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瘧症附列

瘧症先熱後寒者何也?瘧之寒熱皆由冬月外中風寒,邪氣沉於皮膚,藏於骨髓,至夏秋暑熱,腦髓燒灼,腠理開通,邪氣自汗而出,出則陰虛陽盛,故大熱也。邪氣復入,則陽虛陰盛,故大寒也。瘧症先寒後熱者何也?邪氣搏於陰中,營氣虛則衛氣入,衛氣入則腠理空疏,陽陷陰中,故肌肉為先寒也。

邪正交爭,則體戰慄而寒,然邪終不勝正,故衛氣挾營氣,邪氣復居腠理,陰從陽出,由是混淆而成大熱也。終則三氣各舍其位,濈然汗出而瘧解矣。即亢則害,承乃制之義也。癉瘧但熱而不寒也。原感邪氣藏於皮膚分肉之間,內不入於陰中,陽氣獨發故也。痎瘧者營衛俱病,中氣極虛,故難愈。

凡瘧一日一發,二三日一發者,平人衛氣日行於陽廿五度,夜行陰廿五度,受邪輕則正氣未虛而行稍緩,日與邪氣會遇,遇即作矣。受邪甚則正氣傷位而行遲,二三日始得一會,故隔日發也。發即汗出為中虛宜補,終日無汗為邪實且解表。

白話文:

關於瘧疾為何先發熱後發冷呢?這是因為在冬季時,人體外感風寒,導致邪氣滯留在皮膚和骨髓中。到了夏季或秋季,天氣炎熱,使腦髓如被燒灼,毛孔開放,邪氣隨汗排出,這時陰氣虛弱,陽氣旺盛,所以出現高熱。當邪氣再次侵入,陽氣虛弱,陰氣旺盛,因此感到劇烈的寒冷。

那麼,為何有些瘧疾患者先是發冷再發熱呢?這是因為邪氣在體內與陰氣搏鬥,營氣虛弱時,衛氣進入,使毛孔變得鬆散,陽氣陷入陰氣中,因此肌肉首先感到寒冷。

當正邪兩股力量交鋒,身體會戰慄並感到寒冷,然而邪氣最終不能戰勝正氣,於是衛氣攜帶營氣,將邪氣重新趕到毛孔,陰氣跟隨陽氣一同出來,於是形成混亂的大熱。最後,三種氣息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身體會自然出汗,瘧疾也就此痊癒。這就是「亢則害,承乃制」的道理。有的瘧疾只發熱不發冷,這是因為邪氣停留在皮膚和肌肉間,沒有深入陰氣中,只有陽氣單獨發動所導致的。這種瘧疾,營氣和衛氣都受到影響,中氣非常虛弱,所以很難治癒。

通常瘧疾一天或隔天發作一次,這是因為正常人的衛氣白天在陽經運行二十五度,晚上在陰經運行二十五度。如果受到的邪氣較輕,正氣未虛,運行速度稍慢,每天都會與邪氣相遇,一旦相遇就會發病。如果受到的邪氣嚴重,正氣受損,運行速度變慢,要隔兩三天才會與邪氣相遇,所以會隔天發病。發病時若出汗,表示體內虛弱,應該補養;整天都無汗,則表示邪氣實在,需要解表治療。

2. 似瘧數症

有虛損癆瘵似瘧者,每日午後惡寒發熱,至晚亦得微汗,而解脈必虛濡而數不大,弦為辨耳。治當滋陰藥。傷寒病八九日如瘧狀,陽明病日晡發熱似瘧,少陽往來寒熱似瘧,各隨本經病治,不可紊同亂治。戴氏曰:寒熱發作有期者瘧也,無期者雜病也。學者不可不辨。婦人熱入血室,其血結寒熱似瘧。

又有傷食,有腳氣,皆發寒熱似瘧也。此外又有血氣兩虛之症,其初發似瘧,初間隔二三日一發,漸二日一發,再一日一發,劇則一日二三發。此病方書不載,亦無治法,病者多不救,惟內經上列之。帝曰:大熱復惡寒發熱,有如瘧狀,或一日一發,或間數日發,其故何也?岐伯曰:勝復之氣會遇之時有多少也。陰氣多而陽氣少則其發日遠,陽氣多而陰氣少則其發日近。

此勝復相薄盛衰之節,瘧亦同法。

白話文:

[類似瘧疾的多種病症]

有因虛弱損傷、肺結核類似瘧疾的情況,每天午後會感到寒冷並發燒,到了晚上會有些許出汗,病情稍微緩解,但脈搏會虛弱且頻率加快,不大有力,可辨別為弦脈。治療應使用滋補陰液的藥物。

感冒病到第八九天的時候,如果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或是在陽明病中於下午發熱類似瘧疾,又或是少陽病的來回冷熱交錯類似瘧疾,應根據本身病症來治療,不可混為一談,胡亂施治。戴氏說:有固定時間發作的冷熱交替是瘧疾,沒有固定時間的是其他疾病。學習醫術的人不可不明辨。

婦女熱邪侵入血室,血液凝結導致冷熱交替類似瘧疾。

另外,還有因飲食過量、腳氣等情況也會引起類似瘧疾的冷熱交替。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血氣雙虛的病,初期症狀類似瘧疾,最初每兩三天發作一次,逐漸變成每兩天發作一次,再變成每天發作一次,嚴重時一天會發作兩三次。這種病在醫書中未被記載,也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法,病人大多無法救治,只有《黃帝內經》有提及。黃帝問:大熱後又出現惡寒發熱,類似瘧疾,有的每天發作一次,有的間隔幾天才發作,這是什麼原因呢?岐伯回答:這是因為正氣和邪氣相遇時強度不同所致。陰氣多而陽氣少,發作的間隔就長;陽氣多而陰氣少,發作的間隔就短。

這就是正邪氣相互作用,導致病情輕重的規律,瘧疾的發作也遵循同樣的原則。

3. 加減清脾飲

治先寒後熱

白朮、茯苓、半夏、柴胡(各一錢)、知母、青皮、陳皮、黃芩(各七分)、厚朴、草果(各四分)、甘草、姜三片。凡治癉同此方,去厚朴,加石膏(一錢五分)。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先出現寒冷感,之後轉為發熱的症狀。

使用材料包含:白朮、茯苓、半夏、柴胡各約3.75公克,知母、青皮、陳皮、黃芩各約2.62公克,厚朴、草果各約1.5公克,以及甘草適量,還有三片薑。

在治療瘧疾時,應去除厚朴的成分,並加入石膏約5.62公克。

4. 加減柴胡桂薑湯

治先熱後寒,寒多熱少,或獨寒不熱者

柴胡 茅朮 川芎(各七分) 黃芩 牡蠣(各六分) 花粉(五分) 甘草 桂枝 乾薑(各三分) 姜三片、棗二枚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一開始發燒後轉為畏寒,畏寒的症狀比發燒還嚴重,或者是隻有感到寒冷而無發燒的情況。

所需藥材及其份量如下:柴胡、茅朮、川芎各七分,黃芩、牡蠣各六分,花粉五分,甘草、桂枝、乾薑各三分,薑三片,棗二枚。

(註:古代漢方醫學中的「分」是藥材的單位,並非現代的重量單位,實際使用時需由專業醫師調整劑量)。

5. 四獸散

治氣虛痰飲結聚者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人參、白朮、草果、烏梅、姜三片、棗二枚、鹽少許入煎藥。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為氣力不足導致的痰多及痰在體內聚集的情況。

使用的藥材有陳皮、半夏、茯苓、甘草、人參、白朮、草果、烏梅,再加上三片薑、兩枚大棗,以及少量的鹽,一起煎煮成藥湯服用。

6. 有汗要無汗方

人參、白朮(各八分)、黃耆(生用一錢)、歸身、酸棗(七個)、升麻(三分)、柴胡(四分)、黃芩(六分)、陳皮(五分)、五味、甘草、麻黃根

白話文:

這段古代中醫文字在現代白話文中可解讀為一種藥方的組成。該藥方由以下成分構成:人參與白朮各使用八分,黃耆(需生用)一錢,當歸身,酸棗七個,升麻三分,柴胡四分,黃芩六分,陳皮五分,五味子,甘草,以及麻黃根。此藥方被命名為「有汗要無汗方」。

7. 無汗要有汗方

柴胡、葛根(一錢)、蒼朮、川芎、黃芩、知母(七分)、石膏(一錢二分)、青皮(七分)、升麻、甘草、姜三片

白話文:

這段古代中醫文字在現代白話文中可解讀為一種藥方的組成,用於調理身體使之能正常出汗。具體藥材及份量如下:柴胡、葛根使用一錢,蒼朮、川芎、黃芩、知母使用七分,石膏則需一錢二分,青皮同樣是七分,再加入升麻和甘草,最後添加三片薑一同煎煮服用。

8. 治瘧夜發方

柴胡、黃芩、人參、甘草、半夏、青皮、麥冬、川芎(各七分);歸身(八分);生地(五分);白芍(一錢);姜三片、棗二枚。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來治療夜晚發作的瘧疾。使用的藥材與劑量如下:柴胡、黃芩、人參、甘草、半夏、青皮、麥冬、川芎,每樣藥材各七分;當歸身八分;生地五分;白芍一錢;另外還需加入三片薑和兩枚大棗。以上為一次的用量。

9. 治癉瘧方

凡瘧獨熱不寒,大熱大渴,夏秋多此病。

知母、麥冬、花粉、葛根(各七分)、黃芩、生地、柴胡、牛膝(各五分)、石膏(一錢二分)、粳米(二錢)

白話文:

這是一個治療瘧疾的方子,專門用於那些只發燒而不畏寒,有強烈高燒和口渴症狀,這種病情在夏季和秋季比較常見。

所需藥材及其份量如下:知母、麥冬、花粉、葛根各用七分,黃芩、生地、柴胡、牛膝各用五分,石膏需用一錢二分,最後,粳米則需用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