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息

SJ19

英文名稱Luxi

位置耳後,當翳風穴與角孫穴沿耳輪連線的上1/3與下2/3交界處

所屬經絡手少陽三焦經

別名顱囟,顱驄

可灸

最後更新日:2022-12-10

穴名介紹


顱息穴。「顱」,頭蓋骨也。「息」,喘息也。本穴主治頭痛、喘息,故名。

解剖位置


  • 關於手少陽三焦經的顱息穴解剖位置:
  • 在這穴位周圍,你可以找到耳後的動脈和靜脈。
  • 此外,這裡還有耳大神經和枕小神經的交會分支。

針刺方法


橫刺0.3~0.5寸

穴道介紹


顱息穴功效「散風清熱,鎮驚聰耳」
主治頭痛、身熱,耳鳴,耳聾,耳腫、喘息、小兒驚病、嘔吐涎沫、中耳炎

穴道配伍


顱息穴,屬三焦經,位於耳後髮際,乳突後方,當耳後高骨下凹陷處。其功效主治頭面部疾患,具有疏通經絡、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功效。以下分析其常見配伍:

1. 治偏頭痛:

  • 顱息穴配角孫、頭維、太陽、風池: 此配伍以顱息穴疏通三焦經經氣,配合角孫、太陽、風池等穴位疏通經絡,調節頭部氣血運行,緩解頭痛。頭維穴為頭痛要穴,太陽穴主治頭痛,風池穴具有疏散風寒、清熱解毒的作用。此配伍標本兼治,效果顯著。
  • 顱息穴配風池穴、太陽穴、外關穴、天沖穴、腦空穴、足臨泣: 此配伍擴大了治療範圍,外關穴可通利陽氣,天沖穴具有止痛作用,腦空穴可通利頭部經絡,足臨泣穴可疏肝洩熱。此配伍更全面地治療偏頭痛,並能針對不同病因進行調整。

2. 治耳鳴、耳聾:

  • 顱息穴配中渚、耳門、翳風: 此配伍以顱息穴疏通三焦經經氣,並與手少陰心經的中渚穴、耳穴區的耳門穴、翳風穴配合,共同調節耳部氣血運行,改善聽力。中渚穴可寧心安神,耳門穴、翳風穴直接作用於耳部經絡,協同治療耳鳴、耳聾。

3. 治小兒驚癇:

  • 顱息穴配太沖穴: 此配伍以顱息穴鎮靜安神,配合太沖穴疏肝瀉火,治療小兒驚癇、嘔吐涎沫、瘈瘲。太沖穴為肝經原穴,具有疏肝解鬱、清熱瀉火的作用,能有效平息肝陽亢盛引起的驚癇。

4. 治一切耳病:

  • 顱息穴配翳風穴、耳門穴、聽宮穴、聽會穴: 此配伍針對耳部疾患,集中作用於耳部經絡,全面調理耳部氣血,治療範圍涵蓋一切耳病。

5. 治視網膜出血:

  • 顱息穴配風池穴、角孫穴、太陽穴、合谷穴: 此配伍以顱息穴疏通經絡,配合風池、角孫、太陽穴調節頭部氣血,合谷穴具有通經活絡的功效,共同作用於眼部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視網膜出血。

原理: 顱息穴的配伍多以其疏通三焦經經氣,調節頭面部氣血運行為基礎,再根據不同病症,選擇相應穴位,共同作用於病竈部位,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三焦經貫通全身,與其他經絡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顱息穴的配伍能發揮協同作用,提高療效。 需要注意的是,穴位配伍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調整。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

神經系統疾病

  • 癲癇
  • 小兒驚巒
  • 偏頭痛
  • 頭痛

耳與乳突疾病

  • 耳鳴
  • 耳聾
  • 中耳炎

呼吸系統疾病

  • 氣喘

消化系統疾病

  • 牙齦腫脹痛
  • 慢性肝炎

艾灸刮痧


艾灸顱息穴方法:

準備工具:艾灸條、艾灸盒、酒精、火柴或打火機

步驟:

  1. 消毒:用酒精棉球擦拭艾灸盒及周圍皮膚,消毒殺菌。
  2. 點燃艾條: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待艾條燃燒至穩定後,即可進行艾灸。
  3. 施灸:將燃燒的艾條置於艾灸盒中,將艾灸盒放置在顱息穴上,保持距離約2-3釐米,以感到溫熱舒適為宜。
  4. 時間控制:每次艾灸時間約10-15分鐘,以局部皮膚微紅為度,避免過度灼傷。
  5. 灸後處理:艾灸結束後,用乾淨的棉球或毛巾輕輕擦拭皮膚,並注意保暖。

遠紅外線加熱顱息穴方法:

準備工具:遠紅外線治療儀、毛巾

步驟:

  1. 調整溫度:將遠紅外線治療儀的溫度調節至適宜的溫度,一般以感到溫熱舒適為宜。
  2. 放置儀器:將遠紅外線治療儀對準顱息穴,保持距離約10-15釐米。
  3. 時間控制:每次照射時間約10-15分鐘,以局部皮膚微紅為度,避免過度灼傷。
  4. 結束後:結束照射後,用毛巾輕輕擦拭皮膚,並注意保暖。

注意事項:

  • 艾灸或遠紅外線照射時,要注意觀察皮膚狀況,避免過度灼傷。
  • 孕婦、皮膚病患者、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慎用。
  • 艾灸或遠紅外線照射後,應注意保暖,避免著涼。
  • 如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及時就醫。

按摩推拿


按摩顱息穴方法:

重點程序:

  1. 準備:
    • 洗手並消毒雙手。
    • 放鬆心情,找一個舒適的位置坐下或躺下。
  2. 定位:
    • 找到耳後翳風穴與角孫穴的位置。
    • 沿耳輪連線,找出上1/3與下2/3交界處,即為顱息穴。
  3. 按摩方法:
    • 使用拇指指腹或食指指腹,輕輕按壓顱息穴,力度適中。
    • 以畫圈方式按摩,順時針和逆時針各10次。
    • 也可以使用指尖輕輕點按,每次點按5-10秒,重複5-10次。
  4. 時間:
    • 每次按摩時間約3-5分鐘。
  5. 頻率:
    • 可每日1-2次。

注意事項:

  • 按摩時力度不宜過大,避免造成疼痛或不適。
  • 若有耳後腫痛、發炎等情況,應停止按摩並諮詢專業醫師。
  • 孕婦及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者,應謹慎按摩。
  • 按摩後注意保暖,避免著涼。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1. 備急千金要方》:「顱息 主癇喘不得息。...原文
  2. 針方六集》:「顱息二穴,主風痙身熱,頭重,耳痛耳聾,驚癇瘛瘲,喘息,嘔吐涎沫,胸脅相引不得臥,目視不明。...原文
  3. 針灸甲乙經》:「小兒驚癇不得息,顱息主之。...原文
  4. 備急千金要方》:「本神 顱息 主胸脅相引不得側。...原文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