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鵬程

《急救廣生集》~ 卷七·瘍科 (4)

回本書目錄

卷七·瘍科 (4)

1. 諸風

大麻風,遍身麻木,次生白屑皮,兼起紅斑,鬚眉脫落。用桑皮、大黃、芒硝(各一撮)水煎,無風處洗,每日一次。如有蟲,加鴿屎同煎。如爛,用琥珀末搽患處,此方神效。(《廣利方》)

白話文:

「大麻風」,全身麻木,之後皮膚會長出白色皮屑,並伴有紅斑,鬍鬚和眉毛脫落。

可以使用桑皮、大黃、芒硝(各一撮)的水煎液,在無風的地方清洗患處,每天一次。

如果有蟲子,可以加入鴿子糞便一起煎煮。

如果患處已經潰爛,可以使用琥珀末塗抹患處,此方藥效顯著。(《廣利方》)

癘風,黑狗脊(如無,以杜仲代之),硫黃,寒水石,枯白礬(各二兩),蛇床子(一兩),朴硝(少許),共為末,用臘豬油,或香油調敷。不爛不必用,大者遍身塗之。(《方鈔》)

白話文:

癘風藥方

  • 黑狗脊(如沒有,可用杜仲代之):2兩
  • 硫黃:2兩
  • 寒水石:2兩
  • 枯白礬:2兩
  • 蛇牀子:1兩
  • 朴硝:少許

將上述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用臘豬油或香油調和,敷在患處。如果患處沒有破潰,就不需要使用此藥方。如果是大範圍的患處,可以將藥膏塗滿全身。(根據《方鈔》記載)

紫白癜風,遍身色紫暗斑者,名紫癜風。遍身粉紅斑中有白點者,名白癜風。用禿菜根同白礬、五倍子,無名異,和醋搗碎。先以苧麻刮熱,以藥擦之,三四次絕根。(《靈苑方》)

白話文:

紫白癜風:

  1. **紫癜風:**遍身出現暗紫色斑點的疾病。

  2. **白癜風:**遍身出現粉紅色斑點,並伴有白色小點的疾病。

治療方法:

將禿菜根、白礬、五倍子、無名異混合在一起,研磨成細粉,加入醋,攪拌均勻。

先用薴麻刮擦患處,使之微微發熱,然後將藥粉塗抹上去。

重複上述步驟三到四次,即可根治。

(出自《靈苑方》)

雲頭白癜,用花紅擦之,永不再發,已經試驗。(《和育齋方》)

男子腎囊濕陽痿女人陰癢,用蛇床子煎湯,洗之立愈。(《種福堂方》)

白話文:

頭部的白癜風,使用花紅來擦拭,可以永久不再復發,已經經過驗證。

男子腎囊濕疹和陽痿、女人私處瘙癢,用蛇床子煎煮成湯,清洗後立即痊癒。

腎囊風(一名琇球風),將雞蛋煮熟,去白留黃,炒出油,再用老杉木,燒灰存性,調油塗之。(同上)

白話文:

腎囊風(又名琇球風),將雞蛋煮熟,去除蛋白質,只留下蛋黃,然後炒出油。再用老杉木燒成灰,保持其特性,然後將油和灰混合塗抹於患處。(同上)

紫雲風,遍身發紫血泡,痛癢,有蟲。用蛇床子、夏枯草煎湯,洗數次,瘋塊即退。(《攝生眾妙方》)

白話文:

紫雲風,全身出現紫色的血泡,且感到疼痛和瘙癢,並伴有蟲。用蛇牀子、夏枯草煎煮湯藥,多次清洗患處,紫色的血泡就會消退。(《攝生眾妙方》)

面遊風,面生起白皮,形似細魚鱗。用羌活(一兩),麻黃(五錢),升麻、防風(各二錢)、白芨、白檀香、當歸身(各一錢),以香油(五兩)將藥浸五日,文火炸黃即撈起渣,加黃蠟五錢溶化盡,用絹濾過,攪冷,塗抹於上。(《醫宗金鑑》)

白話文:

面遊風,臉上產生白色皮屑,狀似細小的魚鱗。使用羌活(一兩)、麻黃(五錢)、升麻、防風(各二錢)、白芨、白檀香、當歸身(各一錢),將藥材浸泡在香油(五兩)中五天,用文火炸至藥材黃色撈出,加入五錢黃蠟融化,用絹布過濾,攪拌至冷卻,塗抹於患處。(出自《醫宗金鑑》)

赤白遊風,形如雲片,中起粟粒。用細辛、荊芥、白芷、川芎、黃芩、防風、甘草、地骨皮(各三錢)共搗為粗末,水煎湯,浴洗患處,即愈。(同上)

白話文:

荊芥、白芷、芎藭、芩草、連翹、黃芩、柴胡、防風、薄荷。

(同輩之間互相尊敬)

白屑風,生於頭面,作癢,抓起白屑皮,脫去又起,燥癢異常。用香油(四兩),奶酥油(二兩)、當歸(五錢),紫草(一錢),將當歸、紫草入二油內浸二日,文火炸焦去渣,加黃蠟(五錢)溶化,布濾傾碗內,不時用柳枝,攪冷成膏,每用少許,日擦二次效。(同上)

白話文:

白屑風長在頭臉上,很癢,抓起來有白色的皮屑,脫掉後又會長出來,非常乾燥和瘙癢。

用香油(四兩)、奶酥油(二兩)、當歸(五錢)、紫草(一錢),將當歸、紫草放入兩種油中浸泡兩天,文火炸焦後去除渣滓,加入黃蠟(五錢),融化後用布過濾倒入碗中,不時用柳枝攪拌至冷卻凝固成膏,每次用少量,每天塗抹兩次即可見效。(同上)

白駁風,面及頸項,生白癍點,甚至延及遍身,不覺癢痛。以穿山甲片先刮患處,至澡痛,取鰻鱺魚脂,日三塗之。(《外科精義》)

白話文:

白癜風:在臉和頸部有白色斑點,甚至蔓延到全身,不感到瘙癢和疼痛。用穿山甲片先刮擦患處,直到有疼痛感,然後取鰻鱺魚油,每天塗抹三次。(《外科精義》)

一方,取樹孔中水,溫洗之。洗後,搗桂心、牡蠣等為末,用麻油調塗,日三夜一,俱效。(《壽世保元》)

白話文:

一種方法,先在樹孔裡找水,溫熱後用來洗患處。洗完後,將桂心、牡蠣等研磨成粉末,用麻油混合調勻,塗抹於患處,每天三次,每隔一夜一次,即可痊癒。(《壽世保元》)

癧瘍風,頸項胸腋,起紫白點,點點相連者,用羊蹄草根共硫黃蘸醋,於鏽鐵片上研濃汁,日塗二三次效。(《直指方》)

白話文:

癧瘍風,發作於頸項、胸部、腋下,出現紫白點,紫白點連接在一起的,用羊蹄草根和硫磺蘸醋,在生鏽的鐵片上研磨成濃汁,每天塗抹兩至三次即可見效。(《直指方》)

鵝掌風,先以桐油塗在手上,將鴿糞熏之。以一炷香為度,三日立效。(《證治匯補》)

一方,用瓦花、頭髮搗爛,用手上瘥之,立愈。(《醫宗說約》)

白話文:

得了鵝掌風,先用桐油塗在手上,然後燻蒸鴿糞。燻蒸一炷香的時間,三天後即可見效。(《證治匯補》)

鶴膝風,三陰之氣不足,風邪乘之,兩膝作痛,久則膝愈大而腿愈細,名曰鶴膝風,乃敗症也。用肥皂一斤(去子),臘糟(四兩)、芒硝、五味子、砂糖(各一兩)、薑汁(半碗)研勻,日日塗之,加火酒更妙。另用陳艾、菊花,作護膝縛,久自除患,(《丁氏驗方》)

白話文:

鶴膝風是一種病症,是由於三陰之氣不足引起的,風邪乘虛而入,使兩膝疼痛。時間久了,膝蓋會越來越腫大,小腿卻越來越細,這種病症叫做鶴膝風,是比較嚴重的症狀。

治療鶴膝風的方法如下:

  1. 用一斤肥皂(去除核殼),四兩臘糟,兩兩的芒硝、五味子、砂糖,半碗薑汁,將這些藥物研磨均勻,每天塗抹在患處。如果再加入火酒,療效會更好。
  1. 另外,可以使用陳艾和菊花,做成護膝,將其綁紮在患處,長時間下去,就能夠消除病痛。

一方,豆腐渣蒸熱,捏作餅貼之。(《千金博濟》)

白話文:

另外,可以用陳艾和菊花製成護膝,然後綁在疼痛的地方,長時間使用後就能夠緩解病痛。

還有一個方法是把豆腐渣蒸熱,做成餅狀貼在患處。(出自《千金博濟》)

一切手足風,用香樟木打碎煎湯,每日早晚,溫洗三四次,半年必愈。(《內府傳方》)

白話文:

任何種類的手足癬,都可用香樟木搗碎,煮水煎湯,每天早晚,溫熱水洗三四次,半年一定會痊癒。(出自《內府傳方》)

2. 諸瘡

疥瘡,疥有五種,上體多者,偏風熱盛。下體多者,偏風濕盛。用硫黃(四錢)、明礬、花椒(去目各二錢)裝蘿蔔內,煨枯為末,入蔥白、豬油搗爛,以夏布包擦。(《圖經家寶》)

白話文:

疥瘡

疥瘡有五種類型。如果集中在身體上部,則說明偏風熱盛。如果集中在下半身,則說明偏風濕盛。

治療方法:將硫磺(4錢)、明礬、花椒(去皮,各2錢)裝入蘿蔔內,煨乾磨成粉末,加入蔥白、豬油搗爛,用夏布包起來擦拭患處。(出自《圖經家寶》)

濕疥瘡,油合桃肉,生豬脂油(各一兩),硫黃末,水銀(各一錢),搗如泥,鼻聞,擦患處。(《簡要濟眾》)

白話文:

濕疥瘡,取核桃肉、生豬油各一兩,硫磺粉末、水銀各一錢,搗成泥膏,用鼻子聞後擦在患處。(《簡要濟眾》)

乾疥瘡,水銀,雄黃,樟腦,川椒,輕粉,枯白礬(各二錢),大風子肉(一百枚,另研),共研細末。同大風子肉碾勻,加柏油一兩化開,和藥作丸,如圓眼大,先以鼻臭,次擦患處。

白話文:

治療乾癬的藥方:

藥物成分:

  • 水銀 2 錢
  • 雄黃 2 錢
  • 樟腦 2 錢
  • 川椒 2 錢
  • 輕粉 2 錢
  • 枯白礬 2 錢
  • 大風子肉 100 枚(另研磨成粉)

製作方法:

  1. 將所有藥物研磨成細末。

  2. 將大風子肉碾勻,加入一兩融化的柏油,混合藥物製成丸劑,丸劑大小如圓眼。

使用方法:

  1. 先用鼻腔分泌物塗抹患處。

  2. 再將藥丸擦在患處。

鎖口瘡,用木耳焙黃為末,香油調搽,其瘡即紅。(《奇方類編》)

白話文:

鎖口瘡,將木耳烘烤至焦黃研末,以香油調和塗抹患處,瘡瘍就會變紅。(《奇方類編》)

羊鬚瘡,小紅棗燒灰存性,清油調敷。(同上)

年久膿水瘡並血風瘡,用如意草陰乾為末,微炒,雞子清調揸,神效。

白話文:

羊鬚瘡,可以用紅棗燒成灰保留其性質,然後用清油調和後敷在患處。

對於長期流膿水的瘡或是血風瘡,可以採用如意草陰乾後研磨成粉末,稍微炒一下,再用雞蛋清調和塗抹,效果非常好。

黃水瘡,凡毒水流處,即生泡瘡,即為黃水瘡。手少動即破,乃熱毒鬱於皮毛。用雄黃、防風(各五錢)、水十碗煎沸,去渣取之,洗之即愈。(《岐天師傳》)

白話文:

黃水瘡:

  1. 凡是毒水流經的地方,就會生出水泡瘡,這叫做黃水瘡。

  2. 手少動即破,說明熱毒鬱積在皮毛。

  3. 用雄黃、防風(各五錢),加水十碗煎沸,去渣取汁,用來清洗患處,就可以治癒。(出自《岐天師傳》)

痱瘡,由暑氣傷熱而生,有雪水洗之隨滅,急不能得。一方最妙,用黃瓜切片,擦之即愈。(同上)

抓瘡,傷處出水,腫痛,用耳垢封之,一日水出盡即愈。(《鄭師甫方》)

白話文:

痱瘡,因為暑熱引起,用雪水清洗可以很快消除,但雪水不容易得到。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用黃瓜切片擦拭患處,很快就能好。

抓瘡,傷口會出水並且腫痛,可以用耳垢封住傷口,一天後水分排盡就會痊癒。

坐板瘡,蘿蔔子種(三錢),杏仁(去皮尖十四粒),輕粉(一錢),冰片(半分),共研為末,以手擦瘡口上即愈。(《仲景外函》)

白話文:

坐板瘡,用蘿蔔子種(三錢),杏仁(去皮取尖端十四粒),輕粉(一錢),冰片(半分),共研磨成粉末,用於擦拭瘡口即可治癒。(《仲景外函》)

熱毒瘡,遍身痛而不癢,或手足尤甚,黏著衣被,夜不得睡。用菖蒲末,多鋪席上,使患者恣臥其上,仍以衣被覆之,五六日愈。

白話文:

熱毒瘡。全身疼痛而不癢,或者手腳尤其嚴重,沾黏衣被,整晚睡不著。

用菖蒲末,厚鋪在蓆子上,讓患者盡情躺在上面,再用衣被蓋著。五六天就能痊癒。

驢眼瘡,患在腳脛骨,如臁瘡樣者,取田螺,俟吐出水涎,頻敷自效。

天泡瘡,用荷花瓣貼之效。以上(《同壽菉》)

白話文:

驢眼瘡,病癥出現在小腿部位,看起來像臁瘡,可以取田螺,等它吐出水分後,頻繁地敷在患處自然有效。

天泡瘡,可以用荷花瓣貼在患處來治療。以上內容出自《同壽菉》。

白疕瘡,遍身形如疹疥,色白而癢,或搔起白皮。用豬脂、苦杏仁等分共搗,絹包擦之,甚效。(《百一方》)

水窠瘡,石菖蒲研末擦之。(《濟世集》)

白話文:

白疕瘡:一種遍佈全身,類似疹疥的皮膚病,顏色發白且奇癢無比,有時還會因抓撓而出現白色皮屑。

使用方法

  1. 取豬脂和苦杏仁等量的分量。

  2. 將豬脂和苦杏仁一起搗碎。

  3. 用絹布包裹住搗碎的豬脂和苦杏仁。

  4. 用包裹著豬脂和苦杏仁的絹布擦拭患處。

療效 :效果顯著。

出自 :《百一方》

膿窠瘡,白芷,白芨,硫黃(各等分),為末,和鮮豬油搗丸,如彈子大,不時擦抹。旬日可愈。但須服忍冬酒,或銀花湯,以清毒氣為妙。

頭面諸瘡,脂麻生嚼敷之。(《普濟方》)

白話文:

膿窠瘡:

  • 白芷 - 10 克
  • 白芨 - 10 克
  • 硫黃 - 10 克

將上述三種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適量的新鮮豬油混合均勻,搓成彈子大小的藥丸。不時塗抹於患處,約十天即可痊癒。

但須服用忍冬酒或銀花湯,以清毒氣為妙。

鬢𧓿瘡(一作臘梨),川椒(一兩),麻油,菜油(各一鍾),同煎濃搽之。(《思誠堂梓方》)

一方,用雄黃、豬膽汁和敷之。(《聖濟菉》)

白話文:

鬢邊生的小瘡(也有人寫作臘梨),用花椒(一兩),麻油,菜油(各一碗),一起煎煮濃稠後塗抹患處。(出自《思誠堂梓方》)

頭禿瘡、剝皮瘡,牛皮,破鞋(各一兩),白礬,雄黃(各五錢),舊氈(三錢),共燒為細末,豬油加面調和,連擦三次。須曬乾擦之。(《海上方》)

白話文:

禿瘡、皮屑瘡

牛皮、破鞋(各一兩)、白礬、雄黃(各五錢)、舊氈(三錢),一起燒成細末,再用豬油和麵粉調和,連續擦三次。要用太陽曬乾後才擦。(《海上方》)

椒瘡,(生於眼皮里,形如椒粒赤色),粟瘡(生上下眼皮,形如黃米),當歸尾,石菖蒲,赤芍藥(各二錢),

白話文:

椒瘡(長在眼皮裡,外觀像胡椒粒,顏色發紅),粟瘡(長在上下眼皮,外觀像小米粒),當歸尾、石菖蒲、赤芍藥(各二錢)。

生川連,生杏仁,地膚子(各一錢),羌活(五分),膽礬(二分),共研粗末,以紅紬包之,如櫻桃大,甜滾水浸包,乘熱洗,勿見塵土。若眼皮里有紅絲者,乃血熱有瘀,法以燈草擦瘡處,令血出即愈。(《醫宗金鑑》)

白話文:

  • 川連:一錢

  • 生杏仁:一錢

  • 地膚子:一錢

  • 羌活:五分

  • 膽礬:二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的粉末,用紅色的絲綢包好,做成像櫻桃一樣大小的藥包。用熱水浸泡藥包,趁熱清洗眼睛,不要讓眼睛接觸到灰塵。如果眼皮上有紅色的血絲,那是因為血熱有瘀血,可以用燈草擦拭瘡處,讓血流出,就能痊癒。

小瘡,(一名針眼),生於眼皮毛睫間,致面浮腫,目赤澀痛。用枯礬末,雞子清調敷腫處,再用南星末、生地黃同搗膏,貼於太陽穴自消。

鼻中瘡,用馬絆繩燒灰摻之。(《本草綱目》)

白話文:

小瘡(又名針眼),長在眼瞼毛根處,會導致面部浮腫,眼睛發紅、疼痛、乾澀。用明礬粉末和雞蛋清混合,敷在腫處,再用南星粉末和生地黃搗成膏,敷在太陽穴上,即可消除。

瘑瘡,有於指掌之中,形如茱萸,兩手相對而生,久不能愈,癢必生蟲,治以殺蟲為主。用藜蘆、苦參(各一兩)、豬脂油(八兩),將二味炸枯,濾去渣,入松香(一兩)溶化開,離火,再加枯礬末、雄黃末(各一兩)攪勻,候溫,塗之即痊。忌風及雞鵝魚腥物勿食。(同上)

白話文:

瘑瘡,出現在手指掌部,形狀像茱萸果,兩手相對長出,長久無法痊癒,常常會發癢又長蟲,治療以殺蟲為主。用大戟、苦參(各一兩)、豬油(八兩),將兩味炸到枯乾,過濾渣滓,加入松香(一兩)溶化,離火後,再加入枯礬粉、雄黃粉(各一兩)攪拌均勻,待溫熱後塗抹患處即可痊癒。忌諱吹風以及不要食用雞肉、鵝肉、魚肉或腥味的食物。(出自同書)

漆瘡,蟹黃(一兩),神麯(三錢),共為末,蜜調塗患處,濕則干搽。(《蔡室秘寶》)

一方,磨鐵槽中泥塗之。(同上)

一方,嚼川椒塗鼻上,不生漆瘡。(《奇方纂要》)

白話文:

漆瘡,使用蟹黃(一兩),神曲(三錢),一起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後塗抹在患處,如果濕潤就直接擦上乾粉。(《蔡室秘寶》)

另一個方法,可以將鐵槽中的泥用來塗抹患處。(同上)

還有一個方法,咀嚼川椒後塗抹在鼻子上,可以預防生漆引起的漆瘡。(《奇方纂要》)

火氣入瘡,用黃柏皮為末糝之,或薄荷煎塗亦可。(《丹方彙編》)

白話文:

如果患處有發炎的情況,可以選擇用黃柏皮研磨成粉來敷在患處,或是用薄荷煮水來塗抹患處。

下部濕瘡,熱癢而痛,乍寒乍熱,大小便澀,身面微腫,飲食減少。用馬齒莧(四兩),搗爛,入青黛(一兩),再研勻敷上。(《外臺秘要》)

一方,用開口紅椒(七粒)、連根蔥白(七個)同煮洗之。(《項氏傳方》)

白話文:

下半身長濕瘡,腫癢帶痛,忽冷忽熱,大小便不通暢,身體和臉部微腫,飲食減少。取四兩馬齒莧搗爛,加入一兩青黛,再次研磨均勻敷上。(《外臺祕要》)

下疳瘡,用真輕粉(一兩)、珍珠(一錢入豆腐煮,研細末)、青靛花(五分缸花更妙)共研極細,如飛灰,收貯瓷罐,搽患處即愈。如腐爛疼痛,用甘草水淨,豬脊髓調塗。(《方鈔》),

白話文:

下疳瘡

配方:

  • 真輕粉:一兩
  • 珍珠:一錢(放入豆腐中煮,研磨成細末)
  • 青靛花:五分(缸花更佳)

製法:

  • 將所有原料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如飛灰狀。
  • 收貯在瓷罐中,備用。

用法:

  • 將藥粉塗抹在患處,即可治癒。
  • 如果患處已經腐爛疼痛,可用甘草水清洗乾淨,然後用豬脊髓調塗。

出處:

《方鈔》

一方,白蜜調生甘草末塗之。(《延生一術》)

陰囊生瘡,甘草湯溫洗,用臘茶末敷。(同上)

白話文:

一個方法是用白蜜調和生甘草末後塗抹患處。(《延生一術》)

對於陰囊生瘡的情況,可以用甘草湯溫熱清洗,然後使用臘茶末敷在患處。(同上)

外腎生瘡,蚯蚓糞(二分),綠豆粉(一分),水研塗,干後再敷。(《乾坤秘韞》)

白話文:

如果發生了_外腎生瘡_的狀況,可以使用蚯蚓糞(二分)和綠豆粉(一分)均勻混合研磨,加水調成糊狀後塗抹在患處。等塗抹的藥物幹了之後,再重複塗抹一次。 (引自《乾坤祕韞》)

腿上一切寒濕血風等瘡,鴿子屎不拘多少,燒灰存性。如干瘡,研細末,加桐油調勻,攤隔紙膏貼之。有黃水出者,加飛丹少許,乾摻,不過數次愈。(《單方全集》)

腳上生瘡,孔如亂蜂窩者,用如意草搗爛敷之。或用干如草為末,雞子清調塗亦效。(《經驗良方》)

白話文:

腿上所有寒濕血風等瘡。鴿子的糞便,不拘多少,將其燒成灰。如果是 сухой瘡,將鴿糞燒灰研成細末,加上桐油調勻,塗在紗布上,貼在患處。如果有黃水流出,加少許飛丹,乾撒,不用幾次就能治癒。(《單方全集》)

腳面生瘡不收口,松香,枯礬,杉木灰(各一錢),為末,用真麻油調敷,數次即愈。(《秘方集驗》)

白話文:

腳面上的瘡口一直沒有癒合,可以使用松香、枯礬、杉木灰(各一錢),研磨成粉末,然後用純麻油調和敷在瘡口上,多次後即可痊癒。(《祕方集驗》)

腳脛骨上生瘡久爛黑或發孔或臭穢不可近,用多年老杉木節燒灰,真清油調,用箬葉盛,隔貼瘡上,以絹帛扎定,不數次愈。(同上)

白話文:

腳踝骨頭上生成的瘡口長時間潰爛且變黑,或出現孔洞,或發出難聞的臭味,讓人無法接近,可使用多年的老杉木節燒成灰,用純正的清油混合,將其盛放在箬葉中,隔著瘡口貼上,用絲綢或布帛固定好,不久後就會痊癒。(同上)

遍身生瘡針法,血海穴,在膝臏上內臁白肉際二寸。風市穴,在膝上外臁兩筋中。梁邱穴,在膝蓋二寸。三陰交穴,在足大拇指本節後。公孫穴,在踝骨尖上,以四指按骨尖盡處,用食指點到是穴。曲池穴,在手脘橫紋盡處。(《刺灸心法》)

白話文:

遍佈全身的瘡瘍治療針法:血海穴,位於膝蓋骨上方,內臁白肉間,距離膝蓋骨二寸。風市穴,位於膝蓋上方,外臁兩筋之間。梁丘穴,位於膝蓋下方二寸。三陰交穴,位於足部大拇指根部後方。公孫穴,位於踝骨尖端上方,用四指按壓骨尖盡頭,用食指點到下陷處便是。曲池穴,位於手部手腕橫紋盡頭。

三十六種風結瘡,馬齒莧(五斤),黃蠟(三兩),水一鍋,煎成膏敷。(《夏氏簡易方》)

卒得惡瘡不識者,用桃皮為末,納瘡上。(《曹氏驗方》)

白話文:

三十六種瘡毒:

原料:馬齒莧(五斤)、黃蠟(三兩)、水(一鍋)。

做法:將馬齒莧和黃蠟放入鍋中,加水煎煮,直到濃縮成膏狀。

用法:將藥膏敷在患處。

出處:《夏氏簡易方》

白蛇纏腰,腰起紅泡一圈,若不早治,被其纏到,不救。縛腰(如袴腰樣)用蛇殼一條,燒灰存性,坑側板上浮泥,刮下同研細,用童便調敷,數次即愈。(《單方秘本》)

白話文:

白蛇纏腰,腰部會長出一圈紅色的水泡,如果不及早治療,被它纏住,便無法拯救了。用一條蛇皮和袴腰一樣的長度,燒成灰燼後留著備用。然後在坑的側板上刮下浮泥,與蛇皮灰一起研磨成細粉,用童便調和後敷在患處,數次即可痊癒。(《單方祕本》)

一方,用鍋臍灰,將臭飯、腳水調敷。(同上)

偷糞老鼠,取𩽴魚尾貼之(忌鐵器)。干則再易,數次即散。(《桂軒隨菉》)

一方,用貓屎,井底泥和勻,圍之立愈。(《陳氏拾遺》)

艾火帶,雉雞毛及鵝毛,燒灰敷之。(《青囊纂要》)

一方,用白鱓泥炒研細,香油調塗。(《呂氏傳方》)

白話文:

一種方法是,用鍋底的灰燼,把臭飯和腳水混合在一起敷在患處。(同上)

偷糞老鼠,取鯗魚尾貼在患處(忌諱使用鐵器)。如果乾燥了就再換新的,敷幾次就會消散。(《桂軒隨菉》)

一種方法是,用貓屎和井底泥混合均勻,圍在患處,就能很快痊癒。(《陳氏拾遺》)

艾火帶,用野雞毛和鵝毛燒成灰,敷在患處。(《青囊纂要》)

一種方法是,用白鱓泥炒研磨成粉末,用香油調和後塗抹在患處。(《呂氏傳方》)

瘡生蠅蛆,懶於洗浴,積膿汙穢,蒼蠅叢聚生蛆。用寒石細研末,摻之。或皂礬飛過,為末撒之,其蛆化水矣。(《刪繁方》)

瘡口生皮,高山石上青苔衣,取下焙乾,研末摻上,瘡口即生皮。慈惠小編

白話文:

如果潰瘍中生了蛆,原因是患者懶於洗浴,膿液和汙穢堆積,蒼蠅聚集在上面生蛆。可以使用寒石研磨成細末,敷在潰瘍上。或者使用皁礬燒成粉末,撒在潰瘍上,這樣蛆就會化成水。

收口藥,白螺螄殼(煅末),燈草灰,舊黑傘紙灰,輕粉(各三分),血竭(二分),冰片,珍珠(各半分),共為細末,摻之即愈。(《世效單方》)

白話文:

收口藥:

白螺螄殼(煅燒成粉末)

燈草灰

舊黑傘紙灰

輕粉(滑石粉)(各三份)

血竭(二份)

冰片

珍珠(各半份)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混合在一起。傷口癒合時,將藥物塗抹在傷口上。

(《世效單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