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涵(日敦)
《奉時旨要》~ 卷一 陰屬 (3)
卷一 陰屬 (3)
1. 論六氣之郁
非清火不能去燥。治用潤燥湯、麥門冬湯、潤腸丸、生地黃煎,火甚石膏大黃酌用。血虛者,甘露飲、地黃丸,加當歸、蓯蓉、麻仁、蔞仁、牛乳、蜂蜜之類。此燥郁之治也。
火鬱之症,有賊火,有子火,賊可驅而不可留,子可養而不可害。賊火由六氣飲食、暖坑窯灶而得,郁之則薰灼臟腑,煩渴肌消,必至陰涸而後已。子火即命門之真陽,生生之橐鑰,郁之則元陽不升,穀食不化,水火不相為用,為不食,為腎瀉,為水腫陰結,虛寒症百出矣。治法宜用表、清、攻三法以驅賊,如升陽散火湯、白虎湯、黃連解毒湯、承氣湯等是也。
用溫補法以養子,如八味丸、右歸飲等是也。此火鬱之治也。
白話文:
論六氣之鬱
燥邪之氣若要清除,必須先清瀉體內之火。治療時可用潤燥湯、麥門冬湯、潤腸丸、生地黃煎等方劑,若火勢過盛,可酌情加入石膏和大黃。若患者同時伴有血虛,則可用甘露飲、地黃丸,並加入當歸、肉蓯蓉、麻仁、蔞仁、牛奶、蜂蜜等藥物。以上是治療燥邪鬱滯的方法。
火鬱症可分為賊火和子火兩種。賊火需驅散而不可久留,子火則需溫養而不可損傷。賊火是由於六淫邪氣、飲食不節以及溫熱環境(如窯灶)等因素引起的,鬱滯於體內則會灼傷臟腑,導致煩躁口渴、消瘦等症狀,最終導致陰液耗竭才會停止。子火指的是命門之火,也就是人體先天之真陽,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關鍵,若其鬱滯則元陽不能上升,飲食不能消化吸收,水火失衡,進而出現不食、腎虛洩瀉、水腫、陰寒凝結等各種虛寒症狀。治療賊火宜用疏表、清熱、攻邪三法,例如升陽散火湯、白虎湯、黃連解毒湯、大承氣湯等。
治療子火則需溫補,例如八味丸、右歸飲等。以上是治療火鬱的方法。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