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八 (1)
卷四百十八 (1)
1. 傷寒
麻黃(溫。微溫),葛根(平),杏仁(溫),前胡(微寒),柴胡(平。微寒),大青(大寒),龍膽(寒。大寒),芍藥(平。微寒),薰草(平),升麻(平。微寒),牡丹(寒。微寒),虎掌(溫。微寒),術(溫),漢防己(平。溫),石膏(微寒。大寒),牡蠣(平。
微寒),貝母(平。微寒),鱉甲(平),犀角(寒。微寒),豉(寒),羚羊角(溫。微寒),蔥白(平),生薑(微溫),芒硝(大寒),半夏(生微寒。熟溫),知母(寒)
白話文:
這些都是用於治療感冒發燒(傷寒)的中藥材及其性質:
- 麻黃:溫性或微溫。
- 葛根:性質平和。
- 杏仁:溫性。
- 前胡:微寒。
- 柴胡:性質平和或微寒。
- 大青:極寒。
- 龍膽:寒或極寒。
- 芍藥:性質平和或微寒。
- 薰草:性質平和。
- 升麻:性質平和或微寒。
- 牡丹:寒或微寒。
- 虎掌:溫或微寒。
- 術:溫性。
- 漢防己:性質平和或溫。
- 石膏:微寒或極寒。
- 牡蠣:性質平和或微寒。
- 貝母:性質平和或微寒。
- 鱉甲:性質平和。
- 犀角:寒或微寒。
- 豉:寒性。
- 羚羊角:溫或微寒。
- 蔥白:性質平和。
- 生薑:微溫。
- 芒硝:極寒。
- 半夏:生為微寒,熟則溫性。
- 知母:寒性。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