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處

BL05

英文名稱Wuchu

位置位於頭部,在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旁開1.5寸。曲差穴上0.5寸。

所屬經絡足太陽膀胱經

別名巨處

可灸

最後更新日:2023-08-15

穴名介紹


頭部氣血由此匯入膀胱經。「五處穴」。「五」,東南西北中五方也。「處」,處所也。該穴名意指本穴氣血來自頭之各部。本穴氣血本應由曲差穴提供,但因曲差穴的氣血受熱後散於膀胱經之外,基本無物傳入本穴,穴外頭之各部的氣血因而匯入穴內,故名「五處穴」。

解剖位置


  • 位於枕部肌肉的終止點;
  • 此處有來自枕動脈與靜脈的分支;
  • 分布有來自枕大神經的分支。

簡單來說,五處穴就在你頭後方,靠近脖子的地方,那裡有血管和神經通過。

針刺方法


橫刺0.3-0.5寸

注意事項


本穴經書列為不可灸,是因為本穴的氣血空虛即為正常態,若施以火灸,則穴內地部的水濕氣化充斥穴內,穴內正常的空虛態即被破壞,故不可灸。

穴道介紹


五處穴主要功效「散風清熱,明目鎮痙」,主治頭痛,目眩、目視不明、癲證、小兒驚風、鼻塞、鼻衄、三叉神經痛、結膜炎、青光眼。

穴道配伍


五處穴,位於足少陰腎經,屬水,具有清熱瀉火、通經活絡的功效。其配伍多與肝經、膽經穴位結合,以達到疏肝理氣、清熱明目之效,主要針對頭面部疾患。

一、五處穴配谷穴、太沖穴治頭痛、目眩:

  • 原理:頭痛、目眩多因肝陽上亢、氣血瘀滯所致。太沖穴為肝經原穴,具有疏肝解鬱、清肝瀉火之功;谷穴為胃經原穴,具有疏通胃經經氣,降逆止嘔的功效。五處穴清瀉腎經之火,協同太沖穴清肝火,谷穴降胃氣,三穴合用,標本兼治,達到平肝潛陽,清熱止痛的效果。 此配伍法重點在於清瀉肝腎之火,改善頭部氣血運行。

二、五處穴配率谷穴、行間穴,有清利頭目平肝的作用,頭痛目眩:

  • 原理:此配伍同樣針對肝陽上亢、肝經氣血瘀滯導致的頭痛目眩。率谷穴屬足少陽膽經,行間穴屬足厥陰肝經,二者均具有疏肝理氣、清熱瀉火之效。與五處穴配合,則三穴合力,更強效地疏通肝膽經氣,清泄肝膽之火,從而達到清利頭目、平肝熄風之作用。此配伍法更側重於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

神經系統疾病

  • 三叉神經痛
  • 癲癇
  • 小兒驚巒
  • 半身不遂
  • 梅尼爾氏病
  • 頭痛

耳與乳突疾病

  • 暈眩

呼吸系統疾病

  • 慢性鼻炎
  • 鼻竇炎
  • 感冒

消化系統疾病

  • 慢性肝炎

艾灸刮痧


艾灸或遠紅外線加熱「五處穴」方法:

注意: 根據文獻記載,五處穴不可艾灸。以下提供艾灸或遠紅外線加熱其他穴位的方法,請勿嘗試在五處穴上使用。

艾灸方法:

  1. 準備: 選擇品質良好的艾條,並準備艾灸盒或艾灸罐。
  2. 點燃: 將艾條點燃,並將燃燒端對準要灸的穴位。
  3. 施灸: 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灼傷皮膚。感受溫熱感,可根據個人耐受程度調整距離和時間。
  4. 時間: 一般每次艾灸10-15分鐘,每天或隔天一次。
  5. 結束: 艾灸結束後,可輕輕按揉穴位,促進血液循環。

遠紅外線加熱方法:

  1. 準備: 使用遠紅外線神燈,並準備毛巾或其他隔熱材料。
  2. 定位: 將神燈對準要加熱的穴位,並保持一定的距離。
  3. 加熱: 根據個人耐受程度調整加熱時間和距離,一般10-15分鐘即可。
  4. 結束: 加熱結束後,可輕輕按揉穴位,促進血液循環。

注意事項:

  • 選擇正規的艾灸產品和遠紅外線神燈。
  • 使用前請諮詢專業人士,並注意自身情況。
  • 避免過度加熱,以免造成灼傷。
  • 有任何不適,請立即停止使用。

按摩推拿


五處穴按摩方法:

  1. 準備: 找到五處穴位置,位於頭部,在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旁開1.5寸。曲差穴上0.5寸。
  2. 姿勢: 保持舒適的坐姿或躺姿,讓頭部放鬆。
  3. 手法: 用大拇指指腹輕輕按壓五處穴,以畫圈方式進行按摩,每次按摩約100~200次。
  4. 力度: 按摩力度以感到酸脹感為宜,切勿用力過猛。
  5. 頻率: 建議每天堅持按摩五處穴,可有效緩解頭痛。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