。支溝、天樞、治嘔吐霍亂。(見臍痛。)太白、治氣逆霍亂腹痛。又吐泄膿血。(見腹脹。)陰郄、治心痛霍亂。胸滿。
  • 4.《針灸資生經》:「)靈墟、巨闕、率谷、神藏、主嘔吐胸滿。胃俞、腎俞、石門、中庭等、(見反胃。)少商、勞宮、主嘔吐。隱白、主鬲中嘔吐不欲食。魂門、陽關、主嘔吐不住。多涎。巨闕、胸堂、主吐食。鬲俞、主吐食。又灸章門。胃管、魚際、療膈虛食飲嘔。身熱汗出、唾嘔。吐血唾血。

氣海

氣海

  • 1.《針灸大成》:「甲戌夏,員外熊可山公,患痢兼吐血不止,身熱咳嗽,繞臍一塊痛至死,脈氣將危絕。眾醫云:『不可治矣。』工部正郎隗月潭公素善,迎余視其脈雖危絕,而胸尚暖,臍中一塊高起如拳大,是日不宜針刺,不得已,急針氣海,更灸至五十壯而蘇,其塊即散,痛即止。後治痢,痢愈,治嗽血,以次調理得痊。
  • 2.《針灸逢源》:「中暑。身熱小便不利。百勞,中脘,氣海,陰谷,陰陵泉,委中

人迎

人迎

  • 1.《針灸逢源》:「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病在三陽。)取之諸陽五十九刺。以瀉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者。(瀉陽邪之實。仍補三陰之不足也。五十九刺法如下文。)身熱甚。陰陽皆靜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則泄。所謂勿刺者。有死徵也。(陽症得陰脈故不宜刺若察其可刺者。

巨闕

巨闕

  • 1.《針灸逢源》:「上脘,在巨闕下。一寸半臍上五寸。(針八分灸二七壯)治腹中痛雷鳴心痛驚悸。身熱黃疸奔豚伏梁。
  • 2.《針灸資生經》:「)靈墟、巨闕、率谷、神藏、主嘔吐胸滿。胃俞、腎俞、石門、中庭等、(見反胃。)少商、勞宮、主嘔吐。隱白、主鬲中嘔吐不欲食。魂門、陽關、主嘔吐不住。多涎。巨闕、胸堂、主吐食。鬲俞、主吐食。又灸章門。胃管、魚際、療膈虛食飲嘔。身熱汗出、唾嘔。吐血唾血。
  • 3.《普濟方·針灸》:「治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哭罵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大用數。此為可治。春當刺中衝。夏刺勞宮。季夏刺大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百壯。

命門

命門

  • 1.《針灸逢源》:「命門(一名屬糶。一名精宮),在十四椎下與臍相對伏而取之或正立用杖拄地量至臍以墨點記乃用度脊間平點處是穴(針五分。灸三壯)治頭疼身熱如火腰痛骨蒸。
  • 2.《針灸資生經》:「譩譆、治溫瘧寒瘧。(明)下云、療瘧久不愈。腰俞、中管、治溫瘧痎瘧。鬲俞、(見痰。)命門、(見頭疼。)大溪、(見咳逆。)療痎瘧。陰蹺、治暴瘧。上廉、治寒瘧。三間、治瘧寒熱。唇口乾。身熱喘。目急痛。至陰、治瘧發寒熱。頭重煩心。(下)液門、合谷、陷谷、天池、治寒熱痎瘧。
  • 3.《針灸資生經》:「脊強汗不出。(明同。)膽俞、治振寒汗不出。(見頭痛。)命門、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上脘、治身熱汗不出。(見霍亂。)至陰、(見頭痛。)魚際、(見寒熱。)曲泉、(見疝。)俠谿、(見胸脅滿。)中膂俞、治汗不出。(見消渴。)偏歷、治風汗不出。
  • 4.《普濟方·針灸》:「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穴命門
  • 5.《針方六集》:「命門一穴,主腎虛腰痛,目眩不明,頭痛身熱,痎瘧,腰腹相引痛,骨蒸五臟熱,男子遺精,女子赤白帶下,小兒發癇,張口搖頭,角弓反折。

風門

風門

  • 1.《針灸逢源》:「中風無汗。身熱不惡寒。中風有汗。身熱不惡風
  • 2.《經脈圖考》:「風門:(一名熱府。)在二椎下兩旁,各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督脈、足太陽之會。熱府腧也。(刺五分,留七呼,灸五壯。主治傷寒,頭痛項強,目瞑,鼽嚏,胸中熱,嘔逆,氣喘臥不安,身熱黃疸,癰疽發背。此穴能瀉一身熱氣,常灸之,永無癰疽瘡疥等患。)

崑崙

崑崙

  • 1.《針灸逢源》:「胎驚風,驚與風。名異而症同。小兒初生。面青口噤。手足抽掣身熱背強。是胎驚風症也。若目直竄視最為難治。宜先拿精威二穴。並崑崙穴。少頃即曲兒小指重揉外勞宮。隨用元宵燈火定之
  • 2.《針灸資生經》:「目黃脅痛。強間、治腦旋目運。頭痛不可忍。煩心。嘔吐涎沫。發無時。項強不可顧。崑崙、治頭痛。肩背急。風府、治頭痛頸項急。不得顧。目眩。曲差、治頭項痛。顱息、療身熱頭痛。不可反側。(明)魚際、療頭痛甚。汗不出。腦戶、(見面腫。)療頭痛。百會、通理、療頭目眩痛。

勞宮

勞宮

  • 1.《針灸逢源》:「胎驚風,驚與風。名異而症同。小兒初生。面青口噤。手足抽掣身熱背強。是胎驚風症也。若目直竄視最為難治。宜先拿精威二穴。並崑崙穴。少頃即曲兒小指重揉外勞宮。隨用元宵燈火定之
  • 2.《針灸資生經》:「商丘、主煩中渴。(千)意舍、主消渴。身熱面目黃。(明同。)承漿、(明下云飲水不休。)意舍、關衝、然谷、主消渴嗜飲。隱白、主飲渴。勞宮、主苦渴食不下。曲池、主寒熱渴。行間、太衝、主嗌乾善渴。(並千。)意舍、(見腹脹。)中膂俞、治腎虛消渴。汗不出。
  • 3.《針灸資生經》:「)靈墟、巨闕、率谷、神藏、主嘔吐胸滿。胃俞、腎俞、石門、中庭等、(見反胃。)少商、勞宮、主嘔吐。隱白、主鬲中嘔吐不欲食。魂門、陽關、主嘔吐不住。多涎。巨闕、胸堂、主吐食。鬲俞、主吐食。又灸章門。胃管、魚際、療膈虛食飲嘔。身熱汗出、唾嘔。吐血唾血。
  • 4.《普濟方·針灸》:「治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哭罵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大用數。此為可治。春當刺中衝。夏刺勞宮。季夏刺大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百壯。

中脘

中脘

  • 1.《針灸逢源》:「中暑。身熱小便不利。百勞,中脘,氣海,陰谷,陰陵泉,委中
  • 2.《針灸資生經》:「賁豚上下。目青而嘔。霍亂泄利。腹堅硬。大喘不得臥。脅下積氣。上脘、治霍亂吐利。身熱汗不出。隱白、治吐泄。(見腹脹。)中脘、治霍亂出泄不自知。支溝、天樞、治嘔吐霍亂。(見臍痛。)太白、治氣逆霍亂腹痛。又吐泄膿血。(見腹脹。)陰郄、治心痛霍亂。胸滿。
  • 3.《勉學堂針灸集成》:「_鶴膝風_,膝如大瓢而膝之上下皆細,身熱痛,中脘、委中、風池並針,神效。

陰谷

陰谷

  • 1.《針灸逢源》:「中暑。身熱小便不利。百勞,中脘,氣海,陰谷,陰陵泉,委中
  • 2.《針灸資生經》:「中衝、治舌強。(銅見心痛。)陰谷、治舌縱涎下。煩逆。溺難。小腹急。引陰痛。股內廉痛。天突、治舌下急。(見唾血。)然谷、治舌縱。(千作瘲。)解谿、主口痛齧舌。(千)天突、主俠舌縫脈青。魚際、主舌上黃。身熱。魚際、治舌上黃。(銅見寒熱。)竅陰、治舌強。

陰陵泉

陰陵泉

  • 1.《針灸逢源》:「中暑。身熱小便不利。百勞,中脘,氣海,陰谷,陰陵泉,委中

中衝

中衝

  • 1.《針灸甲乙經》:「振寒瘛瘲,手不伸,咳嗽唾濁,氣鬲善嘔,鼓頷,不得汗,煩滿(《千金》作煩心身痛),因為瘲衄,尺澤主之。左窒刺右,右窒刺左。兩脅下痛,嘔泄,上下出,胸滿,短氣,不得汗,補手太陰以出之。熱病煩心,心悶而汗不出,掌中熱,心痛,身熱如火,浸淫煩滿,舌本痛,中衝(《千金》又作天卯)主之。
  • 2.《針灸資生經》:「中衝、治舌強。(銅見心痛。)陰谷、治舌縱涎下。煩逆。溺難。小腹急。引陰痛。股內廉痛。天突、治舌下急。(見唾血。)然谷、治舌縱。(千作瘲。)解谿、主口痛齧舌。(千)天突、主俠舌縫脈青。魚際、主舌上黃。身熱。魚際、治舌上黃。(銅見寒熱。)竅陰、治舌強。
  • 3.《普濟方·針灸》:「_中衝_(在手中指之端。去爪甲如韭葉陷者中。灸一壯。主熱病煩心。心悶而汗不出。掌中熱。心痛身熱如火。浸淫煩滿。舌本痛)。
  • 4.《普濟方·針灸》:「_中衝二穴_,木也。在手中指端。去爪甲如韭葉陷中。針一分。明堂云。灸一壯。主熱病煩心。心悶而汗不出。身熱如火。頭痛如破。煩滿舌本痛。秦承祖云。兼主神氣不足失志也。銅人經云。手厥陰心主脈之所出也。為井。西方子云。主肘中痛。掌中心熱。心痛浸淫。
  • 5.《普濟方·針灸》:「治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哭罵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大用數。此為可治。春當刺中衝。夏刺勞宮。季夏刺大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百壯。

尺澤

尺澤

  • 1.《針灸甲乙經》:「振寒瘛瘲,手不伸,咳嗽唾濁,氣鬲善嘔,鼓頷,不得汗,煩滿(《千金》作煩心身痛),因為瘲衄,尺澤主之。左窒刺右,右窒刺左。兩脅下痛,嘔泄,上下出,胸滿,短氣,不得汗,補手太陰以出之。熱病煩心,心悶而汗不出,掌中熱,心痛,身熱如火,浸淫煩滿,舌本痛,中衝(《千金》又作天卯)主之。

天柱

天柱

  • 1.《針灸甲乙經》:「癲疾大瘦,腦空主之。癲疾僵仆,瘧,完骨及風池主之。癲疾互引,天柱主之。癲疾,怒欲殺人(《千金》又云:瘛瘲身熱狂走譫語見鬼),身柱主之。狂走癲疾,脊急強,目轉上插,筋俞主之。癲疾發如狂走者,面赤厚敦敦不治,虛則頭重,洞泄淋癃,大小便難,腰尻重,難起居,長強主之。
  • 2.《針方六集》:「大杼二穴,主傷寒汗不出,頭痛項強,脊痛身熱,振寒,目眩瘛瘲,瘧疾,喉痹煩滿,勞氣咳嗽,胸中鬱熱,腹痛煩滿,裡急,癲癇身蜷。經曰:骨會大杼。宜主骨痿骨蒸。東垣曰:五臟氣亂於頭,取之天柱、大杼,不補不瀉,以導氣而已。

完骨

完骨

  • 1.《針灸甲乙經》:「癲疾大瘦,腦空主之。癲疾僵仆,瘧,完骨及風池主之。癲疾互引,天柱主之。癲疾,怒欲殺人(《千金》又云:瘛瘲身熱狂走譫語見鬼),身柱主之。狂走癲疾,脊急強,目轉上插,筋俞主之。癲疾發如狂走者,面赤厚敦敦不治,虛則頭重,洞泄淋癃,大小便難,腰尻重,難起居,長強主之。
  • 2.《針灸資生經》:「)不能言。及癭。肩不舉。(明)曲差、療心煩滿。汗不出。頭項痛。身熱。目視不明。通天、療項痛重。暫起僵仆。喑門、療項強不得顧。玉枕、(見目痛。)完骨、(見風眩。)療項痛。風府、療頭(明有痛。)項急。不可傾側。陽谷、療脅痛頸腫。寒熱。天突、療身寒熱。

身柱

身柱

  • 1.《針灸甲乙經》:「癲疾大瘦,腦空主之。癲疾僵仆,瘧,完骨及風池主之。癲疾互引,天柱主之。癲疾,怒欲殺人(《千金》又云:瘛瘲身熱狂走譫語見鬼),身柱主之。狂走癲疾,脊急強,目轉上插,筋俞主之。癲疾發如狂走者,面赤厚敦敦不治,虛則頭重,洞泄淋癃,大小便難,腰尻重,難起居,長強主之。

長強

長強

  • 1.《針灸甲乙經》:「癲疾大瘦,腦空主之。癲疾僵仆,瘧,完骨及風池主之。癲疾互引,天柱主之。癲疾,怒欲殺人(《千金》又云:瘛瘲身熱狂走譫語見鬼),身柱主之。狂走癲疾,脊急強,目轉上插,筋俞主之。癲疾發如狂走者,面赤厚敦敦不治,虛則頭重,洞泄淋癃,大小便難,腰尻重,難起居,長強主之。

腦空

腦空

  • 1.《針灸甲乙經》:「癲疾大瘦,腦空主之。癲疾僵仆,瘧,完骨及風池主之。癲疾互引,天柱主之。癲疾,怒欲殺人(《千金》又云:瘛瘲身熱狂走譫語見鬼),身柱主之。狂走癲疾,脊急強,目轉上插,筋俞主之。癲疾發如狂走者,面赤厚敦敦不治,虛則頭重,洞泄淋癃,大小便難,腰尻重,難起居,長強主之。
  • 2.《針灸資生經》:「虛熱。舌黃身熱。頭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浮白、治發寒熱。腎俞、治頭重身熱。(見勞瘵。)顱囟、治身熱頭重。脅痛不得轉側。太白、陽綱、治身熱。(並見腹脹。)曲差、治身體煩熱。腦空、治勞疾羸瘦體熱。肺俞、治寒熱喘滿。(見勞瘵。)天池、治寒熱胸鬲滿。

氣衝

氣衝

  • 1.《金針秘傳》:「12.氣衝,二穴,一名氣街。在歸來下,鼠鼷上一寸,動脈應手宛宛中,足陽明脈氣所發。治腸中大熱,不得安臥,腹有逆氣上攻,心腹脹滿,淫濼,月水不利,身熱,腹中痛,㿉疝陰腫,難乳子,上搶心痛,不得息,氣衝腰痛不得俯仰,陰痿,莖中痛,兩丸蹇痛不可忍。可灸七壯立愈,炷如大麥,禁不可針。
  • 2.《針灸資生經》:「行間、主腹痛而熱。(千)中極、主腹中熱。(並見腹痛。)五臟熱。及身體熱。脈弦急著灸第十四椎。與臍相當。五十壯。老小增損之。若虛寒至百壯。橫三間寸灸之。氣衝、主身熱。(腹痛。)凡腹中熱。喜渴涎出。是蛔也。手持之。勿令得移。以針刺中管。(亦不可容易針。
  • 3.《針灸資生經》:「氣衝、治月水不利。身熱腹痛。潰疝陰腫。難乳。子上搶心。痛不得息。氣衝腰痛不得俯仰。(銅)會陰、治女子經不通。(千同。)關元、治月脈斷絕。(見帶下)足臨泣、治月事不利。季脅支滿。乳癰心痛。周痹痛無常處。逆氣喘不能行。中極、治婦人斷緒。又因惡露不止。
  • 4.《普濟方·針灸》:「氣虛弱。則不能傳出水穀。令水腫侍。因而留滯腸胃之間。其腫大。故曰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胸傍曰膺。膺下曰乳)。氣街。股伏兔(街。謂氣衝。股謂膝上也)。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氣盛身熱說。在下文)。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胃為水穀之海。
  • 5.《普濟方·針灸》:「治月水不利。身熱腹痛。㿉疝。陰腫。難乳。子上搶心。痛不得息。氣衝腰痛不得俯仰。穴氣衝

歸來

歸來

  • 1.《金針秘傳》:「12.氣衝,二穴,一名氣街。在歸來下,鼠鼷上一寸,動脈應手宛宛中,足陽明脈氣所發。治腸中大熱,不得安臥,腹有逆氣上攻,心腹脹滿,淫濼,月水不利,身熱,腹中痛,㿉疝陰腫,難乳子,上搶心痛,不得息,氣衝腰痛不得俯仰,陰痿,莖中痛,兩丸蹇痛不可忍。可灸七壯立愈,炷如大麥,禁不可針。

中膂俞

中膂俞

  • 1.《針灸資生經》:「商丘、主煩中渴。(千)意舍、主消渴。身熱面目黃。(明同。)承漿、(明下云飲水不休。)意舍、關衝、然谷、主消渴嗜飲。隱白、主飲渴。勞宮、主苦渴食不下。曲池、主寒熱渴。行間、太衝、主嗌乾善渴。(並千。)意舍、(見腹脹。)中膂俞、治腎虛消渴。汗不出。
  • 2.《針灸資生經》:「脊強汗不出。(明同。)膽俞、治振寒汗不出。(見頭痛。)命門、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上脘、治身熱汗不出。(見霍亂。)至陰、(見頭痛。)魚際、(見寒熱。)曲泉、(見疝。)俠谿、(見胸脅滿。)中膂俞、治汗不出。(見消渴。)偏歷、治風汗不出。

太衝

太衝

  • 1.《針灸資生經》:「商丘、主煩中渴。(千)意舍、主消渴。身熱面目黃。(明同。)承漿、(明下云飲水不休。)意舍、關衝、然谷、主消渴嗜飲。隱白、主飲渴。勞宮、主苦渴食不下。曲池、主寒熱渴。行間、太衝、主嗌乾善渴。(並千。)意舍、(見腹脹。)中膂俞、治腎虛消渴。汗不出。

曲池

曲池

  • 1.《針灸資生經》:「商丘、主煩中渴。(千)意舍、主消渴。身熱面目黃。(明同。)承漿、(明下云飲水不休。)意舍、關衝、然谷、主消渴嗜飲。隱白、主飲渴。勞宮、主苦渴食不下。曲池、主寒熱渴。行間、太衝、主嗌乾善渴。(並千。)意舍、(見腹脹。)中膂俞、治腎虛消渴。汗不出。
  • 2.《普濟方·針灸》:「治熱病煩心。心悶。先手臂身熱。瘛瘲唇口聚。鼻張。目下。汗出如珠。穴列缺,曲池

行間

行間

  • 1.《針灸資生經》:「商丘、主煩中渴。(千)意舍、主消渴。身熱面目黃。(明同。)承漿、(明下云飲水不休。)意舍、關衝、然谷、主消渴嗜飲。隱白、主飲渴。勞宮、主苦渴食不下。曲池、主寒熱渴。行間、太衝、主嗌乾善渴。(並千。)意舍、(見腹脹。)中膂俞、治腎虛消渴。汗不出。
  • 2.《針灸資生經》:「行間、主腹痛而熱。(千)中極、主腹中熱。(並見腹痛。)五臟熱。及身體熱。脈弦急著灸第十四椎。與臍相當。五十壯。老小增損之。若虛寒至百壯。橫三間寸灸之。氣衝、主身熱。(腹痛。)凡腹中熱。喜渴涎出。是蛔也。手持之。勿令得移。以針刺中管。(亦不可容易針。

承漿

承漿

  • 1.《針灸資生經》:「商丘、主煩中渴。(千)意舍、主消渴。身熱面目黃。(明同。)承漿、(明下云飲水不休。)意舍、關衝、然谷、主消渴嗜飲。隱白、主飲渴。勞宮、主苦渴食不下。曲池、主寒熱渴。行間、太衝、主嗌乾善渴。(並千。)意舍、(見腹脹。)中膂俞、治腎虛消渴。汗不出。

商丘

商丘

  • 1.《針灸資生經》:「商丘、主煩中渴。(千)意舍、主消渴。身熱面目黃。(明同。)承漿、(明下云飲水不休。)意舍、關衝、然谷、主消渴嗜飲。隱白、主飲渴。勞宮、主苦渴食不下。曲池、主寒熱渴。行間、太衝、主嗌乾善渴。(並千。)意舍、(見腹脹。)中膂俞、治腎虛消渴。汗不出。
  • 2.《針灸資生經》:「商丘、治腹脹腸鳴不便。脾虛令人不樂。身寒善太息。心悲氣逆。復溜、治腹雷鳴。(見鼓脹。)督俞、療腹痛雷鳴。(明見腹痛。)承滿、療腸鳴腹脹。上喘氣逆。(下)陽綱、療食飲不下。腹中雷鳴。腹滿䐜脹。大便泄。消渴。身熱面目黃。不嗜食。怠惰。(下)千云、主腸鳴。

然谷

然谷

  • 1.《針灸資生經》:「商丘、主煩中渴。(千)意舍、主消渴。身熱面目黃。(明同。)承漿、(明下云飲水不休。)意舍、關衝、然谷、主消渴嗜飲。隱白、主飲渴。勞宮、主苦渴食不下。曲池、主寒熱渴。行間、太衝、主嗌乾善渴。(並千。)意舍、(見腹脹。)中膂俞、治腎虛消渴。汗不出。
  • 2.《針灸資生經》:「中衝、治舌強。(銅見心痛。)陰谷、治舌縱涎下。煩逆。溺難。小腹急。引陰痛。股內廉痛。天突、治舌下急。(見唾血。)然谷、治舌縱。(千作瘲。)解谿、主口痛齧舌。(千)天突、主俠舌縫脈青。魚際、主舌上黃。身熱。魚際、治舌上黃。(銅見寒熱。)竅陰、治舌強。

意舍

意舍

  • 1.《針灸資生經》:「商丘、主煩中渴。(千)意舍、主消渴。身熱面目黃。(明同。)承漿、(明下云飲水不休。)意舍、關衝、然谷、主消渴嗜飲。隱白、主飲渴。勞宮、主苦渴食不下。曲池、主寒熱渴。行間、太衝、主嗌乾善渴。(並千。)意舍、(見腹脹。)中膂俞、治腎虛消渴。汗不出。
  • 2.《普濟方·針灸》:「治消渴。身熱面目黃。穴意舍

關衝

關衝

  • 1.《針灸資生經》:「商丘、主煩中渴。(千)意舍、主消渴。身熱面目黃。(明同。)承漿、(明下云飲水不休。)意舍、關衝、然谷、主消渴嗜飲。隱白、主飲渴。勞宮、主苦渴食不下。曲池、主寒熱渴。行間、太衝、主嗌乾善渴。(並千。)意舍、(見腹脹。)中膂俞、治腎虛消渴。汗不出。

承滿

承滿

  • 1.《針灸資生經》:「商丘、治腹脹腸鳴不便。脾虛令人不樂。身寒善太息。心悲氣逆。復溜、治腹雷鳴。(見鼓脹。)督俞、療腹痛雷鳴。(明見腹痛。)承滿、療腸鳴腹脹。上喘氣逆。(下)陽綱、療食飲不下。腹中雷鳴。腹滿䐜脹。大便泄。消渴。身熱面目黃。不嗜食。怠惰。(下)千云、主腸鳴。

陽綱

陽綱

  • 1.《針灸資生經》:「商丘、治腹脹腸鳴不便。脾虛令人不樂。身寒善太息。心悲氣逆。復溜、治腹雷鳴。(見鼓脹。)督俞、療腹痛雷鳴。(明見腹痛。)承滿、療腸鳴腹脹。上喘氣逆。(下)陽綱、療食飲不下。腹中雷鳴。腹滿䐜脹。大便泄。消渴。身熱面目黃。不嗜食。怠惰。(下)千云、主腸鳴。
  • 2.《針灸資生經》:「虛熱。舌黃身熱。頭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浮白、治發寒熱。腎俞、治頭重身熱。(見勞瘵。)顱囟、治身熱頭重。脅痛不得轉側。太白、陽綱、治身熱。(並見腹脹。)曲差、治身體煩熱。腦空、治勞疾羸瘦體熱。肺俞、治寒熱喘滿。(見勞瘵。)天池、治寒熱胸鬲滿。
  • 3.《針方六集》:「陽綱二穴,主腸鳴腹痛,食不下,大便泄利不節,小便淋瀝,身熱目黃,腹脹怠惰。

督俞

督俞

  • 1.《針灸資生經》:「商丘、治腹脹腸鳴不便。脾虛令人不樂。身寒善太息。心悲氣逆。復溜、治腹雷鳴。(見鼓脹。)督俞、療腹痛雷鳴。(明見腹痛。)承滿、療腸鳴腹脹。上喘氣逆。(下)陽綱、療食飲不下。腹中雷鳴。腹滿䐜脹。大便泄。消渴。身熱面目黃。不嗜食。怠惰。(下)千云、主腸鳴。

天樞

天樞

  • 1.《針灸資生經》:「賁豚上下。目青而嘔。霍亂泄利。腹堅硬。大喘不得臥。脅下積氣。上脘、治霍亂吐利。身熱汗不出。隱白、治吐泄。(見腹脹。)中脘、治霍亂出泄不自知。支溝、天樞、治嘔吐霍亂。(見臍痛。)太白、治氣逆霍亂腹痛。又吐泄膿血。(見腹脹。)陰郄、治心痛霍亂。胸滿。

支溝

支溝

  • 1.《針灸資生經》:「賁豚上下。目青而嘔。霍亂泄利。腹堅硬。大喘不得臥。脅下積氣。上脘、治霍亂吐利。身熱汗不出。隱白、治吐泄。(見腹脹。)中脘、治霍亂出泄不自知。支溝、天樞、治嘔吐霍亂。(見臍痛。)太白、治氣逆霍亂腹痛。又吐泄膿血。(見腹脹。)陰郄、治心痛霍亂。胸滿。

陰郄

陰郄

  • 1.《針灸資生經》:「賁豚上下。目青而嘔。霍亂泄利。腹堅硬。大喘不得臥。脅下積氣。上脘、治霍亂吐利。身熱汗不出。隱白、治吐泄。(見腹脹。)中脘、治霍亂出泄不自知。支溝、天樞、治嘔吐霍亂。(見臍痛。)太白、治氣逆霍亂腹痛。又吐泄膿血。(見腹脹。)陰郄、治心痛霍亂。胸滿。

中庭

中庭

  • 1.《針灸資生經》:「)靈墟、巨闕、率谷、神藏、主嘔吐胸滿。胃俞、腎俞、石門、中庭等、(見反胃。)少商、勞宮、主嘔吐。隱白、主鬲中嘔吐不欲食。魂門、陽關、主嘔吐不住。多涎。巨闕、胸堂、主吐食。鬲俞、主吐食。又灸章門。胃管、魚際、療膈虛食飲嘔。身熱汗出、唾嘔。吐血唾血。

少商

少商

  • 1.《針灸資生經》:「)靈墟、巨闕、率谷、神藏、主嘔吐胸滿。胃俞、腎俞、石門、中庭等、(見反胃。)少商、勞宮、主嘔吐。隱白、主鬲中嘔吐不欲食。魂門、陽關、主嘔吐不住。多涎。巨闕、胸堂、主吐食。鬲俞、主吐食。又灸章門。胃管、魚際、療膈虛食飲嘔。身熱汗出、唾嘔。吐血唾血。
  • 2.《針灸學綱要》:「少商,大指端內側。去爪甲如韭葉。白肉際。宛宛中。○主治手不仁。手臂身熱。又云。目疣萑目。

石門

石門

  • 1.《針灸資生經》:「)靈墟、巨闕、率谷、神藏、主嘔吐胸滿。胃俞、腎俞、石門、中庭等、(見反胃。)少商、勞宮、主嘔吐。隱白、主鬲中嘔吐不欲食。魂門、陽關、主嘔吐不住。多涎。巨闕、胸堂、主吐食。鬲俞、主吐食。又灸章門。胃管、魚際、療膈虛食飲嘔。身熱汗出、唾嘔。吐血唾血。

胃俞

胃俞

  • 1.《針灸資生經》:「)靈墟、巨闕、率谷、神藏、主嘔吐胸滿。胃俞、腎俞、石門、中庭等、(見反胃。)少商、勞宮、主嘔吐。隱白、主鬲中嘔吐不欲食。魂門、陽關、主嘔吐不住。多涎。巨闕、胸堂、主吐食。鬲俞、主吐食。又灸章門。胃管、魚際、療膈虛食飲嘔。身熱汗出、唾嘔。吐血唾血。

神藏

神藏

  • 1.《針灸資生經》:「)靈墟、巨闕、率谷、神藏、主嘔吐胸滿。胃俞、腎俞、石門、中庭等、(見反胃。)少商、勞宮、主嘔吐。隱白、主鬲中嘔吐不欲食。魂門、陽關、主嘔吐不住。多涎。巨闕、胸堂、主吐食。鬲俞、主吐食。又灸章門。胃管、魚際、療膈虛食飲嘔。身熱汗出、唾嘔。吐血唾血。

率谷

率谷

  • 1.《針灸資生經》:「)靈墟、巨闕、率谷、神藏、主嘔吐胸滿。胃俞、腎俞、石門、中庭等、(見反胃。)少商、勞宮、主嘔吐。隱白、主鬲中嘔吐不欲食。魂門、陽關、主嘔吐不住。多涎。巨闕、胸堂、主吐食。鬲俞、主吐食。又灸章門。胃管、魚際、療膈虛食飲嘔。身熱汗出、唾嘔。吐血唾血。

章門

章門

  • 1.《針灸資生經》:「)靈墟、巨闕、率谷、神藏、主嘔吐胸滿。胃俞、腎俞、石門、中庭等、(見反胃。)少商、勞宮、主嘔吐。隱白、主鬲中嘔吐不欲食。魂門、陽關、主嘔吐不住。多涎。巨闕、胸堂、主吐食。鬲俞、主吐食。又灸章門。胃管、魚際、療膈虛食飲嘔。身熱汗出、唾嘔。吐血唾血。

魂門

魂門

  • 1.《針灸資生經》:「)靈墟、巨闕、率谷、神藏、主嘔吐胸滿。胃俞、腎俞、石門、中庭等、(見反胃。)少商、勞宮、主嘔吐。隱白、主鬲中嘔吐不欲食。魂門、陽關、主嘔吐不住。多涎。巨闕、胸堂、主吐食。鬲俞、主吐食。又灸章門。胃管、魚際、療膈虛食飲嘔。身熱汗出、唾嘔。吐血唾血。
  • 2.《針灸資生經》:「(見賁豚。)明下云、屍厥不知人。大敦、治屍厥狀如死。僕參、治屍厥如中惡狀。霍亂癲癇。狂言見鬼。厲兌、治屍厥。口噤氣絕。狀如中惡。心腹脹滿。明云、屍厥如死。不知人。金門、治癲癇、屍厥、暴疲。委陽、治腋腫膨膨。失志身熱。飛屍、遁注。痿厥不仁。魂門、療屍厥走疰。

靈墟

靈墟

  • 1.《針灸資生經》:「)靈墟、巨闕、率谷、神藏、主嘔吐胸滿。胃俞、腎俞、石門、中庭等、(見反胃。)少商、勞宮、主嘔吐。隱白、主鬲中嘔吐不欲食。魂門、陽關、主嘔吐不住。多涎。巨闕、胸堂、主吐食。鬲俞、主吐食。又灸章門。胃管、魚際、療膈虛食飲嘔。身熱汗出、唾嘔。吐血唾血。

三間

三間

  • 1.《針灸資生經》:「譩譆、治溫瘧寒瘧。(明)下云、療瘧久不愈。腰俞、中管、治溫瘧痎瘧。鬲俞、(見痰。)命門、(見頭疼。)大溪、(見咳逆。)療痎瘧。陰蹺、治暴瘧。上廉、治寒瘧。三間、治瘧寒熱。唇口乾。身熱喘。目急痛。至陰、治瘧發寒熱。頭重煩心。(下)液門、合谷、陷谷、天池、治寒熱痎瘧。
  • 2.《針灸資生經》:「支正、少海、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身熱項強。振寒寒熱。甲云、主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行疣痂。(千)曲澤、主傷寒溫病。身熱煩心口乾。甲云、主心澹善驚。身熱煩心。口乾手清。逆氣嘔唾。肘瘈。善搖頭顏青。汗出不過肩。三間、主氣熱身熱喘。
  • 3.《針灸資生經》:「行間、主腹痛而熱。(千)中極、主腹中熱。(並見腹痛。)五臟熱。及身體熱。脈弦急著灸第十四椎。與臍相當。五十壯。老小增損之。若虛寒至百壯。橫三間寸灸之。氣衝、主身熱。(腹痛。)凡腹中熱。喜渴涎出。是蛔也。手持之。勿令得移。以針刺中管。(亦不可容易針。
  • 4.《普濟方·針灸》:「治瘧寒熱。唇口乾。身熱喘。目急痛。穴三間

天池

天池

  • 1.《針灸資生經》:「譩譆、治溫瘧寒瘧。(明)下云、療瘧久不愈。腰俞、中管、治溫瘧痎瘧。鬲俞、(見痰。)命門、(見頭疼。)大溪、(見咳逆。)療痎瘧。陰蹺、治暴瘧。上廉、治寒瘧。三間、治瘧寒熱。唇口乾。身熱喘。目急痛。至陰、治瘧發寒熱。頭重煩心。(下)液門、合谷、陷谷、天池、治寒熱痎瘧。
  • 2.《針灸資生經》:「虛熱。舌黃身熱。頭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浮白、治發寒熱。腎俞、治頭重身熱。(見勞瘵。)顱囟、治身熱頭重。脅痛不得轉側。太白、陽綱、治身熱。(並見腹脹。)曲差、治身體煩熱。腦空、治勞疾羸瘦體熱。肺俞、治寒熱喘滿。(見勞瘵。)天池、治寒熱胸鬲滿。

至陰

至陰

  • 1.《針灸資生經》:「譩譆、治溫瘧寒瘧。(明)下云、療瘧久不愈。腰俞、中管、治溫瘧痎瘧。鬲俞、(見痰。)命門、(見頭疼。)大溪、(見咳逆。)療痎瘧。陰蹺、治暴瘧。上廉、治寒瘧。三間、治瘧寒熱。唇口乾。身熱喘。目急痛。至陰、治瘧發寒熱。頭重煩心。(下)液門、合谷、陷谷、天池、治寒熱痎瘧。
  • 2.《針灸資生經》:「脊強汗不出。(明同。)膽俞、治振寒汗不出。(見頭痛。)命門、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上脘、治身熱汗不出。(見霍亂。)至陰、(見頭痛。)魚際、(見寒熱。)曲泉、(見疝。)俠谿、(見胸脅滿。)中膂俞、治汗不出。(見消渴。)偏歷、治風汗不出。

腰俞

腰俞

  • 1.《針灸資生經》:「譩譆、治溫瘧寒瘧。(明)下云、療瘧久不愈。腰俞、中管、治溫瘧痎瘧。鬲俞、(見痰。)命門、(見頭疼。)大溪、(見咳逆。)療痎瘧。陰蹺、治暴瘧。上廉、治寒瘧。三間、治瘧寒熱。唇口乾。身熱喘。目急痛。至陰、治瘧發寒熱。頭重煩心。(下)液門、合谷、陷谷、天池、治寒熱痎瘧。

譩譆

譩譆

  • 1.《針灸資生經》:「譩譆、治溫瘧寒瘧。(明)下云、療瘧久不愈。腰俞、中管、治溫瘧痎瘧。鬲俞、(見痰。)命門、(見頭疼。)大溪、(見咳逆。)療痎瘧。陰蹺、治暴瘧。上廉、治寒瘧。三間、治瘧寒熱。唇口乾。身熱喘。目急痛。至陰、治瘧發寒熱。頭重煩心。(下)液門、合谷、陷谷、天池、治寒熱痎瘧。

前頂

前頂

  • 1.《針灸資生經》:「七壯。犬癇。手屈拳攣。灸兩手心足太陽肋戶。各一壯。雞癇。搖頭反折。喜驚自搖。灸足諸陽各三壯。神庭、脊俞、療風癇。(見驚癇。)前頂、治小兒驚癇風癇。(銅見癲癇。)小兒發逆上。啼笑。面暗、色不變。是癇候。或鼻口青時小驚。或目閉青時小驚。或身熱頭常汗出。

神庭

神庭

  • 1.《針灸資生經》:「七壯。犬癇。手屈拳攣。灸兩手心足太陽肋戶。各一壯。雞癇。搖頭反折。喜驚自搖。灸足諸陽各三壯。神庭、脊俞、療風癇。(見驚癇。)前頂、治小兒驚癇風癇。(銅見癲癇。)小兒發逆上。啼笑。面暗、色不變。是癇候。或鼻口青時小驚。或目閉青時小驚。或身熱頭常汗出。

大敦

大敦

  • 1.《針灸資生經》:「(見賁豚。)明下云、屍厥不知人。大敦、治屍厥狀如死。僕參、治屍厥如中惡狀。霍亂癲癇。狂言見鬼。厲兌、治屍厥。口噤氣絕。狀如中惡。心腹脹滿。明云、屍厥如死。不知人。金門、治癲癇、屍厥、暴疲。委陽、治腋腫膨膨。失志身熱。飛屍、遁注。痿厥不仁。魂門、療屍厥走疰。

委陽

委陽

  • 1.《針灸資生經》:「(見賁豚。)明下云、屍厥不知人。大敦、治屍厥狀如死。僕參、治屍厥如中惡狀。霍亂癲癇。狂言見鬼。厲兌、治屍厥。口噤氣絕。狀如中惡。心腹脹滿。明云、屍厥如死。不知人。金門、治癲癇、屍厥、暴疲。委陽、治腋腫膨膨。失志身熱。飛屍、遁注。痿厥不仁。魂門、療屍厥走疰。
  • 2.《普濟方·針灸》:「治腋腫膨。失志身熱。飛屍遁注。痿厥不仁。穴委陽

金門

金門

  • 1.《針灸資生經》:「(見賁豚。)明下云、屍厥不知人。大敦、治屍厥狀如死。僕參、治屍厥如中惡狀。霍亂癲癇。狂言見鬼。厲兌、治屍厥。口噤氣絕。狀如中惡。心腹脹滿。明云、屍厥如死。不知人。金門、治癲癇、屍厥、暴疲。委陽、治腋腫膨膨。失志身熱。飛屍、遁注。痿厥不仁。魂門、療屍厥走疰。

僕參

僕參

  • 1.《針灸資生經》:「(見賁豚。)明下云、屍厥不知人。大敦、治屍厥狀如死。僕參、治屍厥如中惡狀。霍亂癲癇。狂言見鬼。厲兌、治屍厥。口噤氣絕。狀如中惡。心腹脹滿。明云、屍厥如死。不知人。金門、治癲癇、屍厥、暴疲。委陽、治腋腫膨膨。失志身熱。飛屍、遁注。痿厥不仁。魂門、療屍厥走疰。

天突

天突

  • 1.《針灸資生經》:「中衝、治舌強。(銅見心痛。)陰谷、治舌縱涎下。煩逆。溺難。小腹急。引陰痛。股內廉痛。天突、治舌下急。(見唾血。)然谷、治舌縱。(千作瘲。)解谿、主口痛齧舌。(千)天突、主俠舌縫脈青。魚際、主舌上黃。身熱。魚際、治舌上黃。(銅見寒熱。)竅陰、治舌強。
  • 2.《針灸資生經》:「)不能言。及癭。肩不舉。(明)曲差、療心煩滿。汗不出。頭項痛。身熱。目視不明。通天、療項痛重。暫起僵仆。喑門、療項強不得顧。玉枕、(見目痛。)完骨、(見風眩。)療項痛。風府、療頭(明有痛。)項急。不可傾側。陽谷、療脅痛頸腫。寒熱。天突、療身寒熱。

玉枕

玉枕

  • 1.《針灸資生經》:「)不能言。及癭。肩不舉。(明)曲差、療心煩滿。汗不出。頭項痛。身熱。目視不明。通天、療項痛重。暫起僵仆。喑門、療項強不得顧。玉枕、(見目痛。)完骨、(見風眩。)療項痛。風府、療頭(明有痛。)項急。不可傾側。陽谷、療脅痛頸腫。寒熱。天突、療身寒熱。

曲差

曲差

  • 1.《針灸資生經》:「)不能言。及癭。肩不舉。(明)曲差、療心煩滿。汗不出。頭項痛。身熱。目視不明。通天、療項痛重。暫起僵仆。喑門、療項強不得顧。玉枕、(見目痛。)完骨、(見風眩。)療項痛。風府、療頭(明有痛。)項急。不可傾側。陽谷、療脅痛頸腫。寒熱。天突、療身寒熱。
  • 2.《針灸資生經》:「目黃脅痛。強間、治腦旋目運。頭痛不可忍。煩心。嘔吐涎沫。發無時。項強不可顧。崑崙、治頭痛。肩背急。風府、治頭痛頸項急。不得顧。目眩。曲差、治頭項痛。顱息、療身熱頭痛。不可反側。(明)魚際、療頭痛甚。汗不出。腦戶、(見面腫。)療頭痛。百會、通理、療頭目眩痛。
  • 3.《針灸資生經》:「虛熱。舌黃身熱。頭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浮白、治發寒熱。腎俞、治頭重身熱。(見勞瘵。)顱囟、治身熱頭重。脅痛不得轉側。太白、陽綱、治身熱。(並見腹脹。)曲差、治身體煩熱。腦空、治勞疾羸瘦體熱。肺俞、治寒熱喘滿。(見勞瘵。)天池、治寒熱胸鬲滿。
  • 4.《普濟方·針灸》:「療心煩滿。汗不出。頭項痛。身熱目視不明。穴曲差
  • 5.《針方六集》:「曲差二穴,治雷頭風,頭疼,身熱汗不出,眼視不明,鼽衄,鼻塞,鼻瘡,頂腫,心煩。

風府

風府

  • 1.《針灸資生經》:「)不能言。及癭。肩不舉。(明)曲差、療心煩滿。汗不出。頭項痛。身熱。目視不明。通天、療項痛重。暫起僵仆。喑門、療項強不得顧。玉枕、(見目痛。)完骨、(見風眩。)療項痛。風府、療頭(明有痛。)項急。不可傾側。陽谷、療脅痛頸腫。寒熱。天突、療身寒熱。
  • 2.《針灸資生經》:「目黃脅痛。強間、治腦旋目運。頭痛不可忍。煩心。嘔吐涎沫。發無時。項強不可顧。崑崙、治頭痛。肩背急。風府、治頭痛頸項急。不得顧。目眩。曲差、治頭項痛。顱息、療身熱頭痛。不可反側。(明)魚際、療頭痛甚。汗不出。腦戶、(見面腫。)療頭痛。百會、通理、療頭目眩痛。

通天

通天

  • 1.《針灸資生經》:「)不能言。及癭。肩不舉。(明)曲差、療心煩滿。汗不出。頭項痛。身熱。目視不明。通天、療項痛重。暫起僵仆。喑門、療項強不得顧。玉枕、(見目痛。)完骨、(見風眩。)療項痛。風府、療頭(明有痛。)項急。不可傾側。陽谷、療脅痛頸腫。寒熱。天突、療身寒熱。

陽谷

陽谷

  • 1.《針灸資生經》:「)不能言。及癭。肩不舉。(明)曲差、療心煩滿。汗不出。頭項痛。身熱。目視不明。通天、療項痛重。暫起僵仆。喑門、療項強不得顧。玉枕、(見目痛。)完骨、(見風眩。)療項痛。風府、療頭(明有痛。)項急。不可傾側。陽谷、療脅痛頸腫。寒熱。天突、療身寒熱。

百會

百會

  • 1.《針灸資生經》:「目黃脅痛。強間、治腦旋目運。頭痛不可忍。煩心。嘔吐涎沫。發無時。項強不可顧。崑崙、治頭痛。肩背急。風府、治頭痛頸項急。不得顧。目眩。曲差、治頭項痛。顱息、療身熱頭痛。不可反側。(明)魚際、療頭痛甚。汗不出。腦戶、(見面腫。)療頭痛。百會、通理、療頭目眩痛。

強間

強間

  • 1.《針灸資生經》:「目黃脅痛。強間、治腦旋目運。頭痛不可忍。煩心。嘔吐涎沫。發無時。項強不可顧。崑崙、治頭痛。肩背急。風府、治頭痛頸項急。不得顧。目眩。曲差、治頭項痛。顱息、療身熱頭痛。不可反側。(明)魚際、療頭痛甚。汗不出。腦戶、(見面腫。)療頭痛。百會、通理、療頭目眩痛。

腦戶

腦戶

  • 1.《針灸資生經》:「目黃脅痛。強間、治腦旋目運。頭痛不可忍。煩心。嘔吐涎沫。發無時。項強不可顧。崑崙、治頭痛。肩背急。風府、治頭痛頸項急。不得顧。目眩。曲差、治頭項痛。顱息、療身熱頭痛。不可反側。(明)魚際、療頭痛甚。汗不出。腦戶、(見面腫。)療頭痛。百會、通理、療頭目眩痛。

顱息

顱息

  • 1.《針灸資生經》:「目黃脅痛。強間、治腦旋目運。頭痛不可忍。煩心。嘔吐涎沫。發無時。項強不可顧。崑崙、治頭痛。肩背急。風府、治頭痛頸項急。不得顧。目眩。曲差、治頭項痛。顱息、療身熱頭痛。不可反側。(明)魚際、療頭痛甚。汗不出。腦戶、(見面腫。)療頭痛。百會、通理、療頭目眩痛。
  • 2.《普濟方·針灸》:「療身熱頭痛。不可反側。穴顱息
  • 3.《針方六集》:「顱息二穴,主風痙身熱,頭重,耳痛耳聾,驚癇瘛瘲,喘息,嘔吐涎沫,胸脅相引不得臥,目視不明。

支正

支正

  • 1.《針灸資生經》:「支正、少海、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身熱項強。振寒寒熱。甲云、主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行疣痂。(千)曲澤、主傷寒溫病。身熱煩心口乾。甲云、主心澹善驚。身熱煩心。口乾手清。逆氣嘔唾。肘瘈。善搖頭顏青。汗出不過肩。三間、主氣熱身熱喘。
  • 2.《普濟方·針灸》:「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身熱。項強。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生疣痂。穴少海,支正

肺俞

肺俞

  • 1.《針灸資生經》:「虛熱。舌黃身熱。頭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浮白、治發寒熱。腎俞、治頭重身熱。(見勞瘵。)顱囟、治身熱頭重。脅痛不得轉側。太白、陽綱、治身熱。(並見腹脹。)曲差、治身體煩熱。腦空、治勞疾羸瘦體熱。肺俞、治寒熱喘滿。(見勞瘵。)天池、治寒熱胸鬲滿。

浮白

浮白

  • 1.《針灸資生經》:「虛熱。舌黃身熱。頭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浮白、治發寒熱。腎俞、治頭重身熱。(見勞瘵。)顱囟、治身熱頭重。脅痛不得轉側。太白、陽綱、治身熱。(並見腹脹。)曲差、治身體煩熱。腦空、治勞疾羸瘦體熱。肺俞、治寒熱喘滿。(見勞瘵。)天池、治寒熱胸鬲滿。

中極

中極

  • 1.《針灸資生經》:「行間、主腹痛而熱。(千)中極、主腹中熱。(並見腹痛。)五臟熱。及身體熱。脈弦急著灸第十四椎。與臍相當。五十壯。老小增損之。若虛寒至百壯。橫三間寸灸之。氣衝、主身熱。(腹痛。)凡腹中熱。喜渴涎出。是蛔也。手持之。勿令得移。以針刺中管。(亦不可容易針。
  • 2.《針灸資生經》:「氣衝、治月水不利。身熱腹痛。潰疝陰腫。難乳。子上搶心。痛不得息。氣衝腰痛不得俯仰。(銅)會陰、治女子經不通。(千同。)關元、治月脈斷絕。(見帶下)足臨泣、治月事不利。季脅支滿。乳癰心痛。周痹痛無常處。逆氣喘不能行。中極、治婦人斷緒。又因惡露不止。

曲泉

曲泉

  • 1.《針灸資生經》:「脊強汗不出。(明同。)膽俞、治振寒汗不出。(見頭痛。)命門、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上脘、治身熱汗不出。(見霍亂。)至陰、(見頭痛。)魚際、(見寒熱。)曲泉、(見疝。)俠谿、(見胸脅滿。)中膂俞、治汗不出。(見消渴。)偏歷、治風汗不出。

偏歷

偏歷

  • 1.《針灸資生經》:「脊強汗不出。(明同。)膽俞、治振寒汗不出。(見頭痛。)命門、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上脘、治身熱汗不出。(見霍亂。)至陰、(見頭痛。)魚際、(見寒熱。)曲泉、(見疝。)俠谿、(見胸脅滿。)中膂俞、治汗不出。(見消渴。)偏歷、治風汗不出。

膽俞

膽俞

  • 1.《針灸資生經》:「脊強汗不出。(明同。)膽俞、治振寒汗不出。(見頭痛。)命門、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上脘、治身熱汗不出。(見霍亂。)至陰、(見頭痛。)魚際、(見寒熱。)曲泉、(見疝。)俠谿、(見胸脅滿。)中膂俞、治汗不出。(見消渴。)偏歷、治風汗不出。
  • 2.《普濟方·針灸》:「假令膽病。善潔。面青。善怒。得弦脈。人病心下滿。當刺膽井。如見善潔。面青。善怒。脈又弦。人病身熱。當刺肝榮。如依前色脈。人病體重節痛。當刺膽俞。如見善潔。面青。善怒。脈又弦。人病喘咳寒熱。當刺膽經。如依前色脈。又病逆氣而泄。當刺膽合。余經依例皆仿此。

足臨泣

足臨泣

  • 1.《針灸資生經》:「氣衝、治月水不利。身熱腹痛。潰疝陰腫。難乳。子上搶心。痛不得息。氣衝腰痛不得俯仰。(銅)會陰、治女子經不通。(千同。)關元、治月脈斷絕。(見帶下)足臨泣、治月事不利。季脅支滿。乳癰心痛。周痹痛無常處。逆氣喘不能行。中極、治婦人斷緒。又因惡露不止。

會陰

會陰

  • 1.《針灸資生經》:「氣衝、治月水不利。身熱腹痛。潰疝陰腫。難乳。子上搶心。痛不得息。氣衝腰痛不得俯仰。(銅)會陰、治女子經不通。(千同。)關元、治月脈斷絕。(見帶下)足臨泣、治月事不利。季脅支滿。乳癰心痛。周痹痛無常處。逆氣喘不能行。中極、治婦人斷緒。又因惡露不止。

關元

關元

  • 1.《針灸資生經》:「氣衝、治月水不利。身熱腹痛。潰疝陰腫。難乳。子上搶心。痛不得息。氣衝腰痛不得俯仰。(銅)會陰、治女子經不通。(千同。)關元、治月脈斷絕。(見帶下)足臨泣、治月事不利。季脅支滿。乳癰心痛。周痹痛無常處。逆氣喘不能行。中極、治婦人斷緒。又因惡露不止。

伏兔

伏兔

  • 1.《普濟方·針灸》:「氣虛弱。則不能傳出水穀。令水腫侍。因而留滯腸胃之間。其腫大。故曰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胸傍曰膺。膺下曰乳)。氣街。股伏兔(街。謂氣衝。股謂膝上也)。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氣盛身熱說。在下文)。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胃為水穀之海。

列缺

列缺

  • 1.《普濟方·針灸》:「治熱病煩心。心悶。先手臂身熱。瘛瘲唇口聚。鼻張。目下。汗出如珠。穴列缺,曲池
  • 2.《普濟方·針灸》:「治手臂身熱。穴列缺

間使

間使

  • 1.《普濟方·針灸》:「治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哭罵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大用數。此為可治。春當刺中衝。夏刺勞宮。季夏刺大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百壯。

脊中

脊中

  • 1.《經脈圖考》:「風門:(一名熱府。)在二椎下兩旁,各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督脈、足太陽之會。熱府腧也。(刺五分,留七呼,灸五壯。主治傷寒,頭痛項強,目瞑,鼽嚏,胸中熱,嘔逆,氣喘臥不安,身熱黃疸,癰疽發背。此穴能瀉一身熱氣,常灸之,永無癰疽瘡疥等患。)

頭維

頭維

  • 1.《針方六集》:「曲差二穴,治雷頭風,頭疼,身熱汗不出,眼視不明,鼽衄,鼻塞,鼻瘡,頂腫,心煩。

大杼

大杼

  • 1.《針方六集》:「大杼二穴,主傷寒汗不出,頭痛項強,脊痛身熱,振寒,目眩瘛瘲,瘧疾,喉痹煩滿,勞氣咳嗽,胸中鬱熱,腹痛煩滿,裡急,癲癇身蜷。經曰:骨會大杼。宜主骨痿骨蒸。東垣曰:五臟氣亂於頭,取之天柱、大杼,不補不瀉,以導氣而已。

束骨

束骨

  • 1.《針方六集》:「通谷二穴,主頭重目眩,身熱驚衄,留飲胸滿,食不化,失欠。本節紅腫,疼腫彈針出血;腳背紅腫,鋒針出血。一方云:五臟氣亂於頭,宜深取通谷、束骨。此知根結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