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六 (7)
針灸資生經第六 (7)
1. 青肓
(雀目,疳眼)
商陽、巨髎、上關、承光、童子髎、絡卻、主青肓無所見。期門、太泉、主目青。(見目痛。)絡卻、治青風內鄣。目無所見。(銅)巨髎、治青肓目無見。遠視䀮䀮。白翳覆瞳子。瞳子髎、治青肓目無見。遠視䀮䀮。目中翳膜。頭痛。目外眥赤痛。商陽、治青肓、右取左。
左取右。(見頷腫。)小兒目澀怕明。狀如青肓。灸中渚各一壯。(明)小兒疳眼。合谷、各一壯。睛明、治疳眼。(銅)睛明、治小兒雀目疳眼。明云、療眼暗。雀目冷淚。肝俞、主熱病。瘥後食五辛。多患眼暗如雀目。(千)小兒雀目。夜不見物。灸手大指甲後一寸內廉橫文頭白肉際。
各一壯。(單方云。雀腦血點效。)
白話文:
【青盲】
(雀目,疳眼)
在商陽、巨髎、上關、承光、童子髎、絡卻等穴位進行鍼灸治療,主要針對青盲症,即患者視力喪失,眼前一片漆黑。期門、太淵穴則用於治療眼睛呈現青色的症狀。(參考"目痛"部分)
絡卻穴對青風內障有療效,此病症狀爲患者視力喪失。銅人穴治療青盲,患者無法看見事物,遠視時視線模糊,白翳覆蓋瞳孔。瞳子髎穴同樣用於治療青盲,患者無法看見事物,遠視時視線模糊,眼中出現翳膜,伴有頭痛,眼角紅腫疼痛。商陽穴治療青盲,右側病症針左側穴位,左側病症針右側穴位。(參考"頷腫"部分)
小兒目澀畏光,症狀如同青盲,可在中渚穴各灸一壯。(參考"明"部分) 小兒疳眼,可在合谷穴各灸一壯,睛明穴治療疳眼。(銅人穴) 睛明穴治療小兒雀目疳眼,可改善眼暗,雀目冷淚等症狀。肝俞穴主要用於熱病,病癒後若食用辛辣食物過多,易患眼暗,如同雀目。(千金方) 小兒雀目,夜晚看不清東西,可在手大指甲後一寸內廉橫文頭白肉際各灸一壯。(參考"單方"部分,使用雀腦血點治療有效。)
以上是古代中醫對青盲病症的治療方法,包括了雀目和疳眼等病症。治療方法涉及多個穴位,包括鍼灸和灸法。對於小兒目澀畏光和疳眼,也有特定的治療方法。
2. 口眼喎
(余見中風,偏風不語)
承泣、四白、巨髎、上關、大迎、(銅同。)顴骨、強間、風池、迎香、水溝、主口喎僻不能言。(千)頰車、顴髎、主口僻痛。惡風寒。不可嚼。水溝、齦交、主口不能禁水漿。喎僻。風頭耳後痛。煩心。足不收失履。口喎僻。完骨主之。(甲)上關、下關、治偏風口目喎。
(並見偏風。)承光、治口喎。鼻多清涕。風眩頭痛。(銅)通天、治口喎。鼻多清涕。衄血頭重。列缺、完骨、治口面喎。(並見偏風。)翳風、治口眼(明下作吻。)喎斜。失欠脫頷。口噤不開。吃不能言。頰腫牙車痛。承漿、治偏風口喎。(明下同。)巨髎、治瘛瘲口喎。
顴髎、治口喎眼瞤動。(見眼瞤。)承泣、治口眼喎斜。目瞤面葉葉動牽口眼。目視䀮䀮。冷淚眼眥赤痛。(明同。)地倉、治偏風口喎。目不得閉。失音不語。飲食不收。水漿漏落。眼瞤動不止。病左治右。右治左。艾如粗釵腳大。若大口轉喎。卻灸承漿七七壯愈。行間、治口喎。
四肢逆冷。嗌乾煩渴。瞋不欲視。目淚出。太息。通谷、治失欠口喎。食飲善嘔。暴啞不能言。(明下同。)大淵、治口僻。(見心痛。)溫溜、偏歷、二間、(明下云口眼斜。)內庭、治口喎。衝陽、治偏風。口眼喎。肘腫齒齲痛。發寒熱。和髎、(見鼻涕。)療口噼。(明)列缺、(下同。
)地倉、(見偏風。)療口喎。巨髎、療面風寒。鼻準上腫、癰痛。招搖視瞻。瘛瘲口噼。地倉、療偏風口喎。失音不言。不得飲水。食漏落。脈瞤動。灸風中脈。口眼喎斜。其狀喎向右者。謂左邊脈中風而緩。宜灸左。喎左灸右。炷如麥粒。各二七壯。頻灸取盡風氣。聽會、頰車、地倉、各二穴。
白話文:
(對於口眼歪斜的問題,我在中風和半身不遂的情況中也有見到)
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上關穴、大迎穴、銅同穴、顴骨穴、強間穴、風池穴、迎香穴、水溝穴,這些穴位能治療口眼歪斜、口齒不清的問題。
頰車穴、顴髎穴,可以緩解因口眼歪斜引起的疼痛,對畏風怕冷、無法咀嚼食物的患者有幫助。
水溝穴、齦交穴,用於治療口脣無法控制液體流動的問題,以及口眼歪斜、頭部風邪、耳後疼痛、心煩、腳步虛弱、鞋子容易掉落、口眼歪斜等症狀,完骨穴對此亦有療效。
上關穴、下關穴,用於治療半身不遂導致的口眼歪斜。
承光穴,用於治療口眼歪斜,以及過多的鼻涕、風眩頭痛。
通天穴,用於治療口眼歪斜、過多的鼻涕、鼻出血、頭部沉重。
列缺穴、完骨穴,用於治療面部歪斜。
翳風穴,用於治療口眼歪斜、下巴脫臼、口齒緊閉、無法說話、頰部腫脹、牙車疼痛。
承漿穴,用於治療半身不遂導致的口眼歪斜。
巨髎穴,用於治療痙攣性抽搐和口眼歪斜。
顴髎穴,用於治療口眼歪斜和眼睛抽動。
承泣穴,用於治療口眼歪斜、眼睛抽動、臉部肌肉抽動、視線模糊、冷淚、眼眶紅腫疼痛。
地倉穴,用於治療半身不遂導致的口眼歪斜、眼睛無法閉合、失音、無法說話、飲食困難、水液漏出、眼睛抽動不止。如果左側患病,應在右側治療;反之亦然。使用如粗釵腳大的艾灸,如果口角嚴重歪斜,可灸承漿穴49次以達到療效。
行間穴,用於治療口眼歪斜、四肢冰冷、喉嚨乾燥、煩渴、不願看東西、眼淚流出、長歎息。
通谷穴,用於治療打哈欠和口眼歪斜、飲食易嘔吐、突然失聲無法說話。
大淵穴,用於治療口眼歪斜。
溫溜穴、偏歷穴、二間穴,用於治療口眼歪斜。
內庭穴,用於治療口眼歪斜。
衝陽穴,用於治療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肘部腫脹、牙齒疼痛、發燒發冷。
和髎穴,用於治療鼻涕問題。
列缺穴、地倉穴,用於治療口眼歪斜。
巨髎穴,用於治療面部受寒、鼻子上方腫脹、疼痛、視線晃動、痙攣性抽搐和口眼歪斜。
地倉穴,用於治療半身不遂導致的口眼歪斜、失音、無法說話、無法飲水、食物漏出、脈搏跳動。灸風中脈,口眼歪斜,若歪向右側,表示左邊脈絡受到風邪影響而鬆弛,應灸左側;若歪向左側,則灸右側,灸炷如麥粒大小,各灸14次。頻繁灸治以驅除風氣。
聽會穴、頰車穴、地倉穴,各灸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