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髎

位置:位於骶部,當中髎下內方,適對第4骶後孔處。
  • 別名:下骼
  • 可灸
最後更新日:2019-10-23

穴名介紹

膀胱經的地部經水由此從體表流入體內。

解剖位置

在臀大肌起始部;有臀下動、靜脈分支;當第4骶神經後支通過處。

穴道圖片

針刺方法

直刺0.8-1.2寸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痢疾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月經不調
  • 高血脂症(膽固醇過高)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男性勃起障礙(陽痿)

消化系統疾病

  • 大便秘結
  • 腹股溝疝氣
  • 腹中有鳴叫聲
  • 慢性肝炎
  • 大腸激擾綜合症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坐骨神經痛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肩痛(肩關節)
  • 腰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月經不調
  • 陰道炎
  • 前列腺炎
  • 白帶
  • 排尿困難
  • 子宮崩漏
  • 卵巢炎
  • 子宮發炎
  • 陰莖勃起不倒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排尿困難
  • 咳嗽
  • 腹瀉
  • 無尿及少尿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腹中有鳴叫聲
  • 子宮崩漏
  • 肩痛(肩關節)
  • 腰痛
  • 月經延後到來
  • 尾椎疼痛
  • 下背部疼痛
  • 腰骶痛
  • 臀部痛
  • 夜間遺尿
  • 睪丸疼痛腫脹
  • 小便疼痛
  • 吞咽障礙
  • 大便溏(稀薄)
  • 黃帶
  • 赤白帶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5分鐘,艾炷灸3-7壯

按摩推拿

下髎穴,最好採用叩擊,將手握一個空拳,用拳背這個位置去叩擊腰骶部,雙手可以同時叩擊,叩擊的力量一定要大點,有明顯的聲音出現,刺激它,才可能通過骶神經孔,傳遞到盆腔裡面去,來刺激裡面的臟腑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