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陰

REN01

英文名稱Huiyin

位置男性在陰囊根部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女性在大陰唇後聯合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

所屬經絡任脈

別名鬼藏,屏翳,平翳,神田,下極,海底,下陰別,金門注意區別足太陽膀胱經之金門穴和上肢部奇穴之金門

可灸

最後更新日:2023-08-29

穴名介紹


聚結相合之處為會。會陰居兩陰間,為督、任、沖三脈的起點,三脈背出兩陰之間,會聚陰部,因名會陰。

解剖位置


  • 位於海綿體的正中央位置。
  • 在這裏,會遇到會陰淺肌與深橫肌。
  • 此處有會陰動脈和靜脈的分支經過。
  • 分佈有會陰神經的分支,負責該區域的感覺。

針刺方法


直刺0.5~1寸

穴道介紹


會陰穴具有醒神鎮驚、通調二陰的作用。主治小便不利,遺尿,遺精,陽痿,月經不調,陰痛,陰癢,痔疾,脫肛。

會陰穴的功效

  • 醒神鎮驚:會陰穴是人體的要穴,刺激會陰穴可以醒神鎮驚,緩解昏迷、癲狂等症狀。
  • 通調二陰:會陰穴是陰陽氣交匯之處,刺激會陰穴可以通調二陰,改善生殖系統和泌尿系統的功能。

會陰穴的主治

  • 小便不利:會陰穴具有通調二陰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小便不利引起的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
  • 遺尿:會陰穴具有通調二陰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遺尿引起的小便失禁。
  • 遺精:會陰穴具有通調二陰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遺精引起的遺精。
  • 陽痿:會陰穴具有通調二陰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陽痿的症狀。
  • 月經不調:會陰穴具有通調二陰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月經不調引起的疼痛、經期腹脹、經期出血量多等症狀。
  • 陰痛:會陰穴具有通調二陰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陰痛引起的疼痛。
  • 陰癢:會陰穴具有通調二陰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陰癢引起的瘙癢。
  • 痔疾:會陰穴具有通調二陰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痔疾引起的疼痛、便血等症狀。
  • 脫肛:會陰穴具有通調二陰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脫肛引起的脫出、疼痛等症狀。

穴道配伍


會陰穴位於人體會陰部,為任脈、督脈、陰維脈交會之處,具有調節陰陽、疏通氣血的重要作用。其配伍應用廣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 溫補腎陽,治療下焦虛寒證: 會陰穴配伍關元穴(任脈)、中極穴(任脈)、三陰交穴(脾經、肝經、腎經)等穴位,可溫補腎陽,治療小便不利、遺尿、遺精、陽痿、早泄、月經不調、陰痛、陰癢等下焦虛寒所致的疾病。原理是通過刺激會陰穴,調節任脈氣血,配合其他穴位溫補腎陽,從而改善下焦虛寒症狀。例如,會陰配三陰交,三陰交為肝脾腎三經交會穴,能更好地調和陰陽,治療下焦虛寒。

2. 鎮靜安神,治療神志昏迷: 會陰穴配伍人中穴(任脈)、合谷穴(大腸經)、神門穴(心經)、百會穴(督脈)、十宣穴(手少陽三焦經)等穴位,可鎮靜安神,治療昏迷、癲狂、癇證等神志病。原理是會陰穴與督脈、任脈相連,可調節全身氣血,配合其他穴位清熱瀉火、鎮靜安神,達到治療目的。例如,會陰配十宣,為急救昏迷的常用配穴,通過瀉熱通絡,迅速改善神志。

3. 行氣活血,治療肛腸疾病: 會陰穴配伍承山穴(膀胱經)、支溝穴(小腸經)、上巨虛穴(足陽明胃經)等穴位,可行氣活血,治療痔瘡、脫肛、便祕等肛腸疾病。原理是會陰穴與肛腸局部關係密切,刺激會陰穴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配合其他穴位調理腸胃功能,改善肛腸症狀。

4. 其他應用: 會陰穴與蠡溝穴(足少陰腎經)配伍治療陰癢、陰痛(濕熱下註型),其原理是通過瀉熱利濕,清利下焦濕熱。會陰穴配歸來穴(足少陰腎經)治療陰挺(中氣下陷型),則通過提升中氣,改善臟器下垂。會陰穴與魚際穴(肺經)配伍,則可養陰瀉熱,治療陰汗如水流等陰虛火旺的病症。

總之,會陰穴配伍應用需根據病症的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配穴,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需注意,以上配伍僅供參考,實際應用中需由專業的中醫師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診斷和治療。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麻疹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月經不調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男性勃起障礙

循環系統疾病

  • 痔瘡
  • 低血壓

消化系統疾病

  • 大便秘結
  • 腹股溝疝氣
  • 胃下垂
  • 脫肛
  • 大腸激擾綜合症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月經不調
  • 陰道炎
  • 前列腺炎
  • 白帶
  • 排尿困難
  • 尿道炎
  • 子宮下垂
  • 前列腺增生
  • 陰莖勃起不倒
  • 月經稀少
  • 女外陰痛

艾灸刮痧


艾灸或遠紅外線加熱「會陰穴」方法:

1. 準備工作:

  • 艾灸: 準備艾條、艾灸盒、酒精棉球等。
  • 遠紅外線: 準備遠紅外線燈或其他熱源。

2. 施灸/加熱步驟:

  • 艾灸:
    • 將艾條點燃,待艾條燃燒穩定後,將艾條的燃燒端對準會陰穴。
    • 施灸時,保持艾條與穴位之間的距離,一般為1-2釐米,以患者能忍受的溫度為準。
    • 每次施灸10-15分鐘,每週施灸2-3次。
  • 遠紅外線:
    • 將遠紅外線燈或其他熱源對準會陰穴。
    • 調整燈具的距離,以患者能舒適感受到熱度為準。
    • 每次加熱10-15分鐘,每週加熱2-3次。

3. 注意事項:

  • 施灸/加熱前應先排空大小便。
  • 女性在經期、孕期、哺乳期不宜施灸/加熱。
  • 施灸/加熱過程中,如感到疼痛或不適,應立即停止。
  • 施灸/加熱後,應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 施灸/加熱後,應多喝水,促進血液循環。
  • 施灸/加熱期間,應注意觀察自身狀況,如有任何異常,應及時就醫。

4. 其他說明:

  • 本方法僅供參考,實際操作應遵醫囑。
  • 艾灸/遠紅外線加熱對不同體質的人效果可能有所差異。
  • 若需長期施灸/加熱,應諮詢專業人士,制定適合自己的方案。

按摩推拿


會陰穴按摩方法:

注意事項:

  • 按摩前請先清潔雙手。
  • 按摩時避免用力過猛,以免造成不適。
  • 有任何身體不適,請諮詢專業醫師。
  • 孕婦、經期女性、肛門周圍有傷口或感染者請勿按摩。

按摩步驟:

  1. 準備姿勢: 仰臥,雙腿自然伸直。
  2. 定位: 找到會陰穴位置(男性在陰囊根部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女性在大陰脣後聯合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
  3. 指法: 使用食指指腹或拇指指腹輕輕按壓穴位。
  4. 力度: 按壓力度以舒適為宜,切勿過於用力。
  5. 時間: 每次按摩約3-5分鐘。
  6. 頻率: 每日可按摩1-2次。

其他按摩方法:

  • 點按: 用食指指腹或拇指指腹點按穴位,每次點按3-5秒,間隔1-2秒,重複數次。
  • 旋轉: 用食指指腹或拇指指腹按住穴位,輕輕旋轉,每次旋轉3-5秒,間隔1-2秒,重複數次。
  • 推揉: 用食指指腹或拇指指腹按住穴位,輕輕推揉,每次推揉3-5秒,間隔1-2秒,重複數次。

按摩後注意事項:

  • 按摩後可適當休息,喝一杯溫水。
  • 如有身體不適,請立即停止按摩。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