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潤鴻

《針灸集成》~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足陽明胃經

商丘在足內踝後陷中去內庭一寸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主治足跗腫痛腳氣腳弱不能行足跗腫痛腳氣腳弱不能行足跗腫痛腳氣腳弱不能行○兼陽谷治腳痛(玉龍賦)兼解谿治腳痛(百證賦)

白話文:

主治足背腫痛、腳氣,腳軟弱無力、不能走路,外加陽谷穴治療腳痛,外加解谿穴治療腳痛。

太衝在足背大指次指之間去爪甲一分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甲乙經針二分留二十呼

主治心痛心煩心痛心煩心痛心煩心痛心煩心痛心煩心痛心煩心痛心煩心痛心煩心痛心煩心痛心煩心煩心痛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心煩

2. 足陽明胃經流注

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迎香穴),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穴名),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穴名),循頰車(穴名),上耳前,過客主人(穴名),循髮際至額顱。其肢者,從大迎前下人迎(穴名),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白話文:

足陽明經脈起於鼻孔內側,傍著太陽經脈走向,向下循著鼻外側(迎香穴),進入上齒中,再出來夾著嘴巴,環繞著嘴脣下面,交會承漿穴(穴名),再循著下顎後下緣,出來大迎穴(穴名),循著頰車穴(穴名),向上到耳前,經過客主人穴(穴名),循著髮際到額頭、頭顱。它的支脈從大迎穴前面向下到人迎穴(穴名),循著喉嚨,進入缺盆穴,向下到橫膈膜,屬於胃,絡屬脾。

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衝中(穴名)。其支者,起胃下口,循復里,下至氣衝中而合,以下髀關(穴名),抵伏兔(穴名),下入膝臏中(腿下脛上接處曰膝臏,謂膝之蓋骨也),下循䯒外廉(即上廉下解谿穴也),廉下足跗(月面日跌衝陽穴也),入中指內間(陷谷穴)。其肢者,下膝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內庭穴)。

白話文:

任脈的直行部分,從缺盆穴向下經過乳房的內側,下達臍部,進入氣衝穴。它的分支部分,從胃的下口開始,沿著復裏穴向下延伸,直至氣衝穴與之匯合,再向下經過髀關穴、抵達伏兔穴,進入膝蓋骨的中央,沿著膝蓋骨外側的邊緣往下,經過解谿穴,一直到腳背的月面,即跌衝陽穴,最後進入中指內側的陷谷穴。任脈的分支部分,從膝蓋向下三寸處分出,進入中指外側的內庭穴。

其肢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厲兌穴也,自止交入足太陰)。是動則病,悽悽然,振寒,善伸數欠,顏黑(顏即額也)。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動,欲獨閉戶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謂骭厥(骭即脛之別名)。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疹,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街股伏兔䯒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尿色黃。

白話文:

腳上這條經脈分出在足背的上方,進入大拇指之間,從大拇指尖端出來(厲兌穴,從此穴開始與足太陰脾經相交)。這條經脈受到刺激就會生病,感到悽悽然,振寒,喜歡伸展身體,打哈欠,臉色發黑(臉色即額頭)。病情嚴重時,厭惡人與火,聽到木頭的聲音就會突然驚醒,心悸,想獨自關起門窗待著,病情嚴重時想爬到高處唱歌,脫掉衣服逃跑,胃脹氣腹部緊繃,這就是所謂的骭厥(骭是脛骨的別名)。這條經脈主治血引起的疾病,如狂瘧,溫,淫汗出,鼻衄,口歪,脣瘡,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蓋骨腫痛,連線胸部、乳頭、大腿、小腿外側、足背上都疼痛,中指不能活動。氣盛則身體上前部分都發熱,如果胃氣過盛則消化穀物快,容易飢餓,尿液呈黃色。

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胃中寒則脹滿。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靈樞)。○辰時自迎香穴交於承泣穴,上行至頭維,對人迎,循胸腹下至足指厲兌穴上(入門)。○陽明根於厲兌,結於顙,大顙大者鉗耳也(靈樞)。

白話文:

  1. 氣不足,則身體前面都寒冷,胃中寒冷就脹滿。陽氣盛的人,人迎穴比寸口穴大三倍,陽氣虛的人,人迎穴反而比寸口穴小(《靈樞》)。
  1. 早上7點到9點,陽氣從迎香穴循經到承泣穴,向上行至頭維穴,走到人迎穴,循著胸腹向下到腳趾厲兌穴上(《入門》)。

  2. 陽明經的根在厲兌穴,上面到顙穴(鼻根),大顙穴大的人,耳朵可以夾起鉗子(《靈樞》)。

3. 足陽明胃經左右凡九十穴

厲兌二穴,在足大指次指端外側,去爪甲如韭葉,足陽明脈之所出為井,針入一分,可灸一壯(銅人)

內庭二穴,在足大指次指外間陷中(銅人)○在足次指與三指岐骨間陷中(入門)○足陽明脈之所流為榮,針入三分,留十呼,可灸三壯(銅人)

白話文:

內庭穴有兩個穴位,位於足部大拇指和第二個腳趾的外側凹陷處(銅人)。也位於足部第二個腳趾和第三個腳趾的骨縫間(入門)。足陽明經的氣血在此流注,針刺深度三分,留針十個呼吸,可灸三壯(銅人)。

陷谷二穴,在足大指次指外間本節後陷中,去內庭二寸,足陽明脈之所注為腧,針入一分,留七呼,可灸三壯(銅人)

白話文:

陷谷穴和二穴,位置在足部大拇指和食指之間外側的第一關節後凹陷處,距離內庭穴兩寸,為足陽明經脈分佈的腧穴。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一寸,留針至七次呼吸後拔出,可以使用艾灸輔助治療,灸三壯。(出自銅人經)

衝陽二穴,一名會原,在足跗上五寸骨間動脈,去陷谷三寸(銅人)○在內庭上五寸骨間動脈(入門),在足跗上五寸陷者中,搖足而得之(靈樞)○足陽明脈之所過為原,針入五分,留十呼,可灸三壯(銅人)

白話文:

衝陽穴又名會原穴,位於足背上五寸的骨間動脈處,距離陷谷穴三寸。

入門穴位於內庭穴上五寸的骨間動脈處。靈樞記載,在足背上五寸的陷凹處,搖晃足部即可找到此穴。

足陽明脈經過的地方就是「原穴」,針入五分,留針十次呼吸,可灸三壯。

解谿二穴,在衝陽後一寸半,腕上陷中(銅人)○上衝陽一寸半陷者中(靈樞)○在足腕上系草鞋帶處,去內庭上六寸半(入門)○足陽明脈之行為經,針入五分,留五呼,可灸三壯(銅人)

白話文:

解谿穴:在衝陽穴後一寸半,腕骨上凹陷處。(銅人)

衝陽穴上1.5寸,凹陷處。(靈樞)

在腳踝上連結草鞋鞋帶處,向上六寸半。(入門)

屬於足陽明經的穴位,針刺進入皮膚五分,留針五次呼吸,可以灸三壯。(銅人)

豐隆二穴,在外踝上八寸,上廉䯒骨外廉間陷中,○足陽明絡別走太陰,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下巨虛二穴,一名下廉,在上廉下三寸(銅人)○在三里下六寸,當舉足取之(入門)○在上廉下三寸,兩筋兩骨罅陷宛宛中,蹲坐取之(資生)○針入八分,可灸三壯(銅人)

白話文:

下巨虛穴有兩個名稱,一個叫下廉,在下廉穴的下方三寸的地方就是下巨虛穴的位置(銅人)。在下廉穴的下方六寸的地方,當舉起足部的時候取穴(入門)。在下廉穴的下方三寸的地方,在兩條筋和兩塊骨頭中間低陷凹陷的地方取穴,患者蹲坐的時候取穴(資生)。針刺的深度是八分,可以用灸法灸三壯(銅人)。

條口二穴,在下廉上一寸,上廉下一寸(銅人)○在三里下五寸,舉足取之(入門)○針入三分,禁不可灸(入門)

白話文:

條口穴、二間穴,位於下廉上的一寸,上廉下一寸(銅人)○位於三里下五寸,舉起腳來取穴。

針刺入三分,禁止灸。(入門)

上巨虛二穴,一名上廉,在三里下三寸(銅人)○在膝犢鼻下䯒外廉六寸,舉足取之,○在三里下三寸,兩筋兩骨罅陷宛宛中(資生)○針入八分,可灸三壯,一云隨年數為壯(銅人)三里二穴,在膝下三寸,䯒骨外大筋內宛宛中(銅人)○在膝下三寸陷中,䯒骨外廉兩筋肉分間(內經)○在犢鼻下三寸,䯒骨外廉分入肉間(入門)○以手約膝,取中指梢盡處是穴(得效)○深則足跗陽脈不見,按之大沖脈不動,是正穴(資生)○足陽明脈之所入為合,針入一寸,可灸七壯(一云三壯,銅人)○明堂云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冷氣上衝目,○三里下三寸為上廉,復下三寸為下廉,大腸屬上廉,小腸屬下廉,足陽明胃脈也,然則是大腸小腸皆屬於胃也(靈樞)○點三里穴,但按跗陽脈不應方是正穴(丹心)

白話文:

  1. 上巨虛二穴,又名上廉,位於三里穴下三寸。

  2. 在膝蓋骨外側下緣六寸,舉起腿取穴。

  3. 在三里穴下三寸,兩條筋和兩塊骨之間的凹陷處。

  4. 針刺八分深,可以灸三壯,也有人說根據年齡灸壯。

  5. 三里二穴,在膝蓋下面三寸,脛骨外側大筋內側的凹陷處。

  6. 在膝蓋下面三寸的凹陷處,脛骨外側與兩條肌肉分開的地方。

  7. 在犢鼻穴下三寸,脛骨外側分入肉裡的地方。

  8. 用手環繞膝蓋,取中指尖停止的地方就是穴位。

  9. 針刺深了,足跗陽脈就看不見了,按壓大沖脈不動,這就是正確的穴位。

  10. 足陽明脈進入的地方叫做合穴,針刺一寸深,可以灸七壯(也有人說灸三壯)。

  11. 明堂說人過三十歲,如果不灸三里,冷氣就會往上衝擊眼睛。

  12. 三里穴下三寸是上廉穴,再往下三寸是下廉穴,大腸屬於上廉穴,小腸屬於下廉穴,足陽明胃經的脈絡經過這裡,所以大腸和小腸都屬於胃。

  13. 點三里穴,只要按壓跗陽脈沒有反應就是正確的穴位。

犢鼻二穴,在膝臏下䯒骨上骨解大筋中(銅人)○膝臏下䯒挾罅大筋中(資生)○在膝頭眼外側大筋陷中,針入六分,禁不可灸(入門)

白話文:

犢鼻穴位於膝蓋骨的下方、股骨的內側,肌肉和肌腱的交接處。(根據《銅人》記載)。

犢鼻穴位於膝蓋骨的下方、股骨的內側,肌肉和肌腱的交接處。(根據《資生》記載)。

犢鼻穴位於膝蓋骨外側上方,肌肉和肌腱的交接處,針灸時需針入六分,不能灸。(根據《入門》記載)。

梁丘二穴,在膝上二寸,兩筋間,足陽明之郄,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陰市二穴,一名陰鼎,在膝上三寸,伏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