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門

DU15

英文名稱Yamen

位置正坐,頭微前傾,後正中線上,入髮際上0.5寸

所屬經絡督脈

別名瘖門,喑門,瘂門,舌厭,舌根,舌橫,橫舌,舌黃,舌腫

0

最後更新日:2023-08-29

穴名介紹


啞的含義是啞巴,指發不出聲音,這裡特指陽氣在此衰敗,"門"的含義是指氣血進出的門戶。

解剖位置


  • 位於頸部後方的項韌帶和項肌之間。
  • 在更深度的位置,則可找到弓間韌帶以及保護脊髓的部分。
  • 此區域有來自枕骨的動脈和靜脈的分支,還有複雜的靜脈叢在棘突之間。
  • 穴位周圍分佈著第三頸神經以及負責頭部感覺的枕大神經分支。

針刺方法


直刺0.5~0.8寸。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深部接近延髓,必須嚴格掌握針刺的角度與深度

穴道介紹


啞門穴是督脈的穴位,功效是:

  • 利舌咽,開竅,清神。
  • 調節腦部血液循環,改善腦供血,改善腦功能。
  • 調理神經系統,緩解神經緊張,改善睡眠。
  • 疏通督脈,調節全身氣血運行。

啞門穴的主治疾病有:

  • 舌緩不語,音啞,失音,頭痛,項強,脊強反折,中風屍厥,癲狂,癇證,癔病,衄血,重舌,嘔吐。
  • 現代臨床上,啞門穴還常用於治療聾啞、失語、精神分裂症、癔病、腦發育不全、腦性癱瘓等疾病。

穴道配伍


1. 開竅醒神:

  • 啞門穴配勞宮穴、三陰交穴、湧泉穴等(回陽九針): 此配伍旨在回陽救逆,開竅醒神。啞門穴為督脈之穴,總督一身陽氣,與腦部關係密切;勞宮穴為心包經原穴,三陰交穴為肝脾腎三陰經交會穴,湧泉穴為腎經井穴,此三穴皆能補益陰血,協同啞門穴,從臟腑入手,共奏回陽通竅之效,適用於昏厥、神志不清等危急症狀。
  • 啞門穴配風府穴、合谷穴: 風府穴為督脈、膀胱經交會穴,合谷穴為大腸經原穴,此配伍同樣是從督脈入手,並輔以強勁的經氣疏通經絡,達到醒腦開竅的效果,適用於中風昏迷、神志不清等。

2. 治癲癇、中風:

  • 啞門穴配人中穴、後溪穴: 人中穴為任脈急救穴,後溪穴為督脈經穴,此配伍急救作用明顯,能迅速開竅醒神,應用於癲癇發作、中風昏迷的急症。
  • 啞門穴配風池穴、風府穴: 風池穴、風府穴皆位於頸項部,與腦部關係密切,此配伍主要針對中風所致的失語、不省人事等症狀。

3. 改善神經系統疾病:

  • 啞門穴配腦戶穴、百會穴、風池穴、太溪穴、昆侖穴、腎俞穴: 此配伍針對大腦發育不全,通過多個穴位協同作用,從頭部到足部,整體調理,以改善神經系統功能。 太溪穴、昆侖穴、腎俞穴補益腎氣,腦戶、百會穴調理頭部經絡,風池穴疏通頸項。

4. 其他配伍:

  • 啞門穴配關沖穴: 關沖穴為手少陽三焦經井穴,此配伍可通陽開竅,適用於舌強不語等。
  • 啞門穴配廉泉穴、耳門穴、聽宮穴、聽會穴、翳風穴、合谷穴: 此配伍針對聾啞,通過多個穴位協同作用,調理與聽力、言語相關的經絡。
  • 啞門穴配腎俞穴、太溪穴: 此配伍治療貧血,通過補益腎氣,改善血液循環。

總體而言,啞門穴配伍多樣,其作用機理主要在於通過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開竅醒神等方式,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不同的配伍組合針對不同的病症,選擇穴位時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肺結核

血液、造血器官與免疫系統疾病

  • 貧血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言語障礙

神經系統疾病

  • 言語障礙
  • 癲癇
  • 頭痛

耳與乳突疾病

  • 耳聾

循環系統疾病

  • 腦中風

呼吸系統疾病

  • 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
  • 急性咽喉炎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脖子頸項酸痛

艾灸刮痧


不宜運用灸法

按摩推拿


按摩啞門穴方法:

  1. 姿勢: 正坐,頭部微向前傾。
  2. 定位: 一隻手伸到後腦,掌心朝向自己,扶住後腦勺,手指伸直併攏,四指朝向手臂的相反方向,大拇指所對的位置就是啞門穴。
  3. 按壓: 用大拇指指腹垂直按壓啞門穴,力度適中,感到痠痛、脹麻即可。
  4. 時間: 每天堅持按壓一次,每次3~5分鐘。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