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無己

《註解傷寒論》~ 卷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

1.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法第十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太陰為病,陽邪傳裡也。太陰之脈,布胃中,邪氣壅而為腹滿。上不得降者,嘔吐而食不下;下不得升(醫統本作「上」)者,自利益甚,時腹自痛。陰寒在內而為腹痛者,則為常痛;此陽邪干里,雖痛而亦不常痛,但時時腹自痛也。若下之,則陰邪留於胸下為結硬。經曰,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太陰,脾也,主營四末。太陰中風,四肢煩疼者,風淫末疾也。表邪少則微,里向和則澀而長。長者陽也,陰病見陽脈則生,以陰得陽則解,故云欲愈。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醜上。

脾為陰土,王於醜、亥、子,向陽,(醫統本作「王」)故云(醫統本作「為」)解時。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趙本有「桂枝湯方」詳見卷二)

經曰:浮為在表,沉為在裡。太陰病脈浮者,邪在經也,故當汗散之。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自利而渴者,屬少陰,為寒在下焦;自利不渴者,屬太陰,為寒在中焦,與四逆等湯,以溫其臟。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太陰病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太陰入腑,傳於陽明也。今至七八日,暴煩,下利十餘行者,脾家實,腐穢去也。下利煩躁者死;此以脾氣和,逐邪下泄,故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而利必自止。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趙本作「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趙本有「桂枝加芍藥湯方」詳見卷十)

表邪未罷,醫下之,邪因乘虛傳於太陰,裡氣不和,故腹滿時痛,與桂枝湯以解表,加芍藥以和里。

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趙本有「桂枝加大黃湯方」詳見卷十)

大實大滿,自可除下之,故加大黃以下大實。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趙本注:「下利者,先煎芍藥三沸」)

腹滿痛者,太陰病也。脈弱,其人續自便利,則邪雖在裡,未成大實。欲與大黃、芍藥攻滿痛者,宜少與之,以胃氣尚弱,易為動利也。

2.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一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少陰為病,脈微細,為邪氣傳裡深也。衛氣行於陽則寤,行於陰則寐。邪傳少陰,則氣行於陰而不行於陽,故但欲寐。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欲吐不吐,心煩者,表邪傳裡也。若腹滿痛,則屬太陰;此但欲寐,則知屬少陰。五六日,邪傳少陰之時。自利不渴者,寒在中焦,屬太陰;此自利而渴,為寒在下焦,屬少陰。腎虛水燥,渴欲引水自救。下焦虛寒,不能制水,小便色白也。經曰:下利慾飲水者,以有熱故也。此下利雖渴,然以小便色白,明非裡熱,不可不察。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脈陰陽俱緊,為少陰傷寒,法當無汗;反汗出者,陽虛不固也,故云亡陽。以無陽陰獨,是屬少陰。《內經》曰:邪客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內食。少陰寒甚,是當咽痛而復吐利。

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咳而下利,裡寒而亡津液也,反以火劫,強責少陰汗者,津液內竭,加火氣煩之,故譫語、小便難也。

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裡,不可發汗。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為邪在經,可與麻黃附子細辛湯發汗。此少陰病,脈細沉數,為病在裡,故不可發汗。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澀者,復不可下之。

脈微為亡陽表虛,不可發汗;脈弱澀為亡陽裡虛,復不可下。

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

少陰病,脈緊者,寒甚也。至七八日傳經盡,欲解之時,自下利,脈暴微者,寒氣得泄也。若陰寒勝正,陽虛而泄者,則手足厥,而脈緊不去;今手足反溫,脈緊反去,知陽氣復,寒氣去,故為欲解。下利煩躁者逆;此正勝邪微,雖煩下利,必自止。

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蜷臥,手足溫者,可治。

少陰病下利,惡寒,蜷臥,寒極而陰勝也;利自止,手足溫者,里和陽氣得復,故為可治。

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惡寒而蜷,陰寒甚也;時時自煩,欲去衣被,為陽氣得復,故云可治。

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少陰中風,陽脈當浮,而陽脈微者,表邪緩也;陰脈當沉,而陰脈浮者,裡氣和也。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陰陽調和,故為欲愈。

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陽生於子。子為一陽,醜為二陽,寅為三陽,少陰解於此者,陰得陽則解也。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趙本注:「一作足」)者,灸少陰七壯。

經曰: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吐利,手足不厥冷者,則陽氣不衰,雖反發熱,不死。脈不至者,吐利,暴虛也,灸少陰七壯,以通其脈。

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膀胱,太陽也。少陰太陽為表裡。少陰病至八九日,寒邪變熱,復傳太陽。太陽為諸陽主氣,熱在太陽,故一身手足盡熱;太陽經多血少氣,為熱所乘,則血散下行,必便血也。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趙本有「者」字)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但厥無汗,熱行於里也,而強發汗,虛其經絡,熱乘經虛,迫血妄行,從虛而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諸厥者,皆屬於下,但厥為下厥,血亡於上為上竭,傷氣損血,邪甚正虛,故為難治。

少陰病,惡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針經》曰:多熱者易已,多寒者難已。此內外寒極,純陰無陽,故云不治。

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

吐利者,寒甚於里;四逆者,寒甚於表。躁煩則陽氣欲絕,是知死矣。

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下利止,則水穀竭,眩冒則陽氣脫,故死。

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趙本注:「一作吐利而躁逆者死」)

四逆惡寒而身蜷,則寒甚。脈不至則真氣絕。煩,熱也;躁,亂也。若憤躁之躁,從煩至躁,為熱來有漸則猶可;不煩而躁,是氣欲脫而爭也,譬猶燈將減而暴明,其能久乎。

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腎為生氣之源,呼吸之門。少陰病六七日不愈而息高者,生氣斷絕也。

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陰氣方盛,至五六日傳經盡,陽氣得復則愈;反更自利,煩躁,不得臥寐,則正氣弱,陽不能復,病勝臟,故死。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趙本作「細辛附子」)湯主之。

少陰病,當無熱,惡寒;反發熱者,邪在表也。雖脈沉,以始得,則邪氣未深,亦當溫劑發汗以散之。

麻黃附子細辛(趙本作「細辛附子」)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甘熱),細辛(二兩。辛熱),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熱)

《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辛潤之。麻黃之甘,以解少陰之寒;細辛、附子之辛,以溫少陰之經。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趙本醫統本並有「諸」字)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里(趙本醫統本並無「里」字)證,故發微汗也。

二三日,邪未深也。既無吐利厥逆諸里證,則可與麻黃附子甘草湯,微汗以散之。

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甘草(二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趙本有「破八片」三字)

麻黃、甘草之甘,以散表寒;附子之辛,以溫寒(醫統本作「經」)氣。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脈經》曰:風傷陽,寒傷陰。少陰受病,則得之於寒,二三日以上,寒極變熱之時,熱煩於內,心中煩,不得臥也。與黃連阿膠湯,扶陰散熱。

黃連阿膠湯方:

黃連(四兩。苦寒),黃芩(一。趙本作二,兩。苦寒),芍藥(二兩。酸平),雞子黃(二枚。甘溫),阿膠(三兩。趙本注:一云三挺。甘溫)

陽有餘,以苦除之,黃芩、黃連之苦,以除熱;陰不足,以甘補之,雞黃、阿膠之甘,以補血;酸,收也,泄也,芍藥之酸,收陰氣而泄邪熱。

上五味,以水五(趙本作「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

少陰客熱,則口燥舌乾而渴。口中和者,不苦不燥,是無熱也。背為陽,背惡寒者,陽氣弱,陰氣勝也。經曰: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灸之,助陽消陰;與附子湯,溫經散寒。

附子湯方:

附子(二枚。趙本有「炮」字。破八片,去皮。辛熱),茯苓(三兩。甘平),人參(二兩。甘溫),白朮(四兩。甘溫),芍藥(三兩。酸平)

辛以散之,附子之辛以散寒;甘以緩之,茯苓、人參、白朮之甘以補陽;酸以收之,芍藥之酸以扶陰。所以然者,偏陰偏陽則為病,火欲實,水當平之,不欲偏勝也。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少陰腎水而主骨節,身體疼痛,肢冷,脈沉者,寒成(醫統本作「盛」)於陰也。身疼骨痛,若脈浮,手足熱,則可發汗;此手足寒,脈沉,故當與附子湯溫經。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陽病下利便膿血者,協熱也;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下焦不約而裡寒也。與桃花湯,固下散寒。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甘溫),乾薑(一兩。辛熱),粳米(一斤。趙本醫統本並作升。甘平)

澀可去脫,赤石脂之澀,以固腸胃;辛以散之,乾薑之辛,以散裡寒;粳米之甘以補正氣。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二三日以至四五日,寒邪入里深也。腹痛者,裡寒也;小便不利者,水穀不別也;下利不止便膿血者,腸胃虛弱下焦不固也。與桃花湯,固腸止利也。

少陰病,下痢(趙本醫統本並作「利」)便膿血者,可刺。

下焦血氣留聚,腐化則為膿血。刺之,以利下焦,宣通血氣。

少陰病,吐利,手足厥(趙本作「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趙本有「吳茱萸湯方」詳見卷五)

吐利手足厥冷,則陰寒氣甚;煩躁欲死者,陽氣內爭。與吳茱萸湯,助陽散寒。

少陰病,下痢,(趙本醫統本並作「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趙本無「者」字)豬膚湯主之。

少陰之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則循喉嚨;其支別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邪自陽經傳於少陰,陰虛客熱,下利,咽痛、胸滿、心煩也,與傷寒湯,調陰散熱。

豬膚湯方:

豬膚(一斤。味甘寒)

豬,水畜也,其氣先入腎。少陰客熱,是以豬膚解之。加白蜜以潤躁除煩,白粉以益氣斷利。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趙本醫統本並有「令」字)相得,溫分六服。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者,(趙本無「者」字)與桔梗湯

陽邪傳於少陰,邪熱為咽痛,服甘草湯則瘥;若寒熱相搏為咽痛者,服甘草湯,若不瘥,與桔梗湯,以和少陰之氣。

甘草湯方:

甘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湯方:

桔梗(一兩,醫統本有「味」字。辛甘,微溫),甘草(二兩,醫統本有「味」字。甘平)

桔梗辛溫以散寒,甘草味甘平以除熱,甘梗相合,以調寒熱。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趙本作「溫分」)再服。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熱傷於絡,則經絡乾燥,使咽中傷,生瘡,不能言語,聲不出者,與苦酒湯,以解絡熱,愈咽瘡。

苦酒湯方:

半夏(洗,破,如棗核大,趙本無「大」字,十四枚。辛溫),雞子(一枚,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甘微寒)

辛以散之,半夏之辛,以發聲音;(醫統本作「音聲」)甘以緩之,雞子之甘,以緩咽痛;酸以收之,苦酒之酸,以斂咽瘡。

上二味,內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鐶(趙本作「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劑。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甘草湯,主少陰客熱咽痛;桔梗湯,主少陰寒熱相搏咽痛;半夏散及湯,主少陰客寒咽痛也。

半夏散及湯方:

半夏(洗。辛溫),桂枝(去皮。辛熱),甘草(炙。甘平。以上各等分)

《內經》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佐以甘苦。半夏、桂枝之辛,以散經寒;甘草之甘,以緩正氣。

以上三味,(趙本作「右三味等分」)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內散兩方寸匕,更煎(趙本作「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趙本有「半夏有毒,不當散服」二句)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少陰主水。少陰客寒,不能制水,故自利也。白通湯溫里散寒。

白通湯方:

蔥白(四莖。辛溫),乾薑(一兩。辛熱),附子(一枚,生用。趙本無「用」字,去皮,破八片。辛熱)

《內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蔥白之辛,以通陽氣;姜附之辛,以散陰寒。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少陰病,下利,脈微,為寒極陰勝,與白通湯復陽散寒。服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寒氣太甚,內為格拒,陽氣逆亂也,與白通湯加豬膽汁湯以和之。《內經》曰:逆而從之,從而逆之。又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此之謂也。服湯脈暴出者,正氣因發泄而脫也,故死;脈微續者,陽氣漸復也,故生。

白通加豬膽汁(趙本醫統本並有「湯」字)方: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鹹寒),豬膽汁(一合。苦寒)

《內經》曰:若調寒熱之逆,冷熱必行,則熱物冷服,下嗌之後,冷體既消,熱性便發,由是病氣隨愈,嘔噦皆除,情且不違,而致大益。此和人尿、豬膽汁鹹苦寒物於白通湯熱劑中,要其氣相從,則可以去格拒之寒也。

以上三(趙本作「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亦可用。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少陰病二三日,則邪氣猶淺,至四五日邪氣已深。腎主水,腎病不能制水,水飲停為水氣。腹痛者,寒濕內甚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濕外甚也;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濕勝而水穀不別也。《內經》曰:濕勝則濡泄。與真武湯,益陽氣散寒濕。

真武湯方:

茯苓(三兩。甘平),芍藥(三兩。酸平),生薑(三兩,切。辛溫),白朮(二兩。甘溫),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熱)

脾惡濕,甘先入脾。茯苓、白朮之甘,以益脾逐水。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濕淫所勝,佐以酸平。附子、芍藥、生薑之酸辛,以溫經散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後加減法:(趙本無「後加減法」四字)

若咳者,加五味(趙本醫統本並有「子」字)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趙本作「細辛一兩,乾薑一兩」)

氣逆咳者,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氣。水寒相搏則咳,細辛、乾薑之辛,以散水寒。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小便利,則無伏水,故去茯苓。

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二兩。

芍藥之酸泄氣,乾薑之辛散寒。

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成(趙本作「為」)半斤。

氣逆則嘔,附子補氣,生薑散氣。《千金》曰:嘔家多服生薑。此為嘔家聖藥。

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趙本作「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下利清穀,手足厥逆,脈微欲絕,為裡寒;身熱,不惡寒,面色赤為外熱。此陰甚於內,格陽於外,不相通也,與通脈四逆湯,散陰通陽。

通脈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蔥九莖。

蔥味辛,以通陽氣。

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

芍藥之酸,通寒利。腹中痛,為氣不通也。

嘔者,加生薑二兩。

辛以散之,嘔為氣不散也。

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

咽中如結,加桔梗則能散之。

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趙本有「病皆與方相應者,乃服之」十字)

利止脈不出者,亡血也,加人參以補之。經曰:脈微而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脈(熊校記:□病皆與方相應者,乃可服之。汪本病上增脈字。按舊鈔本趙本,此二句皆屬正文,直接加人參二兩句下,惟乃下無可字,計凡十字,並非成氏注語也。元人開版時漏寫,隨改作小字,添入夾行,特於上空格以區別之,初無缺字)病皆與方相應者,乃可服之。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者,四肢不溫也。傷寒邪在三陽,則手足必熱;傳到太陰,手足自溫;至少陰則邪熱漸深,故四肢逆而不溫也;及至厥陰,則手足厥冷,是又甚於逆。四逆散以散傳陰之熱也。

四逆散方:

甘草(炙。甘平),枳實(破,水漬炙乾。苦寒),柴胡(苦寒),芍藥(酸微寒)

《內經》曰:熱淫於內,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之。枳實、甘草之甘苦,(醫統本作「苦甘」)以泄裡熱;芍藥之酸,以收陰氣;柴胡之苦,以發表熱。

上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痢。(趙本醫統本並作「利」)

肺寒氣逆則咳。五味子之酸,收逆氣;乾薑之辛,散肺寒。並主下痢者,肺與大腸為表裡,上咳下痢,治則頗同。

悸者,加桂枝五分。

悸者,氣虛而不能通行,心下築築然悸動也。桂,猶圭也。引導陽氣,若熱(熊校記:若執以使,汪本執改熱,於義不通。按注意,言加桂以導陽,猶之執圭以為使,故上言桂猶圭也,此執字即根圭字來,使讀去聲,明桂為散中之佐使藥,主引導也)以使。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茯苓味甘而淡,用以滲泄。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裡虛遇邪則痛,加附子以補虛。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內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泄利下重者,下焦氣滯也,加薤白以泄氣滯。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趙本有「豬苓湯方」詳見卷五)

下利不渴者,裡寒也。經曰: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寒故也。此下利嘔渴,知非裡寒;心煩不得眠,知協熱也。與豬苓湯滲泄小便,分別水穀。經曰:復不止,當利其小便。此之謂歟?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趙本有「大承氣湯方」詳見卷五)

傷寒傳經五六日,邪傳少陰,則口燥舌乾而渴,為邪漸深也。今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邪氣未深入之時,便作口燥咽乾者,是邪熱已甚,腎水乾也,急與大承氣湯下之,以全腎也。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趙本作「可」)下之,宜大承氣湯。(趙本注:「一法用大柴胡」)

少陰,腎水也。青,肝色也。自利色青,為肝邪乘腎。《難經》曰:從前來者為實邪。以腎蘊實邪,必心下痛,口乾燥也,與大承氣湯以下實邪。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少陰入腑也,六七日,少陰之邪入腑之時,陽明內熱壅甚,腹滿,不大便也。陽明病,土勝腎水則干,急與大承氣湯下之,以救腎水。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趙本有「四逆湯方」詳見卷二)

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不云急溫;此少陰病脈沉而云急溫者,彼雖寒甚,然而證已形見於外,治之則有成法;此初頭脈沉,未有形證,不知邪氣所之,將發何病,是急與四逆湯溫之。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急(趙本作「當」)溫之,宜四逆湯。

傷寒表邪傳裡,至於少陰。少陰之脈,從肺出,絡心注胸中。邪既留於胸中而不散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陽氣受於胸中,邪既留於胸中,則陽氣不得宣發於外,是以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此是胸中實,不可下,而當吐。其膈上有寒飲,亦使人心中溫溫而手足寒,吐則物出,嘔則物不出,吐與嘔別焉。

胸中實,則吐而物出;若膈上有寒飲,則但乾嘔而不吐也,此不可吐,可與四逆湯以溫其膈。

少陰病,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灸之。(趙本注:「《脈經》云:灸厥陰,可五十壯」)

脈微為亡陽,澀為亡血。下利嘔而汗出,亡陽亡血也。津液不足,里有虛寒,必數更衣;反少者,溫其上,以助其陽也,灸之以消其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