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六 (10)
針灸資生經第六 (10)
1. 口齒疳瘡
(牙齒齦腫,牙關急)
承漿、治口齒疳蝕生瘡。(銅)承漿、療口中生瘡。(明)小兒口有瘡蝕。齦爛臭穢沖人。灸勞宮各三壯。(下)天衝、治牙齦腫。(銅)角孫、治齒齦腫。小兒疳濕瘡。(見下瘡。)史記、齊大夫病齲齒。太倉公灸其左太陽明脈。即為苦參湯。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
得之風。及臥開口。食而不嗽。余見齒齲。完骨、主牙車急。(中風。)翳風、治牙車痛。(見口喎。)下關、治牙車脫。(見偏風。)水溝、(見癲疾。)上關、(見牙疼。)頰車、(見口噤。)治牙關不開。(銅)和髎、治牙車引急。頭重痛。耳中嘈嘈。頷頰腫。聽會、治牙車脫臼。
相離三寸。明云、牙車急痛。不得嚼食。(余見中風偏風。)
白話文:
[口齒疾病]
(牙齒齦腫,牙關緊閉)
承漿穴可以治療口腔內因腐蝕而生成的瘡瘍。
對小兒口內瘡蝕,齦部腐爛並散發惡臭的情況,可於勞宮穴施灸三次。
天衝穴可用來治療牙齦腫脹。
角孫穴能治療齒齦腫脹,以及小兒因疳濕引起的瘡疹。
根據《史記》記載,一位齊國的大夫患有齲齒,太倉公灸了他的左太陽明脈,並讓他服用苦參湯,每日漱口三次,五、六日後病情便有所改善。
這種病可能由風邪侵襲,或睡覺時開口,進食後未漱口引起。
完骨穴主治牙車急,通常由中風引起。
翳風穴可治療牙車疼痛,詳情請參考口喎症狀。
下關穴適用於牙車脫臼,詳情請參考偏風症狀。
水溝穴,詳情請參考癲疾。
上關穴,詳情請參考牙疼。
頰車穴,詳情請參考口噤。
此穴能治療牙關無法開啟。
和髎穴用於治療牙車拉扯緊張,頭部沉重疼痛,耳中有嘈雜聲,以及頷頰腫脹。
聽會穴適用於牙車脫臼且與正常位置相距三寸的情況。
對於牙車急痛,無法正常咀嚼食物的情況,詳情請參考中風和偏風症狀。
2. 齒噤
(口噤,余見中風)
天容、廉泉、魄戶、氣舍、譩譆、扶突、主咳逆。上氣喘息。嘔沫。齒噤。(千)然谷、治初生兒臍風口噤。痿厥洞泄。(銅)曲鬢、(明下見頸項。)治口噤不能言。(見頰頷。)天窗、(見頰腫。)翳風、治口噤。(見口喎。)廉泉、治口噤。舌根縮。(見舌腫。)合谷、(見唇頰。
)列缺、(見偏風。)頰車、(見口啞。)禾髎、治口噤不開。大迎、治風痙口噤。(見風痙。)支溝、治口噤不開。暴啞不能言。外關、內庭、三里、商丘、大泉、主僻噤。(甲云。口僻刺大泉引而下之。)齦交、上關、大迎、翳風、主口噤不開。引鼻中。合谷、水溝、(明下同。
)主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商丘、曲鬢、主口噤。(並千。)承漿、療面風口不開。口生瘡。(明)下云、療口噤。廉泉、療齦噤。(見少氣。)兌端、療口噤鼓頷。(下)翳風、療口噤不開。禾髎、療口不可開。及屍厥。小兒生二七日內著噤。不吮奶多啼者。是客風中於臍。
循流至心脾二臟之經。使舌強唇痙。嗍奶不得。此疾新施方藥。不望十全。大抵以去客風無過灸承漿七壯。次灸頰車各二壯。
白話文:
[牙關緊閉]
在中風的情況下會有嘴部無法張開的症狀。
以下針灸穴位可治療咳嗽、呼吸困難、嘔吐泡沫、牙關緊閉:天容穴、廉泉穴、魄戶穴、氣舍穴、譩譆穴、扶突穴。
然谷穴可用來治療新生兒因臍帶風引起的牙關緊閉和四肢無力、腹瀉。
曲鬢穴能治療嘴部無法張開、無法說話。
天窗穴、翳風穴能治療嘴部無法張開。
廉泉穴能治療嘴部無法張開、舌頭縮短。
合谷穴、列缺穴、頰車穴、禾髎穴、大迎穴、支溝穴、外關穴、內庭穴、三里穴、商丘穴、大泉穴可治療嘴部無法張開、突然失聲、風濕病。
齦交穴、上關穴、大迎穴、翳風穴可治療嘴部無法張開。
合谷穴、水溝穴可治療嘴脣無法閉合、無法說話、嘴部無法張開。
商丘穴、曲鬢穴可治療嘴部無法張開。
承漿穴能治療面部風濕導致嘴部無法張開、口腔潰瘍。
廉泉穴能治療牙齦緊閉。
兌端穴能治療嘴部緊閉、顴骨肌肉抽搐。
小兒出生後二至七天內若出現牙關緊閉、不吸奶、哭鬧,可能是臍帶風進入心脾兩臟經絡,導致舌頭僵硬、脣部痙攣,吸奶困難。這種疾病用藥效果有限,一般會先進行灸療,灸承漿穴七次,再灸頰車穴兩次。
3. 牙疼
大迎、顴髎、聽會、曲池、主齒痛惡寒。(千)浮白、主牙齒痛。不能言。陽谷、正營、主上牙齒痛。陽谷、掖門、商陽、二間、四瀆、主下牙齒痛。角孫、頰車、主牙齒不能嚼。(明同。)風齒疼痛。灸外踝上高骨前交脈二壯。又以線量手中指至掌後橫文。折為四分。量橫文後當臂中。灸二壯愈。隨左右。
有老婦人舊患牙疼。人教將兩手掌交叉。以中指頭盡處為穴。灸七壯。永不疼。恐是外關穴也。穴在手少陽去腕後二寸陷中。臬司梢子妻舊亦苦牙疼。人為灸手外踝穴近前些子。遂永不疼。但不知千金所謂外踝上者。指足外踝耶。手外踝耶。識者當辨之。
翳風、治牙車痛。(銅見口喎)大迎、治牙疼。頰頷腫。(見風痙。)曲鬢、治頰頷腫。引牙車不得開。(詳見頰頷。)正營、治牙齒痛。唇吻急強。齒齲痛。陽谿、懸顱、手三里治齒痛。(見頭。)商陽、治齒痛惡寒。(見頷腫。)兌端、治齒齦痛。小海、治寒熱齒齦腫。
風眩。頸項痛。上關、(銅同。)療風牙疼。牙車不開。口噤。嚼物鳴。(明)厥陰俞、療牙痛。(見咳逆。)良方灸牙疼法。隨左右所患肩尖。微近後骨縫中。小舉臂取之。當骨解陷中。灸五壯。予親灸數人皆愈。灸畢。項大痛。良久乃定。永不發。予親病齒痛。百方治不驗。
用此法瘥。
辛帥舊患傷寒。方愈、食青梅。既而牙疼甚。有道人為之灸。屈手大指本節後陷中灸三壯。初灸覺病牙癢。再灸覺牙有聲。三壯痛止。今二十年矣。恐陽谿穴也。(銅云。治齒痛。手陽明脈入齒縫中。左痛灸右。右痛灸左。)
白話文:
[牙疼]
主要治療牙疼和怕冷的穴位有大迎、顴髎、聽會、曲池。另外,浮白穴也可用於牙疼和無法說話的情況。上牙疼可考慮陽谷和正營穴。下牙疼則可用陽谷、掖門、商陽、二間和四瀆等穴位。角孫和頰車穴對牙疼無法咀嚼有效。
對於風齒疼痛,可以針灸外踝上方的高骨前面的交脈兩次。或者,可以用線測量手中指到掌後橫紋的距離,將這個距離分成四份,然後在手臂中間的位置針灸兩次,可以緩解牙疼。
一位老婦人曾長期受牙疼困擾,有人教她將雙手交叉,以中指尖的盡頭為穴,針灸七次,從此不再牙疼。這個位置可能是外關穴,位於手腕後方二寸的凹陷處。某位官員的妻子也曾因牙疼受苦,有人為她針灸手部外踝附近的穴位,從此牙疼消失。但不清楚千金所謂的外踝上是指腳踝外側還是手部外踝,需要由專業人士來辨認。
翳風穴能治療牙車疼痛。大迎穴能治療牙疼和頰頷腫脹。曲鬢穴對頰頷腫脹和牙車無法張開有幫助。正營穴適用於牙齒疼痛和嘴脣緊繃。陽谿、懸顱和手三里穴對牙疼有效。商陽穴能治療牙疼和怕冷。兌端穴對牙齦疼痛有療效。小海穴能治療寒熱引起的牙齦腫脹。
風眩、頸項疼痛,可考慮上關穴。上關穴也能治療風牙疼、牙車無法開啟、口閉不開和咀嚼時聲音響亮。厥陰俞穴適用於牙疼。良方針灸牙疼法,選擇患者肩膀尖端,靠近後方骨縫的小位置,稍微舉起手臂找到骨縫中的凹陷處,針灸五次。親自針灸數人都已康復。針灸完畢後,頸部會非常疼痛,但過一陣子就會恢復,且牙疼不會再發作。
辛帥曾經因傷寒受苦,康復後食用青梅,結果牙疼得厲害。有道士為他針灸,將手彎曲,大拇指關節後方的凹陷處針灸三次。第一次針灸感覺病牙癢,第二次針灸感覺牙齒有聲音,第三次針灸牙疼就消失了。這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這個位置可能是陽谿穴,據說能治療牙疼,手陽明脈進入牙縫中,左邊牙疼灸右邊,右邊牙疼灸左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