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傷寒論》~ 卷一 (9)
卷一 (9)
1. 辨脈法第一
若過七日不解,到八日以上,反發大熱者,為陰極變熱,邪氣勝正,故云難治。陽脈緊者,寒邪發於上焦,上焦主外也;陰脈緊者,寒邪發於下焦,下焦主內也。設使惡寒者,上焦寒氣勝,是必欲嘔也;復內痛者,下焦寒氣勝,是必欲利也。
脈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入(熊校記:緊去人安,汪本趙本人作入。按注云:緊去則人安,以文意求之成本自作人,不作入)安,此為欲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為晚發,水停故也,為未解;食自可者,為欲解。
脈陰陽俱緊,為寒氣甚於上下,至於吐利之後,緊脈不罷者,為其脈獨不解,緊去則人安,為欲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者,為吐利後,脾胃大虛。《內經》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脾胃氣強,則能輸散水飲之氣;若脾胃氣虛,則水飲內停也。
所謂晚發者,後來之疾也。若至六七日而欲食者,則脾胃已和,寒邪已散,故云欲解。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必欲解也。
煩,熱也。傳經之時,病人身大煩,口噤不能言,內作躁擾,則陰陽爭勝。若手足三部脈皆至,為正氣勝,邪氣微,陽氣復,寒氣散,必欲解也。
若脈和,其人大煩,目重,瞼內際黃者,此為(趙本無「為」字)欲解也。
《脈經》曰:病人兩目眥有黃色起者,其病方愈。病以脈為主,若目黃大煩,脈不和者,邪勝也,其病為進;目黃大煩,而脈和者,為正氣已和,故云欲解。
脈浮而數,浮為風,數為虛,風為熱,虛為寒,風虛相搏,則灑淅惡寒也。
《內經》曰: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風則傷衛,數則無血。浮數之脈,風邪並於衛,衛勝則榮虛也。衛為陽,風搏於衛,所以為熱。榮為陰,榮氣虛,所以為寒。風並於衛者,發熱、惡寒之證具矣。
脈浮而滑,浮為陽,滑為實,陽實相搏,其脈數疾,衛氣失度,浮滑之脈數疾,發熱汗出者,此為不治。
浮為邪氣並於衛,而衛氣勝;滑為邪氣並於榮,而榮氣實。邪氣勝實,擁於榮衛,則榮衛行速,故脈數疾。一息六至曰數,平人脈一息四至,衛氣行六寸,今一息六至,則衛氣行九寸,計過平人之半,是脈數疾,知衛氣失其常度也。浮滑數疾之脈,發熱汗出而當解,若不解者,精氣脫也,必不可治。經曰:脈陰陽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
《千金方》云:以喘嗽為咳逆,上氣者肺病,散者心脈,是心火刑于肺金也。《內經》曰:心之肺謂之死陰,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以形見其損傷故也。
白話文:
辨脈法第一
若病情超過七天未見好轉,到第八天或更久反而發高燒,這是陰氣極度衰竭轉而化熱,邪氣勝過正氣,所以很難治療。陽脈緊的人,寒邪從上焦入侵,上焦主外;陰脈緊的人,寒邪從下焦入侵,下焦主內。如果病人惡寒,是上焦寒氣盛,必然想嘔吐;如果病人腹痛,是下焦寒氣盛,必然想瀉肚子。
陽脈和陰脈都緊,以致於嘔吐腹瀉,但脈象卻沒有好轉,脈緊之後身體反而舒緩,這是病情將要好轉的徵兆。如果脈象遲緩持續六七天,不想吃東西,這是病情發展較晚,體內積水所致,病情尚未好轉;如果能自己吃東西,則表示病情將要好轉。
陽脈和陰脈都緊,表示寒邪嚴重侵犯上下焦,即使嘔吐腹瀉之後,脈象仍然緊緊的,這是脈象尚未好轉,脈緊之後身體舒緩,表示病情將要好轉。如果脈象遲緩持續六七天,不想吃東西,這是嘔吐腹瀉後,脾胃極度虛弱。《內經》說:飲水進入胃部,經過運化產生精氣,上輸送到脾臟,脾臟散佈精氣,上歸於肺,調節水道,下輸送到膀胱,水液遍佈全身,五臟六腑的經脈都暢通運作。脾胃之氣強盛,就能輸布水液之氣;若脾胃之氣虛弱,則水液就會停滯體內。
所謂病情發展較晚,是指後來才發作的疾病。如果到六七天想吃東西了,則表示脾胃功能已恢復,寒邪已散,所以病情將要好轉。
病程六七天,手足三部脈象都正常,病人煩躁不安,口不能言,如果病人躁動不安,則表示病情將要好轉。
煩躁,是熱證。傳經的過程中,病人全身煩躁不安,口不能言,內心躁動,這是陰陽氣機爭奪的表現。如果手足三部脈象都正常,表示正氣已勝,邪氣微弱,陽氣恢復,寒邪消散,病情將要好轉。
如果脈象平和,病人煩躁不安,眼睛沉重,眼瞼內側發黃,這是病情將要好轉的徵兆。
《脈經》說:病人眼白處出現黃色,病情將要痊癒。疾病以脈象為主,如果眼睛發黃、煩躁不安,但脈象不平和,則是邪氣佔據優勢,病情加重;如果眼睛發黃、煩躁不安,而脈象平和,則是正氣已恢復,所以病情將要好轉。
脈象浮而數,浮主風,數主虛,風主熱,虛主寒,風寒相搏,則會出現灑淅惡寒。
《內經》說:有的就是實證,沒有的就是虛證。氣盛則無血,血盛則無氣。風邪則傷及衛氣,脈象數則血虛。浮數的脈象,風邪侵犯衛氣,衛氣勝則營氣虛。衛氣屬陽,風邪搏於衛氣,所以發熱;營氣屬陰,營氣虛弱,所以惡寒。風邪侵犯衛氣,則出現發熱、惡寒的症狀。
脈象浮而滑,浮主陽,滑主實,陽實相搏,脈象數疾,衛氣失常,浮滑的脈象數疾,發熱出汗,這是難以治療的。
浮象是邪氣侵犯衛氣,而衛氣強盛;滑象是邪氣侵犯營氣,而營氣充實。邪氣強盛充實,擁塞於營衛,則營衛運行加快,所以脈象數疾。一分鐘脈搏六次為數脈,正常人一分鐘脈搏四次,衛氣運行六寸,現在一分鐘脈搏六次,則衛氣運行九寸,超過正常人的一半,這是脈象數疾,知道衛氣失常了。浮滑數疾的脈象,發熱出汗而病情卻沒有好轉,這是精氣耗竭,必然無法治療。經書說:陽脈和陰脈都盛,大量出汗而病情沒有好轉,必死無疑。
傷寒咳嗽,氣逆上衝,脈象散亂的人會死亡,這是因為形體已經受損。
《千金方》說:以喘嗽為咳嗽氣逆,上氣是肺部疾病,脈象散亂是心脈受損,這是心火克伐肺金。《內經》說:心與肺相連稱為死陰,死陰的屬性,不過三天就會死亡,從形體上就可以看出損傷的程度。