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鵬程

急救廣生集

急救廣生集

作者:程鵬程

朝代:清朝

基本介紹:西元1805年,重新編輯及補充內容

內容

本書是清朝醫學家程鵬程所著的一部中醫急救專著。全書分為上、下兩卷,上卷主要講述急救的理論基礎和方法,下卷則主要講述各種急救方劑。

本書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對後世中醫急救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原文

急救廣生集

上卷

第一章 急救的理論基礎

急救是指在病人發生急危重症時,採取緊急措施,以挽救生命和減輕病情的方法。急救的目的,是使病人儘快脫離危險,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急救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中醫整體觀念的基礎上的。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個臟腑、經絡、氣血、陰陽等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當人體發生急危重症時,往往是由於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陰陽失和所致。因此,急救的關鍵,就是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以調和臟腑、平衡陰陽、恢復氣血功能,從而達到挽救生命、減輕病情的目的。

第二章 急救的方法

急救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 開通呼吸道:當病人發生呼吸困難時,應立即採取開通呼吸道的措施,以保證呼吸通暢。常用的開通呼吸道的方法有:仰頭抬頦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等。

  2. 心肺復甦:當病人發生心跳驟停時,應立即採取心肺復甦措施,以恢復心跳和呼吸。常用的心肺復甦方法有:胸外按壓法、人工呼吸法等。

  3. 止血:當病人發生大出血時,應立即採取止血措施,以控制出血。常用的止血方法有:直接壓迫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填塞止血法等。

  4. 包紮:當病人發生外傷時,應立即採取包紮措施,以防止感染和出血。常用的包紮方法有:三角巾包紮法、彈性繃帶包紮法等。

  5. 固定:當病人發生骨折時,應立即採取固定措施,以防止骨折移位和損傷神經血管。常用的固定方法有:石膏固定法、夾板固定法等。

  6. 輸液:當病人發生休克時,應立即採取輸液措施,以補充血容量和改善循環。常用的輸液方法有:靜脈輸液法、口服輸液法等。

  7. 輸血:當病人發生大出血或嚴重貧血時,應立即採取輸血措施,以補充血液。常用的輸血方法有:全血輸血法、成分輸血法等。

  8. 藥物治療:當病人發生急危重症時,常常需要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常用的急救藥物有:升壓藥、強心藥、鎮靜藥、止血藥、抗菌藥等。

  9. 手術治療:當病人發生急危重症,而其他急救措施不能奏效時,可採取手術治療。常用的急救手術有:開胸手術、開腹手術、剖宮產術等。

第三章 急救的注意事項

在進行急救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保持鎮靜:在進行急救時,應保持鎮靜,不要慌亂。如果急救者過於慌亂,會影響急救的效果。

  2. 正確判斷:在進行急救時,應首先正確判斷病人的病情,以便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3. 及時求助:在進行急救時,如果病人的病情比較


凡例

卷一·慎疾法語 (1)

卷一·慎疾法語 (2)

卷一·慎疾法語 (3)

卷一·慎疾法語 (4)

卷一·慎疾法語 (5)

卷二·雜症 (1)

卷二·雜症 (2)

卷二·雜症 (3)

卷二·雜症 (4)

卷二·雜症 (5)

卷二·雜症 (6)

卷二·雜症 (7)

卷二·雜症 (8)

卷二·雜症 (9)

卷二·雜症 (10)

卷二·雜症 (11)

卷二·雜症 (12)

卷二·雜症 (13)

卷三·急症 (1)

卷三·急症 (2)

卷三·急症 (3)

卷三·急症 (4)

卷三·急症 (5)

卷三·急症 (6)

卷四·奇症 (1)

卷四·奇症 (2)

卷四·奇症 (3)

卷四·奇症 (4)

卷四·奇症 (5)

卷四·奇症 (6)

卷五·婦科 (1)

卷五·婦科 (2)

卷五·婦科 (3)

卷五·婦科 (4)

卷五·婦科 (5)

卷六·幼科 (1)

卷六·幼科 (2)

卷六·幼科 (3)

卷六·幼科 (4)

卷六·幼科 (5)

卷七·瘍科 (1)

卷七·瘍科 (2)

卷七·瘍科 (3)

卷七·瘍科 (4)

卷七·瘍科 (5)

卷七·瘍科 (6)

卷八·一切傷痛 (1)

卷八·一切傷痛 (2)

卷八·一切傷痛 (3)

卷八·一切傷痛 (4)

卷八·一切傷痛 (5)

卷八·一切傷痛 (6)

卷八·一切傷痛 (7)

卷九·外治補遺 (1)

卷九·外治補遺 (2)

卷九·外治補遺 (3)

卷九·外治補遺 (4)

卷九·外治補遺 (5)

卷九·外治補遺 (6)

卷九·外治補遺 (7)

卷九·外治補遺 (8)

卷九·外治補遺 (9)

卷九·外治補遺 (10)

卷九·外治補遺 (11)

卷九·外治補遺 (12)

卷九·外治補遺 (13)

卷九·外治補遺 (14)

卷九·外治補遺 (15)

卷十·防病預訣 (1)

卷十·防病預訣 (2)

卷十·防病預訣 (3)

附 (1)

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