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涵(日敦)

《奉時旨要》~ 卷五 土屬 (5)

回本書目錄

卷五 土屬 (5)

1. 黃疸湯頭

桂枝加黃耆湯好,桂耆赤芍姜甘棗。

茵陳五苓治發黃,五苓茵陳加棗姜。

梔子大黃湯,香豉枳實梔大黃。

犀角地黃湯,生地赤芍麥冬良。

茵陳蒿湯,梔子大黃。

硝石礬石散,麥粥飲和咽。

大黃硝石湯,黃柏梔子相。

茵陳四逆湯,茵陳附子草炮姜。

大分清飲通二苓,車澤山梔枳殼均。

梔子柏皮湯,梔柏甘草良。

四君子湯中和義,參朮茯苓甘草比。

溫胃飲用參朮陳,扁豆乾姜歸草能。

六味地黃湯,山山熟地黃,丹苓兼澤瀉,八味附桂相。

五福飲用參熟地,當歸白朮炙草記。

柴芩煎,治壯熱,梔瀉枳殼木通得。

茵陳大黃湯,再加梔子相。(此方即前茵陳蒿湯。)

胃苓湯,用五苓,再加平胃合而成。

甘露須天麥,生熟地黃芩,枳甘枇杷葉,石斛共茵陳。

七福飲用棗仁歸,遠志參甘地術為。

白話文:

[黃疸治療方劑]

  • 桂枝加黃耆湯是個不錯的選擇,它由桂枝、黃耆、赤芍、生薑、甘草及大棗組成。

  • 茵陳五苓湯可以治療黃疸,其成分包含五苓散、茵陳、大棗和生薑。

  • 梔子大黃湯,由香豉、枳實、梔子和大黃調配而成。

  • 犀角地黃湯,由生地、赤芍、麥冬組成,效果良好。

  • 茵陳蒿湯,主要成分為梔子和大黃。

  • 硝石礬石散,可與麥粥一同服用。

  • 大黃硝石湯,成分包括黃柏、梔子。

  • 茵陳四逆湯,由茵陳、附子、甘草、炮薑組成。

  • 大分清飲,利尿清熱,配方中包含了茯苓、澤瀉、車前子、梔子、山梔和枳殼。

  • 梔子柏皮湯,由梔子、柏皮、甘草調配而成。

  • 四君子湯,調和脾胃,由人參、白朮、茯苓和甘草組成。

  • 溫胃飲,由人參、白朮、陳皮、扁豆、乾薑、歸身和甘草組成。

  • 六味地黃丸,主要成分為熟地、山茱萸、山藥、丹皮、茯苓、澤瀉。

  • 五福飲,由人參、熟地、當歸、白朮和炙甘草組成。

  • 柴芩煎,治療高燒,成分有梔子、大黃、木通、枳殼。

  • 茵陳大黃湯,加入梔子。

  • 胃苓湯,由五苓散和厚朴、陳皮、白朮、甘草組成。

  • 甘露飲,成分為天冬、麥冬、生地、熟地、黃芩、枳實、甘草、枇杷葉、石斛、茵陳。

  • 七福飲,由酸棗仁、當歸、遠志、人參、甘草、熟地、白朮組成。

2. 痰飲

《經》曰:歲土太過,飲發中滿食減。又曰:太陽司天,濕氣變物,水飲內畜,中滿不食。又曰:太陰所至,為積飲痞隔,土鬱之發,為飲發注下。太陽之復,唾出清水及為噦噫。又曰: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考《內經》止有積飲之說,本無痰症之名,自仲景創之,而諸家言痰者紛紛矣。

然痰與飲不同,飲為水液,停積胸腹間,而痰則稠濁無處不到,凡五臟之傷,皆能致之,當知其辨。

張子和曰:痰症有五,風痰、熱痰、濕痰、酒痰、食痰。留在中脘,亦令人憎寒發熱,痞滿自汗,有似傷寒者,特頭不痛,項不強耳。

陳無擇曰:病人百藥不效,關脈伏而大,或眼皮眼下如灰煙黑者,皆痰也。

丹溪謂:二陳湯治一身之痰,下行上行,各加引藥。

吳茭山曰:八味者,治痰之本也。

龐安常謂:肺受火不得清肅下行,則津液凝濁,不生血而生痰,當以潤劑滋陰,如地、杞、麥冬之類。投以二陳,立見其殆。

景岳曰:治痰宜分緩急,風寒之痰,宜從辛散;脾胃之痰,宜去濕滯,兼扶中土;腎水虛泛之痰,宜壯水之源;陰火乘肺之痰,宜滋津液;火邪之痰,宜用清降。痰在膈上,在經絡,及膠固稠濁者,非吐不去,在腸胃,可下而愈,在四肢,非竹瀝不能達,在脅下,非白芥子不能除,在皮裡膜外,非薑汁、竹瀝不能開。

至於飲症,《金匱》云:其人素盛今瘦,水在腸間,瀝瀝有聲,名痰飲。飲水流脅下,咳唾引痛,名懸飲。飲水歸四肢,當汗不出,身體疼痛,名溢飲。咳逆倚息,氣短不得臥,其形如腫,名支飲。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水在脾,少氣身重。

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水在腎,心下悸。心有留飲,其人背惡寒如掌大,或脅下痛引血盆,咳嗽則轉甚,或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心悸。膈上病痰則喘咳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劇。痰挾瘀血,遂成窠囊,惟蒼朮行之極妙。其餘病痰飲者,當溫藥和之。

治虛寒痰飲,用苓桂朮甘湯,外臺茯苓飲,及小半夏茯苓湯。

普明子曰:痰有燥濕之分,飲有表裡之別,濕痰生於脾,滑而易出,二陳湯、六君子等主之。燥痰生於肺,干而難出,貝母瓜蔞散、人參清肺飲等主之。若肺火不能下降,致真水上泛,用六味丸以滋其陰,此治痰法也。飲之在表者,發熱浮腫,香蘇、五皮等合用以疏之。飲之在裡者,或停心下,伏兩脅,走腸間,變幻萬狀,用《外臺》茯苓飲,苓桂朮甘湯等,加蒼朮治之,此治飲法也。

筆花氏曰:濃則為痰,薄則為飲。莫非脾陽失職,飲食不為津液而為痰飲。古人所以治痰先理脾也。然而痰飲之症,變狀百出,妄見妄言,脈亦乍大乍小,無有定準,或肢體半寒半熱,晝輕夜重,溺濁如朱,不知者,疑為鬼祟,而非也。先宜苓桂朮甘湯等加蒼朮,旋用六君子等以收功。

至於猝倒痰迷,及行入經絡為患,則宜參厥逆、痹症之法治之。更有猝然老痰,結核在咽,亦非細故,宜用五倍子、玄明粉、枳實等,加咸藥以軟堅而化痰。帶血者,加韭汁。若火痰用芩、膏;風痰用南、附;濕痰用蒼、夏;食痰用楂、曲;酒痰用粉葛;老痰用蔞、貝:頑痰用海粉;經絡痰用荊、竹瀝,隨症施之而已。

白話文:

經典記載:當土運過度時,會導致體內產生過多的水飲,造成胸腹脹滿,食慾減退。再說,當太陽主宰天空時,濕氣會影響物質的變化,使得水飲在體內囤積,造成胸腹脹滿,食慾不振。另外,當太陰來臨時,會引起積聚水飲,導致消化不良,土氣鬱結時,水飲會向下流動。太陽回復時,會出現吐出清水或打嗝的情況。此外,所有清澈冰冷的液體病症,都屬於寒性。考察內經,僅有積飲的描述,並無痰症的名稱,自從張仲景創立痰症的觀念後,各家對於痰的描述就層出不窮。

然而,痰與水飲並不相同,水飲是停留在胸腹間的液體,而痰則是粘稠混濁,可以到達身體各處。五臟受到傷害,都有可能產生痰,應當明白這一點。

張子和表示:痰有五種類型,風痰、熱痰、濕痰、酒痰、食痰。停留在中脘,也會讓人感到寒戰發燒,胸脹自汗,類似感冒,只是不會頭痛,頸部也不會僵硬。

陳無擇指出:病人服用各種藥物都無效,關脈沉伏且粗大,或者眼皮下有如灰煙般黑圈,都是痰的表現。

丹溪認為:二陳湯能治療全身的痰,上下行走時,各自加入引導藥物。

吳茭山認為:八味藥方,是治療痰的根本。

龐安常認為:肺部受火無法清肅下行,則津液會凝結成濁,不生成血液而是生成痰,應使用滋潤藥物滋養陰部,如地黃、枸杞、麥冬等。如果使用二陳湯,立即會看到危險。

景嶽表示:治療痰應區分緩急,風寒的痰,應使用辛辣散寒;脾胃的痰,應去除濕氣,同時支持中焦;腎水虛泛的痰,應壯水之源;陰火乘肺的痰,應滋養津液;火邪的痰,應使用清降法。痰在膈上,在經絡,以及黏稠稠濁的痰,必須透過催吐才能去除。在腸胃的痰,可以通過排泄治療;在四肢的痰,非竹瀝不能達到;在脅下的痰,非白芥子不能消除;在皮膚和膜外的痰,非薑汁、竹瀝不能開通。

至於水飲的症狀,《金匱要略》提到:原本體型豐腴的人現在變得消瘦,水液在腸間流動,發出淅淅索索的聲音,被稱為痰飲。水液流到脅下,咳嗽會引發疼痛,被稱為懸飲。水液流到四肢,應該出汗卻不出,身體疼痛,被稱為溢飲。咳嗽時呼吸困難,氣短無法躺下,身體像腫脹一樣,被稱為支飲。水在心中,心下堅硬,呼吸短促,厭惡水而不願飲用。水在肺中,吐出泡沫,想喝水。水在脾中,呼吸短促,身體沉重。

水在肝中,脅下脹滿,打噴嚏時疼痛。水在腎中,心下悸動。心有留飲,背部寒冷像手掌大小,或脅下疼痛牽連到血盆,咳嗽時會更嚴重,或呼吸短促且口渴,四肢關節疼痛,心悸。膈上病痰則喘咳寒熱,背痛腰疼,淚水自行流出,全身顫抖劇烈。痰夾雜瘀血,形成巢囊,只有蒼朮能極好地處理它。其他患有痰飲的患者,應當使用溫和的藥物來調和。

治療虛寒痰飲,應使用苓桂朮甘湯,外臺茯苓飲,以及小半夏茯苓湯。

普明子表示:痰有乾燥和濕潤之分,水飲有表裡之別,濕痰生於脾,滑而容易排出,使用二陳湯、六君子等藥物。乾燥的痰生於肺,乾燥且難以排出,使用貝母瓜蔞散、人參清肺飲等藥物。如果肺火不能下降,導致真水上泛,使用六味丸滋養陰部,這是治療痰的方法。在表層的水飲,會發熱浮腫,使用香蘇、五皮等藥物合用來疏通。在裡層的水飲,可能會停留在心下,潛伏在兩側,流動在腸間,變化萬千,使用外臺茯苓飲,苓桂朮甘湯等藥物,加上蒼朮來治療,這是治療水飲的方法。

筆花氏表示:濃厚的是痰,稀薄的是水飲。這都是因為脾陽失職,飲食未能轉化為津液而成為痰飲。古人之所以先治理脾,就是為了治療痰。然而,痰飲的症狀,變化百出,妄見妄言,脈搏也忽大忽小,沒有固定的標準,或肢體半寒半熱,白天輕微晚上加重,尿液混濁如紅色,不知道的人會懷疑是鬼怪作祟,但其實不是。首先應使用苓桂朮甘湯等藥物,加上蒼朮,然後使用六君子等藥物來收工。

至於突然倒下,痰迷糊不清,以及進入經絡造成的疾病,應當參考厥逆、痹症的治療方法。還有突然的老痰,結塊在喉嚨,也不是小事,應使用五倍子、玄明粉、枳實等藥物,加上鹹味藥物來軟化堅硬的痰。如果帶有血跡,可以添加韭菜汁。如果火痰使用黃芩、石膏;風痰使用南星、附子;濕痰使用蒼朮、半夏;食痰使用山楂、神麴;酒痰使用葛根;老痰使用瓜蔞、貝母:頑固的痰使用海粉;經絡的痰使用荊芥、竹瀝,根據症狀來使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