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二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百二十五 (1)

1. 時氣

牡蠣(平。微寒),龍膽(寒。大寒),犀角(寒。微寒),蔥白(平),𦸈𧁾(寒),大黃(寒。大寒),石膏(微寒。大寒),麻黃(溫。微溫),葛根(平),杏仁(溫),黃芩(平。大寒),白蘚皮(寒),葳蕤(平),貝母(平。微寒),豉(寒),射干(平。微寒),生薑(微溫),茵陳(平。

微寒),羚羊角(溫。微寒),梔子(寒。大寒),牡丹(寒。微寒),大青(大寒),凝水石(寒。微寒),水牛角(平),升麻(平。微寒),竹茹(微寒),芍藥(平。微寒),前胡(微寒),柴胡(平。微寒)

白話文:

  • 牡蠣:性質平和,有點偏涼。
  • 龍膽:非常冷涼,有強烈的寒性。
  • 犀角:性質偏涼,帶有些許寒意。
  • 蔥白:性質平和。
  • 𦸈𧁾:性質寒涼。
  • 大黃:非常冷涼,有強烈的寒性。
  • 石膏:稍微冷涼,可能有強烈的寒性。
  • 麻黃:溫暖,有些微的溫熱性。
  • 葛根:性質平和。
  • 杏仁:溫暖。
  • 黃芩:性質平和,但可能有強烈的寒性。
  • 白蘚皮:性質寒涼。
  • 葳蕤:性質平和。
  • 貝母:性質平和,稍微偏涼。
  • 豉:性質寒涼。
  • 射干:性質平和,稍微偏涼。
  • 生薑:稍微溫暖。
  • 茵陳:性質平和,稍微偏涼。
  • 羚羊角:溫暖,稍微偏涼。
  • 梔子:非常冷涼,有強烈的寒性。
  • 牡丹:性質寒涼,稍微偏涼。
  • 大青:有強烈的寒性。
  • 凝水石:性質寒涼,稍微偏涼。
  • 水牛角:性質平和。
  • 升麻:性質平和,稍微偏涼。
  • 竹茹:稍微冷涼。
  • 芍藥:性質平和,稍微偏涼。
  • 前胡:稍微冷涼。
  • 柴胡:性質平和,稍微偏涼。

2. 熱病

犀角(寒。微寒),葛根(平),白蘚皮(寒),小麥(微寒),知母(寒),玄參(微寒),理石(寒。大寒),長石(寒),黃芩(平。大寒),凝水石(寒。大寒),浮萍草(寒),敗醬(平。微寒)大青(大寒),梔子(寒。大寒),石膏(大寒。微寒),羚羊角(溫。

微寒),垣衣(寒),白薇(平。大寒),滑石(寒。大寒),景天(平),升麻(平。微寒),大黃(寒。大寒),龍齒(平。微寒),葶藶(寒。大寒),茵陳(平。微寒),楝實(寒),藍實及葉(寒),白頸地龍(寒。大寒),苦參(寒),朴硝(寒。大寒)

白話文:

這些都是用來治療熱病的藥材,具體如下:

  1. 犀角:性質偏涼,能清熱解毒。
  2. 葛根:性質平和,可解肌表之熱。
  3. 白蘚皮:性質偏涼,能清熱利濕。
  4. 小麥:性質微涼,能養陰清熱。
  5. 知母:性質偏涼,能滋陰降火。
  6. 玄參:性質微涼,能清熱解毒。
  7. 理石、長石:性質偏涼至極涼,能清熱解毒。
  8. 黃芩:性質平和至極涼,能清熱燥濕。
  9. 凝水石、浮萍草、梔子、石膏、白頸地龍、朴硝:性質偏涼至極涼,能清熱解毒。
  10. 大青、滑石:性質極涼,能清熱解毒。
  11. 垣衣:性質偏涼,能清熱解毒。
  12. 白薇、升麻、大黃、龍齒、葶藶、茵陳、楝實、藍實及葉、苦參:性質偏涼至極涼,能清熱解毒。
  13. 羚羊角:性質溫和但帶有微涼,能清熱解毒。

以上藥材,根據其性質的寒涼程度,分別用於治療不同程度的熱病。

3. 大熱

凝水石(寒。微寒),石膏(微寒。大寒),滑石(寒。大寒),黃芩(平。大寒),知母(寒)白蘚皮(寒),玄參(微寒),茵陳(平。微寒),鼠李根皮(微寒),竹瀝(大寒),梔子(寒。大寒),地莓(大寒),芒硝(大寒),大黃(寒。大寒),苦參(寒),沙參(微寒),白頸地龍(寒。大寒)

白話文:

這些都是具有清熱效果的中藥材,具體如下:

  1. 凝水石:性質微寒,能清熱解毒。
  2. 石膏:性質微寒至大寒,有很好的清熱作用。
  3. 滑石:性質寒至大寒,能清熱利濕。
  4. 黃芩:性質平和,但有大寒之效,用於清熱燥濕。
  5. 知母:性質寒,用於清熱滋陰。
  6. 白蘚皮:性質寒,能清熱解毒。
  7. 玄參:性質微寒,用於清熱涼血。
  8. 茵陳:性質平和至微寒,能清熱利濕。
  9. 鼠李根皮:性質微寒,用於清熱解毒。
  10. 竹瀝:性質大寒,能清熱解毒。
  11. 梔子:性質寒至大寒,用於清熱解毒。
  12. 地莓:性質大寒,能清熱解毒。
  13. 芒硝:性質大寒,用於清熱通便。
  14. 大黃:性質寒至大寒,能清熱解毒,通便。
  15. 苦參:性質寒,用於清熱解毒。
  16. 沙參:性質微寒,能清熱滋陰。
  17. 白頸地龍:性質寒至大寒,能清熱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