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傷寒論》~ 卷六 (2)
卷六 (2)
1.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二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邪傳厥陰,則熱已深也。邪自太陽傳至太陰,則腹滿而嗌乾,未成渴也;邪至少陰者,口燥舌乾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陰成消渴者,熱甚能消水故也。飲水多而小便少者,謂之消渴。木生於火,肝氣通心,厥陰客熱,氣上撞心,心中疼熱。傷寒六七日,厥陰受病之時,為傳經盡,則當入腑,胃虛客熱,飢不欲食,蛔在胃中,無食則動,聞食嗅(醫統本作「臭」)而出,得食吐蛔,此熱在厥陰經也。若便下之,虛其胃氣,厥陰木邪相乘,必吐下不止。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白話文:
厥陰受病時,會出現消渴症狀,像是口乾舌燥、總是感到飢餓卻不想吃東西,甚至吃東西後會吐蛔蟲,而且拉肚子也止不住。
病邪傳入厥陰經,表示熱邪已經深入體內。當病邪從太陽經傳至太陰經時,會出現腹脹和口乾,但還未發展成口渴;病邪傳入少陰經時,會出現口燥舌乾和口渴,但還未發展成消渴;而當病邪到達厥陰經時,就會造成消渴,因為熱邪過於嚴重,導致水分流失。
如果喝水很多,卻小便很少,就叫做消渴。木生於火,肝氣通心,厥陰受熱邪侵犯,氣上衝擊心臟,導致心痛和心熱。傷寒病發病六七天,厥陰經開始受病時,表示病邪已經傳遍經絡,將要進入臟腑。此時胃氣虛弱,受熱邪侵犯,因此感到飢餓卻不想吃東西,蛔蟲在胃裡,沒有食物就會動,聞到食物的味道就會出來,吃東西就會吐出蛔蟲,這是熱邪在厥陰經的表現。如果用瀉藥治療,就會虛弱胃氣,再加上厥陰經的木氣被邪氣所乘,就會導致嘔吐和腹瀉不止。
厥陰中風時,脈象微弱而浮,表示病情將要痊癒;如果脈象不浮,表示病情尚未痊癒。
經曰:陰病見陽脈而生,浮者陽也。厥陰中風,脈微浮,為邪氣還表,向汗之時,故云欲愈。
厥陰病,欲解時,從寅(趙本醫統本並作「醜」)至卯上。
厥陰,木也,王於卯醜寅,向王,故為解時。
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邪至厥陰,為傳經盡,欲汗之時,渴欲得水者,少少與之,胃氣得潤則愈。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四逆者,四肢不溫也。厥者,手足冷也。皆陽氣少而陰氣多,故不可下,虛家亦然。下之是為重虛,《金匱玉函》曰:虛者十補,勿一瀉之。
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複利。
白話文:
經書上說:陰病出現陽脈,就預示著病將要好轉,脈象浮則屬於陽性。厥陰中風,脈象微浮,表示邪氣回歸體表,即將出汗,所以說預示著病要好轉。
厥陰病症,想要解脱的時候,會從寅時到卯時之間。
厥陰屬木,在卯時、醜時、寅時最旺,向著旺盛之時,所以是解脫的時候。
厥陰病症,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少量多次地給他喝,病就會好。
邪氣到達厥陰,就表示傳經已盡,想要出汗的時候,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少量多次地給他喝,胃氣得到滋潤就會好。
所有四逆厥證的患者,不可使用下法,虛寒體質的人也是一樣。
四逆,是指四肢不溫。厥,是指手足冰冷。都是因為陽氣不足,陰氣過盛,所以不可使用下法,虛寒體質的人也是一樣。使用下法會加重虛弱,《金匱玉函》上說:虛弱的人應該十次補益,不要一次瀉下。
傷寒先出現厥證,之後發熱而腹瀉,必然會自行停止。出現厥證後再次腹瀉。
陰氣勝,則厥逆而利;陽氣復,則發熱,利必自止。見厥,則陰氣還勝而複利也。
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趙本注:「一云消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三(趙本無「三」字)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始發熱,邪在表也。至六日,邪傳厥陰,陰氣勝者,作厥而利,厥反九日,陰寒氣多,當不能食,而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除,去也;中,胃氣也。言邪氣太甚,除去胃氣,胃欲引食自救,故暴能食,此欲勝也。食以索餅試之,若胃氣絕,得面則必發熱;若不發熱者,胃氣尚在也。
白話文:
當人體陰氣過盛時,會出現手足厥冷、腹瀉等症狀;陽氣回升後,發熱,腹瀉自然會停止。如果再次出現厥冷,說明陰氣再次佔優勢,腹瀉又會出現。
傷寒一開始發熱,第六天出現厥冷,第九天腹瀉。一般來說,厥冷導致腹瀉的人,應該食慾不振,但如果食慾反而很好,可能是胃氣被邪氣所傷。可以用索餅試探,如果吃了索餅沒有發熱,說明胃氣尚存,病情會好轉,但有可能會突然發熱然後自行退去。三天後再摸脈,如果熱度仍然存在,預計在第二天半夜會痊癒。這是因為一開始發熱六天,厥冷九天,再次發熱三天,加上之前的六天,也正好是九天,與厥冷的時間相應,所以預計在第二天半夜會痊癒。如果三天後摸脈發現脈搏很快,熱度沒有消退,說明熱氣仍然很盛,可能會出現瘡瘍膿腫。
傷寒一開始發熱,邪氣在體表。到第六天,邪氣傳入厥陰,陰氣過盛就會出現厥冷和腹瀉,第九天出現厥冷,陰寒之氣過多,應該食慾不振,但食慾反而很好,可能是邪氣過盛,損傷了胃氣,胃氣想要藉助食物來恢復,所以突然能吃,這是強弩之末。用索餅試探,如果胃氣已經消失,吃了索餅就會發熱;如果沒有發熱,說明胃氣還存在。
恐是寒極變熱,因暴熱來而復去,使之能食,非除中也。《金匱要略》曰:病人素不能食,而反暴思之,必發熱。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陽氣勝也,期之旦日夜半愈;若旦日不愈,後三日脈數而熱不罷者,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經曰:數脈不時,則生惡瘡。
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傷寒脈遲,六七日,為寒氣已深,反與黃芩湯寒藥,兩寒相搏,腹中當冷,冷不消穀,則不能食;反能食者,除中也。四時皆以胃氣為本,胃氣已絕,故云必死。
白話文:
「恐是寒極轉為熱症,因突然的熱症退去,胃口反而開始好轉,這並不是真正的消化功能恢復,而是身體對熱症的反應。《金匱要略》提到,原本就沒有進食習慣的人,卻突然開始想吃東西,這必定是熱症發作的徵兆。三天後檢查脈象,如果熱症仍然持續,代表陽氣過盛,預計在早晨或夜晚時分熱症就會痊癒;如果早晨熱症仍未好轉,且脈象變得更快速、熱症持續不退,這表示熱症過於嚴重,可能會引發潰瘍和膿包。經典中提到,脈象異常且不按時節出現,則可能引發惡性潰瘍。
如果傷寒的脈象緩慢,在病程六七天後,反而使用了黃芩湯這種寒涼的藥物來清除熱症。脈象緩慢代表身體處於寒症狀態,現今使用寒涼藥物清除熱症,結果導致腹部更加冰冷,人應該無法進食。然而現在反而能夠進食,這被稱為「除中」,這種情況下,患者必定會死亡。
如果傷寒的脈象緩慢,在病程六七天後,表示寒氣已經深入體內,卻反使用黃芩湯這種寒涼的藥物,兩種寒氣相互作用,腹部必然會變得冰冷,如果冷氣不能消化食物,則人不會感到餓;相反地,能進食的情況,這是「除中」的表現。一年四季都以胃氣為基礎,當胃氣消失,所以會說必定會死亡。」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傷寒先厥而利,陰寒氣勝也。寒極變熱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其喉為痹者,熱氣上行也。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利不止,必便膿血者,熱氣下行也。熱氣下而不上,其喉亦不痹也。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趙本無「而」字)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前厥後發熱者,寒極生熱也;前熱後厥者,陽氣內陷也;厥深熱深,厥微熱微,隨陽氣陷之深淺也。熱之伏深,必須下去之,反發汗者,引熱上行,必口傷爛赤。《內經》曰:火氣內發,上為口糜。
白話文:
傷寒一開始發冷,之後發熱,拉肚子會自己停止,反而開始出汗,喉嚨痛,這是喉嚨被寒氣阻塞了。如果發熱不出汗,拉肚子也會自己停止,如果沒有停止,就會拉出膿血。拉出膿血的,喉嚨就不會被阻塞。
傷寒一開始發冷然後拉肚子,是寒氣太盛的表現。寒氣極度盛極轉為熱,之後發熱,拉肚子會自己停止,反而開始出汗,喉嚨痛,這是熱氣上行的表現。發熱不出汗,拉肚子也會自己停止,如果沒有停止,就會拉出膿血,這是熱氣下行的表現。熱氣向下而不向上,喉嚨就不會被阻塞。
傷寒發病一兩天,到四五天開始發冷,一定會發熱。先發熱,之後一定會發冷,發冷嚴重,發熱也嚴重,發冷輕微,發熱也輕微。發冷應該向下,反而開始出汗,一定會口舌潰爛發紅。
先發冷後發熱,是寒氣極度盛極轉為熱的表現;先發熱後發冷,是陽氣內陷的表現;發冷嚴重,發熱也嚴重,發冷輕微,發熱也輕微,這是陽氣內陷深淺的程度不同。熱氣埋藏很深,必須要向下引導,反而開始出汗,會把熱氣引向上行,一定會口舌潰爛發紅。《內經》說:火氣從內部發出,向上則會導致口糜。
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陰勝則厥,陽勝則熱。先厥五日為陰勝,至六日陽復勝,熱亦五日,後復厥者,陰復勝;若不厥為陽全勝,故自愈。經曰: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為愈。
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趙本有「者」字)是也。
手之三陰三陽,相接於手十指;足之三陰三陽,相接於足十趾。陽氣內陷,陽不與陰相順接,故手足為之厥冷也。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為(趙本無「為」字)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令(《玉函經》作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趙本有「者」字)此為臟寒。蛔上入(趙本有「其」字)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趙本作「常」)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
白話文:
傷寒病發作時,先出現五天發冷的厥症,接著五天發熱。如果到了第六天應該繼續發冷,但卻沒有發冷,就代表病好了。因為發冷最多持續五天,之後就是發熱五天,所以知道病會自行痊癒。
發冷是因為陰氣過盛,發熱是因為陽氣過盛。一開始的五天發冷是陰氣過盛,到了第六天陽氣開始回升,因此出現發熱的現象,持續五天。之後如果繼續發冷,表示陰氣又再次占據上風;如果不再發冷,就表示陽氣完全戰勝了陰氣,所以病好了。醫書上說:「發熱四天,發冷三天,再次發熱四天,發冷減少而發熱增多,病情就會好轉。」
凡是出現發冷的症狀,都是因為陰陽氣無法順暢流通所致。發冷指的是手腳冰冷。
手的三陰三陽經脈,在手指末端互相連接;腳的三陰三陽經脈,在腳趾末端互相連接。陽氣內陷,陽氣無法與陰氣順暢流通,所以手腳就會發冷。
傷寒病患者,脈搏微弱且發冷,到了七八天,皮膚冰冷,病人焦躁不安,無法安靜下來,這是臟腑發冷,而不是蛔蟲發冷。蛔蟲發冷的病人會吐出蛔蟲。如果病人安靜下來,但又時常感到煩躁,這是臟腑寒涼。蛔蟲上跑到橫膈膜,所以病人煩躁,但很快又會平靜下來,吃東西後會嘔吐,又會感到煩躁,這是蛔蟲聞到食物的味道出來,病人會自己吐出蛔蟲。蛔蟲發冷的病人,可以用烏梅丸治療。
又主久利方。(趙本無「方」字)
臟厥者死,陽氣絕也。蛔厥,雖厥而煩,吐蛔已則靜,不若臟厥而躁無暫安時也。病人臟寒胃虛,蛔動上膈,聞食臭出,因而吐蛔,與烏梅丸,溫臟安蟲。
烏梅丸方:
烏梅(三百個。趙本作「枚」。味酸溫),細辛(六兩。辛熱),乾薑(十兩。辛熱),黃連(一斤。趙本作「十六兩」。苦寒),當歸(四兩。辛溫),附子(六兩,炮。趙本有「去皮」二字。辛熱),蜀椒(四兩,去子。趙本作「出汗」。醫統本作「去汗」。辛熱),桂枝(六兩。趙本有「去皮」二字。辛熱),人參(六兩。甘溫),黃柏(六兩。苦寒)
白話文:
久瀉不止,可以用烏梅丸治療。臟厥(心臟氣虛)的人會死亡,因為陽氣已經耗盡了。蛔厥(蛔蟲引起的厥逆)雖然也會發作,但病人會感到煩躁,吐出蛔蟲後就會平靜下來,不像臟厥那樣躁動不安。患者臟腑寒冷、脾胃虛弱,蛔蟲會上衝膈膜,聞到食物就反胃,導致吐出蛔蟲。可以用烏梅丸來溫暖臟腑,安撫蟲患。烏梅丸的組成:烏梅(300個)、細辛(6兩)、乾薑(10兩)、黃連(1斤)、當歸(4兩)、附子(6兩,炮製)、蜀椒(4兩,去籽)、桂枝(6兩)、人參(6兩)、黃柏(6兩)。
肺主氣,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烏梅之酸,以收肺氣;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人參之甘,以緩脾氣;寒淫於內,以辛潤之,以苦堅之,當歸、桂、椒、細辛之辛,以潤內寒;寒淫所勝,平以辛熱,薑、附之辛熱,以勝寒;蛔得甘則動,得苦則安,黃連、黃柏之苦,以安蛔。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趙本作「鬥」)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傷寒,熱少厥微,指(趙本注:「一作稍」)頭寒,默默(趙本作「嘿嘿」)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白話文:
肺臟主司呼吸,需要收斂,因此急食酸味食物以收斂肺氣,烏梅的酸味可以收斂肺氣;脾臟喜緩和,急食甘味食物以緩和脾氣,人參的甘味可以緩和脾氣;內寒侵襲,則用辛溫潤燥,以及苦寒收斂之法,當歸、桂皮、花椒、細辛等辛溫之物可以潤澤內寒;寒邪入侵,則用辛熱之物驅散,薑、附子等辛熱之物可以勝寒;蛔蟲遇到甘味則會活動,遇到苦味則會安靜,黃連、黃柏等苦味之物可以安蛔。
以上十味藥材,分別搗碎過篩,混合在一起,用苦酒浸泡烏梅一夜,去核,蒸熟五斗米飯,飯熟後搗成泥,再將藥材和米飯泥混合在一起,放在臼中,加入蜂蜜,反覆研磨兩千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先服用溫熱飲品,再服用十粒藥丸,每日三次,逐漸增加至二十粒。忌食生冷、滑利、臭味的食物。
傷寒患者,發熱減少,神志昏迷,指尖冰冷,默默不語,不想吃飯,煩躁不安數日,小便頻繁,顏色發白,這是熱邪消退的表現,若能恢復食慾,則病症痊癒;如果神志昏迷且嘔吐,胸脅部脹滿,則日後可能會有便血。
指頭寒者,是厥微熱少也;默默不欲食煩躁者,邪熱初傳裡也;數日之後,小便色白,裡熱去,欲得食,為胃氣已和,其病為愈。厥陰之脈,挾胃貫膈,布脅肋。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傳邪之熱,甚於里也。厥陰肝主血,後數日熱不去,又不得外泄,迫血下行,必致便血。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手足厥不結胸者,無熱也;小腹滿,按之痛,下焦冷結也。
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趙本有「者」字)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其後(趙本無「其後」二字)必便膿血。
白話文:
手指冰冷的人,表示寒氣入侵,但體內仍然有微弱的熱氣;如果患者沉默寡言、食慾不振、煩躁不安,說明邪熱剛開始入侵內臟;過了幾天,小便顏色變白,內熱消退,想要吃飯,代表胃氣已經恢復正常,病情正在好轉。厥陰經脈與胃相連,穿過橫膈膜,分佈在胸脅部位。如果患者出現厥逆、嘔吐、胸脅脹滿的情況,說明邪熱入侵內臟,病情加重。厥陰經脈屬肝,主血,如果過幾天熱氣沒有消退,又無法向外排出,就會迫使血液向下流動,導致便血。
病人手腳冰冷,說自己沒有胸悶,但小腹脹滿,按壓時疼痛,這是寒氣在膀胱關元部位凝結。
手腳冰冷,沒有胸悶,但小腹脹滿,按壓時疼痛,說明下焦部位有寒氣凝結。
傷寒發燒四天,厥逆三天,又發燒四天,厥逆的次數少而熱氣的次數多,預示病情將會好轉。如果四天到七天熱氣沒有消退,之後必定會出現便血膿血的症狀。
先熱後厥者,陽氣邪傳裡也。發熱為邪氣在表。至四日後厥者,傳之陰也。後三日復傳陽經,則復熱。厥少則邪微,熱多為陽勝,其病為愈。至七日傳經盡,熱除則愈;熱不除者,為熱氣有餘,內搏厥陰之血,其後必大便膿血。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傷寒陰勝者先厥,至四日邪傳裡,重陰必陽卻,熱三日,七日傳經盡,當愈。若不愈而復厥者,傳作再經,至四日則當復熱;若不復熱,至五日厥不除者,陰勝於陽,其病進也。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白話文:
一開始發熱,之後出現厥逆,這是因為陽氣被邪氣入侵傳入內部所致。發熱表示邪氣在體表。到了第四天之後出現厥逆,說明邪氣傳入了陰經。之後三天又傳到陽經,就會再次發熱。厥逆輕微表示邪氣弱,發熱嚴重則說明陽氣旺盛,疾病就會趨於好轉。到了第七天,邪氣傳遍全身經脈,熱退則痊癒;如果熱退不下來,說明熱氣過剩,內傷厥陰經的血脈,之後就會出現大便帶膿血的症狀。
第二段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傷寒病患出現厥逆四天,接著發熱三天,又出現厥逆五天,這說明病情加重了。因為寒氣重、熱氣輕,陽氣衰退,所以病情進展。
第三段
傷寒陰勝者先厥,至四日邪傳裡,重陰必陽卻,熱三日,七日傳經盡,當愈。若不愈而復厥者,傳作再經,至四日則當復熱;若不復熱,至五日厥不除者,陰勝於陽,其病進也。
傷寒病患如果陰氣盛而陽氣衰,一開始就會出現厥逆。到了第四天邪氣傳入內部,因為陰氣重,陽氣必定衰退,所以會發熱三天。到了第七天,邪氣傳遍全身經脈,應該要痊癒。如果沒有痊癒而再次出現厥逆,說明邪氣再次傳入其他經脈,到了第四天就會再次發熱。如果沒有再次發熱,到了第五天厥逆還沒有消除,說明陰氣過於旺盛,陽氣衰退,病情就會加重。
第四段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傷寒病患到了第六、第七天,脈搏微弱,手腳厥冷,煩躁不安,如果灸灸厥陰經,厥逆沒有恢復,就會死亡。
傷寒六七日,則正氣當復,邪氣當罷,脈浮身熱為欲解;若反脈微而厥,則陰勝陽也。煩躁者,陽虛而爭也。灸厥陰,以復其陽;厥不還,則陽氣已絕,不能復正而死。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傷寒發熱,邪在表也;下利厥逆,陽氣虛也;躁不得臥者,病勝臟也。故死。
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金匱要略》曰: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下不禁。傷寒發熱,為邪氣獨甚,下利至甚,厥不止,為腑臟氣絕,故死。
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白話文:
傷寒病發六七天後,正氣應該恢復,邪氣應該消退,脈象浮而身體發熱,表示病要好了。如果反而脈象微弱而出現昏厥,就代表陰氣過盛,陽氣不足。患者感到煩躁不安,是因為陽氣虛弱而和邪氣相爭。可以用灸法刺激厥陰經,以恢復陽氣;如果昏厥持續不退,就代表陽氣已經耗盡,無法回升,就會死亡。
傷寒發熱,伴隨腹瀉、昏厥,以及躁動不安無法躺臥,這些都是死亡的徵兆。
傷寒發熱,表示邪氣在表;腹瀉昏厥,表示陽氣虛弱;躁動不安無法躺臥,表示病邪已經侵犯臟腑。所以這些症狀都會導致死亡。
傷寒發熱,腹瀉嚴重,昏厥不止,也會導致死亡。
《金匱要略》中說:六腑的氣息外泄,就會手腳冰冷;五臟的氣息內虛,就會腹瀉不止。傷寒發熱,是邪氣獨盛,腹瀉嚴重,昏厥不止,表示腑臟的氣息已經耗盡,所以會死亡。
傷寒發病六七天,沒有腹瀉,突然發熱又腹瀉,患者還不停冒汗,也會死亡。這是因為有陰氣卻沒有陽氣的緣故。
傷寒至七日,為邪正爭之時,正勝則生,邪勝則死。始不下利,而暴忽發熱,下利汗出不止者,邪氣勝,正陽氣脫也,故死。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趙本無「為」字)亡血,下之死。
傷寒五六日,邪氣當作裡實之時。若不結胸,而腹濡者,里無熱也;脈虛者,亡血也;復厥者,陽氣少也。不可下,下之為重虛,故死。《金匱玉函》曰:虛者重瀉,真氣乃絕。
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發熱而厥,邪傳裡也。至七日傳經盡,則正氣勝邪,當汗出而解,反下利,則邪氣勝,裡氣虛,則為難治。
傷寒脈促,(趙本注:「一作縱」)手足厥逆者,(趙本無「者」字)可灸之。
白話文:
傷寒病發七天,是正氣和邪氣交戰的時候,正氣戰勝就能活,邪氣戰勝就會死。如果一開始沒有腹瀉,突然發燒,並且腹瀉和出汗不停,表示邪氣太強,正氣陽氣都耗盡了,所以會死。
傷寒病發五到六天,沒有胸悶,肚子軟,脈搏虛弱,還昏迷,不能服用瀉藥,因為這是失血的症狀,服用瀉藥會死。
傷寒病發五到六天,邪氣要侵入內部的實證階段。如果沒有胸悶,肚子軟,說明內部沒有熱氣;脈搏虛弱,說明失血;昏迷,說明陽氣不足。不能服用瀉藥,服用瀉藥會加重虛弱,所以會死。《金匱玉函》說:虛弱的人過度瀉泄,真氣就會耗盡。
發燒並且昏迷,七天後還腹瀉,很難治癒。
發燒並且昏迷,邪氣傳入內部了。到了第七天,邪氣傳遍全身,正氣應該戰勝邪氣,出汗退燒。反而腹瀉,表示邪氣太強,內氣虛弱,所以很難治癒。
傷寒病脈搏快速,手腳冰冷,可以用艾灸治療。
脈促,則為陽虛不相續;厥逆,則為陽虛不相接。灸之,以助陽氣。
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趙本無「也」字)白虎湯主之。(趙本有「白虎湯方」詳見卷四)
滑為陽厥,氣內陷,是裡熱也,與白虎湯以散裡熱也。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手足厥寒者,陽氣外虛,不溫四末;脈細欲絕者,陰血內弱,脈行不利。與當歸四逆湯,助陽生陰也。
當歸四逆湯方:
當歸(三兩。辛溫),桂枝(三兩。趙本有「去皮」二字。辛熱),芍藥(三兩。酸寒),細辛(三兩。辛熱),大棗(二十五個。趙本作「枚,擘,一法十二枚」。甘溫),甘草(二兩,炙。甘平),通草(二兩。甘平)
白話文:
脈搏急促,說明陽氣虛弱,無法持續運作;四肢冰冷、發麻,說明陽氣虛弱,無法到達四肢。可以用灸法來溫補陽氣。
傷寒病症中,脈搏滑數且伴有四肢冰冷,表示體內有熱邪,白虎湯可以治療。
脈搏滑數說明陽氣不足,氣血內陷,導致體內有熱邪,白虎湯可以散熱。
手腳冰冷,脈搏細弱幾乎摸不到,可以用當歸四逆湯來治療。
手腳冰冷是因為陽氣不足,無法溫暖四肢;脈搏細弱是因為陰血不足,血液運行不暢。當歸四逆湯可以溫補陽氣,滋養陰血。
當歸四逆湯的藥方是:當歸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細辛三兩,大棗二十五個,甘草二兩(炙),通草二兩。
《內經》曰:脈者,血之府也。諸血者,皆屬心。通脈者,必先補心益血。苦先入(醫統本有「於」字)心,當歸之苦,以助心血;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芍藥之酸,以收心氣;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大棗、甘草、通草之甘,以緩陰血。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趙本無「主之」二字。趙本有「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詳見卷十)
茱萸辛溫,以散久寒;生薑辛溫,以行陽氣。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脈絡是血液的住所,所有的血液都歸屬於心臟。要通暢脈絡,必須先滋補心臟,益氣養血。苦味先入心臟,當歸味苦,可以幫助心臟血液;心臟如果氣虛緩慢,就要趕緊吃酸味來收斂心氣,芍藥味酸,可以收斂心氣;肝臟如果氣血急躁,就要趕緊吃甘味來緩和,大棗、甘草、通草味甘,可以緩和陰血。
以上七味藥,用水八升,煮到剩下三升,去渣,溫溫地喝一升,一天喝三次。
如果病人體內有久寒,宜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來治療。
茱萸辛溫,可以散寒;生薑辛溫,可以行陽氣。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趙本有「四逆湯方」詳見卷二)
大汗出,則熱當去;熱反不去者,亡陽也。內拘急下利者,寒甚於里。四肢疼,厥逆而惡寒者,寒甚於表。與四逆湯,復陽散寒。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大汗,若大下利,內外雖殊,其亡津液、損陽氣則一也。陽虛陰勝,故生厥逆,與四逆湯,固陽退陰。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中(趙本醫統本並作「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趙本有「瓜蒂散方」詳見卷四)
白話文:
大量出汗,但體內熱氣未退,腹部拘急疼痛,四肢痠痛,還伴隨腹瀉,手腳冰冷發麻,且畏寒,這是陽氣虛衰,寒邪入侵所致,可用四逆湯治療。大量出汗,就應該退熱,熱氣不退就是陽氣不足。腹部拘急疼痛、腹瀉,說明寒邪深入內臟。四肢痠痛、手腳冰冷發麻、畏寒,說明寒邪侵襲體表。使用四逆湯可以恢復陽氣,驅散寒邪。
大量出汗,或腹瀉嚴重導致手腳冰冷,也是可用四逆湯治療。
大量出汗和腹瀉雖然表現不同,但都是由於津液耗損、陽氣虧虛所致。陽氣虛衰、陰寒盛行,才會出現手腳冰冷發麻,使用四逆湯可以固護陽氣,驅散陰寒。
病人手腳冰冷,脈搏時而緊緊的,說明寒邪積聚在胸中。胸部滿悶,心煩意亂,食慾不振,病症在胸部,應該要催吐,可以使用瓜蒂散。
手足厥冷者,邪氣內陷也。脈緊牢者,為實;邪氣入腑,則脈沉。今脈乍緊,知邪結在胸中為實,故心下滿而煩,胃中無邪則喜飢,以病在胸中,雖飢而不能食,與瓜蒂散,以吐胸中之邪。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趙本無「者」字)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趙本有「茯苓甘草湯方」詳見卷三)
《金匱要略》曰: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厥雖寒勝,然以心下悸,為水飲內甚,先與茯苓甘草湯,治其水,而後治其厥;若先治厥,則水飲浸流入胃,必作下利。
白話文:
手腳冰冷的人,是寒邪入侵身體內部。脈象緊而有力,代表是實證;寒邪入侵臟腑,就會導致脈象沉伏。現在脈象忽緊忽慢,說明寒邪停留在胸腔,是實證,所以心口感到滿悶而煩躁,胃部沒有邪氣,因此想吃東西,但因為病在胸腔,即使想吃也吃不下,可以用瓜蒂散來吐出胸中的寒邪。
傷寒症狀中,如果手腳冰冷並且心悸,應該先治療水飲,服用茯苓甘草湯,然後再治療手腳冰冷。否則,水飲會進入胃部,就會引起腹瀉。
《金匱要略》中說:水飲停留在心口,嚴重時就會心悸。雖然手腳冰冷是寒邪過盛,但由於心悸,說明水飲內積嚴重,應該先服用茯苓甘草湯治療水飲,然後再治療手腳冰冷。如果先治療手腳冰冷,水飲就會流入胃部,就會引起腹瀉。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傷寒六七日,邪傳厥陰之時。大下之後,下焦氣虛,陽氣內陷,寸脈遲而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厥陰之脈,貫膈上注肺,循喉嚨。在厥陰隨經射肺,因亡津液,遂成肺痿,咽喉不利而唾膿血也。《金匱要略》曰:肺痿之病,從何得之,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若泄利不止者,為裡氣大虛,故云難治。與麻黃升麻湯,以調肝肺之氣。
白話文:
傷寒病發六七天,邪氣傳入厥陰經的時候。大瀉之後,下焦虛弱,陽氣內陷,寸脈遲緩,手足冰冷發涼,下肢脈搏摸不到。厥陰經的脈絡穿過橫膈膜,向上連接到肺,沿著喉嚨分布。邪氣從厥陰經循經而入肺,導致津液虧損,最終形成肺痿,咽喉不利,吐出膿血。《金匱要略》中說肺痿的病症,是因為服用峻猛的藥物導致腹瀉,嚴重損傷津液而引起的。如果腹瀉不止,則表明裡氣虛弱,所以說難以治療。可以用[麻黃升麻湯],調和肝肺之氣。
註釋:
- 傷寒:指由外感風寒引起的疾病,包括感冒、發燒等症狀。
- 六七日:指傷寒病發的第6天或第7天。
- 大下:指大瀉,即腹瀉。
- 寸脈沉而遲:指寸關脈沉而遲緩,是陽氣不足的表現。
- 手足厥逆:指手足冰冷發涼,是陽氣不足的表現。
- 下部脈不至:指下肢脈搏摸不到,是陽氣不足的表現。
- 咽喉不利:指咽喉乾燥,聲音嘶啞等。
- 唾膿血:指吐出膿血,是肺痿的症狀。
- 泄利不止:指腹瀉不止,是脾胃虛弱的表現。
- 難治:指病情嚴重,難以治療。
- 厥陰之時:指邪氣傳入厥陰經的時候。
- 下焦氣虛:指下焦虛弱,陽氣不足。
- 陽氣內陷:指陽氣不足,內陷於體內。
- 肺痿:指肺氣虛弱,津液不足,導致肺臟萎縮,出現咳嗽、咳痰、氣喘等症狀。
- 快藥:指峻猛的藥物。
- 裡氣大虛:指脾胃虛弱,陽氣不足。
- 麻黃升麻湯:中藥方劑,由麻黃和升麻組成,具有解表散寒、升陽解毒的功效。
- 調肝肺之氣:指調和肝肺之氣,使之恢復正常運作。
解釋:
这段古文描述的是伤寒病发六七天,出现一系列危重症状的情况,包括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等。这些症状表明病人的阳气不足,下焦虛寒,肺氣虚弱,津液虧損,病情已经非常严重。
古人认为,这种情况下是因为邪氣傳入厥陰經,导致阳气內陷,造成津液亏损,最终形成肺痿。因此,需要使用麻黄升麻汤來解表散寒、升陽解毒,调和肝肺之气,以缓解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这段古文只是描述了伤寒病的一些症状和治疗方法,并非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如果出现类似症状,请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二兩半,去節。甘溫),升麻(一兩一分。甘平),當歸(一兩一分。辛溫),知母(苦寒,趙本作「十八銖」),黃芩(苦寒,趙本作「十八銖」),葳蕤(各十八銖。趙本一作菖蒲。甘平),石膏(碎,綿裹。甘寒。趙本作「六銖」),白朮(甘溫),乾薑(辛熱,趙本作「六銖」),芍藥(酸平,趙本作「六銖」),天門冬(去心。甘平,趙本作「六銖」),桂枝(辛熱。
白話文:
麻黃湯方以麻黃、升麻、當歸、知母、黃芩、葳蕤、石膏、白朮、乾薑、芍藥、天門冬、桂枝等藥材組成,依照比例和性質調配,治療疾病。
趙本有「六銖,去皮」四字),茯苓(甘平,趙本作「六銖」),甘草(炙,各六銖,甘平,趙本無「各」字)
《玉函》曰: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以汗發之。麻黃、升麻之甘,以發浮熱;正氣虛者,以辛潤之,當歸桂姜之辛以散寒;上熱者,以苦泄之,知母、黃芩之苦,涼心去熱;津液少者,以甘潤之,茯苓、白朮之甘,緩脾生津;肺燥氣熱,以酸收之,以甘緩之,芍藥之酸,以斂逆氣,葳蕤、(醫統本有「天」字)門冬、石膏、甘草之甘,潤肺除熱。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白話文:
趙本中記載「六銖,去皮」四個字,茯苓味甘性平,趙本中記載「六銖」,甘草炙後,各取六銖,味甘性平,趙本中沒有「各」字。
《玉函》中記載:體內有過於燥熱的氣,可用寒涼的藥物來降溫;如果熱氣很盛,可以用發汗的方法來去除。麻黃、升麻味甘,可以用來發散表面的熱;如果正氣虛弱,可以用辛辣溫潤的藥物來補益,當歸、桂枝、薑味辛,可以用來散寒;如果上焦有熱,可以用苦寒的藥物來泄熱,知母、黃芩味苦,可以清心瀉熱;如果津液不足,可以用甘甜的藥物來滋潤,茯苓、白朮味甘,可以健脾生津;如果肺部乾燥燥熱,可以用酸味收斂,甘味緩和的藥物來治療,芍藥味酸,可以斂止逆氣,葳蕤、天門冬、石膏、甘草味甘,可以滋潤肺部,消除熱氣。
以上十四味藥材,用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煮沸後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去渣,分三次溫服,每次服藥的時間間隔約等於煮三斗米的時間,直到藥物喝完,出汗就痊癒了。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傷寒四五日,邪氣傳裡之時。腹中痛,轉氣下趣少腹者,裡虛遇寒,寒氣下行,欲作自利也。
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連黃芩(趙本作「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
傷寒邪自傳表,為本自寒下,醫反吐下,損傷正氣,寒氣內為格拒。經曰:格則吐逆。食入口即吐,謂之寒格,更復吐下,則重虛而死,是更逆吐下,與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以通寒格。
白話文:
傷寒本就因為寒邪入侵而發病,醫生又用吐瀉的方法治療,寒氣被阻擋,反而加重了嘔吐和腹瀉。如果食物一入口就吐出來,可以用乾薑、黃芩、人參湯來治療。
傷寒邪自傳表,為本自寒下,醫反吐下,損傷正氣,寒氣內為格拒。經曰:格則吐逆。食入口即吐,謂之寒格,更復吐下,則重虛而死,是更逆吐下,與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以通寒格。
傷寒是由寒邪從體表入侵而引起的,本就應該溫暖驅寒,醫生卻用吐瀉的方法,反而損傷了正氣,寒氣被阻擋在體內。經書上說,被阻擋就會嘔吐。食物一入口就吐出來,就是寒氣被阻擋,如果再用吐瀉的方法,就會加重虛弱,甚至導致死亡。這是因為反覆用吐瀉的方法,反而加重了病情,應該用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來通開寒氣的阻礙。
乾薑黃連黃芩(趙本作「黃芩黃連」)人參湯方:
乾薑(辛熱),黃連(苦寒),黃芩(苦寒),人參(各三兩。甘溫)
辛以散之,甘以緩之,乾薑、人參之甘辛,以補正氣;苦以泄之,黃連、黃芩之苦,以通寒格。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下利陰寒之疾,反大熱者逆。有微熱而渴,裡氣方溫也。經曰:諸弱發熱,脈弱者,陽氣得復也,今必自愈。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復緊,為未解。(趙本注:「一云:設脈浮復緊」)
下利,陰病也。脈數,陽脈也。陰病見陽脈者生,微熱汗出,陽氣得通也,利必自愈。諸緊為寒,設復脈緊,陰氣猶勝,故云未解。
白話文: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各三兩,用水六升煮成二升,去渣,溫服。適用於腹瀉伴隨輕微發熱、口渴、脈象虛弱的患者。此方以乾薑、人參的甘辛溫補正氣,以黃連、黃芩的苦寒瀉寒通絡,治療因寒邪入裡導致的腹瀉。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下利,手足厥逆無脈者,陰氣獨勝,陽氣大虛也。灸之,陽氣復,手足溫而脈還,為欲愈;若手足不溫,脈不還者,陽已絕也,反微喘者,陽氣脫也。
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少陰腎水;趺陽脾土。下利,為腎邪干脾,水不勝土,則為微邪,故為順也。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
下利者,脈當沉而遲,反浮數者,里有熱也。澀為無血,尺中自澀者,腸胃血散也,隨利下,必便膿血。清與圊通,《脈經》曰:清者廁也。
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白話文:
腹瀉,手腳冰冷沒有脈搏,灸艾灸卻不溫暖,如果脈搏還沒回來,反而出現輕微喘不過氣,就會死亡。
腹瀉,手腳冰冷沒有脈搏,是因為陰氣過盛,陽氣虛弱。灸艾灸,陽氣恢復,手腳溫暖,脈搏回來,表示病情將要好轉;如果手腳不溫暖,脈搏還沒回來,代表陽氣已經消失,反而出現輕微喘不過氣,表示陽氣已經衰竭。
少陰經和趺陽經互相配合,是順應自然規律的。
少陰經屬腎臟,主水;趺陽經屬脾臟,主土。腹瀉,是腎臟的邪氣侵犯脾臟,水克不住土,屬於輕微的病邪,所以是順應自然規律的。
腹瀉,寸脈反浮而數,尺脈澀滯,必定是排泄膿血。
腹瀉,脈象應該沉而遲,反而浮而數,表示腸胃有熱。澀滯表示沒有血,尺脈澀滯,表示腸胃的血液散失,隨著腹瀉排出,必定會排泄膿血。清與圊通,《脈經》說:清是指大便。
腹瀉排泄食物,不可服用發汗的藥物,流汗會導致腹脹。
下利者,脾胃虛也。胃為津液之主,發汗亡津液,則胃氣愈虛,必脹滿。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沉為在裡,弦為拘急,裡氣不足,是主下重;大則病進,此利未止;脈微弱數者,邪氣微而陽氣復,為欲自止,雖發熱止由陽勝,非大逆也。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下利清穀,脈沉而遲,里有寒也。面少赤,身有微熱,表未解也。病人微厥,《針經》曰:下虛則厥。表邪欲解,臨汗之時,以里先虛,必鬱冒,然後汗出而解也。
白話文:
拉肚子的人,是因為脾胃虛弱。胃是津液的主人,出汗流失津液,就會讓胃氣更加虛弱,所以會肚子脹。
拉肚子,脈象沉而弦,代表下焦沉重;脈象大,代表病情尚未停止;脈象微弱而數,代表病情快要自行停止,即使發熱也不致於死亡。
沉代表病在裡,弦代表拘急,裡氣不足,就是下焦沉重的徵兆;脈象大,代表病情進展,拉肚子尚未停止;脈象微弱而數,代表邪氣微弱而陽氣恢復,快要自行停止,即使發熱也是因為陽氣旺盛,不屬於大逆之症。
拉肚子,脈象沉而遲,病人面色略微發紅,身體微微發熱,拉肚子排出的是清谷,必然是鬱冒,出汗後就會痊癒,病人可能會出現輕微的厥證。這是因為面部戴著陽氣,下焦虛弱的緣故。
拉肚子排出清谷,脈象沉而遲,代表裡有寒邪。面色略微發紅,身體微微發熱,代表表邪尚未解。病人出現輕微的厥證,《針經》說:「下虛則厥。」表邪想要解,快要出汗的時候,因為裡先虛弱,必然會鬱冒,然後出汗痊癒。
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瘥,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經曰: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便膿血也。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者,無陽也。晬時,周時也。周時厥愈,脈出,為陽氣復則生;若手足不溫,脈不還者,為陽氣絕則死。
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下利者,裡虛也。脈當微弱反實者,病勝臟也,故死。《難經》曰:脈不應病,病不應脈,是為死病。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趙本有「通脈四逆湯方」詳見卷六)
白話文:
如果病人拉肚子,脈搏很快而且口渴,現在自己好了,如果沒有好轉,一定會排出膿血,因為身體有熱氣的緣故。
經書上說:脈搏很快卻不恢復正常,而且拉肚子不停,一定是由於身體有熱氣,才會排出膿血。
如果拉肚子後脈搏消失,手腳冰冷,等到天亮時脈搏恢復,手腳也溫暖了,病人就會活下來;如果脈搏沒有恢復,病人就會死亡。
拉肚子後脈搏消失,手腳冰冷,代表沒有陽氣。天亮時,是周圍時間,周圍時間冰冷症狀消失,脈搏出現,代表陽氣恢復,病人就會活下來;如果手腳沒有溫暖,脈搏沒有恢復,代表陽氣消失,病人就會死亡。
傷寒引起拉肚子,一天拉十幾次,脈搏卻很強壯,病人就會死亡。
拉肚子的人,身體內部虛弱。脈搏應該微弱,卻反而強壯,代表病情已經超過臟腑的承受能力,因此會死亡。《難經》上說:脈搏和病情不相符合,病情和脈搏不相符合,就是必死的疾病。
拉肚子排出食物殘渣,內部寒涼外部發熱,出汗卻出現冰冷症狀,服用通脈四逆湯可以治療。
下利清穀,為裡寒;身熱不解為外熱。汗出陽氣通行於外,則未當厥;其汗出而厥者,陽氣大虛也,與通脈四逆湯,以固陽氣。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利則津液少,熱則傷氣,氣虛下(醫統本作「不」)利,致後重也。與白頭翁湯,散熱厚腸。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二兩。苦寒),黃柏(苦寒),黃連(苦寒),秦皮(各三兩。苦寒)
《內經》曰: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利則下焦虛,是以純苦之劑堅之。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白話文:
拉肚子且排泄物清澈,屬於內寒;身體發熱且持續不退,屬於外熱。出汗代表陽氣通行於外,如果沒有昏厥,表示尚可;但出汗後昏厥,則代表陽氣虛弱,此時需服用通脈四逆湯來固護陽氣。
排泄物熱且下墜,可以用白頭翁湯來治療。
拉肚子會消耗津液,發熱會損傷氣血,氣血虛弱導致拉肚子不止,進而出現下墜感。白頭翁湯可以散熱並保護腸道。
白頭翁湯的配方如下:
白頭翁(二兩,性苦寒)、黃柏(苦寒)、黃連(苦寒)、秦皮(各三兩,苦寒)
《內經》記載:腎臟需要堅固,應該多吃苦味食物來堅固它。拉肚子會導致下焦虛弱,因此用全苦味的藥方來堅固它。
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七升,煮至剩二升,去渣,溫服一升;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再服一升。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趙本醫統本並有「宜」字)四逆湯;攻表(趙本醫統本並有「宜」字)桂枝。(趙本云:「四逆湯」用前第五方,又有「桂枝湯方」詳見卷二)
下利腹滿者,里有虛寒,先與四逆湯溫里;身疼痛,為表未解,利止里和,與桂枝湯攻表。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自利不渴,為臟寒,與四逆(醫統本有「湯」字)以溫臟;下利飲水為有熱,與白頭翁湯以涼中。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趙本有「小承氣湯方」詳見卷五)
白話文:
腹瀉、腹脹滿、身體疼痛的人,應該先溫暖內臟,再治療外感。溫暖內臟用四逆湯,治療外感用桂枝湯。
腹瀉、腹脹滿的人,內臟虛寒,先用四逆湯溫暖內臟;身體疼痛,是因為外感沒有解除,腹瀉停止、內臟和緩後,再用桂枝湯治療外感。
腹瀉,想喝水的人,是因為有熱氣,用白頭翁湯治療。
腹瀉不渴,是內臟寒涼,用四逆湯溫暖內臟;腹瀉想喝水,是有熱氣,用白頭翁湯降火。
腹瀉、神志不清的人,是因為腸道乾燥,應該服用小承氣湯。
經曰:實則譫語。有燥屎為胃實,下利為腸虛,與小承氣湯以下燥屎。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趙本有「梔子豉湯方」詳見卷三)
下利後不煩,為欲解;若更煩而心下堅者,恐為谷煩。此煩而心下濡者,是邪熱乘虛,客於胸中,為虛煩也,與梔子豉湯,吐之則愈。
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儘自愈。
胃脘有癰,則嘔而吐膿,不可治嘔,得膿盡,嘔亦(醫統本作「即」)自愈。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經書上說:實證會出現譫語。例如大便乾燥是胃實,腹瀉則是腸虛,可以用小承氣湯來瀉燥屎。
腹瀉後更加煩躁,按壓心窩部感覺潮濕,這就是虛煩,應該用梔子豉湯治療。(趙本中有「梔子豉湯方」詳細記載,詳見卷三)
腹瀉後沒有煩躁,是身體想要恢復的表現;如果腹瀉後反而更加煩躁,而且心窩部堅硬,可能是谷煩。這次腹瀉後煩躁,而且心窩部潮濕,是邪熱乘虛,入侵胸中,導致虛煩,可以用梔子豉湯治療,吐出來就會好。
嘔吐的人如果出現癰膿,就不可治療,等嘔吐出膿液後自然就會痊癒。
胃脘部位有癰,就會嘔吐出膿液,不可治療嘔吐,等到膿液排盡,嘔吐自然就會停止。(醫統本作「即」)
嘔吐,脈象微弱,小便頻數,身體微熱,出現厥逆症狀,難以治療。用四逆湯治療。
嘔而脈弱,為邪氣傳裡。嘔則氣上逆,而小便當不利;小便複利者,裡虛也。身有微熱見厥者,陰勝陽也,為難治。與四逆湯溫里助陽。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趙本有「吳茱萸湯方」詳見卷五)
乾嘔,吐涎沫者,裡寒也;頭痛者,寒氣上攻也。與吳茱萸湯溫里散寒。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趙本有「小柴胡湯方」詳見卷三)
經曰:嘔而發熱者,柴胡證具。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嘔吐,脈搏又很弱,代表邪氣已經入侵到身體內部。嘔吐代表著氣往上逆,因此小便應該會不順暢;如果小便又變順暢了,表示身體內部虛弱。如果身體微微發熱,並且出現昏厥的症狀,代表陰氣過盛,陽氣不足,這就比較難治療。要服用四逆湯溫暖身體內部,幫助陽氣。
如果出現乾嘔,吐出唾液,並且頭痛,就應該服用吳茱萸湯來治療。(趙本中「吳茱萸湯方」詳細記載在第五卷)
乾嘔,吐出唾液,代表著身體內部寒氣過重;頭痛則是寒氣往上侵犯頭部。要服用吳茱萸湯溫暖身體內部,驅散寒氣。
如果嘔吐並且發燒,就應該服用小柴胡湯來治療。(趙本中「小柴胡湯方」詳細記載在第三卷)
經書上記載:嘔吐並且發燒,是柴胡證的典型症狀。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出(趙本無「出」字)者,以(趙本無「以」字)其人外氣怫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大吐大下,胃氣極虛,復極發汗,又亡陽氣。外邪怫鬱於表,則身熱,醫與之水,以發其汗,胃虛得水,虛寒相搏成噦也。
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趙本作「即」)愈。
噦而腹滿,氣上而不下也。視其前後部,有不利者即利之,以降其氣。前部,小便也;後部,(醫統本有「者」字)大便也。
白話文:
傷寒患者大量嘔吐、腹瀉,導致身體極度虛弱,又大量出汗,這是因為患者體內外氣鬱結,再加上喝水發汗,導致胃氣上逆,產生呃逆。這是因為胃部寒冷的緣故。
大量嘔吐、腹瀉,使得胃氣極度虛弱,又大量發汗,進一步損耗陽氣。外邪鬱結於體表,則會發熱,醫生給予喝水發汗,但胃氣虛弱,喝水後虛寒相搏,就會導致呃逆。
傷寒患者出現呃逆,且腹部脹滿,要觀察其前後部位,了解哪個部位不暢通,疏通即可痊癒。
呃逆且腹部脹滿,是因為氣往上走,而無法向下運行。觀察其前後部位,如果有不暢通的地方就疏通它,讓氣下降。前部指的是小便,後部指的是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