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處
位置:位於頭部,在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旁開1.5寸。曲差穴上0.5寸。目錄
穴名介紹
頭部氣血由此匯入膀胱經。
1.“五處穴”。“五”,東南西北中五方也。“處”,處所也。該穴名意指本穴氣血來自頭之各部。本穴氣血本應由曲差穴提供,但因曲差穴的氣血受熱後散於膀胱經之外,基本無物傳入本穴,穴外頭之各部的氣血因而匯入穴內,故名“五處穴”。
2.“巨處穴”。“巨”,巨大也。“處”,處所也。巨處名意指本穴氣血來自穴外的廣闊天部。理同五處名解。
解剖位置
在枕肌停止處;有枕動、靜脈分支;布有枕大神經分支。
穴道圖片
針刺方法
橫刺0.3-0.5寸
穴道主治疾病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高血脂症(膽固醇過高)
神經系統疾病
三叉神經痛
癲癇
小兒驚巒
半身不遂
梅尼爾氏病
頭痛
耳與乳突疾病
暈眩
呼吸系統疾病
慢性鼻炎
鼻竇炎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
消化系統疾病
慢性肝炎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暈眩
咳嗽
腹瀉
頭痛
全身性水腫
流鼻血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癲癇
多痰
眼睛模糊
流鼻血
夜間遺尿
鼻部疼痛
牙齦出血
吞咽障礙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按摩推拿
用大拇指按揉五處穴100~200次,每天堅持能夠治療頭痛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