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二十四 (6)
卷四百二十四 (6)
1. 疳病
治小兒疳瘦。於胸下鳩尾骨尖上灸三壯。次於脊下端尾翠骨尖上。灸三壯。兼小兒疳瘦脫肛。體瘦渴飲。形容瘦瘁。諸方不瘥。尾翠骨上三寸骨陷中。灸三壯。
治小兒驚疳黃瘦。痞塊腹脹瀉痢。一切損虛。灸鳩尾下。臍上中傍中脘穴二七壯。又脊骨從上第十椎下兩傍各一寸半。脾腧穴二七壯。甚佳。
治小兒脾神法。未灸之前。先於土田地上。畫個十字中心。先灸一炷。令云。不灸天神。不灸地神。只灸脾神。灸畢後。灸病兒。男左女右手。用竹片四五寸長。令小兒搦定拳頭。將竹片於中指背節頭為準。比至中節盡處。將竹虛折過。再比回一般齊折。折作如此樣。令點腰眼下。
左右隱然有二坑窩處。將此樣竹二尖頂一窩。穴中尖落處。即腰眼也。如此比定。窩以上尖為腰眼穴。具艾炷。驗小兒歲數大小。病勢輕重。加減。小者如箸頭大。大者如小指尖大。多者灸四七。少者灸三七。灸畢。男於左腳腕上凹中窩穴內。拔出火氣。小兒三歲以下。灸三炷。
五歲以上灸七壯。灸畢。將竹杖如上者通長。舒直於病兒心坎上邊。立直竹片下過盡處為穴。心坎作如此樣。亦看小兒大小。及病勢輕重。輕則灸三炷。重則灸二七。病發者中病也。如不發。可用發瘡物。令小兒食之即發。既發之後。卻須忌口十數日。於瘡愈則有效驗。只在十日半月之間。
進飲食。退黃色。變容顏。取萬全之效。吾家之孫。賴此以活。餘人愈者亦多。如欲灸時。若得知穴法人點定尤佳。
治小兒腹大。灸水分。
治小兒無辜疳。腦。後頂邊有核如彈子。按之轉動。軟而不疼。其間有蟲如米粉。不速破之。則蟲隨熱氣流散。淫蝕臟腑。以致肢體作癤瘡。便利膿血。壯熱羸瘦。頭露骨血。皆因氣血虛憊所致。或因浣濯兒衣。露於檐下。䳄鳥落羽所汙。兒被此衣蟲入皮毛。亦致斯疾。凡曬兒衣。隨須微火烘之。治用針刺破。以膏藥貼則愈。
治小兒癖氣。久而不瘥者。灸中脘一穴。章門一穴。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側臥。曲上足。舉臂取之。右中脘章門二穴。各灸七壯。臍後脊中。灸二七壯。取中脘從羯肝下取病人四指是穴。灸之無不效也。
治小兒乳癖。用粗線二條。各量兩乳頭。中間闊狹。於兩乳頭上。垂下照端直方。停對兩乳於左右肋上。各灸七壯。炷如麥粒大。
治小兒癖(出危氏方)。灸兩乳下一寸各三壯。
治小兒哺露。灸大椎穴。又灸尺澤。在腕內橫紋中尖。又灸九角。
治小兒疳蝕瘡。灸第十五椎俠脊兩傍七壯。未瘥。再加七壯。
治小兒腹滿。不能食飲。穴懸鐘
治羸瘦不肥。食飲少。不生肌膚(出資生經)。灸胃腧三壯。在第十二椎下兩傍。各一寸半(一作一壯)。
治小兒身羸瘦。賁豚腹腫。四肢懈惰。肩背不舉(出濟生拔粹)。灸章門二穴。二七壯。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側臥。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
白話文:
[疳病治療]
治療兒童因疳病而體型消瘦,於胸下方、鳩尾骨尖上施行灸療三次。接著,在脊椎下方、尾椎骨尖處,同樣施灸三次。對於兒童因疳病導致脫肛、身體瘦弱且口渴想喝水、面容憔悴,使用各種方法都未見好轉的情況,於尾椎骨上方三寸的骨陷中,進行灸療三次。
治療兒童因驚嚇、疳病、黃疸、腹部腫塊、腹脹、腹瀉等一切損傷虛弱症狀,於鳩尾下方、肚臍上方、中脘穴處,進行灸療十四次。此外,在脊椎骨從上數第十椎下、兩側各一寸半的脾腧穴,進行灸療十四次,效果極佳。
治療兒童脾神的方法,在進行灸療前,先在地上畫一個十字中心,首先在該中心灸一次,並說:「不灸天神,不灸地神,只灸脾神」。灸療完畢後,開始灸療病童,男孩灸左手,女孩灸右手。使用約四五寸長的竹片,讓小孩握緊拳頭,將竹片置於中指背節頭作為基準,到中節盡頭處,將竹片虛折過去,再反折回來,使其對折。將此對折的竹片兩端,對準腰部兩側隱約可見的凹窩,這兩個凹窩就是腰眼穴。根據這種方式確定位置後,於窩上方尖端處,即為腰眼穴,然後放置艾炷,根據兒童年齡大小和病情輕重,調整灸療次數。小者艾炷如筷子頭大小,大者艾炷如小指指尖大小。多者灸療二十八次,少者灸療二十一次。灸療完畢後,男孩於左腳踝上方的凹窩穴內,將火氣拔出,三歲以下的兒童,灸療三次。
五歲以上的兒童,灸療七次。灸療完畢後,使用與上述相同的長度竹片,平直放置於病童心口上方,直立竹片下端盡頭處即是穴位。根據兒童年齡大小及病情輕重,輕者灸療三次,重者灸療十四次。如果病發,表示病情得到控制;如果不發,可以使用刺激性食物,讓兒童食用後促使其發病。發病後,需忌口十多天,待瘡癒合後,即可見效,通常在十至十五天內。
此療法能改善飲食,消除黃疸,改變面容,達到萬全的效果。我家孫子靠此療法治癒,周遭許多人也因此獲益。如果想要進行灸療,找到熟悉穴位的人指導會更佳。
治療兒童腹部腫大,灸療水分穴。
治療兒童無辜的疳病,腦後頂部旁邊有如彈珠大的硬塊,按壓時會移動,質地柔軟且不疼痛,其中藏有像米粉般的蟲。若不及早處理,蟲會隨著熱氣流散,侵蝕臟腑,導致肢體生瘡、排泄物帶血,發燒、體型消瘦,頭部露出骨頭和血液,這些都是因為氣血虛弱所導致。有時,兒童衣物晾在屋簷下,被鴿子掉落的羽毛污染,穿上這樣的衣物也可能導致此疾病。因此,曬兒童衣物時,應使用微火烘烤。治療方法為用針刺破,再敷上膏藥即可痊癒。
治療兒童長期不愈的癖氣,灸療中脘和章門兩個穴位。章門穴位於大橫外側、肚臍季肋端,患者需側臥,彎曲上方的腿,伸直下方的腿,並舉起手臂才能找到該穴位。右側中脘和章門兩個穴位各灸療七次。肚臍後方脊椎中間,灸療十四次。找到中脘穴的方法為從肝臟下方取患者四指寬的距離即為穴位,灸療後無不見效。
治療兒童乳癖,使用兩條粗線,分別量測兩乳頭之間的寬窄。在兩乳頭上,垂直向下畫線,確保兩乳對應兩側肋骨,每側灸療七次,艾炷大小如麥粒。
治療兒童癖氣(出自危氏方),在兩乳頭下方一寸處,各灸療三次。
治療兒童哺露,灸療大椎穴。同時灸療尺澤穴,位於手腕內側橫紋尖端。此外,還需灸療九角穴。
治療兒童疳蝕瘡,於第十五椎旁兩側脊椎兩側,各灸療七次。若未見好轉,可再灸療七次。
治療兒童腹部脹滿,無法飲食,灸療懸鐘穴。
治療兒童身體瘦弱、食慾不佳、肌肉萎縮(出自資生經),灸療胃腧穴三次。胃腧穴位於第十二椎下方兩側,各一寸半。
治療兒童身體瘦弱、腹部膨脹、四肢無力、肩背無法抬起(出自濟生拔粹),灸療章門兩個穴位,共十四次。章門穴位於大橫外側、肚臘季肋端,患者需側臥,彎曲上方的腿,伸直下方的腿,並舉起手臂才能找到該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