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時旨要》~ 自序
自序
1. 自序
天以陰陽五行生萬物,人即稟此陰陽五行以成形質,而其間消長生克之機,此民生疾病夭札之所由肇也。上古聖人知其然,即以五行分配臟腑,五行中各具一陰陽相為表裡,而凡僦貸季之理色脈,俞跗、岐伯、雷公之察明堂,巫彭、桐君之處方、盄餌湔澣,悉本乎此。然數千年來,只傳《靈》、《素》十八卷,當時鳥篆,後世簡書,譯其文者,詎無闕誤。
即《周官》疾醫,申九竅、九臟之義,亦只言其崖略,而未詳且盡。春秋時和緩扁鵲輩,片語具足千古,而著作無聞焉。自東漢越人、張仲景出,而《內經》之旨燦然一彰。然而《金匱》諸方,太覺古奧峻厲,按諸今時之病,未能一一合轍。後人震乎其名,不敢增損一字。
白話文:
天地万物皆由阴阳五行生发而来,人亦承袭此阴阳五行而构成形体,其间消长生克的规律,正是人们生病、夭折的根源。远古圣贤洞悉此理,便将五行分配给五脏六腑,五行中各自包含一阴一阳相互表里。因此,无论是中医诊断时的望闻问切,还是俞跗、岐伯、雷公的察明堂,巫彭、桐君的处方、食疗、沐浴,都源于此。然而,数千年来,仅流传下来《灵枢》、《素问》十八卷,当时文字古奥,后世简化书写,翻译文本难免有所缺漏。
《周官》中的疾医,虽然阐述了九窍、九脏的道理,但也只言其概略,未能详尽。春秋时期,和缓扁鹊等人虽然留下了精辟的医术言论,但其著作却无从得见。直到东汉时期,越人、张仲景出现,才让《内经》的精髓得以充分展现。然而,《金匮要略》中的诸多方剂,过于古老深奥,难以完全适用于当今的病症。后人慑于其名声,不敢对其增减一字。
唯河間、東垣、丹溪、立齋、景岳、伯仁、嘉言諸人,從而推廣之,或登其堂,或造其室,雖所論不免於偏,而實從《內經》分其餘緒,真後學一大津梁也。暾幼習經史,旁及醫經,中年遊學嘉禾,兼行其道,浪得虛名者十有餘年。自通籍後,出仕東粵,每於簿書錢穀之暇,療人疾苦。
且憐海濱不究醫藥,因著有《醫鏡》八卷付梓,以廣人知。今者年老乞歸,而舊日交遊,頻以醫事過問,且競將子弟從遊。惟近日醫書汗牛充棟,擇不精,語不詳,難為濟世根柢之學,爰不揣譾陋,抉《經》旨之要言,採諸賢之正論,刪繁存液,略附末議,匯成七卷,即以陰陽五行分類而屬之。因思萬病之原,無論外感內傷,悉根於郁。
白話文:
唯河間、東垣、丹溪、立齋、景岳、伯仁、嘉言諸人,從《內經》出發,推廣其醫學理論,或深入其精髓,或掌握其精華,雖然他們論述難免有偏頗之處,但確實承繼了《內經》的思想精華,是後學者學習醫術的重要橋樑。
本人自幼學習經史,並涉獵醫學典籍,中年時前往嘉禾遊學,並兼行醫術,虛名在外,已十餘年。自從入仕東粵後,在處理公務之餘,也常常醫治百姓疾苦。
然而,我看到海濱地區的人們不精通醫藥,因此寫下了《醫鏡》八卷並付梓出版,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醫術。如今我年老歸隱,以前的朋友們常常詢問醫事,並競相讓子弟向我學習。然而,現今醫書汗牛充棟,難以精選,文字也往往不詳盡,難以作為濟世根基。
因此,我雖然學識淺薄,但仍不揣冒昧,深入探究《內經》的要旨,採擷諸位先賢的精闢論述,刪繁就簡,略加註釋,匯編成七卷,並以陰陽五行分類歸納。我認為,萬病之源,無論是外感還是內傷,都根源於鬱結。
郁,陰象也,以之屬陰而冠於首,次之以諸瘧,取陰偶之義也。若陽症之極盛,莫大於傷寒,故專屬乎陽。此外近於木者,則木屬之;近於火者,則火屬之;推之土屬、金屬、水屬,莫不皆然。易曰:「後天而奉天時」,朱子訓為「知理」。如是奉而行之。暾非敢謂已知其理也。
不過體上天好生之心,敬持其奉行之志云爾,因名其編曰《奉時旨要》。而自序其陰陽五行分類而屬之意云。
時道光十年歲次庚寅季夏之月
歸安江涵暾自序
白話文:
奉時旨要 自序
郁,屬於陰的象徵。將其歸屬於陰並放在首位,其次是諸瘧,取的是陰氣偶發之意。若陽證極盛,莫過於傷寒,因此傷寒專屬於陽。除此之外,若疾病與木性相近,則屬於木;若與火性相近,則屬於火;以此推類,土、金、水亦是如此。
易經有言:「後天而奉天時」,朱子解讀為「知理」。如是奉行天時,才能知曉其中的道理。我不敢自詡已知其理,
不過是體察上天好生之德,敬重奉行天時之志而已,因此將此書命名為《奉時旨要》。而在此自序中,我將陰陽五行分類,並說明其歸屬之意。
道光十年歲次庚寅季夏之月
歸安江涵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