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鵬程

《急救廣生集》~ 卷七·瘍科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七·瘍科 (12)

1. 痔漏

痔瘡,靠水楊柳下白鬚,同無花果葉,二味煎湯,時常熏洗,可以斷根。(《新集良方》)

漏疾,土瓜根搗敷之,干即易。(《千金方》)

痔瘡有核,白鵝膽(二三枚)取汁,入熊膽(二分)、片腦(半分)研勻,瓷器密封,勿令泄氣,用時以手指塗之。(《保壽堂方》)

痔瘡如瓜腫痛如火,柳枝煎濃湯洗之,艾灸三五壯即消。(《許學士本事方》)

縮痔方,用大團魚頭(一個)火煅為末,搽痔上,即刻收進,屢驗。(《普濟方》)

獨葉丹,治蟲痔。用桃葉二十片杵爛,塞糞門即愈。(《瘍科選粹》)

椒子散,治痛痔。川椒為末,摻少許於彈淨棉花肉上,襯患處,坐可止痛。(同上)

寸金散,端午日,取大蜈蚣(一條),竹籤陰乾,用時剪一寸,煅存性,桐油調塗,輕必不發,重或對年又發,剪一寸煅塗,斷根。(同上)

五痔肛腫久不愈變成瘻瘡,雞冠花,鳳眼草(各一兩),水二碗,煎湯頻洗。(《衛生寶鑑》)

肛門邊腫硬癢痛不可忍,以白礬(三分)碎研,用熱童便二盞化開,洗痔上,一日兩三次。

一方,用魚腥草一握,煎湯熏洗,仍以草挹痔,即愈。以上(《同壽菉》)

腸風痔漏,熊膽(五錢),入片腦少許研,和豬膽汁塗之。(《壽域神方》)

止痔下血,蜓蚰(一條用鹽泥裹,煨通紅,去泥用),硼砂,硃砂冰片,雄黃(各等分),為極細末,入龍骨少許,趁大便時,以細草紙盛藥少許托入,大效。(《秘方集驗》)

內痔,草烏(薑汁炒),刺蝟皮(炙成性)各一錢,枯礬(二錢)食鹽(炒)三錢,麝香(五分),冰片(二分),研細。先用溫湯洗淨,隨用津唾調藥末三錢,填入肛門,片時痔即出。(《經驗集》)

外痔,木鱉子煎湯熏洗,以青蔥涎對蜜調敷,性涼如水,甚效。(《唐仲舉方》)

番花痔,以木瓜為末,取鱔魚身上涎調貼之,用紙護住。(《醫林集要》)

鼠乳痔,以蜘蛛絲纏其上,自然消落。(《千金方》)

雞冠痔,黃連末敷之,加赤小豆末尤良。(《斗門方》)

下部漏痔,大露蜂房燒存性,研,摻之,干則以真菜油調。(《唐瑤經驗方》)

痔漏出水,蜣螂(一枝)陰乾,入冰片少許,為細末,紙捻蘸末入孔內,漸漸生肉,捻退出即愈。(《孟詵必效方》)

痔漏腫痛,無名異,炭火煅紅,末,酸淬七次,為細末,以溫水洗瘡,綿裹箸頭,填末入瘡口,數次愈。(《簡便方》)

痔漏疼痛,鯉魚鱗(二三片),綿裹如棗形,納入坐之,痛即止。(《儒門事親》)

一方,用田螺一個入片腦一分於內,取水搽之,仍先用冬瓜湯洗淨。(《乾坤生意》)

白話文:

痔瘡:

用靠水邊的楊柳樹下白色鬚根,加上無花果葉,這兩樣一起煎湯,常常用來熏洗,可以根治。

瘻管:

用土瓜根搗爛後敷在患處,乾燥了就更換。

有核的痔瘡:

取白鵝膽(兩三個)的汁液,加入熊膽(少許)和冰片(少許),一起研磨均勻,用瓷器密封,不要讓它漏氣。使用時用手指塗抹在患處。

痔瘡腫痛如火燒:

用柳枝煎濃湯來清洗患處,然後用艾灸三到五壯,腫痛就會消退。

收縮痔瘡的藥方:

用大團魚的頭(一個)用火燒成灰,塗在痔瘡上,痔瘡立刻就會縮回去,屢試有效。

獨葉丹:

治療因蟲引起的痔瘡。用桃葉二十片搗爛,塞入肛門就會好。

椒子散:

治療疼痛的痔瘡。用川椒磨成粉,取少許摻在乾淨的棉花上,墊在患處,坐下就可以止痛。

寸金散:

端午節時,取大蜈蚣(一條),用竹籤陰乾,使用時剪下一寸,燒成灰,用桐油調和後塗抹,輕微的痔瘡必定不會再發,嚴重的或許隔年又會發作,再剪一寸燒灰塗抹,就能根治。

五種痔瘡導致肛門腫脹久治不癒而變成瘻管:

用雞冠花、鳳眼草(各一兩),加兩碗水煎湯,經常清洗患處。

肛門邊腫脹、堅硬、癢痛難忍:

用白礬(少許)研碎,用兩盞熱的童子尿化開,清洗痔瘡處,一天兩三次。

另一個藥方:用魚腥草一把,煎湯熏洗,再用草敷在痔瘡上,就會痊癒。

腸風痔漏:

用熊膽(少許),加入少許冰片研磨,再用豬膽汁調和後塗抹患處。

止痔瘡出血:

用蜒蚰(一條,用鹽泥裹住,煨到通紅,去掉泥後使用),硼砂、硃砂、冰片、雄黃(各等分),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加入少許龍骨,在排便時,用細草紙盛少許藥粉托入肛門,效果顯著。

內痔:

用草烏(用薑汁炒過)、刺蝟皮(炙燒過),各取少量,加上枯礬(少量)、食鹽(炒過,較多),還有麝香、冰片,一起研磨成細末。先用溫水洗淨患處,再用口水調和三錢藥末,填入肛門,過一會兒痔瘡就會出來。

外痔:

用木鱉子煎湯熏洗患處,然後用青蔥的黏液調和蜂蜜敷在患處,感覺清涼如水,效果非常好。

像番花的痔瘡:

用木瓜磨成粉,取鱔魚身上的黏液調和後貼在患處,用紙保護住。

像老鼠乳頭的痔瘡:

用蜘蛛絲纏繞在痔瘡上,自然就會脫落。

像雞冠的痔瘡:

用黃連粉敷在患處,加入赤小豆粉效果更好。

下部的瘻管:

將大蜂巢燒成灰,研磨成粉,撒在患處,如果乾燥就用真菜油調和。

痔漏出水:

將蜣螂(一個)陰乾,加入少許冰片,研磨成細末,用紙捻蘸取藥粉塞入孔內,慢慢就會長出新肉,紙捻自己會退出,就會痊癒。

痔漏腫痛:

用無名異在炭火上燒紅,研成粉末,用酸水淬七次,再研磨成細末,用溫水清洗患處,用棉花裹在筷子頭上,沾取藥末塞入瘡口,數次就會痊癒。

痔漏疼痛:

用鯉魚鱗(兩三片),用棉花包成棗子的形狀,放入肛門坐下,疼痛就會停止。

另一個藥方:用田螺一個,在裡面放入少許冰片,取其汁液擦拭患處,先用冬瓜湯洗淨患處。

治療痔漏、脫肛的針灸穴位:

中脘穴,在肚臍上方四寸。中極穴,在肚臍下方四寸。會陽穴,在長強穴骨頭下方各開一寸五分。會陰穴,在排大便之前、小便之後。承山穴,在膝彎陷窩中。委中穴,在腿肚中。

治療痔漏的塞藥法:

用雄性的大蜣螂,數量不限,陰乾研磨,加入少許冰片,將綿紙搓成條狀,用白芨水浸濕,曬乾變硬後,再浸濕,蘸上藥粉,根據孔的深淺插入,慢慢就會長出新肉,紙條自己退出,用剪刀剪去外面的一段,就會填滿瘡口。

使痔漏管道脫落的方法:

將白鴿糞(一升)放入罐子中,用滾燙的開水沖入罐中,趁熱氣,讓病人坐在罐口上熏蒸,管道就會自行脫落,數日後瘡口就會收縮。忍痛久坐效果更好。

油膏:

用酥油、熊膽(各少許),加上用清油煎過的雞蛋黃(兩個),一起攪拌均勻後塗抹患處,效果神奇。

有一個姓趙的人,患痔瘡快要死了,用這個方法立刻就好了。

藥水:

冰片(少許)、熊膽(少許)、芒硝(少許),加上青果核(燒成灰),還有蝸牛、螺肉(各十個),搗爛,放入藥中浸泡一夜,取藥水和藥渣敷在患處,沒有不能根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