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六下 (10)
卷六下 (10)
1. 益元湯
(活人),治面赤身熱,不煩而躁,飲水不入口,名戴陽證。(成氏曰:煩躁者,先煩漸至躁也。躁煩者,先躁而迤邐復煩也。從煩至躁為熱,先躁後煩,謂怫怫然更作躁悶,此為陰盛格陽也。雖大躁欲於泥水中臥,但飲水不得入口是也,此氣欲脫而爭,譬如燈將滅而復明矣。
白話文:
(活人)有治法:針對臉發紅、全身發熱,且不覺得煩躁,但卻心神不寧,想喝水卻喝不入口的症狀,稱為「戴陽證」。(成氏說:煩躁是指先有煩躁,漸漸轉變成躁動的狀態。躁煩是指先有躁動,之後轉變成煩躁,此症狀是從煩躁演變成躁動,表示是熱症。如果是先有躁動,之後再轉變成煩躁,就叫做易怒且心煩,這是陰盛阻滯陽氣造成的。雖然非常躁動,甚至想要躺在泥水中,但是卻喝不入口水,這就是氣血想要脫離但卻被阻擋,就像將熄的燈突然又亮起來一樣。
按內熱曰煩,謂心中郁煩,為有根之火。故但煩不躁,及先煩後躁者,皆可治。外熱曰躁,謂身體手足動擾,欲裸衣入井,為無根之火。故但躁不煩,及先躁後煩者,皆不治。大抵獨煩不躁者多屬熱,惟悸者屬虛。獨躁不煩者多屬寒,而火邪者間或有之。)
白話文:
在中醫理論中,內熱被稱為煩,是指心中的鬱悶煩躁,是一種有根之火。因此,只要是煩而不躁,或者是先煩後躁的情況,都是可以治療的。外熱被稱為躁,是指身體手腳動擾不安,有脫掉衣服跳入井中的衝動,這是一種無根之火。因此,只要是躁而不煩,或者是先躁後煩的情況,都是無法治療的。總體而言,單獨出現煩而不躁的情況,大多屬於熱證,只有心悸的狀況屬於虛證。單獨出現躁而不煩的情況,大多屬於寒證,但偶爾也會有火邪引起的躁證。
附子(炮),乾薑,艾葉,黃連,知母,人參,麥冬,五味子,甘草,加薑棗蔥白煎,入童便一匙,冷服。
白話文:
炮附子、乾薑、艾葉、黃連、知母、人參、麥冬、五味子、甘草,加入薑、棗、蔥白煎煮,再加入一匙童便,放涼後服用。
附子乾薑艾葉,回陽之藥,協以連人參甘草,補其陽虛。退其陰火,所謂甘溫能除大熱也。黃連以折泛上之火,知母以滋在下之陰,以靜其躁。蓋陽無陰,則孤陽無所附麗,故扶陽亦兼和陰也。麥冬五味,補肺清心,合人參以生其脈。加童便而冷服者,熱因寒用也。
白話文:
附子、乾薑和艾葉,是溫陽的藥物,配合人參和甘草,可以補虛。黃連可以清熱,知母可以滋陰,可以平靜躁動。陽沒有陰,就會孤單無助,所以扶陽也要兼顧陰。麥冬、五味子可以補肺清心,加上人參可以生脈。加上童便冷服,是利用熱因寒用的道理。
2. 回陽救急湯
(節庵自注云:即四逆湯。),治三陰中寒,初病身不熱,頭不痛,惡寒戰慄,四肢厥冷,引衣自蓋,蜷臥沉重,腹痛吐瀉,口中不渴。或指甲唇青,口吐涎沫,或無脈,或脈沉遲無力。(初病無身熱頭痛,是無表邪,邪不在陽也。惡寒厥逆,是寒中於里,陽氣不宜於四肢也。
白話文:
節庵自注說:此即四逆湯。用以治療三陰中寒。早期病症無發熱也不頭痛,怕冷打寒顫,四肢冰冷,拉衣蓋身,蜷縮臥着身體沉重,腹痛吐瀉,口中不渴。或指甲、嘴脣青紫,口中吐出唾沫,或無脈搏,或脈搏沉緩無力。(早期病症無發熱也不頭痛,說明無外邪,邪氣不在陽分。怕冷逆候,說明寒邪中於裏,陽氣無法充盈四肢。)
引衣自蓋,蜷臥沉重,是寒中少陰也。腹痛吐瀉不渴,是寒中太陰也。指甲唇青,口吐涎沫,是寒中厥陰也。至於沉遲無脈,陰寒為已甚矣。戰慄,有屬陰者,陽微陰勝,邪氣內爭,而正不勝,故心寒足蜷,鼓頷厥冷,而一身戰搖也。有屬陽者,真陽來復,正氣鼓動,外爭而勝,故身為振搖,遂大汗以解也。
白話文:
附子(經過炮製)、乾薑、肉桂、人參(五分)、白朮、茯苓(一錢)、半夏、陳皮(七分)、甘草(三分)、五味子(九粒),加薑煎煮,加入麝香三釐調和服用。若是沒有脈搏,則加入豬膽汁。(如果藥物進入心臟而脈搏通了。)腹瀉則加入升麻和黃耆,嘔吐則加入薑汁,吐出涎沫則加入鹽炒吳茱萸。
寒中三陰,陰盛則陽微,故以附子薑桂辛熱之藥,祛其陰寒。而以六君溫補之藥,助其陽氣。五味合人參,可以生脈。加麝香者,通其竅也。
白話文:
冬天三陰經當令,陰氣旺盛則陽氣衰弱,所以用附子、薑、桂這三種辛熱的藥物,來祛除陰寒。而以六君子溫補的藥物,來幫助陽氣。五味合人參,可以生脈起勢。再加上麝香,就可以通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