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古籍記載「風癇」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病出《脈經》。
癇的一種。《聖濟總錄》卷十五:「風癇病者,由心氣不足,胸中蓄熱,而又風邪乘之。病間作也。其候多驚,目瞳子大,手足顫掉,夢中叫呼,身熱瘈瘲,搖頭噤,多吐涎沫,無所覺知是也。」選用茯神湯、鉤藤丸等方。參見癇條。
小兒癇證之一。《千金要方》卷五:「初得之時,先屈指如數,乃發作者,此風癇也。」選用《小兒藥證直訣》消風丸(膽星、羌活、獨活、人參、防風、天麻、川芎、荊芥、細辛)、利驚丸(天竺黃、青黛、輕粉、牽牛)等方。中醫古代典籍中記載相關穴道如下:
1.《針灸大成》:「主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角弓反張,吐舌,癲疾風癇,目上視不識人,頭風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淚出。驚悸不得安寢,嘔吐煩滿。寒熱頭痛,喘渴。」
2.《針灸易學》:「風癇:神庭、素髎、湧泉。」
1.《針灸大成》:「風癇:神庭百會前頂湧泉絲竹空神闕(一壯)鳩尾(三壯)。」
1.《針灸大成》:「風癇:神庭百會前頂湧泉絲竹空神闕(一壯)鳩尾(三壯)。」
2.《子午流注說難》:「證治:腰疼痛。大便難。心中結熱。風疹風癇。心痛不嗜食。婦人無子。咳嗽。身熱。喉痹胸脅滿。目眩。男子如蠱。女子如妊娠。五指端盡痛。足不得踐地。」
3.《針灸易學》:「風癇:神庭、素髎、湧泉。」
1.《針灸大成》:「風癇:神庭百會前頂湧泉絲竹空神闕(一壯)鳩尾(三壯)。」
2.《針灸易學》:「風癇目戴上:百會、崑崙、絲竹空。」
1.《針灸大成》:「風癇:神庭百會前頂湧泉絲竹空神闕(一壯)鳩尾(三壯)。」
1.《針灸大成》:「風癇:神庭百會前頂湧泉絲竹空神闕(一壯)鳩尾(三壯)。」
2.《針灸易學》:「風癇目戴上:百會、崑崙、絲竹空。」
1.《針灸大成》:「風癇:神庭百會前頂湧泉絲竹空神闕(一壯)鳩尾(三壯)。」
1.《針灸易學》:「風癇目戴上:百會、崑崙、絲竹空。」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