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水飲」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水飲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是由於體內水液代謝失調,水液停聚在體內所引起的疾病。水飲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頭重身腫、四肢沉重、胸悶腹脹、小便不利等。

水飲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飲食不節:飲食過量、飲食不潔、飲食不當等都會導致水飲的發生。
  2. 情志不遂:情志不暢、精神抑鬱、憂思過度等都會導致水飲的發生。
  3. 勞倦過度:勞累過度、久病體虛等都會導致水飲的發生。
  4. 外感六淫:外感風寒、暑濕、燥熱等六淫之邪,侵襲人體,也可能導致水飲的發生。

水飲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清熱利水:用於治療水飲內熱證,常用藥物有黃連、黃芩、梔子、知母、生石膏等。
  2. 溫化寒飲:用於治療水飲寒凝證,常用藥物有麻黃、桂枝、細辛、附子、乾薑等。
  3. 健脾利水:用於治療水飲脾虛證,常用藥物有白朮、茯苓、澤瀉、車前子、豬苓等。
  4. 行氣利水:用於治療水飲氣滯證,常用藥物有陳皮、半夏、茯苓、白朮、甘草等。

水飲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雖然現在已經很少見了,但我們仍然要了解它的相關知識,以便在出現相關症狀時,能夠及時就醫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苓桂朮甘湯

  • 1.《皇漢醫學》:「此方(余謂苓桂朮甘湯也)主心下之水飲,故施於此證(余曰:「指心下停飲,短氣之證也」)則有效。八味丸主少腹不仁,故用於心下停飲,短氣之證,絕無其效。夫少腹不仁者,不特僅因水毒,血亦不循也,此所以用八味丸之有效也。
  • 2.《先哲醫話》:「眩暈有二道:因水飲昏倒者,宜苓桂朮甘湯、奔氣湯加茯苓類,蓋奔氣湯加茯苓主降下,更加附子推下之力反優,因氣虛眩冒者,宜補中益氣湯加附子。
  • 3.《退思集類方歌注》:「(胸脅支滿,頭目眩暈,是痰飲之的證。)病痰飲者藥當溫,(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此治痰飲要訣。)水飲旋從小便去。(《金匱·痰飲篇》云:「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尤在涇《金匱要略心典》曰:「氣為飲抑則短,欲引其氣,必蠲其飲。
  • 4.《退思集類方歌註》:「(胸脅支滿,頭目眩暈,是痰飲之的證。)病痰飲者藥當溫,(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此治痰飲要訣。)水飲旋從小便去。(《金匱·痰飲篇》云:「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尤在涇《金匱要略心典》曰:「氣為飲抑則短,欲引其氣,必蠲其飲。

麻黃附子細辛湯

  • 1.《皇漢醫學》:「**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金匱要略》)**
  • 2.《古今名醫方論》:「治水飲在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者。
  • 3.《醫門法律》:「_論《金匱》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枳朮湯_,本文云: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湯主之。又云: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枳朮湯主之。
  • 4.《赤水玄珠》:「氣分,心下堅大如盤,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生薑瀉心湯

  • 1.《皇漢醫學》:「帶下,因脈下流,故名帶下。凡帶下者,水與血凝結也。初起水飲下衝脈,傳帶脈,而下入於臟,與血相結,而成帶下也(求真按:「此亦揣測之言」),故以生薑瀉心湯去其水飲,兼用坐藥以去帶下。
  • 2.《傷寒大白》:「不因汗下汗出表解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嘔噫食臭,此脅下有水飲,故腹中雷鳴而下利,用生薑瀉心湯。

桂枝湯

  • 1.《祖劑》:「即桂枝湯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治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者,服藥後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

小青龍湯

  • 1.《世醫得效方》:「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六分,食前溫服。小便利者,去茯苓。大便利,去芍藥,加乾薑二兩。咳者,加五味子三分,細辛、乾薑各一兩。嘔者,去附子,每服加生薑五片。又云,水飲內蓄,上乘於肺,為喘為咳,因水而咳,病在陽明,則用小青龍湯主之,病在少陰,此藥主之。
  • 2.《仁齋直指方論》:「小青龍湯(方見水飲門),本方去麻黃,加杏仁,去皮,三兩,治水氣喘嗽。若小腹滿,更加茯苓。
  • 3.《成方切用》:「仲景曰: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發熱惡寒,頭痛身痛,屬太陽表證。仲景書中,凡有里證兼表證者,則以表不解三字該之。內有水飲,則水寒相搏,水留胃中,故乾嘔而噎。水寒射肺,故咳而喘。
  • 4.《古今名醫方論》:「趙以德曰:溢飲之證,《金匱》云當發其汗,小青龍湯治之。蓋水飲溢出於表,營衛盡為之不利,必仿傷寒營衛兩傷之法,發汗以散其水,而後營衛行、經脈通,則四肢之水亦消,必以小青龍為第一義也。
  • 5.《長沙方歌括》:「蔚按。此傷寒太陽之表不解而動其里水也。麻、桂從太陽以祛表邪。細辛入少陰而行里水。乾薑散胸前之滿。半夏降上逆之氣。合五味之酸。芍藥之苦。取酸苦湧泄而下行。既欲下行而仍用甘草以緩之者。令藥性不暴。則藥力周到。能入邪氣水飲互結之處而攻之。凡無形之邪氣從肌表出。
▼ 展開更多

五苓散

  • 1.《醫方論》:「方中宜用桂枝,不可用肉桂。後人遂通治諸濕、腹滿、水飲、水腫、嘔逆、泄瀉、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煩渴、身熱頭痛、膀胱熱、便秘而渴、霍亂吐瀉、痰飲濕症、身痛身重等症。總之治寒濕則宜用肉桂,不宜用桂枝。若重陰生陽,積濕化熱,便當加清利之藥,並桂枝亦不可用矣。
  • 2.《仁齋直指方論》:「辰砂妙香散、(方見黃疸門。)蠟苓丸(方見消渴門。)治小便赤濁。又五苓散(方見水飲門。)可夾和辰砂妙香散,每服一錢,用燈心並去心麥門冬煎湯調下,男女通用。
  • 3.《雞峰普濟方》:「治水飲停積留滯不散,胸膈膨悶,腹脹喘逆,口乾引飲,嘔噦噁心,心中暑煩渴,脾濕生黃飧,泄注下水穀不分,及療傷寒惡亂,頭痛發渴,口燥消渴,水入吐逆,心下痞悶,小便不利:
  • 4.《仁齋直指方論》:「五苓散,流行水飲。(方見氣門。),每二錢,沸湯調下;小便更不利,加防己佐之。
  • 5.《仁齋直指方論》:「五苓散(方見水飲門),加赤茯苓治小便不通,每服二錢,用燈心、山茵陳各一握,煎湯調下。
▼ 展開更多

真武湯

  • 1.《醫方集解》:「六經中惟少陰證難辨,少陰屬腎,腎病不能制水,水飲停為水氣;腹痛者寒濕內甚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濕外甚也;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濕勝而水穀不利也;或咳或嘔,皆停飲也)。
  • 2.《成方切用》:「周揚俊曰:但欲寐,非能寐,昏昏如夢爾。少陰屬腎,腎病不能制水,水飲停為水氣。腹痛者,寒濕內甚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淫外甚也。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濕勝而水穀不別也。或咳或嘔,皆停飲也。)及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仍發熱,心悸,頭眩,筋惕肉瞤,振振欲擗地。
  • 3.《醫門法律》:「傷腎之咳,氣逆煩冤,牽引腰腹,俯仰不利,六味地黃湯加五味子。水飲與裡寒合作,腹痛下利,真武湯。於中有燥咳,熱移大腸,亦主腹痛下利,毫釐千里,尤宜辨之。
  • 4.《金匱翼》:「又有一種少陰腎症,水飲與裡寒,合而作嗽,腹痛下利者,宜真武湯加減治之。
  • 5.《玉機微義》:「如傷寒小青龍湯治例,為水飲與表寒相合而咳,真武湯所主,為水飲與裡寒相合而咳,傷寒中風往來寒熱胸滿心煩喜嘔而咳,加減小柴胡主之,為陽邪傳肺,加味四逆散主陰邪傳裡而咳者,此皆外因傳變之例,豈可枚舉。但咳證之標一人,故不歷求其本也。觀子和之論,然亦啟其微爾。
▼ 展開更多

葛根湯

  • 1.《成方切用》:「風者,陽也。陽性上行,故合陽明胃中之水飲而上逆。寒者,陰也。陰性下行,故合陽明胃中之水穀而下奔。然上逆則必加半夏入葛根湯,以滌飲止嘔。但下奔則但用葛根湯以解兩經之邪,不治利而利自止爾。葛根湯,即第一條桂枝湯加葛根,不用麻黃者是也。)加黃芩,名葛根解肌湯。

小陷胸湯

  • 1.《皇漢醫學》:「《生生堂治驗》曰:「一婦人,產後嘔吐不止,飲食無味,形容日瘦,精神困倦。醫者皆以為產勞。師診之,正在心下,酸痛不可按,曰:『水飲也。』與小陷胸湯,佐以赫赫圓,乃已。」
  • 2.《醫學衷中參西錄》:「此證乃心君之火熾盛,鑠耗心下水飲結為熱痰(脈現滑象,是以知為熱痰,若但有痰而不熱,當現為濡象矣),而表陽又隨風內陷,與之互相膠漆,停滯於心下為痞滿,以杜塞心下經絡,俾不流通,是以按之作痛也。

小半夏湯

  • 1.《皇漢醫學》:「《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為嘔家之聖劑,尤以水飲嘔吐為宜。水飲證,心下痞硬,背七八椎處,冷如掌大者,若以此等證為目的而用此方,則百發百中焉(求真按:『此說根據仲景所論之“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冷如掌大”,但非必發證,故難以為目的』)。又胃虛嘔吐,穀不得下者,先使服此方。
  • 2.《明醫雜著》:「_小半夏湯_,治嘔吐風痰水飲。
  • 3.《推拿抉微》:「實寒之喘,非由於風寒之閉塞肺竅,即由於水飲之上衝肺臟。其由於風寒者,必發熱惡寒,唇紅面赤,鼻息不利,清便自調,宜麻黃湯、荊防葛根湯,以解散之。由於水飲者,飲水則劇,安眠不得以息,宜葶藶大棗瀉肺湯及小半夏湯以治之。熱症之喘,其關於虛者,余於上條已言之矣。
  • 4.《醫學實在易》:「喘促者,氣上衝而不得倚息也。與痰飲,咳嗽,哮症參觀。有內外虛實四證;外證為風寒,以小青龍湯加杏仁主之。內證為水飲,以小半夏湯加茯苓八錢主之。實證非氣閉不開即肺脹不約,氣閉因支飲壅滿,呼吸不能自如,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以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 5.《金匱懸解》:「嘔家津傷燥動,本當發渴,渴者為飲去而欲解也。今嘔吐之後,反不作渴,此心下有支飲,阻格君相之火,逆刑肺金,是以作渴,渴而飲水,不能消受,是以作嘔,新水雖吐,而支飲未去,是以嘔後不渴。小半夏湯,半夏、生薑,降沖逆而排水飲也。

小柴胡湯

  • 1.《傷寒貫珠集》:「心下悸。小便不利者。水飲蓄而不行也。水飲得冷則停。得淡則利。故去黃芩。加茯苓。
  • 2.《傷寒恆論》:「本方柴胡、黃芩、栝蔞根合用,和解少陽,清熱、生津、止渴之效顯著;桂枝、乾薑、甘草合用,當有健心陽、溫脾之作用;牡蠣與栝蔞根配伍,能治水飲內停之口渴。用以治少陽兼水飲病為有效。對治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之瘧疾,療效亦佳。亦用於較小柴胡湯證為虛、貧血、呈鬱熱挾水飲上衝之證。

大青龍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飲。則水寒相搏。肺寒氣逆。故乾嘔發熱而咳。針經曰。形寒飲冷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此之謂也。與小青龍湯。發汗散水。水氣內漬則所傳不一。故有或為之證。隨證增損以解化之。

平胃散

  • 1.《雜病廣要》:「有每日五更初洞瀉,服止瀉藥並無效,米飲下五味丸(按:此本《本事方》文,見於後),或專以北五味煎飲。亦治脾腎泄,雖省節飲食,大段忌口,但得日間上半夜無事,近五更其瀉復作,此病在腎,俗呼脾腎泄,分水飲下二神丸及椒樸丸,或平胃散下小茴香丸。病久而重,其人虛甚,椒附湯。(《要訣》)
  • 2.《醫學原理》:「如每日五更初洞泄,服止泄藥無效,此乃脾泄。宜米飲下五味丸,或專用五味子煎湯服,或分水飲與二神丸及椒附丸,或平胃散下小茴香丸。病久而重,其人虛甚,宜椒附湯。

炙甘草湯

  • 1.《傷寒尋源》:「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炙甘草湯主之。按脈結代而心動悸。則心悸非水飲搏結之心悸。而為中氣虛餒之心悸矣。經文明以結陰代陰。昭揭病因。證津液衰竭。陰氣不交於陽。已可概見。君以炙甘草。坐鎮中州。而生地麥冬麻仁大棗人參阿膠之屬。一派甘寒之藥。滋陰復液。

茯苓飲

  • 1.《金匱方歌括》:「男元犀按。人參乃水飲症之大忌。此方反用之。蓋因自吐出水後虛氣作滿。脾弱不運而設也。方中人參補脾氣。白朮健胃氣。生薑溫中散寒氣。茯苓降水氣。橘皮、枳實化痰運參、術。徐徐斡旋於中。以成其補虛消食散滿之妙用。此方施於病後調養則可。若痰飲未散者。切不可用。

麻黃附子湯

  • 1.《醫門法律》:「_論《金匱》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枳朮湯_,本文云: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湯主之。又云: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枳朮湯主之。

豬苓湯

  • 1.《傷寒六書》:「少陽發汗,則自利,咳而嘔,引水飲,豬苓湯。
  • 2.《醫學摘粹》:「少陰病,當欲寐,至六七日,反心煩不得眠,是少陰熱也。下利而渴、咳嘔,小便不利,是水飲停也,宜以豬苓湯去熱而利水可也。
  • 3.《尚論篇》:「下利六七日,本熱去寒起之時,其人尚兼咳渴,心煩不眠等證,則是熱邪摶結水飲,以故羈留不去,用豬苓湯以利水潤燥,不治利而利自止也。

歸脾湯

  • 1.《女科經綸》:「東垣云,水飲留積,若土在雨中則為泥,得和氣暖日,水濕去而萬物自生長,用加減腎氣丸、歸脾湯、六君子加木香、炮薑、肉桂。

甘草乾薑湯

  • 1.《退思集類方歌注》:「甘草乾姜(湯)溫肺氣,唾涎(唾涎沫者必有寒飲)溲數(氣化失令)且遺尿,(膀胱不藏)口無燥渴(知非熱邪)方宜服,水冷金寒此劑司。(此方之治肺痿,乃肺中有水飲寒邪者。若火灼金傷之肺痿,與此相反,不可誤施。)陽氣溫和津自化,(陰自陽生,津由氣化,若陽氣不布,陰津亦不得上供。
  • 2.《退思集類方歌註》:「甘草乾姜(湯)溫肺氣,唾涎(唾涎沫者必有寒飲)溲數(氣化失令)且遺尿,(膀胱不藏)口無燥渴(知非熱邪)方宜服,水冷金寒此劑司。(此方之治肺痿,乃肺中有水飲寒邪者。若火灼金傷之肺痿,與此相反,不可誤施。)陽氣溫和津自化,(陰自陽生,津由氣化,若陽氣不布,陰津亦不得上供。
  • 3.《中國內科醫鑑》:「甘草乾薑湯,疝症水飲之症。心胸痛。服苦味之藥不解者。用此甘味之藥。有意外之效。

胃苓湯

  • 1.《沈氏尊生書》:「時吐黃水,甚則搖身作水聲,由傷水飲,痰涎積聚也(宜小胃丹、胃苓湯,

茵陳五苓散

  • 1.《保命歌括》:「如頭汗出,欲發黃,及疫癘,秋感熱發黃,本方加五苓(末)一兩半,加茵陳(末)一兩,水飲調服或濃煎茵陳湯調五苓散服,名茵陳五苓散。

理中湯

  • 1.《醫學輯要》:「理中湯,治胸痹心胸痞氣霍亂灶瀉不渴一切脾胃虛寒嘔吐清水飲食不入完穀不化

四逆湯

  • 1.《傷寒直指》:「本經不煩,便作躁悶,身冷,脈來沉遲無力,飲水不得入口,此陰盛格陽,回陽救急湯冷服,其躁便止。(或陰躁欲坐泥水中,與水飲不受,面赤足冷,脈雖大,按之如無,陰極發躁也,宜四逆湯,合生脈。若身熱煩躁,面赤足冷,脈數大無力,陽虛伏陰也,五積散加減。)

大陷胸湯

  • 1.《尚論後篇》:「熱實脈沉緊,心下痛,按之不硬,水飲結在胸脅,主大陷胸湯。原文
  • 2.《註解傷寒論》:「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是可下之證,復往來寒熱,為正邪分爭,未全斂結,與大柴胡湯下之。但結胸無大熱者,非熱結也,是水飲結於胸脅,謂之水結胸。周身汗出者,是水飲外散,則愈;若但頭微汗出,余處無汗,是水飲不得外泄,停蓄而不行也,與大陷胸湯以逐其水。
  • 3.《金鏡內臺方議》:「水結胸者,結胸無大熱,但頭微汗出,此為水飲也,亦屬大陷胸湯利下也。
  • 4.《醫學衷中參西錄》:「結胸之證,雖填塞於胸中異常滿悶,然純為外感之風熱內陷,與胸中素蓄之水飲結成,縱有客氣上干至於動膈,然仍阻於膈而未能上達,是以若枳實、厚朴,一切開氣之藥皆無須用。
  • 5.《證治摘要》:「大陷胸湯,水飲在胸腹。而腫者。兼用之。不拘痛有無也。
▼ 展開更多

茯苓甘草湯

  • 1.《不知醫必要》:「_茯苓甘草湯_,溫,治水飲停蓄心下,或時而悸者。
  • 2.《註解傷寒論》:「《金匱要略》曰: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厥雖寒勝,然以心下悸,為水飲內甚,先與茯苓甘草湯,治其水,而後治其厥;若先治厥,則水飲浸流入胃,必作下利。
  • 3.《傷寒恆論》:「【闡釋】,水飲停蓄心下則悸,胸陽被遏而不達四末則厥。本條悸、厥之證,係水邪阻遏胸中之陽所致。茯苓甘草湯為治水飲之方,其證有心下悸,較五苓散證為輕。鄭氏認為此方力薄,恐不能勝任,主用苓桂朮甘湯重加附子。筆者認為再加上肉桂以化膀胱之氣,其效果更好。
  • 4.《傷寒直指》:「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要略》曰:水停心下,甚者則悸。為水飲內甚,先與茯苓甘草湯治其水,而後治其厥;若先治厥,則水飲浸漬入胃,必作下利。海藏:少陰心悸者,四逆不可與也。心悸,火懼水也。

附子湯

  • 1.《外臺秘要》:「深師附子湯,療氣分心下堅,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此湯主之方。
  • 2.《傷寒纘論》:「或問附子湯與真武湯。只互換一味。何真武湯主行水收陰。附子湯主回陽峻補耶。蓋真武湯內生薑佐熟附。不過取辛熱之勢。以走散經中之水飲。附子湯中人參助生附。純用其溫補之力。以恢復渙散之真陽。且附子湯中附術皆倍於真武。其分兩亦自不同。所以主治迥異。豈可比例而觀乎。
  • 3.《校注醫醇賸義》:「_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_,治中脘痛,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
  • 4.《醫燈續焰》:「(宜防己茯苓湯、實脾飲、復元丹之類。)又云: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主之。又云: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朮湯主之。(旋,圓也。杯高於盤,盤大於杯。此杯、盤之異,總皆水飲聚結。)又云: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
  • 5.《醫門法律》:「_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_,治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三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麻黃(二兩),細辛(二兩),附子(一枚炮),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分溫三服,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
▼ 展開更多

當歸補血湯

  • 1.《醫學實在易》:「喘促者,氣上衝而不得倚息也。與痰飲,咳嗽,哮症參觀。有內外虛實四證;外證為風寒,以小青龍湯加杏仁主之。內證為水飲,以小半夏湯加茯苓八錢主之。實證非氣閉不開即肺脹不約,氣閉因支飲壅滿,呼吸不能自如,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以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十棗湯

  • 1.《刪補頤生微論》:「仲景治奔豚,用大棗扶土以平腎也。水飲脅痛,有十棗湯益土而勝水也。《𡵺嶁神書》曰:執棗一枚。咒云:我有棗一枚,一心歸大道,優他或優降,或劈火燒之。念七遍與瘧者食,即截,每試必效,亦神異也。紅棗功相仿,力少薄耳。
  • 2.《大方脈》:「右邊脅痛,總屬痰氣。輕者,服枳橘散;脹痛,服木香順氣湯(見理氣門);水飲攻甚,服十棗湯(見攻裡門);痰飲走注,服控涎丹。余按後法。左右兩脅諸痛,有因肝火盛而木氣實,脅痛口苦者,服龍膽瀉肝湯。若肝實火旺,兩脅痛引小腹,躁擾暈眩,服當歸龍薈丸(見瀉火門)。
  • 3.《神農本草經疏》:「大棗甘溫,能和陰陽,調營衛,生津液。凡邪在營衛者,辛甘以解之,故仲景桂枝湯,用薑、棗以和營衛,助脾胃,生津液,令出汗也。仲景治傷寒水飲脅痛,咳而乾嘔者,有十棗湯,取其益土勝水也。又方:發汗後,小便利,其人臍下悸,欲作奔豚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 4.《醫學三字經》:「_十棗湯_,治水飲作痛。峻劑,不可輕用。
  • 5.《目經大成》:「病人內熱必渴,渴則必引飲,飲多氣弱不能施化。因而凝滯,發為頭痛項強,或乾嘔、汗濈濈出。不須攻表,但宜逐飲,飲盡則安。芫花之辛能散飲,大戟之苦能泄水,甘遂直達水飲所結之處,三物皆峻利,故用大棗以益土。此戎衣之後,而發鉅橋粟之意也。然非壯實人,未可輕與。
▼ 展開更多

二陳湯

  • 1.《一見能醫》:「噁心者,無聲無物,但心中兀兀然無奈,欲吐不吐,欲嘔不嘔,此病在胃口。有寒有熱,有痰火,有胃虛,有食積,有水飲,治法與嘔吐同(亦二陳湯加減。)
  • 2.《症因脈治》:「_推廣蒼樸二陳湯_,治胃家有水飲,胸滿嘔吐不渴者,飲傷肺則喘咳,飲傷胃則嘔
  • 3.《傷寒大白》:「有水飲停結而不利者,用平胃四苓散合二陳湯。有誤汗太過,津液外亡而不利者,用生脈益氣湯。有誤下太過,中氣損傷,津液內耗而不利者,用生脈建中湯。若論運氣便閉,《內經》有陽明司天之政,天氣急,地氣明,民病癃閉,此言燥熱加臨也,宜用白虎湯、清燥湯。
  • 4.《仁齋直指方論》:「大凡腎氣,須以川椒引而歸經則安矣。又一證,腎虛血寒,氣逆而脹,胸腹走痛,中脘痞滿,兩眼多淚,此寒泣血也,二陳湯加官桂、當歸,下安腎丸立愈。若大便澀,更加枳殼、二陳湯(方見痎瘧門)、安腎丸(方見水飲門)。

三子養親湯

  • 1.《成方便讀》:「三子養親湯,紫蘇子沉水者,白芥子,萊菔子(各微炒研),煎服。治老人氣實痰盛,喘滿懶食等證。夫痰之生也,或因津液所化,或由水飲所成,然亦有因食而化者,皆由脾運失常,以致所食之物,不化精微而化為痰。然痰壅則氣滯,氣滯則肺氣失下行之令,於是為咳嗽,為喘逆等證矣。

小半夏加茯苓湯

  • 1.《醫學實在易》:「_小半夏加茯苓湯_,治水飲,咳逆欲嘔,眩暈等症。
  • 2.《醫學心悟》:「結胸證,先用小陷胸湯,如或結實難解,更用大陷胸湯攻之。痞氣證,半夏瀉心湯主之。又有水結胸證,水飲停蓄也,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復有寒實結胸證,乃寒氣結聚不應誤下而成,須用白散主之。凡一切結胸、痞氣等證,服藥不效者,乃濁氣結而未散,《活人》俱用枳實理中丸,應手而愈。
  • 3.《醫學心悟》:「飲痛者,水飲停積也,乾嘔吐涎,或咳,或噎,甚則搖之作水聲,脈弦滑,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食痛者,傷於飲食,心胸脹悶,手不可按,或吞酸噯腐,脈緊滑,保和湯主之。虛痛者,心悸怔忡,以手按之則痛止,歸脾湯主之。蟲痛者,面白唇紅,或唇之上下有白斑點,或口吐白沫,飢時更甚,化蟲丸主之。
  • 4.《奉時旨要》:「其證胸前痞滿,半夏瀉心湯主之。又有水結胸者,水飲停蓄也,小半夏加茯苓湯。復有寒實結胸症,乃寒氣結聚,誤用下藥而成,須用白散主之。凡一切結胸痞氣,藥不效者,乃濁氣結聚,枳實理中丸甚效。
  • 5.《金匱方歌括》:「犀在直趨庭聞訓曰。此一節與上文似不相屬。而不知先生治咳。著眼在水飲二字。故於完篇之後。隨口逗出。此言外之提撕也。今試暢發其義。蓋飲水邪也。其本起於足太陽足少陰二經。以二經為水之專司也。然太陽之水為表水。膚腠不宣水氣。以致壅塞而為飲。則以小青龍發之。
▼ 展開更多

附子瀉心湯

  • 1.《張卿子傷寒論》:「本因下後成痞。當與瀉心湯除之。若服之。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為水飲內蓄。津液不行。非熱痞也。與五苓散。發汗散水則愈。一方。忍之一日。乃愈者。不飲水者。外水不入。所停之水得行。而痞亦愈也。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 1.《傷寒括要》:「主汗下後。仍頭項強痛。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頭項強痛。邪仍在表。何故去桂而加苓朮耶。不知此屬飲症也。既經汗下而不解。心下滿痛。小便不利此為水飲內蓄。邪不在表。故去桂加苓朮也。若小便利。則水飲行。而熱滿頭痛。無不悉愈矣。
  • 2.《張卿子傷寒論》:「王宇泰云。或問頭項強痛。此邪氣仍在表也。雖經汗下而未解。何故去桂加茯苓白朮。是無意於表也。曰、此非桂枝證。乃屬飲家也。夫頭項強痛。既經汗下而不解。心下滿而微痛。小便不利。此為水飲內蓄。邪不在表。故去桂枝。加茯苓白朮。若得小便利。水飲行。腹滿減而熱自除。

大半夏湯

  • 1.《雜病廣要》:「上為細末,空心姜煎五錢。(《雞峰》)(按:此係《千金》大半夏湯變方,宜參《水飲》。)

大陷胸丸

  • 1.《傷寒懸解》:「胸膈痞塞,濕熱薰沖,俯則痛甚,故項常反折,狀如柔痙。大陷胸丸,硝黃蕩其結熱,杏仁破其滯氣,葶藶泄其水飲,變湯為丸,病連項頸,恐湯之速下也。

黃連解毒湯

  • 1.《河間傷寒心要》:「柴胡(去苗),大黃(各半兩),黃芩,白芍藥(各一分),半夏(泡水飲,二錢),枳實(生,三錢)

溫膽湯

  • 1.《保嬰撮要》:「_溫膽湯_,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或夢寐不祥,遂致心驚膽攝,氣鬱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症,或短氣悸乏,或復自汗,膽虛不能制脾,則脾之水飲作矣。
  • 2.《証治準繩‧幼科》:「_溫膽湯_,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或夢寐不祥,遂致心驚膽懾,氣鬱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證,或短氣悸乏,或復自汗,膽虛不能制脾,則脾之水飲作矣。
  • 3.《醫學入門》:「大概,傷水飲聚涎,心痛如刺者,溫膽湯加白朮;傷食生冷,遇熱食暫散者,香蘇散加生薑、菖蒲、半夏、枳殼,或人參養胃湯加肉桂、吳萸,或木香化滯湯、感應丸。凡心痛,數日不食無妨,痛止恣食即發。胃火,梔姜飲;胃寒,烏藥沉香湯;上熱下寒者,古梔附湯。

補中益氣湯

  • 1.《先哲醫話》:「眩暈有二道:因水飲昏倒者,宜苓桂朮甘湯、奔氣湯加茯苓類,蓋奔氣湯加茯苓主降下,更加附子推下之力反優,因氣虛眩冒者,宜補中益氣湯加附子。

厚朴麻黃湯

  • 1.《金匱方歌括》:「故用石膏之質重者。降天氣而行治節。使水飲得就下之性而無上逆之患也。尤妙先煮小麥。補心養液。領諸藥上行下出。為攘外安內之良圖。可知仲師之方無微不到。學者當細心體認。方得其旨焉。

苓甘五味薑辛夏湯

  • 1.《皇漢醫學》:「渴反止,宜從趙氏注(趙注服湯後,咳滿即止,三變而更渴,衝氣復發者,以細辛、乾薑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反不渴者,為支飲之水蓄積於胸中故也)讀為反不渴,程氏亦然。此支飲與青龍湯證不同。所謂冒者,即前條時復冒之加重也。復納半夏,所以驅水飲,止嘔逆也。

柴胡桂枝乾薑湯

  • 1.《皇漢醫學》:「《蕉窗雜話》曰:「某老人患尿閉證,一醫雖頻用八味丸料,然點滴不通。經數日,病人苦極,求治於余。余即用柴胡薑桂湯加吳茱萸、茯苓,得以頓愈。…唯左脅下拘攣而有動悸,是因水飲上逆,故成前證。」

小青龍加石膏湯

  • 1.《金匱方歌括》:「歌曰,小龍分兩照原方。二兩膏加仔細詳。水飲得溫方可散。欲除煩躁藉辛涼。
  • 2.《退思集類方歌注》:「(溢飲者,水腫也。水飲外溢於肌膚,旁流於四肢,故一身悉腫。然亦必有喘咳見證,用此發汗散水,其效乃奇。)肺脹煩躁加石膏,寒溫並進斯為貴。(肺脹咳喘,多因水飲,而煩躁則挾熱邪,故於小青龍湯加石膏,寒溫並進,水熱俱蠲,於法尤為密矣。)
  • 3.《退思集類方歌註》:「(溢飲者,水腫也。水飲外溢於肌膚,旁流於四肢,故一身悉腫。然亦必有喘咳見證,用此發汗散水,其效乃奇。)肺脹煩躁加石膏,寒溫並進斯為貴。(肺脹咳喘,多因水飲,而煩躁則挾熱邪,故於小青龍湯加石膏,寒溫並進,水熱俱蠲,於法尤為密矣。)

定喘湯

  • 1.《大方脈》:「治支飲、水飲攻肺,喘咳而腫,不得臥者,用葶藶大棗湯瀉之,後服定喘湯、千緡湯(俱見表裡門)。

補肺湯

  • 1.《臨症驗舌法》:「凡舌見白色而乾燥,屬大腸血虛火盛者,潤腸滋水飲加生地、當歸主之。

甘露飲

  • 1.《感症寶筏》:「如其人陰分虛者,必有餘邪未盡(肺胃陰傷,伏熱未盡)、舌燥口渴、二便艱澀(津虧有熱,陰液不充)、脈兼微數(虛熱脈象)等症。宜生金滋水飲或甘露飲加減養之(滋養肺胃陰液,清化伏熱,此是陰虛治法)。

葦莖湯

  • 1.《三家醫案合刻》:「脈愈按愈大,可知陰氣不足,瘧邪得以深入,漏蘆、鱉甲補陰太過,非花甲勞心之體所宜。汗泄過多,陽氣亦虛,胃間伏邪,水飲不入,種種皆所不勝也,豈宜再從汗解耶?病者小心,醫者慎之。

敗毒散

  • 1.《症因脈治》:「至於頭汗條中,則明言但頭有汗,遍身無汗,皆系水飲瘀熱,凝結中焦,胃陽不能通達,隔絕周身升降之道路,故遍身不得出汗,治以宣發胃氣,疏通經絡,余今化立敗毒散中加枳桔桑皮,宣通肺氣,治風寒壅肺,喘逆發熱無汗之症;此從麻黃杏仁理肺發汗中,化出治法。

蘇合香丸

  • 1.《醫方考》:「病人初中風,喉中痰塞,水飲難通,非香竄不能開竅,故集諸香以利竅;非辛熱不能通塞,故用諸辛為佐使。犀角雖涼,涼而不滯;訶黎雖澀,澀而生津。世人用此方於初中之時,每每取效。丹溪謂辛香走散真氣,又謂腦、麝能引風入骨,如油入面,不可解也。醫者但可用之以救急,慎毋令人多服也。
  • 2.《目經大成》:「因風、因厥,眼盲、睛斜,喉中痰沫壅盛,水飲難通,非辛香溫熱,不能開竅還陽,故集上項諸藥。必用硃砂、訶子、犀角者,防濕熱之過燥而耗心血,辛香之走散真氣,以斂肺液爾。中寒中惡,用亦適宜。然終能耗元神,而動內風,備以救急可也,慎毋令人多服。
  • 3.《蒼生司命》:「_蘇合香丸_,治初中風,喉中痰塞,水飲難通。用此丸以開竅,但可救一時之急,不宜多服。
  • 4.《方症會要》:「初中喉中痰塞,水飲難通

控涎丹

  • 1.《藥性切用》:「辛苦性寒,泄閉瀉水。按:大戟能瀉臟腑水飲,甘遂能行經絡水飲,白芥子能散皮裡膜外痰氣,三味同劑,名控涎丹。虛人不可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