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綸

《明醫雜著》~ 卷之五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8)

1. 傷風流涕

小兒八歲以下無傷寒,雖有感冒傷風,鼻塞、流涕、發熱、咳嗽,以降痰為主,略加微解。凡散利敗毒,非幼稚所宜。或冒輕者,不必用藥,候二、三日,多有自愈。

愚按前症若手足冷,或腹脹,脾虛也,用六君子湯加升麻、柴胡;若腹脹,或氣喘,肺虛也,用四君子湯加柴胡、升麻。經云肺主氣而司皮毛,肺虛則腠理不密,外邪易感。凡發表之後,其邪既去,用補脾肺以實其表,庶風邪不能再入。往往表散之後,熱嗽不退,復行發表,多變壞症。

吳江史玄年子,傷風,用表散化痰之藥,痰盛咳嗽,肚腹膨大,面色㿠白。此脾土虛不能生肺金也。余用六君子湯加桔梗,一劑頓愈。至三日前症仍作,鼻中流涕,此復傷風寒所致。用前藥加桑皮、杏仁、桔梗而愈。

史少參季子,喘嗽,胸腹膨脹,泄瀉不食,此飲食傷脾土,而不能生肺金也。用六君子湯,一劑,諸症悉愈。

史木川子,六歲,感冒咳嗽,發散過度,喘嗽,不食,用六君子湯加桔梗而愈。時四月,隨其父巡視耕種,忽發寒戰,仍復咳嗽,或用發表之劑,痰中有血。余曰:此成肺癰也。次日吐痰兼膿,用桔梗湯而愈。後元氣未復,大便似痢,或用五苓、黃連、枳實之類,痰喘、目札、四肢抽搐。余曰:此脾氣敗而變慢脾風也。辭不治,果然。

白話文:

[感冒流鼻水]

對於八歲以下的小孩,一般不會有嚴重的風寒症狀,即使有普通感冒、吹風受涼導致的鼻塞、流鼻涕、發燒、咳嗽等,治療上主要以化痰為主,再稍微輔助一些解表藥物。但像那些強烈的散寒解毒藥物,就不適合小孩使用。有些輕微的病情,甚至不需要用藥,等待兩三天,通常都能自行康復。

根據我的經驗,如果孩子手腳冰冷,或是腹部脹大,這可能是脾臟虛弱的徵兆,可使用六君子湯加上升麻、柴胡;若是腹部脹大,或是呼吸急促,這可能是肺部虛弱,可用四君子湯加上柴胡、升麻。經典醫書提到,肺部主管氣息並調節皮毛,肺部虛弱就會使肌膚毛孔變得鬆弛,外界病菌容易侵入。在發汗後,病菌雖然被驅逐,但要補充脾肺的能量,才能強化身體表面的防禦力,避免風邪再次入侵。常常在發汗後,熱咳仍然沒有改善,再進行發汗,往往會引發更嚴重的病情。

吳江的史玄年子,因吹風受涼,使用了發汗和化痰的藥物,結果痰液更多,咳嗽更厲害,肚子也變得更大,臉色蒼白。這是因為脾臟虛弱無法滋養肺部。我使用了六君子湯加上桔梗,一劑就見效。三天後,同樣的症狀又出現,鼻涕不斷流下,這是再度吹風受涼的結果。我用同樣的藥方加上桑皮、杏仁、桔梗,很快就痊癒了。

史少參的季子,呼吸困難且咳嗽,胸部和腹部都腫脹,還伴有腹瀉和食慾不振,這是因為飲食影響到脾臟,進而無法滋養肺部。我使用了六君子湯,一劑後所有症狀都消失了。

史木川的兒子,六歲,因吹風受涼開始咳嗽,發汗的藥物使用過度,導致呼吸困難且咳嗽,食慾不振,我使用了六君子湯加上桔梗,很快就好了。那時是四月,他跟著父親去田裡巡視農事,突然感到寒冷並開始咳嗽,有人用了發汗的藥物,結果痰中帶血。我說:這已經轉變為肺部疾病了。隔天他咳出的痰混合了膿血,我使用了桔梗湯,很快就好了。後來他的體力尚未恢復,大便形狀像痢疾,有人使用了五苓、黃連、枳實等藥物,結果痰多、呼吸困難、眼睛閉合不了、四肢抽搐。我說:這是脾氣虛弱而引發的慢脾風。我拒絕治療,果然不久後他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