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執中
《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六 (17)
針灸資生經第六 (17)
1. 頭痛
亦未如之何。要之、亦有所自。其在根本不固耶。若欲著艾。須先百會囟會等穴。而丹田氣海等穴。尤所當灸。以補養之。毋使至於此極可也。
前頂等、主風眩偏頭痛。(千見頭風。)懸釐、治頭偏痛。(見傷寒寒熱。)懸釐、主偏頭痛。引目外眥。(見傷寒頭痛。)頷厭、療風(銅云。頭風。)眩目無見。偏頭痛。引目外眥急。耳鳴好嚏。頸痛。(明)岐伯灸偏頭痛。(見目眩。)後頂、治頭偏痛。(銅)玉枕、主頭半寒痛。
(千)甲云、頭眩目痛。頭半寒。正營、治頭項偏痛。懸顱、治熱病煩滿。汗不出。頭偏痛。引目外眥赤。身熱齒痛。(明同。)懸釐、治頭偏痛。煩心不欲食。(並銅。)
白話文:
頭痛
唉,頭痛也沒什麼好辦法。然而,頭痛總是有原因的。是不是根本虧虛呢?如果要灸艾,必須先灸百會、囟會等穴位,而丹田、氣海等穴位更應該灸,以補充元氣,避免頭痛加劇。
前頂穴等,主要治療風眩、偏頭痛(《千金方》記載為頭風)。懸釐穴,治療偏頭痛(見《傷寒論》寒熱篇)。懸釐穴,主治偏頭痛,並牽涉到眼眶外眥(見《傷寒論》頭痛篇)。頷厭穴,治療風眩(《銅人腧穴鍼灸圖經》記載為頭風)、目眩看不清、偏頭痛,並牽涉到眼眶外眥疼痛、耳鳴、打噴嚏、頸痛。(明代)岐伯灸法中,用於治療偏頭痛(見《目眩》篇)。後頂穴,治療偏頭痛(《銅人腧穴鍼灸圖經》)。玉枕穴,主治頭部半側寒痛。
(《千金方》)甲云:頭眩、目痛、頭部半側寒冷。正營穴,治療頭項偏頭痛。懸顱穴,治療熱病煩悶、不出汗、偏頭痛,並牽涉到眼眶外眥紅腫、身體發熱、牙痛。(明代醫籍同)。懸釐穴,治療偏頭痛、煩躁、不想吃東西。(與《銅人腧穴鍼灸圖經》記載相同)。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