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集成》~ 卷二 (10)
卷二 (10)
1. 霍亂
脾胃及三焦不和,上吐下泄,胸腹痛悶,是關格者不得吐瀉也。四關穴主之。四關謂合谷、太衝是也。
霍亂悶亂,即以柔物回縛男左女右之肩下臂上,側臥壓縛臂入睡,則即止效。
又方臍中七壯,下火即瘥。又臍上三寸三壯。三焦俞、合谷、太衝並緘關衝刺出血,立瘥。中脘針亦能治霍亂吐瀉。
轉筋霍亂,手中關衝皆刺出血,至陰、絕骨、太衝。
霍亂心胸滿痛,吐食腸鳴,中脘、內關、關衝出血,列缺、三陰交。
暴泄大都,崑崙、期門、陰陵泉、中脘針。
乾嘔間使七壯,若不瘥更灸。
霍亂遺矢下三里、中脘針、陰陵泉。
霍亂頭痛、胸痛、呼吸喘鳴,人迎、內關、關衝、三陰交、下三里。
霍亂已死而有暖氣者,承山在腳腨腸中央分肉間,去腳根七寸起死穴灸七壯。
又方以鹽填臍中灸二七壯,仍灸氣海穴百壯、大敦穴。
白話文:
[霍亂]
當脾胃與三焦運作失調,出現上吐下瀉,胸腹疼痛悶脹,這通常是由於關格所導致,無法正常吐瀉。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刺激四關穴來治療。四關穴指的是合谷穴與太衝穴。
對於霍亂引起的混亂,可以用柔軟的物品纏繞在患者的手臂上,男性纏左臂,女性纏右臂,位於肩膀下方,然後讓患者側臥壓住被纏繞的手臂入睡,很快就能見效。
另一種方法是在肚臍周圍施灸七次,熱力下達後,症狀會有所改善。也可以在肚臍上方三寸的位置施灸三次。此外,刺激三焦俞、合谷、太衝穴位,以及關衝穴出血,能立即見效。中脘穴的針刺也能治療霍亂引起的吐瀉。
若出現轉筋霍亂,可以針刺手部的關衝穴,使其出血,同時刺激至陰、絕骨、太衝等穴位。
對於因霍亂引起的心胸滿痛、噁心嘔吐、腸鳴等症狀,可針刺中脘、內關、關衝穴出血,同時刺激列缺、三陰交等穴位。
若是突然發生的嚴重腹瀉,可以針刺崑崙、期門、陰陵泉、中脘等穴位。
若出現乾嘔,可以在間使穴施灸七次,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再進行更多的灸療。
對於因霍亂引發的失禁,可以針刺三里、中脘、陰陵泉等穴位。
若霍亂引發頭痛、胸痛、呼吸困難,可以針刺人迎、內關、關衝、三陰交、三里等穴位。
對於霍亂死亡但仍有體溫的情況,可以找到承山穴,位於小腿肚中央,離腳跟約七寸處,進行灸療七次。
另一種方法是將鹽填充在肚臍中,進行灸療十四次,同時灸療氣海穴一百次、大敦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