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二十四 (5)
卷四百二十四 (5)
1. 瘹
治小兒二十四種瘹法。
第一瘹。牙關緊。口不開。灸耳門相對一寸七壯。穴在直耳門近眼。
第二鬼瘹。手臍冷。眼不轉睛。口中亂道。灸大拇指後紋每七壯。在大指節上。
第三獐瘹。渾身壯熱。兩手如梳頭。啼哭聲促。灸兩手心。及頂前一寸。各灸二七壯。
第四牛瘹。弄唇撮口。灸鬼門穴。在乳下。麥粒七壯。
第五瘹。渾身壯熱。上氣抬肩。喘息不調。頭足俱冷。肚脹。灸兩肋頭。併發心各七壯。兩肋是章門穴。
第六虎瘹。目不轉睛。兩手不開。乍寒乍熱。灸百會穴。大拇指節上各三七壯。
第七貓瘹。連牙欠。口吐舌上唇。灸人中穴。鼻柱下玉泉穴。在枕骨下一寸。第四椎兩邊各一寸半。各七壯。
第八風瘹。灸玉枕穴。在腦杓尖頭二七壯。
第九螗螂瘹。撮口吐沫。兩手在胸前。灸肩上頭臍心各三七壯。
第十蛇瘹。吐舌不時狂。灸耳垂下。七壯。
第十一脾瘹。胸內氣結。喘急不勻。灸臍下一寸三七壯。未瘥。灸胃管臍上四指。並穴兩傍各四指。各七壯。腹中鳴是效。
第十二血瘹。瀉血不定。灸大腹穴三壯。在足大指去爪甲如韭葉。
第十三搜腹瘹。腳冷。瀉痢不常。灸脊腧。腰眼上四寸是。又灸穴兩旁各一寸半。各三七壯。未瘥。灸腰眼三七壯。
第十四心瘹。吐逆不定。身體壯熱。灸百會穴三七壯。未瘥。後心三七壯。
第十五喑瘹。不語言。灸玉泉穴。在玉枕下一寸。灸乳上三指。各二七壯。
第十六臘瘹。不熱乳食。尋常多睡。眼不開。灸足踝骨上四寸。男內踝。女外踝各三七壯。又灸髮際二七壯。
第十七雞瘹。手愛抓人。口黑色。灸後心五壯。未瘥。灸兩手心各三七壯。
第十八候瘹。搐一邊眼不住。灸前後心三七壯。或有手如梳頭者。灸第六椎兩傍各一寸半。各三七壯。
第十九弓瘹。身體壯熱。脊骨梁急如反弓。灸後心三七壯。未瘥。灸第九椎兩傍。各一寸半。三七壯。
第二十瘹。乾嘔不定。四肢無力。灸氣腧十五壯。第十二椎兩傍。灸各一寸半。
第二十一癇瘹。握兩手如弓。不轉眼睛。灸後心五十壯。
第二十二瘹。面青撮口。眼中淚下。此是被軍星所作。灸後心五十壯。
第二十三瘹。驚哭不定。咬牙作聲。廉貞星所作。灸第五椎下兩傍各一寸半。各三七壯。
第二十四瘹。揉眼睛咬指甲。此是文曲星所作。灸兩手心三七壯。未瘥。灸中指頭七壯。
治小兒驚瘹。牙關硬。百會上灸三七壯。又灸耳後一寸當時得效。
舌砥唇連牙欠口。此名牛星瘹。灸人中三七壯。
愛吐逆舌不住。名蛇驚。灸承漿穴二壯。
愛咬人名狐瘹。灸後心一百壯。下元虛脹。腹氣塊排連臍上臍心。灸一七壯。
翻眼抬睛名天瘹。於足大拇指當節上。灸一七壯。
破腹害肚。米穀不消。腳脈不行。是尋腹瘹病。准前之穴灸之。多睡。瞑目不開。內踝上面正四寸。急灸之。
白話文:
治療兒童二十四種特殊疾病的療法。
第一種病症:牙關緊閉,口無法張開。在耳朵對門的直線上,靠近眼睛的地方有一穴位,距耳門一寸處,施灸七次。
第二種病症:手心冰冷,眼睛無法轉動,口齒不清。在大拇指後方紋路,即大指節上,施灸七次。
第三種病症:全身高熱,雙手動作像梳頭,哭泣聲急促。在雙手心以及頭頂前一寸處,各施灸十四次。
第四種病症:嘴脣活動,口部抽動。在乳下的鬼門穴,像麥粒大小的範圍,施灸七次。
第五種病症:全身高熱,呼吸困難,喘息不調,頭腳冰涼,肚子脹大。在兩肋頭和心臟位置,各施灸七次。兩肋位置即是章門穴。
第六種病症:眼睛無法轉動,雙手無法張開,忽冷忽熱。在百會穴和大拇指節上,各施灸二十一次。
第七種病症:牙齒咬合,舌頭伸出上脣。在人中穴和鼻柱下的玉泉穴,以及枕骨下第四椎兩邊各一寸半的位置,各施灸七次。
第八種病症:風邪入體。在腦杓尖頭的玉枕穴,施灸十四次。
第九種病症:口部抽動,吐沫,雙手放在胸前。在肩上、頭臍心各施灸二十一次。
第十種病症:舌頭不時伸出,行為狂躁。在耳垂下方,施灸七次。
以下病症的治療方式依序類似,主要在不同部位進行灸療,包括脾瘹、血瘹、搜腹瘹、心瘹、喑瘹、臘瘹、雞瘹、候瘹、弓瘹、瘹、癇瘹、瘹、瘹、以及揉眼睛咬指甲的瘹。
對於一些特殊症狀,例如牙關硬、舌抵脣、吐逆不停、咬人等,也有特定的灸療穴位和次數。而對於翻眼抬睛、破腹害肚、米穀不消、腳脈不行、多睡、瞑目不開等情況,也有指定的灸療位置和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